CN217886417U - 一种轴线翻身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线翻身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6417U
CN217886417U CN202220259549.2U CN202220259549U CN217886417U CN 217886417 U CN217886417 U CN 217886417U CN 202220259549 U CN202220259549 U CN 202220259549U CN 217886417 U CN217886417 U CN 217886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patient
clamping hole
support plate
transparen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595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连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w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Yiw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w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Yiw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2202595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6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6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6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轴线翻身板,包括水平铺设的透明硬板组,透明硬板组沿宽度方向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侧面硬板,侧面硬板的背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把手,把手用于翻转透明硬板组;所述透明硬板组上躺有患者,透明硬板组上设有用于固定患者的额头带卡洞、下巴带卡洞、肩部卡洞、髋部固定卡洞和下肢固定卡洞。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在患者翻身时查看患者皮肤情况,翻身时在翻身板下方置入翻身枕,可短时间保持患者侧翻体位,从而缓解患者局部皮肤的压力;无需4人配合才能完成患者轴线翻身,对于体能较好的护理人员,1人即可完成对患者的轴线翻身。

Description

一种轴线翻身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线翻身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轴线翻身方式需要4人同时用力才能完成对患者的轴线翻身,而且需要4人默契配合,否则极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线翻身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线翻身板,包括水平铺设的透明硬板组,透明硬板组沿宽度方向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侧面硬板,侧面硬板的背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把手,把手用于翻转透明硬板组;
所述透明硬板组上躺有患者,透明硬板组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六个透明支撑板,以透明硬板组上的患者头部方向为前;所述六个透明支撑板从前至后依次为第一透明支撑板、第二透明支撑板、第三透明支撑板、第四透明支撑板、第五透明支撑板和第六透明支撑板;
第一透明支撑板上设有额头带卡洞、下巴带卡洞和肩部卡洞,额头带卡洞、下巴带卡洞和肩部卡洞的位置分别与患者额头、下巴和肩部的位置相匹配;第三透明支撑板上设有髋部固定卡洞,髋部固定卡洞的位置与患者髋部的位置相匹配;第五透明支撑板上设有下肢固定卡洞,下肢固定卡洞的位置与患者下肢的位置相匹配;额头带卡洞、下巴带卡洞、肩部卡洞、髋部固定卡洞和下肢固定卡洞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患者相应部位的绑带。
进一步,所述第一透明支撑板和第六透明支撑板的宽度相同,第二透明支撑板、第三透明支撑板、第四透明支撑板和第五透明支撑板的宽度相同,第一透明支撑板和第六透明支撑板的宽度为其余透明支撑板宽度的三倍。
进一步,所述透明硬板组中六个透明支撑板远离侧面硬板的一端的尖角处圆弧过度,且六个透明支撑板远离侧面硬板的外端边缘设有斜面,以便将透明硬板组置入患者身下。
进一步,所述额头带卡洞包括三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下巴带卡洞包括三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通孔,肩部卡洞包括两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通孔,髋部固定卡洞包括四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四通孔,下肢固定卡洞包括四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五通孔。
进一步,所述绑带按长度分为长绑带和短绑带,绑带采用尼龙材质制成,绑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和与魔术贴勾面相适配的魔术贴毛面。
进一步,所述透明硬板组采用PE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绑带可以根据患者头径大小、体型大小进行调整,以确保合适的松紧度,具有操作方便、简单且固定牢固的特点,在患者翻身过程中使患者头、颈、躯干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防止因翻身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2)新型透明轴线翻身板采取透明材料且翻身板底面硬板之间存在间隙,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在患者翻身时查看患者皮肤情况,翻身时在翻身板下方置入翻身枕,可短时间保持患者侧翻体位,从而缓解患者局部皮肤的压力;
(3)轴线翻身板采用PE(聚乙烯)材质,具有结实耐用,易清洁消毒,可反复使用等优点;
(4)翻身板和绑带完全分离,从而方便翻身板放入患者身体下方以及从患者身体下方移出,同时也方便翻身板使用后的清洁与携带;
(5)无需4人配合才能完成患者轴线翻身,对于体能较好的护理人员,1人即可完成对患者的轴线翻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a是第一透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第三透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第五透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d是第一种长度的绑带额结构示意图。
图2e是第二种长度的绑带额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10第六透明支撑板,111侧面硬板,112把手, 113第二透明支撑板,114斜面,115额头带卡洞,116下巴带卡洞, 117肩部固定卡洞,118髋部固定卡洞,119下肢固定卡洞,120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附图,一种轴线翻身板,包括水平铺设的透明硬板组,透明硬板组沿宽度方向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侧面硬板111,侧面硬板111的背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把手112,把手112用于翻转透明硬板组;
所述透明硬板组上躺有患者,透明硬板组采用PE材质制成。明硬板组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六个透明支撑板,以便翻身时查看患者皮肤情况。所述透明硬板组中六个透明支撑板远离侧面硬板111的一端为尖角处圆弧过度,且远离侧面硬板111的外端边缘设有30度的斜面114,以便将透明硬板组置入患者身下且不损伤患者皮肤。
以透明硬板组上的患者头部方向为前,所述六个透明支撑板从前至后依次为第一透明支撑板、第二透明支撑板、第三透明支撑板、第四透明支撑板、第五透明支撑板和第六透明支撑板110;
第一透明支撑板上设有额头带卡洞115、下巴带卡洞116和肩部卡洞117,额头带卡洞115、下巴带卡洞116和肩部卡洞117的位置分别与患者额头、下巴和肩部的位置相匹配;第三透明支撑板上设有髋部固定卡洞118,髋部固定卡洞118的位置与患者髋部的位置相匹配;第五透明支撑板上设有下肢固定卡洞119,下肢固定卡洞119的位置与患者下肢的位置相匹配;所述额头带卡洞115包括三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下巴带卡洞116包括三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通孔,肩部卡洞117包括两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通孔,髋部固定卡洞118包括四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四通孔,下肢固定卡洞119包括四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五通孔。额头带卡洞115、下巴带卡洞116、肩部卡洞117、髋部固定卡洞118和下肢固定卡洞119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患者相应部位的绑带。所述绑带120按长度分为长绑带和短绑带,绑带采用尼龙材质制成,绑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和与魔术贴勾面相适配的魔术贴毛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支撑板和第六透明支撑板110的宽度相同,第二透明支撑板、第三透明支撑板、第四透明支撑板和第五透明支撑板的宽度相同,第一透明支撑板和第六透明支撑板110的宽度为其余透明支撑板宽度的三倍。
使用时,将透明硬板组塞入患者身下,从前至后固定绑带,根据患者的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额头带卡洞115与下巴带卡洞116进行绑带固定,为增加患者舒适感,可在患者头部两边与绑带之间的空隙中放置毛巾等柔软物品。根据患者体型大小,调整肩部、髋部、下肢固定绑带的松紧度,翻身前必须确保绑带固定牢固,防止患者因翻身角度过大而发生侧翻。如需撤除绑带,只需解开绑带两端勾面和毛面,然后抽出绑带即可。
待绑带固定妥善后,最后由一名护理人员将双手分别抓住侧面板上的任意两个把手112,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另一名护理人员完成患者皮肤的查看。
如需完成患者另一侧身体的翻身,可将翻身板置入患者另一侧身体下方,以同样的操作方式对患者完成翻身。使用翻身板翻身具有操作方便、简单且固定牢固的特点,在患者翻身过程中使患者头、颈、躯干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防止因翻身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由于翻身板支撑面硬板之间有间隙,侧翻时可以避免患者后背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如需短时间保持侧翻体位,可在使用翻身板翻身时在翻身板下方置入翻身枕,从而确保患者具有一定的侧翻角度,且患者头、颈、躯干能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从而起到保护患者皮肤的目的。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6)

1.一种轴线翻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铺设的透明硬板组,透明硬板组沿宽度方向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侧面硬板(111),侧面硬板(111)的背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把手(112),把手(112)用于翻转透明硬板组;
所述透明硬板组上躺有患者,透明硬板组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六个透明支撑板,以透明硬板组上的患者头部方向为前;所述六个透明支撑板从前至后依次为第一透明支撑板、第二透明支撑板(113)、第三透明支撑板、第四透明支撑板、第五透明支撑板和第六透明支撑板(110);
第一透明支撑板上设有额头带卡洞(115)、下巴带卡洞(116)和肩部卡洞(117),额头带卡洞(115)、下巴带卡洞(116)和肩部卡洞(117)的位置分别与患者额头、下巴和肩部的位置相匹配;第三透明支撑板上设有髋部固定卡洞(118),髋部固定卡洞(118)的位置与患者髋部的位置相匹配;第五透明支撑板上设有下肢固定卡洞(119),下肢固定卡洞(119)的位置与患者下肢的位置相匹配;额头带卡洞(115)、下巴带卡洞(116)、肩部卡洞(117)、髋部固定卡洞(118)和下肢固定卡洞(119)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患者相应部位的绑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线翻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支撑板和第六透明支撑板(110)的宽度相同,第二透明支撑板、第三透明支撑板、第四透明支撑板和第五透明支撑板的宽度相同,第一透明支撑板和第六透明支撑板(110)的宽度为其余透明支撑板宽度的三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线翻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硬板组中六个透明支撑板远离侧面硬板(111)的一端的尖角处圆弧过度,且六个透明支撑板远离侧面硬板的外端边缘设有斜面,以便将透明硬板组置入患者身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线翻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额头带卡洞(115)包括三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下巴带卡洞(116)包括三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通孔,肩部卡洞(117)包括两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通孔,髋部固定卡洞(118)包括四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四通孔,下肢固定卡洞(119)包括四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五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线翻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按长度分为长绑带和短绑带,绑带采用尼龙材质制成,绑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和与魔术贴勾面相适配的魔术贴毛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线翻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硬板组采用PE材质制成。
CN202220259549.2U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轴线翻身板 Active CN217886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9549.2U CN217886417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轴线翻身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9549.2U CN217886417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轴线翻身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6417U true CN217886417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05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59549.2U Active CN217886417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轴线翻身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6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49926A (en) Head cradle for a therapy table
CN206700290U (zh) 一种用于瘫痪患者的抗痉挛装置
CN217886417U (zh) 一种轴线翻身板
CN213250793U (zh) 一种介入手术病人固定及操作平台装置
CN209996696U (zh) 儿童胸壁侧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组合式体位垫
CN209847666U (zh) 一种儿科上肢骨折用体位固定垫
CN209827965U (zh) 利用中药湿热敷治疗头、颈、肩部疾病的固定、支撑装置
CN205832045U (zh) 用于担架车的支撑板
CN209826762U (zh) 一种ct检查用约束垫
CN214435022U (zh)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用于患肢良肢位摆放辅具
CN216318601U (zh) 一种适于医院使用的新型过床板
CN214966594U (zh) 一种易固定的手术腹单
CN216021818U (zh) 良肢位摆放器
CN217091250U (zh) 多功能滑移垫
CN216754901U (zh) 一种仰卧位颈部手术体位垫
CN215307160U (zh) 一种简易肢体固定装置
CN205411556U (zh) “小人”形体位垫
CN215606946U (zh) 一种可直接进入ct和磁共振扫描仪的担架
CN214633780U (zh) —种骨科用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CN218391225U (zh) 一种用于儿童腰椎穿刺的辅助固定弹力装置
CN220546344U (zh) 一种用于康复护理的颈椎支撑护件
CN216702895U (zh) 俯卧位脊柱手术减压式搁手板
CN213851306U (zh) 一种颈椎固定装置
CN211095354U (zh) 一种用于铲式担架的头部固定器以及铲式担架
CN217744744U (zh) 一种小儿约束手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