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5857U - 柔巾盒的输送机构、柔巾盒 - Google Patents

柔巾盒的输送机构、柔巾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5857U
CN217885857U CN202220881995.7U CN202220881995U CN217885857U CN 217885857 U CN217885857 U CN 217885857U CN 202220881995 U CN202220881995 U CN 202220881995U CN 217885857 U CN217885857 U CN 217885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uncture
soft
soft tissue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819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819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5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5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5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巾盒的输送机构、柔巾盒,该输送机构包括:柔性输送层和输送装置;柔性输送层用于柔巾的输送,输送装置与柔性输送层相对设置,该输送装置用于穿刺柔性输送层上的柔巾,并带动柔巾沿预设直线方向进行输送。同现有技术相比,当用户需要使用柔巾时,一旦柔巾盒壳体的出巾侧处未预留柔巾,可通过驱动输送装置,由输送装置带动柔巾不断的沿预设方向进行输送,直至柔巾从壳体的出巾侧送出,因此,可方便用户将从壳体内抽出并扯断柔巾,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Description

柔巾盒的输送机构、柔巾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巾盒的输送机构、柔巾盒。
背景技术
柔巾盒,作为一种可收纳湿纸巾、干纸巾、棉柔巾的容器,在使用时需要破开盒体上预留的出纸口,即可使用户不断的将纸巾从盒体内抽出。
另外,由于目前有一部分用于收纳柔巾的盒体是用于放置卷筒柔巾的,并且,目前的盒体一般均设有出巾口,在使用时可将柔巾从出巾侧抽出。然而,发明人发现,由于柔巾在被抽出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抽出的柔巾扯断,并且,用户在扯断柔巾后,为了使后续柔巾便于从出巾侧拉出,一般会预留部分柔巾在盒体外,但是由于柔巾是以卷筒形式设置在盒体内的,预留在盒体外的柔巾部分经常会在卷筒柔巾的自重下,出现回缩现象,特别是在柔巾盒平方的情况下,此种现象尤为明显,因此,会导致用户对后续柔巾的抽出造成不便,极大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柔巾盒的输送机构、柔巾盒,可便于用户抽出并扯断柔巾,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巾盒的输送机构,包括:
柔性输送层,用于柔巾的输送;
输送装置,与所述柔性输送层相对设置,并用于穿刺所述柔性输送层上的柔巾,并带动所述柔巾沿预设直线方向进行输送。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巾盒,包括:
壳体;
柔巾耗材,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如上所述的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对柔巾耗材内的柔巾进行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输送机构包括:柔性输送层和输送装置,并且,柔性输送层用于柔巾的输送,同时,输送装置与柔性输送层相对设置,并用于穿刺柔性输送层上的柔巾,并带动柔巾沿预设直线方向进行输送。因此,当用户需要使用柔巾时,一旦壳体的出巾侧处未预留柔巾,可通过驱动输送装置,由输送装置带动柔巾不断的沿预设方向进行输送,直至柔巾从壳体的出巾侧冒出,从而可方便用户从壳体内抽出并扯断柔巾,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另外,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穿刺组件,与所述柔性输送层相对设置;
驱动组件,与所述穿刺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穿刺组件,使所述穿刺组件相对于所述柔性输送层进行圆周运动。
另外,所述穿刺组件包括:
至少一根穿刺杆;各所述穿刺杆均具有头端、与所述头端相对的尾端;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与各所述穿刺杆的所述尾端连接的连接侧,与所述连接侧相对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另外,所述穿刺杆的所述头端为尖锐部。
另外,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具有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的头部、远离所述头部的尾部;
电机和凸轮;所述凸轮的轮心与所述电机的主轴连接,所述凸轮的凸出部与所述连杆的尾部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旋转,所述连杆用于在所述凸轮旋转时,驱动所述穿刺组件相对于所述柔性输送层进行圆周运动。
另外,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
承接板,与所述柔性输送层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柔性输送层之间形成可输送柔巾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承接板远离所述柔性输送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承接板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设置至少一条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与所述穿刺杆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任意所述滑槽用于唯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穿刺杆相对于所述柔性输送层进行圆周运动时,供该所述穿刺杆部分穿过。
另外,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
至少一个限位套,均设置于所述承接板远离所述柔性输送层的一侧,并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可滑动;所述限位套的数量与所述穿刺杆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各所述限位套分别套接于唯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穿刺杆,并分别与唯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穿刺杆滑动连接;
至少一个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数量与所述穿刺杆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任意所述弹性元件套接于唯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穿刺杆上,并位于所述连接件和套接于该所述穿刺杆的所述限位套之间;
其中,各所述弹性元件分别沿唯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穿刺杆的长度方向可回弹。
另外,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
至少一块侧板,设置于所述承接板远离所述柔性输送层的一侧;各所述侧板在所述承接板上围成收纳所述输送装置的容置腔。
另外,所述输送装置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输送装置带动所述柔巾进行输送的方向相反。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柔巾盒的输送机构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柔巾盒的输送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与承接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柔巾盒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柔巾盒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柔巾盒的轴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巾盒的输送机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柔性输送层1和输送装置2。其中,柔性输送层1用于柔巾100的输送,同时,输送装置2与柔性输送层1相对设置,该输送装置2用于穿刺柔性输送层1上的柔巾100,并带动柔巾100沿预设直线方向进行输送。
因此,当用户需要使用柔巾时,一旦柔巾盒壳体的出巾侧处未预留柔巾,可通过驱动输送装置2,由输送装置2带动柔巾100不断的沿预设方向进行输送,直至柔巾100从壳体的出巾侧送出,因此,可方便用户从壳体内抽出并扯断柔巾,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图2不难发现,由于柔巾100是在柔性输送层1上进行输送的,因此,当输送装置2在穿刺柔巾1时,输送装置2有部分会刺入柔性输送层1中,通过柔性输送层1不会对输送装置2穿刺柔巾100,以及对柔巾100的输送造成影响。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输送装置2包括:穿刺组件21和驱动组件22。其中,穿刺组件21与柔性输送层1相对设置,并且,该驱动组件22用于驱动穿刺组件21相对于柔性输送层1进行圆周运动。由此可知,柔巾100可借助穿刺组件21在圆周运动时的驱动力,不断地沿预设方向进行输送,即当穿刺组件21在朝柔性输送层1的方向进行运动时,穿刺组件21可逐渐接近柔性输送层1上的柔巾100,直至刺破柔巾100,并刺入柔性输送层1中,而当穿刺组件21朝远离柔性输送层1的方向进行运动时,穿刺组件21会顺着柔巾100的输送方向逐渐远离柔巾100,而此时的柔巾100可借助穿刺组件21在圆周运动时所产生的力,被带动,并朝预设直线方向进行输送,直至穿刺组件21完全离开柔巾100时,柔巾100停止输送。由此不难发现,在实际应用时,通过驱动组件22对穿刺组件21不断的驱动,可使穿刺组件21实现周期性地圆周运动,从而即可使柔巾100沿预设直线方向不断进行输送,直至柔巾100从柔巾盒的出巾侧被送出,从而即可方便用户抽出并扯断柔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够使驱动组件22驱动穿刺组件21相对于柔巾输送层1进行圆周运动,如图2和图3所示,穿刺组件21包括:至少一根穿刺杆211和连接件212。其中,穿刺杆211具有头端2111、与头端2111相对的尾端2112,而连接件212具有与各穿刺杆211的尾端2112连接的连接侧2121、与连接侧2121相对的连接部2122,并且,连接部2122与驱动组件22连接。
此外,对应穿刺组件21的结构,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22包括:连杆221、电机222和凸轮223。其中,连杆221具有与连接部2122转动连接的头部2211、远离头部2211设置的尾部2212。另外,凸轮223的轮心2231与电机222的主轴连接,凸轮223的凸出部2232与连杆221的尾部2212转动连接。在实际应用时,电机222可驱动凸轮223进行旋转,而连杆221用于在凸轮223旋转时,分别借助头部2211与连接部2122的转动连接,以及尾部2212与凸轮223的凸出部2232的转动连接实现摆动,通过连杆221的摆动可驱动穿刺组件21的各穿刺杆211相对于柔性输送层1进行圆周运动,从而使得穿刺组件21的各穿刺杆211可实现对柔巾100的穿刺及输送。
并且,作为优选地方案,为了能够使穿刺杆211在圆周运动时,更好带动柔巾100沿预设直线方向输送,如图2和图3所示,穿刺杆211应尽量朝向柔巾100的输送方向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各穿刺杆211在圆周运动时,可对柔巾100产生一个较为明显的驱动力,从而提高了柔巾100的输送性能。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能够对连杆221的摆动时的摆动幅度进行有效控制,使得穿刺杆211可在每次相对于柔性输送层1进行圆周运动时,均可具有相同的运动半径,驱动组件22还包括:盒体224,并且,该盒体224用于收纳电机222和凸轮223,同时,盒体224上还设置可供连杆221部分插入的开口2241,通过开口2241可使连杆221进入盒体224内,从而实现连杆221的尾部2212与凸轮223的凸出部2232的转动连接,并且,通过开口2241的两端又可对连杆221的摆动幅度进行限位,使得连杆221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实现摆动,使得连杆221在每次相对于柔性输出层1进行圆周运动时,均可具有相同的运动半径,从而保证了穿刺杆211对柔巾100的输送性能。
并且,作为优选地方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穿刺杆211的头端2111为尖锐部,使得穿刺杆211在相对于柔性输送层1进行圆周运动时,能够更为容易的刺破柔巾100,同时,也能减小穿刺杆211在刺入柔性输送层1时所受到的阻力,从而提高穿刺杆211在进行圆周运动时的运动性能,使得柔巾100的输送更为顺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所示,穿刺杆211可以设有多根,且各穿刺杆211可沿预设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比如说,如图3所示,各穿刺杆211的排列方向可以是沿柔巾100的宽度方向,从而使得穿刺组件21在相对于柔巾输送层100进行圆周运动时,可由多根穿刺杆211同时穿刺柔巾100,并带动柔巾100沿预设直线方向进行输送,通过多根穿刺杆211可提高在圆周运动过程中,对柔巾100产生的驱动力,使柔巾100更容易被输送,并同时避免了因柔巾100局部受到穿刺杆211的驱动力,而出现褶皱现象,保证了柔巾100在输送过程中的平整性。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穿刺杆211为多根时,仅以沿柔巾100的宽度方向排列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实际应用时,穿刺杆211的排列方向也可以是沿其他方向进行排列设置的,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穿刺杆211的排列方式作具体限定。
另外,为了实现对输送装置2的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输送机构还包括:承接板43,并且,该承接板43与柔性输送层1相对设置,并与柔性输送层1之间形成可输送柔巾100的输送通道8,同时,输送装置2设置于承接板43远离柔性输送层1的一侧。此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承接板43沿预设直线方向设置至少一条滑槽431,并且,滑槽431的数量与穿刺杆211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在实际应用时,任意滑槽431均用于唯一对应设置的穿刺杆211相对于柔性输送层1进行圆周运动时,供该穿刺杆211部分穿过,由此不难看出,通过滑槽431与穿刺杆211的配合,不会对穿刺杆211的圆周运动造成影响。同时,借助滑槽431还可对穿刺杆211的运动进行过导向,使得穿刺杆211在运动过程中,可对穿刺杆211进行限位。
另外,作为优选地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输送机构还包括:至少一块侧板41,并且,各侧板41设置于承接板43远离柔性输送层1的一侧,并且,结合图2所示,各侧板41在承接板43上围成收纳输送装置2的容置腔44,通过容置腔44可对输送装置2进行收纳,从而实现对输送装置2的保护,使得本实施方式的输送机构在工作时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该输送机构还可包括顶板42,通过顶板42可直接对容置腔44进行封闭,由此不难发现,承接板43、顶板42和各侧板41共同构成了收纳输送装置2的仓体4,从而可对输送装置2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巾盒的输送机构,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输送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套6和至少一个弹性元件7。其中,各限位套6均设置于承接板43远离柔性输送层1的一侧,并且,各限位套6均沿预设直线方向可滑动。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套6的数量与穿刺杆211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其中,各限位套6分别套接于唯一对应设置的穿刺杆211上,并分别与唯一对应设置的穿刺杆211滑动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7的数量与穿刺杆211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并且,结合图4所示,任意弹性元件7套接于唯一对应设置的穿刺杆211上,并位于连接件212与套接于该穿刺杆211的限位套6之间,从而使得弹性元件7的一端与可限位套6抵接,而另一端可与连接件212的连接侧2121抵接。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弹性元件7对穿刺杆211的套设,各弹性元件7采用的均为弹簧,当然,在实际应用时,弹性元件7也可采用其它的弹性部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弹性元件7的类型和结构作具体限定。
由此不难发现,当穿刺杆211相对于柔巾输送层1的方向进行圆周运动时,结合图4所示,可由限位套6对穿刺杆211进行导向,迫使穿刺杆211可从限位套6的底部伸出或回缩,同时在弹性元件7的回弹作用下,又能迫使限位套6始终紧贴于承接板43,并只能在承接板43上沿预设直线方向进行滑动。而当不需要对柔巾100进行传输时,穿刺杆211的头端2111又能够藏匿于限位套6内,使得用户从出巾侧抽出柔巾100的过程中,柔巾100并不会直接接触到穿刺杆211的头端2111,使得柔巾100的抽出可更为顺畅。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巾盒的输送机构,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输送装置2设有两个,且两个输送装置2带动柔巾100进行输送的方向相反。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由于两个输送装置2可沿预设直线实现对柔巾100两个方向上的输送,因此,可将其中一个输送装置2作为将柔巾100从出巾侧送出的驱动装置,而将另一个输送装置2作为从出巾侧回收柔巾的驱动装置。即当用户需要抽出柔巾时,可由其中一个输送装置2的驱动组件22驱动该装置内的穿刺组件21,直至柔巾100从柔巾盒的出巾侧冒出。反之,当用户扯断被送出的柔巾后,如此时有部分柔巾100暴露在柔巾盒外时,可由另一个输送装置2中的驱动组件22驱动该装置中的穿刺组件21,直至使冒出出巾侧的柔巾部分重新回缩至柔巾盒内。通过此种方式,可避免柔巾100长期暴露在外,而出现被污染的现象。
并且,在设置两个输送装置2时,如图5所示,两个输送装置2的结构相同,并且彼此对称设置,从而即可对柔巾100实现两个彼此相反方向上的输送。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巾盒,如图6所示,该柔巾盒包括:壳体3、柔巾耗材10、盖体4和如第一、第二或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输送机构。其中,柔巾耗材10和输送机构均设置于壳体3内,柔巾耗材10在壳体3内为可拆卸地形式,而输送机构用于对柔巾耗材10中的柔巾100进行传输。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由于输送机构包括:柔性输送层1和输送装置2,并且,柔性输送层1用于柔巾100的输送,同时,输送装置2与柔性输送层1相对设置,并且,输送装置2用于穿刺柔性输送层1上的柔巾100,并可带动柔巾100沿预设直线方向进行输送。因此,当用户需要使用柔巾100时,一旦壳体3的出巾侧31处未预留柔巾100,可通过驱动输送装置2,由输送装置2带动柔巾100不断的沿预设方向进行输送,直至柔巾100从壳体3的出巾侧31送出,因此,可方便用户从壳体3内抽出并扯断柔巾100,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巾盒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输送层,用于柔巾的输送;
输送装置,与所述柔性输送层相对设置,并用于刺穿所述柔性输送层上的柔巾,并带动所述柔巾沿预设直线方向进行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巾盒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穿刺组件,与所述柔性输送层相对设置;
驱动组件,与所述穿刺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穿刺组件相对于所述柔性输送层进行圆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巾盒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组件包括:
至少一根穿刺杆;各所述穿刺杆均具有头端、与所述头端相对的尾端;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与各所述穿刺杆的所述尾端连接的连接侧,与所述连接侧相对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巾盒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杆的所述头端为尖锐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巾盒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具有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的头部、远离所述头部的尾部;
电机和凸轮;所述凸轮的轮心与所述电机的主轴连接,所述凸轮的凸出部与所述连杆的尾部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旋转,所述连杆用于在所述凸轮旋转时,驱动所述穿刺组件相对于所述柔性输送层进行圆周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巾盒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
承接板,与所述柔性输送层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柔性输送层之间形成可输送柔巾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承接板远离所述柔性输送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承接板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设置至少一条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与所述穿刺杆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任意所述滑槽用于唯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穿刺杆相对于所述柔性输送层进行圆周运动时,供该所述穿刺杆部分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巾盒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
至少一个限位套,均设置于所述承接板远离所述柔性输送层的一侧,并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可滑动;所述限位套的数量与所述穿刺杆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各所述限位套分别套接于唯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穿刺杆,并分别与唯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穿刺杆滑动连接;
至少一个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数量与所述穿刺杆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任意所述弹性元件套接于唯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穿刺杆上,并位于所述连接件和套接于该所述穿刺杆的所述限位套之间;
其中,各所述弹性元件分别沿唯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穿刺杆的长度方向可回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巾盒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
至少一块侧板,设置于所述承接板远离所述柔性输送层的一侧;各所述侧板在所述承接板上围成收纳所述输送装置的容置腔。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输送装置带动所述柔巾进行输送的方向相反。
10.一种柔巾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柔巾耗材,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对柔巾耗材内的柔巾进行传输。
CN202220881995.7U 2022-04-15 2022-04-15 柔巾盒的输送机构、柔巾盒 Active CN217885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1995.7U CN217885857U (zh) 2022-04-15 2022-04-15 柔巾盒的输送机构、柔巾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1995.7U CN217885857U (zh) 2022-04-15 2022-04-15 柔巾盒的输送机构、柔巾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5857U true CN217885857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81995.7U Active CN217885857U (zh) 2022-04-15 2022-04-15 柔巾盒的输送机构、柔巾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5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2827B2 (en) Hybrid towel dispenser
US4817483A (en) Electrically powered dispenser for rolled sheet material having a rotary blade cutter
CN217885857U (zh) 柔巾盒的输送机构、柔巾盒
US9427978B1 (en) Printing device
CN207956620U (zh) 一种新型医用棉签盒
US2642606A (en) Fountain toothbrush
US2261877A (en) Dispensing device
US3325057A (en) Collapsible tube squeezer
CN212220792U (zh) 一种标签机
KR102122888B1 (ko) 접착테이프 디스펜서
CN218616724U (zh) 一种拖车
US1546221A (en) Device for ejecting paste and cream from collapsible tubes
CN113261846B (zh) 一种烹调机的投料装置及其烹调机
GB2469464A (en) Device for expelling the contents of a sachet
CN217885848U (zh) 柔巾耗材及柔巾盒
US4848201A (en)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strip material or the like and cartridge therefor
CN218355962U (zh) 干手纸切割装置
KR20050078628A (ko) 지우개고무 조출용기
KR100353400B1 (ko) 휴대용 먼지청소 로울러
CN216773743U (zh) 一种便于收纳转接线的数据线
CA2550357C (en) Hybrid towel dispenser
CN220199862U (zh) 一种抽拉式包装盒
KR200455100Y1 (ko) 도어용 손잡이
KR100380605B1 (ko) 휴지 인출 장치
KR960000388B1 (ko) 휴지걸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