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3858U - 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3858U
CN217883858U CN202222369839.5U CN202222369839U CN217883858U CN 217883858 U CN217883858 U CN 217883858U CN 202222369839 U CN202222369839 U CN 202222369839U CN 217883858 U CN217883858 U CN 217883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ntrol
control unit
unit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698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在原
陈文强
焦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698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3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3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3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通信终端,该通信终端包括壳体、主控单元、移动通信单元、自组网通信单元和切换电路,其中,移动通信单元、自组网通信单元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移动通信单元、自组网通信单元分别接收其他通信终端的移动通信信号、自组网信号,并将对应信号输送至主控单元;切换电路与主控单元、移动通信单元、自组网通信单元电性连接,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切换电路处于第一位置,主控单元与移动通信单元连通;当切换电路处于第二位置时,主控模块与自组网通信单元连通。通过上述设置,通信终端的主控单元可以通过控制切换电路的位置实现自身通信模式的切换,使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工作在同一通信模式,实现二者通信。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当发生山洪、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导致基站受到损坏无法进行通讯时,当前终端采用单一的通信系统往往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或存在失灵情况,难以应对应急通信需求,相对于采用单一技术的小区域通信系统,多技术融合的通信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兼容性等优势,可应对复杂环境下应急通信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终端,该通信终端包括移动通信单元、自组网通信单元和切换电路,根据移动通信单元接收的移动通信信号或自组网通信单元接收的自组网信号控制切换电路,使移动通信单元和自组网通信单元进行相应的工作,实现不同的网络下的通信终端进行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包括:
壳体;
主控单元,其设于壳体内;
移动通信单元,其设于壳体内,移动通信单元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移动通信单元接收其他通信终端的移动通信信号,并将移动通信信号输送至主控单元;
自组网通信单元,其设于壳体内,自组网通信单元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自组网通信单元接收其他通信终端的自组网信号,并将自组网信号输送至主控单元;
切换电路,其设于壳体内,切换电路与主控单元、移动通信单元、自组网通信单元电性连接,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切换电路处于第一位置,主控单元与移动通信单元连通;当切换电路处于第二位置时,主控模块与自组网通信单元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对外接口单元,对外接口单元至少包括:
指示灯,其安装在壳体上,指示灯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
外部接口,其安装在壳体上,外部接口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还包括蓄电池和电源管理单元,蓄电池位于壳体内部,电源管理单元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电源管理单元至少和蓄电池、主控单元、自组网通信单元电性连接,完成对通信终端的供电。
当然,通信终端还可以包括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与电源管理单元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无线充电装置和蓄电池,采取多种供电模式,实现通信终端的多场景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组网通信单元与主控单元之间通过高速串行接口、复位接口、同步接口的其一或其组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单元设置为4G模块和/或5G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还包括:
第一接收天线,第一接收天线与移动通信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移动通信信号;和
第二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与自组网通信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无线自组网基站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单元与主控单元之间通过USB接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功放模块,功放模块包括功率放大器、耦合器、收发选择开关、自适应限幅器和模数转换器,第一接收天线和第二接收天线通过收发选择开关分别与耦合器和自适应限幅器连接,耦合器连接功率放大器,自适应限幅器经检波器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连接主控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模块,显示模块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切换电路包括:
第一端点,第一端点与主控单元连接;
第二端点,第二端点与移动通信单元连接;
第三端点,第三端点与自组网通信单元连接;
切换电路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连通,切换电路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一种通信终端包括移动通信单元、自组网通信单元和切换电路,可以根据通信终端所搜索到的通信信号类型,切换电路切换位置使移动通信单元或自组网通信单元工作,使作为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通信终端工作在同一通信模式下,实现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通信,以实现原处在不同网络下的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又一种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又一种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又一种结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又一种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又一种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又一种结构框图;
图8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功放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9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主控单元、移动通信单元和自组网通信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10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工作模式的确定流程图;
图11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不同通信模式下通信终端的处理流程图。
上述图中:
通信终端1;主控单元11;移动通信单元12;自组网通信单元13;切换电路14;对外接口单元15;指示灯151;外部接口152;
蓄电池16;电源管理单元17;无线充电模块18;
太阳能板19;4G模块121;5G模块122;功放模块20;
功率放大器201;耦合器202;收发选择开关203;自适应限幅器204;
模数转换器205;第一接收天线21;第二接收天线22;
显示模块23;第一端点141;第二端点142;第三端点143;
卫星通信模块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终端1可以具有多种实施形式,例如,音频通信终端、图像通信终端和视频通信终端等。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通信终端1,包括壳体、主控单元11、移动通信单元12、自组网通信单元13和切换电路14,其中,主控单元11、移动通信单元12、自组网通信单元13和切换电路14设置在壳体内,移动通信单元12与主控单元11电性连接,移动通信单元12接收其他通信终端1的移动通信信号,并将移动通信信号输送至主控单元11;自组网通信单元13与主控单元11电性连接,自组网通信单元13接收其他通信终端1的自组网信号,并将自组网信号输送至主控单元11;切换电路14与主控单元11、移动通信单元12、自组网通信单元13电性连接,切换电路14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切换电路14处于第一位置,主控单元11与移动通信单元12连通;当切换电路14处于第二位置时,主控模块与自组网通信单元13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通信终端1的主控单元11可以通过控制切换电路14的位置实现自身通信模式的切换,可以丰富本申请中通信终端1的应用场景,通过改变自身的通信模式可以实现与移动通信网络或自组网网络下的通信终端进行通信;同时,通信终端1在同一时间仅采用一种通信模式,即,移动通信单元12和自组网通信单元13之间择一选择,可以降低通信终端1整体的功率消耗,提高通信终端1的待机能力。
主控单元11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应用处理器实现。主控单元11接收通信终端1的各部件的电信号,并向各部件发送控制指令。具体的,主控单元11可以控制移动通信单元12、自组网通信单元13打开或关闭状态以及接收处理数据,控制电源打开或关闭,接收移动通信单元12和自组网通信单元13的状态信号等。
主控单元11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通信终端1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主控单元11控制通信终端1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不同类型的通信信号,并据此执行相应类型的通信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单元11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RAM RandomAccess Memory,RAM),ROM(Read-Only 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通信终端1还包括对外接口单元15,对外接口单元15至少包括指示灯151和外部接口152,指示灯151安装在壳体上,指示灯151与主控单元11电性连接;且,外部接口152安装在壳体上,外部接口152与主控单元11电性连接。
外部接口15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高清多媒体接口接口(HDMI)、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分量)、复合视频输入接口(CVBS)、USB输入接口(USB)、RGB端口等任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接口形成的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通信终端1还包括蓄电池16和电源管理单元17,蓄电池16和电源管理单元17设置在壳体内部,电源管理单元17至少与蓄电池16、主控单元11、自组网通信单元13电性连接。
参照图4,本申请的通信终端1还可以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18,无线充电模块18与电源管理单元17连接,可以担负整个通信终端1的供电,同时采用蓄电池16和无线充电结合的方式,可以兼顾不同场景下的通信终端1的供电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通信终端1还可以包括太阳能板19,太阳能板19与电源管理单元17电性连接,太阳能板19用于给蓄电池16进行供电,以使本申请的通信终端1可以适应野外等不具有充电条件的场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自组网通信单元13与主控单元11之间通过高速串行接口、复位接口、同步接口的其一或其组合连接。自组网通信单元13采用高速串行接口实现与主控模块的数据交互,采用复位接口接收来自主控模块的复位信号,采用同步接口接收主控模块的同步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移动通信单元12设置为4G模块121和/或5G模块122。
当移动通信单元12设置为4G模块121时,4G模块121可采用高度集成设计的ME909s-821芯片,基带配备专用无线通信处理芯片,实现LTE通信协议栈功能,支持YSIM接口,通过Mini-PCIE接口与主控模块连接,当然,也可以使用USB接口与主控单元11连接,只是需要配置内核以支持USB转口功能。当移动通信单元12设置为5G模块122是,5G模块122可以采用英特尔XMM81605G调制解调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单元12与主控单元11之间通过USB接口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通信终端1还包括第一接收天线21和第二接收天线22,其中,第一接收天线21与移动通信单元12连接,用于接收移动通信信号;第二接收天线22与自组网通信单元13连接,用于接收无线自组网基站的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功放模块20,参照图8,功放模块20包括功率放大器201、耦合器202、收发选择开关203、自适应限幅器204和模数转换器205,第一接收天线21和第二接收天线22通过收发选择开关203分别与耦合器202和自适应限幅器204连接,耦合器202连接功率放大器201,自适应限幅器204经检波器连接模数转换器205,模数转换器205连接主控单元11。移动通信信号或自组网信号发射时,发射信号经功率放大器201放大后,经过耦合器202,输出到收发选择开关203,最终由天线发送出去;信号接收时,接收信号经收发选择开关进入自适应限幅器204、检波器,然后经由模数转换器205处理后的信号进入主控单元1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模块23,显示模块23与主控单元11电性连接。显示模块23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屏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用于接收源自主控单元11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图像内容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以及用户操控UI界面。具体的,显示模块23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切换电路14包括第一端点141、第二端点142和第三端点143,其中:第一端点141与主控单元11连接;第二端点142与移动通信单元12连接;第三端点143与自组网通信单元13连接;切换电路14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端点141与第二端点142连通,切换电路14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端点141与第三端点143连通。具体的,切换电路14可以设置为切换开关,切换开关具有连通主控单元11和移动通信单元12的第一位置、连通主控单元11和自组网通信单元13的第二位置,通过切换开关位置的切换实现通信终端1对应的通信方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1还包括卫星通信模块,切换电路14还包括第三位置,当切换电路14处于第三位置时,卫星通信模块与主控单元11连接。具体的,卫星通信模块可以采取型号为CHA2063-QDG。当然,卫星通信模块还可以与功放模块连接,用于放大自身信号。
参照图10,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1关于移动通信模式或自组网通信模式的工作模式的确定流程如下。
首先,开机,主控单元11控制电源管理单元17给移动通信单元12上电,控制其工作,移动通信单元12搜索移动通信信号,并将是否有移动通信信号这一信息反馈给主控单元11;
主控单元11可以根据移动通信单元12发送的有无移动通信信号的电信号,决定是否关闭移动通信单元12打开自组网通信单元13,当移动通信单元12搜索到移动通信信号,则保持移动通信单元12处于工作状态,自组网通信单元13不处于工作状态,否则,则关闭移动通信单元12,打开自组网通信单元13。
需要说明的是,在自组网通信单元13工作的过程中,移动通信单元12按照一定时间间隔打开,并搜索移动通信信号,若搜索到移动通信信号,则打开移动通信单元12,关闭自组网通信单元13。
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终端1之间可以同一通信模式之下的通信,也可以进行不同通信模式之间的通信,当通信的双方位于两个不同的通信网络下,设置一个通信终端1作为中间节点,使不同的通信网络下的通信终端1进行通信。
当进行通信的两个通信终端1位于移动通信网络下。两个通信终端1均为本申请中的通信终端1类型时,将切换电路14位于第一位置,移动通信单元12与主控单元11连接,通信终端1的移动通信单元12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工作。
当进行通信的两个通信终端1位于自组网通信网络下。两个通信终端1均为本申请中的通信终端1类型时,将切换电路14位于第二位置,自组网通信单元13与主控单元11连接,通信终端1的自组网通信单元13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工作。
当通信双方位于两个不同的通信网络下且通信的双方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下时,定义移动通信网络下的通信终端1为第一通信终端1,定义自组网通信网络下的通信终端1为第二通信终端1,定义作为中间节点的通信终端1为第三通信终端1。
第一通信终端1向第二通信终端1发送移动通信信号,第三通信终端1的移动通信单元12作为接收端,第三通信终端1的自组网通信单元13作为发送端;
第二通信终端1向第一通信终端1发送自组网通信信号,第三通信终端1的移动通信单元12作为发送端,第三通信终端1的自组网通信单元13作为接收端。
上述状态下,第三通信终端1的移动通信单元12和自组网通信单元13均处于工作状态。
参照图11,说明通信终端1的处理方式。
首先,第一通信终端1向第二通信终端1发送信息,判断是否可以建立链接,如果可以,则第一通信终端1和第二通信终端1建立通信;若不可以,则说明想要进行通信的两个通信终端1不在同一种网络下,则判断第一通信终端1是否处于移动通信网络模式下,若是,第一通信终端1切换为自组网通信,第一通信终端1和第二通信终端1实现通信。
若第一通信终端1不是处于移动通信网络模式下,即,第一通信终端1处于自组网通信模式下,第一通信终端1通过自组网通信单元13给第三通信终端1发送信息,告知需要和某接收终端通信,第三通信终端1通过移动通信单元12告知该接收终端切换为自组网模式,开启自组网通信单元13,然后第一通信终端1和第二通信终端1实现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通信终端1,该通信终端1包括壳体、主控单元11、移动通信单元12、自组网通信单元13和切换电路14,其中,主控单元11、移动通信单元12、自组网通信单元13和切换电路14设置在壳体内,移动通信单元12与主控单元11电性连接,移动通信单元12接收其他通信终端1的移动通信信号,并将移动通信信号输送至主控单元11;自组网通信单元13与主控单元11电性连接,自组网通信单元13接收其他通信终端1的自组网信号,并将自组网信号输送至主控单元11;切换电路14与主控单元11、移动通信单元12、自组网通信单元13电性连接,切换电路14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切换电路14处于第一位置,主控单元11与移动通信单元12连通;当切换电路14处于第二位置时,主控模块与自组网通信单元13连通。通过上述设置,通信终端1的主控单元11可以通过控制切换电路14的位置实现自身通信模式的切换,实现移动通信网络和自组网网络之间的通信终端1的通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主控单元,其设于所述壳体内;
移动通信单元,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移动通信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移动通信单元接收其他通信终端的移动通信信号,并将所述移动通信信号输送至主控单元;
自组网通信单元,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自组网通信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自组网通信单元接收其他通信终端的自组网信号,并将所述自组网信号输送至主控单元;
切换电路,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移动通信单元、所述自组网通信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切换电路处于第一位置,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移动通信单元连通;当所述切换电路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自组网通信单元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外接口单元,所述对外接口单元至少包括:
指示灯,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指示灯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
外部接口,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外部接口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蓄电池,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
电源管理单元,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至少与所述蓄电池、所述主控单元、所述自组网通信单元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组网通信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之间通过高速串行接口、复位接口、同步接口的其一或其组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单元设置为4G模块和/或5G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接收天线,所述第一接收天线与所述移动通信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移动通信信号;和
第二接收天线,所述第二接收天线与所述自组网通信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无线自组网基站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之间通过USB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放模块,所述功放模块包括功率放大器、耦合器、收发选择开关、自适应限幅器和模数转换器,所述第一接收天线和第二接收天线通过所述收发选择开关分别与所述耦合器和所述自适应限幅器连接,所述耦合器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自适应限幅器经检波器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连接所述主控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包括:
第一端点,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
第二端点,所述第二端点与所述移动通信单元连接;
第三端点,所述第三端点与所述自组网通信单元连接;
所述切换电路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连通,所述切换电路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三端点连通。
CN202222369839.5U 2022-09-06 2022-09-06 通信终端 Active CN217883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9839.5U CN217883858U (zh) 2022-09-06 2022-09-06 通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9839.5U CN217883858U (zh) 2022-09-06 2022-09-06 通信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3858U true CN217883858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80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69839.5U Active CN217883858U (zh) 2022-09-06 2022-09-06 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3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2616B2 (en) Multi-protocol interchip interface
US6842607B2 (en) Coordination of competing protocols
JPH05227067A (ja) 通信装置
CN112219423B (zh) 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KR101794608B1 (ko) 사용자 장치 간의 유선 케이블을 대체하는 고속 무선 통신 방법
CN111372305A (zh) 连接模式切换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220408281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Quantity of Data Streams, Terminal, and MIMO System
CN112788681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001536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CN111294460A (zh)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通信装置
US20190387092A1 (en) Cellular Telephone Battery Power Augmentation Accessory with Satellite Backup Communication Link
CN217883858U (zh) 通信终端
JP200114515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無線携帯端末装置
CN116931862A (zh) 一种多屏移动终端、相应操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1482095B2 (en) Wireless control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state of a power switch
US6628966B1 (en) Packet communication card
CN113965787B (zh) 画面共享方法、装置、显示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215647395U (zh) 一种基于4g移动通信及自组网的应急通信终端
JP6643841B2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219395056U (zh) 应急终端
WO2020220787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14098416U (zh) 数据传输装置
CN114390482A (zh) 中继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216873401U (zh) 通信装置
WO2024022395A1 (zh) 能力上报方法、装置、反向散射设备及第一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