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1508U - 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 - Google Patents

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1508U
CN217871508U CN202122279720.4U CN202122279720U CN217871508U CN 217871508 U CN217871508 U CN 217871508U CN 202122279720 U CN202122279720 U CN 202122279720U CN 217871508 U CN217871508 U CN 217871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flame
retardant
wall
skirt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797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宇清
刘华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Gangyuan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Gangyuan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Gangyuan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Gangyuan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797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1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1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1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包括墙体、龙骨、阻燃板、软包单元、踢脚线,在墙体上施工龙骨,后续依次安装阻燃板、软包单元和踢脚线等结构。墙体和阻燃板之间的间隙可填充吸音棉或走线,得到充分利用,软包单元之间的接缝处过渡自然、平整、美观。复合软包墙多采用阻燃材料,安全性能好,适用于有特殊防撞要求的空间,其他地方看要求也可以选择性地使用。

Description

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房屋装饰方面,为了防止小孩调皮乱动、乱撞在水泥墙上,很多房间多引进墙面软包。此外,墙面软包可以个性化设计,通过材料、色调搭配表现多种空间氛围效果,如压抑型、倾诉型、舒适型、兴奋型等;其功能化设计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墙面软包就是采用一种在室内,墙面用柔性材料加以包装的墙面装饰方法。传统的方法施工防撞软包墙需要大量的木板、胶水,导致甲醛超标、工期长、成本高,而且仅仅具备防撞功能;部分软包还与建筑物墙体固定在一起,一旦安装完成便不可拆卸,维护、清理麻烦。传统技术仍然存在不少的改进空间。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具有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竖直的墙面或天面;若干条龙骨,各条所述龙骨纵横交叉并且固定于所述墙面,如图1所示,部分龙骨水平延伸,部分龙骨竖直延伸,龙骨的交叉处通过角码或槽钢固定;至少一块阻燃板,所述阻燃板采用阻燃材料,各块所述阻燃板固定于所述龙骨,阻燃板可以选择面积较大的一款,比如说一块阻燃板的尺寸接近整个墙面的尺寸;若干块软包单元和若干条接缝件,所述软包单元包括高密度海绵、橡胶板和面革,所述高密度海绵采用阻燃材料,高密度海绵同时为高强度海绵,面革为复合材料(或阻燃材料),所述面革将所述高密度海绵包裹(至少要包裹高密度海绵的五个面,包括一个正面和四个侧面),并且面革的边缘与高密度海绵之间连接固定,所述软包单元固定于所述阻燃板,具体是面革的一侧朝外、高密度海绵的一侧朝内,所述接缝件嵌入在相邻两块软包单元之间,所述接缝件的外侧设置有压条并且通过所述压条遮挡边缘,相邻两块阻燃板的接缝处和相邻两块软包单元的接缝处彼此错开;踢脚线,所述踢脚线位于所述软包单元的底部,所述踢脚线贴合于所述竖直的阻燃板,所述踢脚线弯折后延伸到水平的地面,踢脚线的竖直侧和水平侧之间光滑过渡,减少死角。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接缝件包括底座和插条,底座为U形并且开口朝外,插条为T形并且中间位置用于插入底座,所述缺口内设置有倒钩,当倒钩插入后不容易抽出,同时倒钩可以适当撑开缺口,使底座胀大,更好地顶住软包单元的边缘。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被阻燃板和软包单元夹持,所述插条的外侧对应压条,当所述插条嵌入所述底座后压条贴合所述软包单元的边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从正面看,所述软包单元为长条形,立体地看,所述软包单元为扁平的立方体,软包单元的外侧制作成圆角过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软包单元的上侧到达墙面的顶部,下侧与地面之间预留10-20cm的间隙专门安装踢脚线。根据业主的要求,软包单元的上侧也可以与天面预留间隙,用于安装吊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踢脚线和所述面革均为PVC材质,踢脚线和面革采用相同材质,其衔接效果相似,简洁美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阻燃板的厚度为10-15mm,所述软包单元的厚度22-33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当所述墙体具有阳角或阴角,放置在该处的所述软包单元设置成L型结构,将相邻软包单元的拼接处转移到了外侧,更加简洁美观。至于弯折处的阻燃板,由于已经被隐藏,如图3所示,拼接处可以直接布置在拐角。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墙面与所述龙骨之间填充有吸音棉,即充分利用墙面和阻燃板之间的间隙。在上述间隙中,还可以铺设电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墙体和阻燃板之间的间隙得到充分利用,软包单元之间的接缝处过渡自然、平整、美观。当需要替换某块软包单元时,复合软包墙多采用阻燃材料,安全性能好,适用于多种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例下复合软包墙的结构图;
图2是一种实施例下复合软包墙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一种实施例下复合软包墙的阴角处的剖视图;
图4是一种实施例下复合软包墙的阳角处的剖视图;
图5是一种实施例下复合软包墙的俯视剖视图。
主要的附图标记说明:10、阻燃板;20、龙骨;30、软包单元;40、踢脚线;50、接缝件;60、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顶部”、“底部”、“顶面”、“底面”、“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描述目的以及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竖直的墙面或天面;若干条龙骨20,各条所述龙骨20纵横交叉并且固定于所述墙面,如图1所示,部分龙骨20水平延伸,部分龙骨20竖直延伸,龙骨20的交叉处通过角码或槽钢固定;至少一块阻燃板10,所述阻燃板10采用阻燃材料,各块所述阻燃板10固定于所述龙骨20,阻燃板10可以选择面积较大的一款,比如说一块阻燃板10的尺寸接近整个墙面的尺寸;若干块软包单元30和若干条接缝件,所述软包单元30包括高密度海绵、橡胶板和面革,所述高密度海绵采用阻燃材料,高密度海绵为高强度高密度海绵,面革为复合材料(或阻燃材料)。所述面革将所述高密度海绵包裹(至少要包裹高密度海绵的五个面,包括一个正面和四个侧面),并且面革的边缘与高密度海绵之间连接固定,所述软包单元30固定于所述阻燃板10,具体是面革的一侧朝外、高密度海绵的一侧朝内,所述接缝件嵌入在相邻两块软包单元30之间,所述接缝件的外侧设置有压条并且通过所述压条封边,相邻两块阻燃板10的接缝处和相邻两块软包单元30的接缝处彼此错开;踢脚线40,所述踢脚线40位于所述软包单元30的底部,所述踢脚线40贴合于所述竖直的阻燃板10,所述踢脚线40弯折后延伸到水平的地面,踢脚线40的竖直侧和水平侧之间光滑过渡,减少死角。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接缝件包括底座和插条,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阻燃板10,所述底座的中间具有收纳所述插条的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倒钩,当倒钩插入后不容易抽出,同时倒钩可以适当撑开缺口,使底座胀大,更好地顶住软包单元30的边缘。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被阻燃板10和软包单元30夹持,所述插条的外侧对应压条,当所述插条嵌入所述底座后压条贴合所述软包单元30的边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从正面看,所述软包单元30为长条形,立体地看,所述软包单元30为扁平的立方体,软包单元30的外侧制作成圆角过渡。
如图1和图2,部分所述软包单元30的上侧到达墙面的顶部,部分软包单元30的上侧与天面之间预留间隙,部分软包单元30的下侧与地面之间预留10-20cm的间隙专门安装踢脚线40。根据客户的要求,也可以不做到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踢脚线40和所述面革均为PVC材质,踢脚线40和面革采用相同材质,其衔接效果相似,简洁美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阻燃板10的厚度为10-15mm,所述软包单元30的厚度22-33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当所述墙体60具有阳角或阴角,放置在该处的所述软包单元30设置成L型结构,将相邻软包单元30的拼接处转移到了外侧,更加简洁美观。至于弯折处的阻燃板10,由于已经被隐藏,如图3所示,拼接处可以直接布置在拐角。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墙面与所述龙骨20之间填充有吸音棉,即充分利用墙面和阻燃板10之间的间隙。在上述间隙中,还可以铺设电线。
下面按照步骤介绍施工方法。
墙面的基层做防水防潮、防白蚁处理,采用木龙骨20或轻钢龙骨20做底架,搭建可以放冲击减震格栅框架,经调平经调平后铺设厚度为12cm的阻燃板10,以专业线条和工艺处理房间阳角、阴角部位,确保软包墙的拐角区域圆润,二次调平软包单元30。软包单元30的制作:工厂内完成半成品模块制作,以高密度阻燃的高密度海绵为基底,包覆弹性阻燃橡胶板,形成规则的软包板块;现场施工,将软包单元30与阻燃板10进行贴合,结合专业施工工艺,确保达到安全、牢固、美观的效果。
地面采用软质弹性胶板。工艺:湿式清洁后以水性界面剂处理, 再以专业流平水泥施工找平,待彻底干燥后打磨,测平达标后再次辊涂界面剂,再将弹性胶板使用配套胶水铺贴固定于地面,墙角胶板无缝卷 边上墙,与墙体60软包衔接形成踢脚线40,安全、美观且无卫生死角。本方案具有耐用、环保、阻燃、抗撕扯、耐老水、防水、易清洗等优异性能。
对于其他位置,则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天面采用轻钢龙骨架,内部做吸音隔音处理,面层铺设阻燃板10打底+石膏板或埃特板面造型装饰。
家具以多层实木板为基材,家具工厂定制成型,结合专业软包工艺整体 包覆弹性高密度海绵,贴合抗拉扯阻燃PU皮革,形成完整软包体。特点:简洁美观,适度弹性,有效抗撞击,确保人员安全。
卫生间:采用专业定制的乳胶防撞洗手盆;龙头隐蔽于基层,配置感 应系统,保留安全出水口;洁具特殊选型定制软包模具,贴合完整软包面,水箱及支架隐蔽基层。卫生间门整体软包,自由闭合,视角开放且适度保护隐私。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8)

1.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墙面;
若干条龙骨,各条所述龙骨纵横交叉并且固定于所述墙面;
至少一块阻燃板,所述阻燃板采用阻燃材料,各块所述阻燃板固定于所述龙骨;
若干块软包单元和若干条接缝件,所述软包单元包括高密度海绵、橡胶板和面革,所述高密度海绵采用阻燃材料,所述面革将所述高密度海绵包裹,所述软包单元固定于所述阻燃板,所述接缝件嵌入在相邻两块软包单元之间,所述接缝件的外侧设置有压条并且通过所述压条遮挡边缘,相邻两块阻燃板的接缝处和相邻两块软包单元的接缝处彼此错开;
踢脚线,所述踢脚线位于所述软包单元的底部,所述踢脚线贴合于所述竖直的阻燃板,所述踢脚线弯折后延伸到水平的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件包括底座和插条,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插条的横截面为T形,所述底座嵌入相邻两个所述软包单元之间的间隙,所述插条的中间位置嵌入所述底座,所述插条的两侧边缘覆盖所述软包单元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单元为长条形,所述软包单元竖直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单元的下侧与地面之间预留10-20cm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和所述面革均为PVC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板的厚度为10-15mm,所述软包单元的厚度22-33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其特征在于:当墙体具有阳角或阴角,放置在该处的所述软包单元设置成L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与所述龙骨之间填充有吸音棉。
CN202122279720.4U 2021-09-18 2021-09-18 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 Active CN217871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79720.4U CN217871508U (zh) 2021-09-18 2021-09-18 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79720.4U CN217871508U (zh) 2021-09-18 2021-09-18 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1508U true CN217871508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47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79720.4U Active CN217871508U (zh) 2021-09-18 2021-09-18 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1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18304B1 (ko) 목재 방화도어
EP2481860A1 (en) Method for building modular walls and partitions resistant to fire and noise
DK2971391T3 (en) Gypsum panel for monolithic acoustic ceilings
CN203808357U (zh) 一种高强度轻质隔音减震板
WO2000014996A1 (en) Diffuser panel with built-in speaker arrangement and methods of installation
CN217871508U (zh) 高强度防撞安全的复合软包墙
WO2005045155A1 (fr) Lame de plancher amelioree etanche a l'humidite et ignifuge
CN216993406U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中密度纤维板
JP6235260B2 (ja) 天井材および天井材の施工方法
CN216156867U (zh)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
KR100853037B1 (ko) 이중바닥 지지용 바닥방진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공동주택의바닥충격음 차단을 위한 이중바닥의 구조와 그 시공법
JPH094093A (ja) 戸界壁を含む建物および戸界壁用パネル
CN212836013U (zh) 一种建筑用防水保温板
CN206917069U (zh) 一种建筑墙用的复合板
CN210947494U (zh) 一种家装用pvc隔音扣板
CN211037360U (zh) 一种环保型建筑隔音板材
CN106013659A (zh) 一种墙面软包结构的施工工艺
CN207296807U (zh) 4d影厅用多功能一体化的隔声门
CN201835699U (zh) 烧结门板
CN202021872U (zh) 一种皮雕装饰板
JP2021067087A (ja) 防音パネルと防音パネルシステム
CN214658409U (zh) 一种具有格栅造型的护墙板
CN211257377U (zh) 一种组合式吸音板
CN21763080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预制墙板
CN215243509U (zh) 一种保温防火复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