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7608U - 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7608U
CN217867608U CN202222032498.2U CN202222032498U CN217867608U CN 217867608 U CN217867608 U CN 217867608U CN 202222032498 U CN202222032498 U CN 202222032498U CN 217867608 U CN217867608 U CN 217867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ain body
heat insulation
elevator car
clam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324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建平
姚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eao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eao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eao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eao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324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7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7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7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涉及电梯轿厢安全窗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一侧位置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主体正面位置设置有柜门,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卡板一,所述卡板一设置在主体内部,所述卡板一和卡板二连接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板一和卡板二连接处底端设置有转轴,所述卡板一和卡板二与转轴的连接处底端靠近转轴的边缘呈圆弧状,所述卡板一和卡板二转动连接;该电梯轿厢安全窗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通风机构使轿厢内的空气得到流通,避免了不必要的危险发生,而攀爬机构在发生意外事故时更进一步方便了救援人员施救,为乘梯人员争取了宝贵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安全窗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
背景技术
安全窗是电梯被困时的安全出口,当电梯停在两层中间时,可通过安全窗上到轿顶,转动开门机构打开轿厢门,并将厅门开启,使乘客离开电梯。乘客也可通过安全窗从厅门离开电梯,现有的电梯安全窗在逃生过程中,由于电梯高度问题,人员需要外部救援辅助才能爬出,对救援人员的救援造成了困扰。
市场上常见的电梯轿厢安全窗装置,大多在使用时如果突发意外事故容易因轿厢内气体疏散不及时导致危机乘梯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因为电梯高度问题不便于乘梯人员攀爬到安全窗位置,而导致救援人员施救困难,从而带来不便,降低救援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隔热板一,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攀爬机构;
所述通风机构包括排气槽,所述通风机构设置在主体左侧底端,所述排气槽一侧位置设置有警报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主体靠近排气槽的一侧侧壁位置设置有进风口,所述主体上端位置设置有出风口且在进风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槽内设置有风扇,所述排气槽延伸至主体内部与主体上端的出风口相连接且进风口也与出风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攀爬机构包括电机,所述主体底端靠近烟雾传感器的一侧开设有槽且在槽的内部两侧壁均开设有凹槽,槽内设置有梯板一且梯板一两端架设在凹槽内,所述电机设置在梯板一的一侧侧壁上,所述梯板一上设置有两组梯绳且靠近梯板一的两侧,所述梯绳之间设置若干组梯板二,所述主体一侧位置设置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上设置有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梯板一呈圆柱状且两端由凹槽进行支撑稳固的架设在凹槽内,所述梯绳固定安装在梯板一上,所述梯板二两端固定在梯绳上。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一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一侧位置设置有隔热板二,所述隔热板二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中轴且中轴贯穿把手和固定板延伸至隔热板二。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支撑圈板且支撑圈板贯穿主体,所述支撑圈板一侧位置紧贴隔热板一,所述隔热板二向下扣合贴在支撑圈板上,所述隔热板一与主体连接处设置有链板一和链板二,所述链板一和链板二之间设置有转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通风机构内通过烟雾传感器检测轿厢内的空气是否能提供乘梯人员进行呼吸,如果轿厢内烟雾过多警报器会发出响声作出警示,继而通过排气槽内的风扇将轿厢内的气体从出风口排出,又可使进风口输送新鲜空气进入轿厢,防止在发生火灾或者意外事故的时候乘梯人员因为轿厢内空气不流通或者烟雾浓度过高疏散不尽导致窒息危及生命安全;
在攀爬机构内通过按下保护板上按钮带动电机运转使梯板一进行顺时针旋转将梯绳和梯板二从槽内放下来,按钮可以控制将梯绳放下来也可以使其收上去,梯板一靠槽内开设的凹槽得以支撑,支撑着轿厢内的人员从梯绳爬上去打开安全窗,梯板二设置若干组可根据人的可攀爬高度去控制绳子的长度,梯板一和梯板二整体呈圆柱状,便于梯绳的收纳,在轿厢内放置梯绳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救援,避免了因电梯高度问题无法爬出电梯而只能等待工作人员救援,为救援人员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机构和攀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绳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隔热板一;3、盖板;4、隔热板二;5、固定板;6、把手;7、中轴;8、链板一;9、链板二;10、转轴;11、支撑圈板;12、保护板;13、通风机构;14、攀爬机构;15、按钮;16、出风口;17、进风口;18、排气槽;19、警报器;20、烟雾传感器;21、电机;22、梯板一;23、梯板二;24、梯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包括主体1,主体1上设置有隔热板一2,主体1上设置有通风机构13,主体1上设置有攀爬机构14。
请参阅图2-3,通风机构13包括排气槽18,通风机构13设置在主体1左侧底端,排气槽18一侧位置设置有警报器19和烟雾传感器20,主体1靠近排气槽18的一侧侧壁位置设置有进风口17,主体1上端位置设置有出风口16且在进风口17上方。
排气槽18内设置有风扇,排气槽18延伸至主体1内部与主体1上端的出风口16相连接且进风口17也与出风口16相连接。
隔热板一2上设置有盖板3,盖板3一侧位置设置有隔热板二4,隔热板二4上设置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上设置有把手6,把手6上设置有中轴7且中轴7贯穿把手6和固定板5延伸至隔热板二4,主体1上设置有支撑圈板11且支撑圈板11贯穿主体1且支撑圈板11一侧位置紧贴隔热板一2,隔热板二4向下扣合贴在支撑圈板11上,隔热板一2与主体1连接处设置有链板一8和链板二9,链板一8和链板二9之间设置有转轴10。
使用时,在通风机构13内通过烟雾传感器20检测轿厢内的空气是否能提供乘梯人员进行呼吸,如果轿厢内烟雾过多警报器19会发出响声作出警示,继而通过排气槽18内的风扇将轿厢内的气体从出风口16排出,又可使进风口17输送新鲜空气进入轿厢,防止在发生火灾或者意外事故的时候乘梯人员因为轿厢内空气不流通或者烟雾浓度过高疏散不尽导致窒息危及生命安全。
安全窗的盖板3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隔热板一2和隔热板二4且在盖板3背面嵌入了链板一8和链板二9,链板二9随着转轴10的转动而带动链板一8从而控制盖板3从主体1上打开或者闭合紧贴在支撑圈板11上,支撑圈板11架设在主体1上开设的槽内壁上,隔热板二4上由中轴7将固定板5和把手6串联起来固定在隔热板二4上,通过拧动把手6随着中轴7转动将安全窗打开。
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烟雾传感器20型号为NIS-09C。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包括主体1,主体1上设置有隔热板一2,主体1上设置有通风机构13,主体1上设置有攀爬机构14。
请参阅图3-4,攀爬机构14包括电机21,主体1底端靠近烟雾传感器20的一侧开设有槽且在槽的内部两侧壁均开设有凹槽,槽内设置有梯板一22且梯板一22两端架设在凹槽内,电机21设置在梯板一22的一侧侧壁上,梯板一22上设置有两组梯绳24且靠近梯板一22的两侧,梯绳24之间设置若干组梯板二23,主体1一侧位置设置有保护板12,保护板12上设置有按钮15。
梯板一22呈圆柱状且两端由凹槽进行支撑稳固的架设在凹槽内,梯绳24固定安装在梯板一22上,梯板二23两端固定在梯绳24上。
具体的,在攀爬机构14内通过按下保护板12上按钮15带动电机21运转使梯板一22进行顺时针旋转将梯绳24和梯板二23从槽内放下来,按钮15可以控制将梯绳24放下来也可以使其收上去,梯板一22靠槽内开设的凹槽得以支撑,支撑着轿厢内的人员从梯绳24爬上去打开安全窗,梯板二23设置若干组可根据人的可攀爬高度去控制绳子的长度,梯板一22和梯板二23整体呈圆柱状,便于梯绳24的收纳,在轿厢内放置梯绳24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救援,避免了因电梯高度问题无法爬出电梯而只能等待工作人员救援,为救援人员提供了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隔热板一(2),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通风机构(13),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攀爬机构(14);
所述通风机构(13)包括排气槽(18),所述通风机构(13)设置在主体(1)左侧底端,所述排气槽(18)一侧位置设置有警报器(19)和烟雾传感器(20),所述主体(1)靠近排气槽(18)的一侧侧壁位置设置有进风口(17),所述主体(1)上端位置设置有出风口(16)且在进风口(17)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18)内设置有风扇,所述排气槽(18)延伸至主体(1)内部与主体(1)上端的出风口(16)相连接且进风口(17)也与出风口(1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机构(14)包括电机(21),所述主体(1)底端靠近烟雾传感器(20)的一侧开设有槽且在槽的内部两侧壁均开设有凹槽,槽内设置有梯板一(22)且梯板一(22)两端架设在凹槽内,所述电机(21)设置在梯板一(22)的一侧侧壁上,所述梯板一(22)上设置有两组梯绳(24)且靠近梯板一(22)的两侧,所述梯绳(24)之间设置若干组梯板二(23),所述主体(1)一侧位置设置有保护板(12),所述保护板(12)上设置有按钮(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板一(22)呈圆柱状且两端由凹槽进行支撑稳固的架设在凹槽内,所述梯绳(24)固定安装在梯板一(22)上,所述梯板二(23)两端固定在梯绳(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一(2)上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一侧位置设置有隔热板二(4),所述隔热板二(4)上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有把手(6),所述把手(6)上设置有中轴(7)且中轴(7)贯穿把手(6)和固定板(5)延伸至隔热板二(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支撑圈板(11)且支撑圈板(11)贯穿主体(1),所述支撑圈板(11)一侧位置紧贴隔热板一(2),所述隔热板二(4)向下扣合贴在支撑圈板(11)上,所述隔热板一(2)与主体(1)连接处设置有链板一(8)和链板二(9),所述链板一(8)和链板二(9)之间设置有转轴(10)。
CN202222032498.2U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 Active CN217867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2498.2U CN217867608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2498.2U CN217867608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7608U true CN217867608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8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2498.2U Active CN217867608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7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3609B (zh) 高楼自救逃生窗
CN210393345U (zh) 一种带消防通道的电梯轿厢
EP2402602A2 (en) Rescue kit for a wind turbine, a wall for a wind turbine, and a portion of a compartment of a wind turbine
CN116236712B (zh) 一种高层建筑火警时人员安全转移救援舱
CN217867608U (zh) 一种新型的电梯轿厢安全窗结构
KR20180127091A (ko) 소방용 무인 인명구조장치
CN110901918A (zh) 一种大载荷无人机的高空救援装置
EP2868615B1 (en) A portable power driven system with a safety arrangement
WO2021101414A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механизированной эвакуации людей из здания
CN210313051U (zh) 一种家用安全电梯
CN101648662A (zh) 兼容性电梯
CN206590728U (zh) 一种火灾发生时可强行抽出轿厢内烟雾的客载电梯
CN111561757A (zh) 一种高楼外部单轨式自动排烟装置
JPH0246870A (ja) 脱出装置
CN108939345A (zh) 庇佑仓以及壁掛式滑道火灾逃生装置
CN205698932U (zh) 多功能高楼救生灭火装置
CN218809768U (zh)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安全窗
CN109384119A (zh) 机械式升降逃生装置、电梯和方法
CN113332621A (zh)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
CN2321934Y (zh) 楼层逃生梯
CN108584636B (zh) 一种消防安全电梯
CN113120719A (zh) 一种地下建筑消防安全电梯
CN110451379B (zh) 一种高层建筑紧急逃生电梯
CN220449473U (zh) 一种高通风效率的电梯轿箱
CN213679337U (zh) 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救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