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4431U - 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和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和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4431U
CN217864431U CN202222199124.XU CN202222199124U CN217864431U CN 217864431 U CN217864431 U CN 217864431U CN 202222199124 U CN202222199124 U CN 202222199124U CN 217864431 U CN217864431 U CN 217864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robot
chassis
main body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991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俊生
张志忠
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du Guangd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du Guangd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du Guangd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du Guangd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991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4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4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4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和机器人。底盘组件包括:底盘,底盘上形成若干个负压吸附区,每个负压吸附区均形成有安装孔,负压吸附区用于与被吸附面之间形成负压吸附腔;负压连接件,形成有透气孔,透气孔用于连通至机器人的负压系统,负压连接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孔内,底盘部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负压系统。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底盘组件,一方面便实现于底盘相对于机器人主体的安装和组装过程,另一方面,在维修过程中可以直接拆卸负压连接件以实现底盘与负压系统的断开连接,从而便于后续对底盘、负压系统或者负压连接件进行单独的维修或者更换,综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底盘组件,结构简单且方便加工和组装。

Description

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和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和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负压抽吸口用于连接机器人车架/底盘的底板上的吸盘,以连接气管,进而实现的机器人与待行走的表面之间的负压吸附,机器人的负压系统通常直接连接在底盘上,但是上述结构导致负压系统与底盘之间的连接结构通常采用固定连接,然而由于机器人在吸附行走的过程中,负压系统的负压抽吸口处容易吸入杂质而造成负压抽吸口堵塞,维修人员需要频繁将负压系统和底盘之间拆开以清理负压抽吸口,上述结构将导致维修人员的拆卸过程复杂繁琐,不便于维修人员的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和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的缺陷,实现如下技术效果:一方面便实现于底盘相对于机器人主体的安装和组装过程,另一方面,在维修过程中可以直接拆卸负压连接件以实现底盘与负压系统的断开连接,从而便于后续对底盘、负压系统或者负压连接件进行单独的维修或者更换,综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底盘组件,结构简单且方便加工和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器人的底盘组件,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沿其表面延伸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将所述底盘的表面划分为若干个负压吸附区,每个所述负压吸附区均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弹性支撑件、所述底盘的表面和被吸附面之间共同形成封闭的负压吸附腔;
负压连接件,形成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用于连通至机器人的负压系统,所述负压连接件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负压连接件用于连通所述负压吸附腔与所述负压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负压连接件包括主体部和透气件,所述主体部内形成有连通负压系统的负压通道,所述透气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负压通道内,所述透气件形成有若干个所述透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形成有突出其端面设置的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环绕所述负压通道设置,所述安装凸起卡接在所述安装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凸起具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用于限制所述安装凸起在所述安装孔内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气件的外周设有外螺纹,部分所述负压通道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透气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负压通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气件和所述负压通道之间间隙配合,且所述透气件和所述负压通道之间夹设有第一过滤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底盘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工艺孔,多个所述工艺孔沿所述负压通道的外周方向在所述主体部上间隔设置,所述工艺孔用于在脱模时固定所述主体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气孔内设有第二过滤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盘设有多个所述负压吸附区,每个所述负压吸附区均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所述负压连接件;
多个所述负压吸附区在所述底盘上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包括:
主体部和透气件,所述主体部内形成有连通负压系统的负压通道,所述透气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负压通道内,所述透气件形成有若干个透气孔;
所述主体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器人的底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机器人,包括: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机器人的底盘组件;
机器人本体,安装在所述底盘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和机器人,区别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体式的吸盘与与底盘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负压连接件同时连接负压系统和底盘,这样,一方面便实现于底盘相对于机器人主体的安装和组装过程,另一方面,在维修过程中可以直接拆卸负压连接件以实现底盘与负压系统的断开连接,从而便于后续对底盘、负压系统或者负压连接件进行单独的维修或者更换,综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底盘组件,结构简单且方便加工和组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的底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连接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底盘;11、负压吸附区;12、安装孔;13、弹性支撑件;
2、负压连接件;21、主体部;211、负压通道;2111、内螺纹;2112、安装间隙;212、安装凸起;2121、限位面;213、工艺孔;22、透气件;221、透气孔;222、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2和机器人。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器人的底盘组件,包括底盘1和负压连接件2。
底盘1上形成若干个负压吸附区11,每个负压吸附区11均形成有安装孔12,负压吸附区11用于与被吸附面之间形成封闭的负压吸附腔。
负压连接件2形成有透气孔221,透气孔221用于连通至机器人的负压系统,负压连接件2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孔12内,负压连接件2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负压系统。
其中,底盘1上设有沿其表面延伸的弹性支撑件13,弹性支撑件13将底盘1的表面划分为若干个负压吸附区11,每个负压吸附区11均被弹性支撑件13围起来以便于与被吸附面之间形成负压吸附腔。弹性支撑件13可压缩回弹且不透气。弹性支撑件13、底盘1的表面和被吸附面之间共同形成负压吸附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盘组件,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负压系统直接与底盘连接的整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负压连接件2同时连接负压系统和底盘1,这样,一方面便实现于底盘1相对于机器人主体的安装和组装过程,另一方面,在维修过程中可以直接拆卸负压连接件2以实现底盘1与负压系统的断开连接,从而便于后续对底盘1、负压系统或者负压连接件2进行单独的维修或者更换,综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底盘组件,结构简单且方便加工和组装。
相关技术中,负压抽吸口用于连接机器人车架/底盘的底板上的吸盘,以连接气管,进而实现的机器人与待行走的表面之间的负压吸附,机器人的负压系统通常直接连接在底盘上,但是上述结构导致负压系统与底盘之间的连接结构通常采用固定连接,然而由于机器人在吸附行走的过程中,负压系统的负压抽吸口处容易吸入杂质而造成负压抽吸口堵塞,维修人员需要频繁将负压系统和底盘之间拆开以清理负压抽吸口,上述结构将导致维修人员的拆卸过程复杂繁琐,不便于维修人员的维修。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底盘组件,利用可拆卸的负压连接件2作为机器人的负压系统与底盘1之间的连接结构,从而便于在负压连接件2的透气孔221发生堵塞等故障时,将负压连接件2方便快捷地拆下以进行更换或者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负压连接件2可以通过磁吸结构、卡接结构、螺纹结构或者粘接结构等连接结构实现其与底盘1和负压系统之间的可拆卸安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制。
如图2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负压连接件2包括主体部21和透气件22,主体部21内形成有连通负压系统的负压通道211,透气件22可拆卸地安装在负压通道211内,透气件22形成有若干个透气孔221。
进一步地,在透气件22和负压通道211之间还安装有第一过滤件(图中未示出),透气件22的透气孔221内安装有第二过滤件(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可以采用过滤棉或者过滤网等结构,本实用新型对于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的具体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只要两者均能过滤气体中的灰尘和杂质即可。
这样,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可以在负压系统吸附的过程中起到过滤气体中杂质和灰尘的作用,从而在机器人的底盘1进行负压行走的过程中,避免杂质和灰尘进入到负压系统而导致负压系统的故障,保证机器人的正常行走,延长了负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此外,由于透气件22相对于主体部21可拆卸安装,因此当第一过滤件和/或第二过滤件发生堵塞等问题时,可以直接将透气件22从主体部21上拆卸下来,从而便于更换第一过滤件和/或第二过滤件,或者清洗第一过滤件和/或第二过滤件。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主体部21的一端形成有突出其端面设置的安装凸起212,安装凸起212环绕负压通道211设置,安装凸起212卡接在安装孔12内。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凸起212设在主体部21的朝向底盘1的一端端面上且突出于该端面设置,安装凸起212呈中空环状,安装凸起212中间的中空孔即为负压通道211的入口,安装凸起212卡接在安装孔12内以使得安装凸起212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2的内周面接触配合。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安装凸起212具有限位面2121,限位面2121用于限制安装凸起212在安装孔12内转动。这样,限位面2121可以限制安装凸起212在安装孔12内的转动,保证负压连接件2与底盘1之间的稳定连接。例如,限位面212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棱面且分别设置在安装凸起212的左右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气件22可以通过磁吸结构、卡接结构、螺纹结构或者粘接结构等连接结构实现其与吸盘本体之间的可拆卸安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制。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透气件22螺纹连接在负压通道211内,其中,透气件22的外周设有外螺纹222,部分负压通道211内设有内螺纹2111。这样,上述螺纹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此外,结合上述的结构设计,在安装凸起212上设置限位面2121,在拆卸中间的透气件22时,限位面2121能防止主体部21相对于底盘1转动。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透气件22和负压通道211之间保持用于夹设第一过滤件的安装间隙2112。这样,上述间隙配合结构便于安装第一过滤件并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主体部21的朝向底盘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工艺孔213,多个工艺孔213沿负压通道211的外周方向在主体部21上间隔设置,工艺孔213用于在脱模时固定主体部21。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1上设有便于脱模的工艺孔213,可以理解,因为主体部21在注塑形成内螺纹2111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旋转脱模,因此通过设置上述工艺孔213,可以在外部的主体部21固定后,再将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型芯从内螺纹2111孔中旋转出来以实现脱模。
具体地,工艺孔213可以为多边形孔,本实用新型在此对于工艺孔213的形状和数量不做特殊限制,只要工艺孔213在脱模过程中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即可。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底盘1设有多个负压吸附区11,每个负压吸附区11均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2,每个安装孔12内均安装有负压连接件2。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13将底盘1的底面划分为多个负压吸附区11,其中,弹性支撑件13可以采用可压缩海绵等具有弹性且不透气的材质,这样,在配合可压缩海绵构成的负压吸附系统中,可压缩海绵分割为多个负压吸附区11,提高机器人的通过性,例如存在具有缝隙的表面,多个负压吸附区11的设置能够减少漏气而可能发生的机器人掉落的风险。
进一步地,多个负压吸附区11在底盘1上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负压吸附区11呈矩形或者异形,从而便于充分利用底盘1的表面积,增加底盘1的吸附地面的能力。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一种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2,包括主体部21和透气件22,主体部21内形成有连通负压系统的负压通道211,透气件22可拆卸地安装在负压通道211内,透气件22形成有若干个透气孔221。主体部21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器人的底盘1。
上述负压连接件2适用于上文中底盘组件内对于负压连接件2所介绍的全部实施例,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负压连接件2的具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机器人,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机器人的底盘组件,还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安装在底盘组件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沿其表面延伸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将所述底盘的表面划分为若干个负压吸附区,每个所述负压吸附区均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弹性支撑件、所述底盘的表面和被吸附面之间共同形成封闭的负压吸附腔;
负压连接件,形成有透气孔,所述负压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负压连接件用于连通所述负压吸附腔与机器人的负压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连接件包括主体部和透气件,所述主体部内形成有连通负压系统的负压通道,所述透气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负压通道内,所述透气件形成有若干个所述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形成有突出其端面设置的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环绕所述负压通道设置,所述安装凸起卡接在所述安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起具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用于限制所述安装凸起在所述安装孔内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件的外周设有外螺纹,部分所述负压通道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透气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负压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件和所述负压通道之间间隙配合,且所述透气件和所述负压通道之间夹设有第一过滤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底盘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工艺孔,多个所述工艺孔沿所述负压通道的外周方向在所述主体部上间隔设置,所述工艺孔用于在脱模时固定所述主体部。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内设有第二过滤件。
9.一种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和透气件,所述主体部内形成有连通负压系统的负压通道,所述透气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负压通道内,所述透气件形成有若干个透气孔;
所述主体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器人的底盘。
10.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机器人的底盘组件;
机器人本体,安装在所述底盘组件上。
CN202222199124.XU 2022-08-19 2022-08-19 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和机器人 Active CN217864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9124.XU CN217864431U (zh) 2022-08-19 2022-08-19 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和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9124.XU CN217864431U (zh) 2022-08-19 2022-08-19 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和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4431U true CN217864431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7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99124.XU Active CN217864431U (zh) 2022-08-19 2022-08-19 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和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4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64431U (zh) 机器人的底盘组件、机器人的负压连接件和机器人
CN105091105A (zh) 一种滤网安装可靠的空气净化器
CN106016566B (zh) 一种壁挂式进风机
CN217776727U (zh) 高精度气动吸附装置用吸附垫片
CN109865369A (zh) 风道过滤滤芯
CN213155667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滤网
CN213433536U (zh) 空气压缩机前置空气过滤器
CN209092564U (zh) 一种空气呼吸过滤器
CN212429190U (zh) 一种罗茨风机过滤桶
CN207803537U (zh) 一种高效过滤增加雾化口罩
CN211327866U (zh) 一种防雾霾的呼吸装置
CN113926098A (zh) 一种充分过滤式防尘面具
JPH0587044A (ja) エアーポンプのフイルター部の構造
KR101992671B1 (ko) 상향 배치형 배기부를 구비하는 기능성 마스크
CN211060281U (zh) 一种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215352533U (zh) 一种压风管路过滤器
CN211069434U (zh) 一种可更换式波浪型过滤棉
CN219813265U (zh) 一种具有舒适佩戴结构的医用口罩
CN216630083U (zh) 一种用于无尘车间空气净化器用滤芯
CN216675644U (zh) 扫地机的拆卸式净化装置
CN218653531U (zh) 洁净室用便于更换滤芯的空气滤清器
CN205579775U (zh) 负压式空气净化器
CN214791594U (zh) 洁净型医用送风模块
CN220109519U (zh) 一种净水杯
CN213126763U (zh) 一种基于plc的控制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