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4384U - 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54384U
CN217854384U CN202221623010.7U CN202221623010U CN217854384U CN 217854384 U CN217854384 U CN 217854384U CN 202221623010 U CN202221623010 U CN 202221623010U CN 217854384 U CN217854384 U CN 217854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plate
pedal
plate
backplat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30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菲
邹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anmen Hospital of CACM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anmen Hospital of CACM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anmen Hospital of CACMS filed Critical Guanganmen Hospital of CACMS
Priority to CN2022216230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54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54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54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包括:辅助支架,辅助支架包括:底板,底部边缘与底板的前端边缘铰接固定的背板;以及踏板;踏板位于背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该踏板的底部边缘与背板的底部边缘铰接固定,辅助支架还包括,阻尼件,阻尼件位于踏板和背板之间,底板和背板之间包括有支撑杆,支撑杆被配置为使背板相对于底板形成固定的夹角,辅助支架还包括:位于背板和踏板之间的可用以统计踝泵运动次数的接触传感器,本申请提供的足部智能训练仪可控制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的角度并提示患者运动的时间和次数保证患者运动的规范性,促进患者主动进行踝泵锻炼,在不使用时可进行折叠,从而使存放时更加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
背景技术
目前,患者在手术及长期卧床后容易出现血流变慢、血小板凝集及血管内膜损害的问题,该情况容易形成血栓,危及生命。踝泵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它包括足部的背伸和跖屈运动,可以促进下肢胫骨前肌、比目鱼肌、腓肠肌、股四头肌等肌肉收缩运动,使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快,消除肿胀,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增加肌肉收缩力量、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度发面也起到很好的效果。踝泵运动的方法如下:背伸运动患者取平卧位,下肢伸展,大腿放松,将脚尖缓缓向上勾,至最大限度保持5-10s,然后放松,进行跖屈运动,脚尖绷直下压,至最大限度保持5-10s,然后放松,反复进行。踝泵运动对于术后早期及长期卧床患者功能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临床上患者进行踝泵练习时经常存在误区,从而导致动作不规范,患者在进行足部背伸及跖屈的运动时常常角度不到位、时间过短、运动量过少的问题,从而需要护士全程参与指导才能进行有效的锻炼,然而由于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时,需要锻炼较长的时间,临床上护士也不能进行持续的监督及指导,所以患者并不能达到有效锻炼的作用及目的。
同时,虽然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足部训练器,但他们也存在不能促进卧床患者主动进行踝泵运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可促进卧床患者主动进行踝泵运动,且患者可控制进行踝泵运动的角度并提示患者运动的时间和次数保证患者运动的规范性,同时本训练仪在不使用时,可折叠存放占用空间更小,方便收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中至少一个,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所述训练仪包括:辅助支架;
所述辅助支架包括:
底板;
底部边缘与所述底板的前端边缘铰接固定的背板;以及
踏板;所述踏板位于背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该踏板的底部边缘与所述背板的底部边缘铰接固定;
所述辅助支架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位于所述踏板和背板之间;
所述底板和所述背板之间包括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可卡接固定于所述背板上,所述支撑杆被配置为使所述背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形成固定的夹角;
所述辅助支架还包括:
位于所述背板和踏板之间的可用以统计踝泵运动次数的接触传感器,所述接触传感器被配置为当所述踏板向所述背板方向转动时,所述踏板可抵靠到所述接触传感器的触发开关上。
可选地,所述接触传感器结合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所述接触传感器位于背板上的位置远离所述踏板和所述背板的铰接位置。
可选地,所述踏板包括有并排设置的两个独立的单脚踏板,两个单脚踏板的底部边缘分别与所述背板的底部边缘铰接。
可选地,所述接触传感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单脚踏板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接触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阻尼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单脚踏板分别对应至少一个阻尼件。
可选地,两个所述单脚踏板包括:设置在单脚踏板踩踏面上的防滑纹,以及结合固定在所述单脚踏板边缘的绑带。
可选地,所述踏板为一块整板,所述踏板上包括有分隔带,所述分隔带将所述踏板的踩踏面分隔成两个踩踏区。
可选地,两个所述踩踏区内包括有防滑纹,以及结合固定在所述踏板上的两个绑带。
可选地,所述背板的靠近所述底板的板面上包括有固定所述支撑杆另一端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为呈一列排布在所述背板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不少于一个。
可选地,所述阻尼件为V型弹片或者橡胶垫。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足部智能训练仪通过设置边缘部分相互铰接的踏板、背板和底板,使踏板相对于背板的边缘可以做回转运动;通过设置阻尼件增加了踏板做回转运动的阻力,使患者练习踝泵运动时效果更佳;
背板上设置有接触传感器可记录踏板运动的时间和次数,并提示患者,方便卧床患者在床上进行规范的踝泵运动;在背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杆通过调整支撑杆可以使背板相对于底板呈某一固定的角度从而可以循序渐进的调整运动角度;
通过控制器可以设定踝泵运动的时间和次数,当达到设定的参数后,控制器语音提示患者,弥补了老年卧床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时因视觉障碍不能够完全配合治疗的缺失,同时可以从听觉上刺激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引导其主动进行规范的锻炼,在不使用时可将本训练仪折叠,从而方便训练仪的收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辅助支架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阻尼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如图1-4所示,本训练仪包括:用于支撑患者脚部的辅助支架,在使用时可将辅助支架放置于患者的病床上,从而使患者在腿部伸直的状态下将脚部放置在辅助支架上。
如图1所示,辅助支架包括:底板3、背板2和踏板1。
背板2的底部边缘与底板3的前端边缘铰接固定;
踏板1位于背板2远离底板3的一侧,所述踏板1的底部边缘与背板2的底部边缘铰接固定;
具体的,底板3、背板2和踏板1均为矩形板结构,且底板3的尺寸与背板2和踏板1的尺寸大小相等,在铰接时可通过合页6固定或通过铰接轴配合套管的形式将踏板1和底板3铰接在背板2上,此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2所示,底板3和背板2之间包括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一端铰接于底板3上,具体的,支撑杆4和底板3采用在底板3上设置两个相邻的支撑块体,并通过铰接轴将支撑杆4安装在两支撑块体之间的铰接形式,支撑杆4的另一端可卡接固定于背板2上。
具体的,支撑杆4和背板2的卡接端可采用斜面结构,从而使支撑杆4更容易和背板2形成卡接,支撑杆4被配置为使背板2相对于底板3形成固定的夹角;从而可以循序渐进的调整运动角度;使患者的锻炼效果更佳。具体的,支撑杆4通过卡接部和背板2相卡接,卡接部设置在背板2的靠近底板3的板面上,卡接部为呈一列排布在背板2上的限位孔21,所述限位孔21不少于一个,进一步的,限位孔21为设置在背板2上的盲孔,该盲孔的的口径大于支撑杆4横截面的尺寸,从而使支撑杆4的一端放置于盲孔内时,支撑杆4相对于背板2的位置可变,从而使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如图2所示,辅助支架还包括:
位于背板2和踏板1之间的可用以统计踝泵运动次数的接触传感器5,接触传感器5被配置为当踏板1向背板2方向转动时,踏板1可抵靠到接触传感器5的触发开关上。
接触传感器5结合固定在背板2上,具体的,接触传感器5位于背板2上的位置远离踏板1和背板2的铰接位置,从而保证患者在踩踏踏板1时,踏板1可以和背板2贴合的更紧密,此时踏板1相对于背板2可回转最大的角度,避免了接触传感器5的阻碍。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接触传感器5采用电感应式接近开关,型号为LJ12A3-4-Z。或接触传感器5采用GT角度传感器,型号为GT-C,角度传感器的转轴结合固定在合页6的转轴或铰接轴上。
上述实施例中GT角度传感器或电感应式接近开关均与控制器51电性连接,控制器51通过接收GT角度传感器或电感应式接近开关的电信号进行计数并统计用时,从而对患者进行语音提示。
具体的,控制器51内部安装有控制电感应式接近开关或GT角度传感器的单片机,上述电感应式接近开关、GT角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进一步的,合页6的转轴固定连接在合页6与踏板1连接的的内片或铰接轴固定连接在与踏板1连接的套管上,当踏板1转动时带动合页6转轴或铰接轴同步转动,合页6转轴或铰接轴带动GT角度传感器转动从而使角度传感器采集踏板1的转动信息,完成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1,控制器51进行语音提示,进一步的,在底板3上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与接触传感器5及控制器51电性连接的移动电源。本训练仪的语音提示功能弥补了老年卧床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时因视觉障碍不能够完全配合治疗的缺失,同时可以从听觉上刺激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引导其主动进行规范的锻炼。
如图4所示,为了增加了踏板1做回转运动的阻力,辅助支架还包括有阻尼件7,阻尼件7位于踏板1和背板2之间;具体的,阻尼件7为V型弹片或者橡胶垫,阻尼件7具有弹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踏板1和背板2相互靠近的两板面上,进一步的,可在踏板1和背板2与阻尼件7弹性端部连接的位置处设置凹陷结构,保证踏板1围绕合页6转轴或铰接轴向背板2方向回转时,踏板1和背板2的板面可贴合。
实施例一
踏板1包括有并排设置的两个独立的单脚踏板1(图中未示出),两个单脚踏板1的底部边缘分别与背板2的底部边缘铰接,两个单脚踏板1的总体尺寸和背板2的尺寸大小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接触传感器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单脚踏板1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接触传感器5。
阻尼件7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单脚踏板1分别对应至少一个阻尼件7,当患者在做踝泵运动时,可一只脚做跖屈运动,另一只脚做背伸运动,两个接触传感器5和两个阻尼件7分别作用于两个单脚踏板1。
两个单脚踏板1分别包括:设置在单脚踏板1踩踏面上的防滑纹12,以及结合固定在单脚踏板1边缘的绑带11。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踏板1为一块整板,踏板1上包括有分隔带13,分隔带13将踏板1的踩踏面分隔成两个踩踏区,分隔带13为突出于踏板1的凸棱或为向踏板1内凹陷的条状凹坑或为画于踩踏面中间位置的分隔线,分隔带13使区域划分更加明显。
两个踩踏区内包括有防滑纹12,以及结合固定在踏板1上的两个绑带11,防滑纹12为横向布置且相互平行的条状结构或者为三角纹状结构等,绑带11用于将患者的脚部固定于踏板1上保证患者在做踝泵运动的时候,脚部和踏板1进行同步运动。
在使用完成时,可将支撑杆4向底板3的方向折叠并使支撑杆4处于底板3和背板2之间,然后推动背板2同样使背板2向底板3的方向运动最终使背板2和底板3相互平行,然后再推动踏板1,使踏板1和背板2相平行,为了方便踏板1的固定,在背板2和踏板1的边缘部位安装固定纽扣,当踏板1转动到与背板2平行位置处时通过固定纽扣将踏板1固定,从而完成折叠,方便收纳。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仪包括:
辅助支架;
所述辅助支架包括:
底板;
底部边缘与所述底板的前端边缘铰接固定的背板;以及
踏板;所述踏板位于背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该踏板的底部边缘与所述背板的底部边缘铰接固定;
所述辅助支架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位于所述踏板和背板之间;
所述底板和所述背板之间包括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可卡接固定于所述背板上,所述支撑杆被配置为使所述背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形成固定的夹角;
所述辅助支架还包括:
位于所述背板和踏板之间的可用以统计踝泵运动次数的接触传感器,所述接触传感器被配置为当所述踏板向所述背板方向转动时,所述踏板可抵靠到所述接触传感器的触发开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传感器结合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所述接触传感器位于背板上的位置远离所述踏板和所述背板的铰接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包括有并排设置的两个独立的单脚踏板,两个单脚踏板的底部边缘分别与所述背板的底部边缘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传感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单脚踏板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接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单脚踏板分别对应至少一个阻尼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单脚踏板包括:设置在单脚踏板踩踏面上的防滑纹,以及结合固定在所述单脚踏板边缘的绑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为一块整板,所述踏板上包括有分隔带,所述分隔带将所述踏板的踩踏面分隔成两个踩踏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训练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踩踏区内包括有防滑纹,以及结合固定在所述踏板上的两个绑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靠近所述底板的板面上包括有固定所述支撑杆另一端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为呈一列排布在所述背板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不少于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为V型弹片或者橡胶垫。
CN202221623010.7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 Active CN217854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3010.7U CN217854384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3010.7U CN217854384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54384U true CN217854384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6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3010.7U Active CN217854384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54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69722A (en) Antistasis device
WO2013061038A2 (en) Wireless footswitch an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pparatus
CN213788637U (zh) 一种长期卧床患者防止静脉血栓踝关节锻炼装置
CN217854384U (zh) 一种足部智能训练仪
CN109330823A (zh) 一种踝关节运动辅助装置及其训练方法
CN216366517U (zh) 一种用于踝泵运动的智能辅助锻炼器
CN207055831U (zh) 一种新型踝泵运动辅助装置
CN115282550A (zh) 一种足下垂防治固定装置
CN212547600U (zh) 一种新型下肢动静脉疾病功能训练器
CN114305978A (zh) 一种穿戴式下肢康复训练器械
CN210185988U (zh) 踝泵运动器
CN209154397U (zh) 一种智能踝泵运动鞋
CN112386875A (zh) 一种多功能踝泵运动装置
CN205699179U (zh) 一种简易型踝泵运动仪
CN207286566U (zh)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踝泵训练箱
CN215822280U (zh) 一种协助患者做踝泵运动的工具
CN216909075U (zh) 一种踝泵运动装置
CN215461799U (zh) 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下肢康复锻炼装置
CN220159170U (zh) 一种踝泵运动辅助器
CN219700440U (zh) 两自由度气囊下肢康复机器人
CN218010868U (zh) 一种跖屈及背伸康复训练计数仪
CN21407490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康复用斜踏板
CN215350431U (zh) 一种踝泵康复训练装置
CN215274301U (zh) 一种骨科多模式踝泵运动装置
CN216803519U (zh) 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脚踝自动回弹装置及外骨骼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