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3360U - 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53360U
CN217853360U CN202221309832.8U CN202221309832U CN217853360U CN 217853360 U CN217853360 U CN 217853360U CN 202221309832 U CN202221309832 U CN 202221309832U CN 217853360 U CN217853360 U CN 217853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device
supporting plate
base
lifting
peda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098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薛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da Hospit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da Hospit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da Hospit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da Hospit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3098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53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53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53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用于解决目前置管手术中手臂消毒不便的问题;包括底座、升降模块以及支撑板;其中用于调节支撑板与底座之间距离的升降模块,设置于底座和支撑板之间;升降模块包括升降装置一、升降装置二;升降装置一和升降装置二均为液压缸或电缸;支撑板包括支撑板一以及支撑板二,支撑板一设置于升降装置一的活动端;支撑板二设置于升降装置二的活动端;通过设置升降设备一以及升降设备二为液压缸或者电缸,并由踏板组一和踏板组二分别对其长度进行控制,实现对应升降设备上的支撑板的高度调节,满足对手臂整体高度以及对弯曲角度准确调节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PICC置管过程中,需要患者避免对置管的手臂进行较大幅度的动作,通常要求手臂外展90°,与肩部平齐。由于病床的标准规格为90cm宽,因此在患者手臂外展后,前臂部分通常会伸出病床,处于悬空状态;在该种情况下,若长时间保持手臂展开的状态,容易导致手臂出现麻木、难以精确控制等问题。此时,通常会由助手协助患者移动手臂,以满足手术要求,较为繁琐;此外,在置管过程中为了实现最大化无菌屏障,需要对置管的手臂进行全臂消毒,要求将患者的手臂向上转动30°~45°,在该过程中同样需要助手协助,来实现将手臂摆放成设定角度。在上述过程,对于协助人员的经验以及耐心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资源,提高了成本。因此需要一种具备调节功能以便于实现消毒的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模块以及支撑板;其中用于调节支撑板与底座之间距离的升降模块,设置于底座和支撑板之间;升降模块包括升降装置一、升降装置二、踏板组一、踏板组二、控制单元、电磁阀以及油泵;升降装置一和升降装置二均为液压缸;油泵分别通过两个电磁阀与升降装置一以及升降装置二连接;踏板组一以及踏板组二与用于控制电磁阀以及油泵工作状态的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还分别与油泵以及两个电磁阀连接;电磁阀、油泵以及控制单元还分别与内置的电源或者外接的电源连接;支撑板包括支撑板一以及支撑板二,支撑板一设置于升降装置一的活动端;支撑板二设置于升降装置二的活动端;踏板组一和踏板组二均包括抬升踏板以及下降踏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二上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包括布带以及连接结构,连接结构采用魔术贴或者卡扣结构或者磁吸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一的下表面与升降装置一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支撑板二的下表面与升降装置二的活动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部中空,用于设置电磁阀、油泵以及控制单元,底座的上还设置有升降装置一和升降装置二;升降装置一和升降装置二穿过底座的上表面与支撑板连接;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踏板组一以及踏板组二,踏板组一以及踏板组二穿过底座的侧面与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整体呈方形,底座的底部的四个角上设置有具备锁死功能的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四个角上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弯管,其中弯管呈“L型”,弯管远离底座的一端的方向朝下;万向轮设置于弯管向下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一整体呈方形板状,在支撑板一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支撑板二的弧形的缺口;支撑板二整体呈椭圆形板状,其边缘与支撑板一上的弧形缺口相契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的厚度范围均为1cm~2cm;支撑板一的宽与支撑板二的长轴长度一致,其数值范围均为20cm~40cm。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一以及升降装置二的升降高度范围设置为50cm~150cm;电磁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
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模块以及支撑板;其中用于调节支撑板与底座之间距离的升降模块,设置于底座和支撑板之间;升降模块包括升降装置一、升降装置二、控制单元、踏板组一以及踏板组二;升降装置一以及升降装置二为电缸,升降装置一以及升降装置二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还分别与踏板组一以及踏板组二连接;支撑板包括支撑板一以及支撑板二,支撑板一设置于升降装置一的活动端;支撑板二设置于升降装置二的活动端;踏板组一和踏板组二均包括抬升踏板以及下降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升降装置一以及升降装置二为电缸或者液压缸,并由踏板组一和踏板组二分别对其长度进行控制,实现对应升降设备上的支撑板的高度调节,满足对手臂整体高度以及对弯曲角度准确调节的需求;
通过设置升降装置二与支撑板二的下表面铰接,使得支撑板二与支撑板一处于不同高度的时候,能够通过调节支撑板二相对升降装置二的倾角,使得支撑板二更贴合手臂,提高舒适程度;
通过在支撑板二上设置约束带,对患者手臂中靠近手腕的部位进行固定,支撑患者手臂,避免手臂移动,同时减少对置管的干扰;
通过在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具备锁死功能的万向轮,能够便捷地固定或者移动整个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升降模块的结构图。
附图标识说明:底座1、升降装置一2、升降装置二3、踏板组一4、踏板组二5、支撑板一6、支撑板二7、固定环8、控制单元9、电磁阀10、万向轮11、油泵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模块以及支撑板;其中用于调节支撑板与底座1之间距离的升降模块,设置于底座1和支撑板之间;升降模块包括升降装置一2、升降装置二3、踏板组一4、踏板组二5、控制单元、电磁阀以及油泵;升降装置一和升降装置二均为液压缸;油泵分别通过两个电磁阀与升降装置一2以及升降装置二3连接;踏板组一以及踏板组二与用于控制电磁阀以及油泵工作状态的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还分别与油泵以及两个电磁阀连接;电磁阀、油泵以及控制单元还分别与内置的电源或者外接的电源连接,其中电源在附图中未示出;支撑板包括支撑板一6以及支撑板二7,支撑板一6设置于升降装置一2的活动端;支撑板二7设置于升降装置二3的活动端;在本例中,踏板组一4和踏板组二5均包括抬升踏板以及下降踏板,抬升踏板和下降踏板上设置有开关,包括接触开关和行程开关等。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的状态,进而实现对电磁阀连接的液压缸的升降控制。
所述底座1内部中空,用于设置电磁阀、油泵以及控制单元,底座的上还设置有升降装置一和升降装置二,在本例中升降装置一和升降装置二穿过底座的上表面与支撑板连接;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踏板组一以及踏板组二,踏板组一以及踏板组二穿过底座的侧面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过将踏板组一和踏板组二设置于底座1的侧面,便于进行踩踏控制。为了便于实现对装置整体的移动,在底座1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万向轮11,每个万向轮11均设置有滚动锁死的结构,能够实现万向轮11转动的锁死;其中,底座1整体呈方形,万向轮11设置于底座1的四个角上;在本例中,在底座1的四个角上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弯管,其中弯管呈“L型”,弯管远离底座1的一端的方向朝下,万向轮11设置于弯管向下的一端,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的四个万向轮11之间形成的面积,增强底座1的稳定性。为了增强弯管与底座1的连接强度,在本例中将底座1上位于同一条长边,或者位于同一条短边的两个弯管连接,避免弯管相对底座1发生转动。
所述支撑板一6整体呈方形板状,在支撑板一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支撑板二7的弧形的缺口;支撑板二7整体呈椭圆形板状,其边缘与支撑板一6上的额弧形缺口相契合。支撑板一6的下表面与升降装置一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通过升降装置一2的长度变化,实现对支撑板一6的高度调节。支撑板二7的下表面与升降装置二3的活动端连接,在本例中支撑板二7与升降装置二3铰接,使得支撑板二7相对升降装置二3的角度可以调节,使支撑板二7的高度高于支撑板一6的高度时,支撑板二7能够保持设定的倾角,提高手臂放置后的舒适度。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板一6和支撑板二7的厚度范围均为1cm~2cm,在本例中为1cm;支撑板一6的宽与支撑板二7的长轴长度一致,其范围均为20cm~40cm,在本例中为30cm。
为了保证手臂在支撑板二7以及支撑板一6上的固定效果,还在支撑板二7上设置有固定环8,其中固定环8包括布带以及连接结构,连接结构采用魔术贴或者卡扣结构或者磁吸结构,便于实现打开和闭合的操作。在本例中固定环8设置于支撑板二7上,用于固定手臂靠近手腕的部位,同时在支撑板一6上,并没有设置固定环8,使固定环8的位置远离置管的部位,在保证对手臂固定的同时,减少对置管过程的干扰。
为了提高手臂放置时候的舒适度,将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为高密度海绵材料,并设置有皮质材料,实现包覆。
所述升降模块中的电磁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包括三个工作状态,分别为进油状态、回油状态以及封闭保压状态;其中在进油状态,对应的升降设备回保持伸长,此时对应的支撑板抬升;在回油状态,对应的升降设备保持缩短,此时对应的支撑板下降;在封闭保压状态,对应的升降设备保持长度不变,此时对应的支撑板保持高度不变。通过踩踏踏板组一以及踏板组二,能够向控制单元发出控制指令,进而实现对油泵以及电磁阀的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踏板组一能够共同控制升降装置一以及升降装置二的伸长或者缩短,踏板组二只能单独控制升降装置二的伸长或者缩短,这样一来,通过踏板组一能够便捷地调整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整体的高度,以适应病床的高度,通过踏板组二能够便捷地调整支撑板二相对支撑板一的高度,以实现对手臂的姿态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踏板组一单独控制升降装置一,踏板组二单独控制升降装置二的控制方式。上述控制方式通过控制单元中的现有控制程序实现。在本例中,升降装置一2以及升降装置二3的升降高度范围设置为50cm~150cm,其中最低为50cm,最高为150cm;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升降高度的最低范围和最高范围难以在一个手臂支撑装置中实现,比如设置的升降设备满足最低高度要求,既最低高度为50cm,此时该升降设备能够实现的最高高度大概在80cm左右,同理设置的升降设备满足最高高度要求,既最高高度为150cm,此时该升降设备能够实现的最低高度大概在90cm左右。
为了便于区分踏板组一以及踏板组二中的抬升踏板和下降踏板,在抬升踏板和下降踏板附近设置有对应的箭头标识,用于指示踏板控制的运动方向。
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升降设备一和升降设备二,控制支撑板一6以及支撑板二7与床体基本保持平齐;使用人员躺于病床上,其用于置管的手臂张开,并放置于支撑板一6以及支撑板二7上,并通过固定环8对手臂进行固定;通过控制踏板组一4以及踏板组二5,实现对两块支撑板的高度的分别调节;最后调节并固定支撑板二7相对升降装置二3的角度,提高舒适程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一改进获得的,其中升降模块包括升降装置一2、升降装置二3、控制单元9、踏板组一4以及踏板组二5;升降装置一2以及升降装置二3为电缸,升降装置一2以及升降装置二3分别与控制单元9连接,控制单元9还分别与踏板组一4以及踏板组二5连接;通过踏板组一4以及踏板组二5能够控制升降装置一2以及升降装置二3动作,上述控制方法为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相比实施例一,简化了升降模块的结构,减轻了装置整体的质量,具备更高的便携性。
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显然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在了解了本实用新型内容和原理后,都可能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和改变,但是这些基于本实用新型思想的修正和改变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升降模块以及支撑板;其中用于调节支撑板与底座(1)之间距离的升降模块,设置于底座(1)和支撑板之间;升降模块包括升降装置一(2)、升降装置二(3)、踏板组一(4)、踏板组二(5)、控制单元(9)、电磁阀(10)以及油泵(12);升降装置一(2)和升降装置二(3)均为液压缸;油泵(12)分别通过两个电磁阀(10)与升降装置一(2)以及升降装置二(3)连接;踏板组一(4)以及踏板组二(5)与用于控制电磁阀(10)以及油泵(12)工作状态的控制单元(9)连接,控制单元(9)还分别与油泵(12)以及两个电磁阀(10)连接;电磁阀(10)、油泵(12)以及控制单元(9)还分别与内置的电源或者外接的电源连接;支撑板包括支撑板一(6)以及支撑板二(7),支撑板一(6)设置于升降装置一(2)的活动端;支撑板二(7)设置于升降装置二(3)的活动端;踏板组一(4)和踏板组二(5)均包括抬升踏板以及下降踏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二(7)上设置有固定环(8);固定环(8)包括布带以及连接结构,连接结构采用魔术贴或者卡扣结构或者磁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一(6)的下表面与升降装置一(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支撑板二(7)的下表面与升降装置二(3)的活动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中空,用于设置电磁阀(10)、油泵(12)以及控制单元(9),底座的上还设置有升降装置一(2)和升降装置二(3);升降装置一(2)和升降装置二(3)穿过底座的上表面与支撑板连接;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踏板组一(4)以及踏板组二(5),踏板组一(4)以及踏板组二(5)穿过底座的侧面与控制单元(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整体呈方形,底座(1)的底部的四个角上设置有具备锁死功能的万向轮(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四个角上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弯管,其中弯管呈“L型”,弯管远离底座(1)的一端的方向朝下;万向轮(11)设置于弯管向下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一(6)整体呈方形板状,在支撑板一(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支撑板二(7)的弧形的缺口;支撑板二(7)整体呈椭圆形板状,其边缘与支撑板一(6)上的弧形缺口相契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一(6)和支撑板二(7)的厚度范围均为1cm~2cm;支撑板一(6)的宽与支撑板二(7)的长轴长度一致,其数值范围均为20cm~4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一(2)以及升降装置二(3)的升降高度范围设置为50cm~150cm;电磁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
10.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升降模块以及支撑板;其中用于调节支撑板与底座(1)之间距离的升降模块,设置于底座(1)和支撑板之间;升降模块包括升降装置一(2)、升降装置二(3)、控制单元(9)、踏板组一(4)以及踏板组二(5);升降装置一(2)以及升降装置二(3)为电缸,升降装置一(2)以及升降装置二(3)分别与控制单元(9)连接,控制单元(9)还分别与踏板组一(4)以及踏板组二(5)连接;支撑板包括支撑板一(6)以及支撑板二(7),支撑板一(6)设置于升降装置一(2)的活动端;支撑板二(7)设置于升降装置二(3)的活动端;踏板组一(4)和踏板组二(5)均包括抬升踏板以及下降踏板。
CN202221309832.8U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 Active CN217853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09832.8U CN217853360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09832.8U CN217853360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53360U true CN217853360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0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09832.8U Active CN217853360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53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9480B (zh) 一种电控医用护理床垫
CN205548859U (zh) 电动360度翻身床
TWI272943B (en) Method of adjustment of a base structure for a bed or the like
US5381569A (en) Patent turn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8403371A (zh) 一种儿童腰椎体位固定床的工作方法
CN110236805A (zh) 一种可翻身式轮椅
CN217853360U (zh) 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手臂支撑装置
CN205411511U (zh) 一种医疗用支撑装置
CN209790247U (zh) 一种产科护理床单
CN209187281U (zh) 可调节式病床加宽装置
CN205411513U (zh) 一种妇产科用辅助支撑装置
CN212997746U (zh) 臂戴式随身输液架
CN212592917U (zh) 一种手术用腿支架
CN205268452U (zh) 一种妇产科用肢体支撑装置
CN212997276U (zh) 一种骨科用高分子材料手术垫
CN209899747U (zh) 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
CN220967563U (zh) 一种上肢抬高垫
CN213666278U (zh) 一种中医护理用护理操作平台
CN201067401Y (zh) 膀胱截石位操作台
CN220385314U (zh) 一种多功能的康护床
CN111494130B (zh) 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
CN213588529U (zh) 一种乳腺外科用可调节式托架
CN213489953U (zh) 一种伤口造口电动换药床
CN205411512U (zh) 一种妇产科治疗用支撑装置
CN214157649U (zh) 可调式阴囊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