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8456U - 连接器防护结构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防护结构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8456U
CN217848456U CN202221919135.4U CN202221919135U CN217848456U CN 217848456 U CN217848456 U CN 217848456U CN 202221919135 U CN202221919135 U CN 202221919135U CN 217848456 U CN217848456 U CN 217848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traight pipe
nut
plug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91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静
侯小强
武丛
唐兆祥
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191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8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8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8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及连接器。该连接器防护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和插头,其中插头包括插头壳体以及插头绝缘体,插头壳体包括连接螺母、转接直管和螺纹直管,连接螺母的第一端与转接直管的第一端插合连接,转接直管的第二端与螺纹直管的第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螺母与转接直管之间设有卡圈,在连接螺母与转接直管的插合端面处设有弹性件;在转接直管与插头绝缘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在转接直管与螺纹直管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结构,解决了现有连接器防护能力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连接器的密封防护性能,提高了连接器的环境适应性,扩大了连接器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连接器防护结构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车辆、通信、机械电子等领域。现有连接器通常安装在机柜内使用,对防护能力要求不高,致使现有连接器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防护等级都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耐受能力也较差。然而,当现有连接器被应用在外部恶劣环境中时,由于现有连接器的密封防护性能较差,无法长期使用在恶劣的环境中,一旦外界的水或灰尘进入连接器内,可能导致连接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能够解决现有连接器防护能力较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连接器的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和插头,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插头壳体中的插头绝缘体,所述插头壳体包括连接螺母、转接直管和螺纹直管,所述连接螺母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接直管的第一端插合连接,所述转接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螺纹直管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转接直管之间设有卡圈,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转接直管的插合端面处设有弹性件;所述转接直管与所述插头绝缘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转接直管与所述螺纹直管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所述插头壳体还包括尾附螺母,所述尾附螺母与所述螺纹直管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尾附螺母与所述螺纹直管围合形成尾附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所述尾附空腔中套装有锁线套管和密封套,所述锁线套管朝向所述尾附螺母的一端构造有多个呈环状布置的锁线卡爪,所述锁线卡爪与所述尾附螺母相抵触;所述密封套设置于多个所述锁线卡爪内部,且所述密封套设置在所述锁线套管与所述尾附螺母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所述锁线套管的外周面与所述螺纹直管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之间的插合端面处设有第四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所述连接螺母的第二端的外周面与所述插座壳体的内周面螺纹连接;所述插座壳体的内周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四密封圈的第一安装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所述插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座壳体的外周面上的安装螺母,所述插座壳体的外周面上设有限位凸起,在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安装螺母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所述连接螺母的第一端的内周面设有插接槽,所述转接直管的第一端插合连接于所述插接槽中;所述转接直管的外周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卡圈的卡圈安装槽,且所述连接螺母的内周面设有与所述卡圈卡装配合的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所述插头绝缘体的外周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二安装槽;所述转接直管的内周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三安装槽,且所述第三安装槽设置于所述转接直管的内周面上靠近所述螺纹直管的第一端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和插头,插头包括插头壳体以及设置于插头壳体中的插头绝缘体,其中插头壳体包括连接螺母、转接直管和螺纹直管,将连接螺母的第一端与转接直管的第一端插合连接,将转接直管的第二端与螺纹直管的第一端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插头壳体的可靠装配;通过在连接螺母与转接直管之间设置卡圈,以使连接螺母与转接直管之间卡固配合,通过在连接螺母与转接直管的插合端面处设有弹性件,从而有效防止连接螺母与转接直管之间插合失效,确保连接螺母与转接直管之间的装配可靠性,提高了连接螺母与转接直管连接处的防护性能;通过在转接直管与插头绝缘体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能够实现转接直管与插头绝缘体之间的密封安装,提高了转接直管与插头绝缘体连接处的防护性能;通过在转接直管与螺纹直管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实现了转接直管与螺纹直管之间的密封安装,提高了转接直管与螺纹直管连接处的防护性能。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结构,解决了现有连接器防护能力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连接器的密封防护性能,提高了连接器的环境适应性,扩大了连接器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护结构。由于该连接器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护结构,使得该连接器具有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护结构的全部优点,进而提高了该连接器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插头;200、插座;1、插头绝缘体;2、连接螺母;3、转接直管;4、螺纹直管;5、卡圈;6、弹性件;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尾附螺母;10、尾附空腔;11、锁线套管;111、锁线卡爪;12、密封套;13、第三密封圈;14、第四密封圈;15、插座壳体;151、限位凸起;16、安装螺母;17、第五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护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100和插座200,插头100包括插头壳体以及设置于插头壳体中的插头绝缘体1,其中插头壳体包括连接螺母2、转接直管3和螺纹直管4,连接螺母2的第一端与转接直管3的第一端插合连接,转接直管3的第二端与螺纹直管4的第一端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插头壳体的可靠装配。
其中,连接螺母2与转接直管3之间设有卡圈5,连接螺母2与转接直管3的插合端面处设有弹性件6。也即,通过设置卡圈5,能够实现连接螺母2与转接直管3之间的卡固配合,通过设置弹性件6,能够有效防止连接螺母2与转接直管3之间插合失效,确保连接螺母2与转接直管3之间的装配可靠性,提高了连接螺母2与转接直管3连接处的防护性能。
其中,转接直管3与插头绝缘体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7。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7,能够实现转接直管3与插头绝缘体1之间的密封装配,防尘、防水效果更好,提高了转接直管3与插头绝缘体1连接处的防护性能。
其中,转接直管3与螺纹直管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8。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8,能够实现转接直管3与螺纹直管4之间的密封装配,防尘、防水效果更好,提高了转接直管3与螺纹直管4连接处的防护性能。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护结构,能够解决现有连接器防护能力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连接器的密封防护性能,提高了连接器的环境适应性,扩大了连接器的应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插头壳体还包括尾附螺母9,尾附螺母9与螺纹直管4的第二端螺纹连接,尾附螺母9与螺纹直管4围合形成尾附空腔10。其中,尾附空腔10中套装有锁线套管11和密封套12,锁线套管11朝向尾附螺母9的一端构造有多个呈环状布置的锁线卡爪111,锁线卡爪111与尾附螺母9相抵触。也即,通过设置锁线套管11,以使连接器尾部的线缆穿过锁线套管11,并通过设置锁线卡爪111起到收束并锁紧线缆的作用。
其中,锁线套管11的外周面与螺纹直管4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3,以实现螺纹直管4与锁线套管11的之间的密封装配。
其中,密封套12设置于多个锁线卡爪111内部,且密封套12设置在锁线套管11与尾附螺母9之间,以实现锁线套管11与尾附螺母9之间的密封装配。
也即,通过在尾附空腔10中设置锁线套管11、密封套12和第三密封圈13,能够实现螺纹直管4与尾附螺母9之间的密封装配,防尘、防水效果更好,从而提高了螺纹直管4与尾附螺母9连接处的防护性能,进而提高了连接器在尾部线缆处的防护性能。
具体来说,锁线套管11与锁线卡爪111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锁线套管11与锁线卡爪111可以采用塑料制成,以使锁线卡爪111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锁线卡爪111能够在尾附螺母9处锁紧线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插头100和插座200之间的插合端面处设有第四密封圈14。通过设置第四密封圈14,能够对插头100和插座200之间的插合端面处进行有效密封,防尘、防水效果更好,进而提高了插头100和插座200之间插合连接处的防护性能。
具体来说,插座200包括插座壳体15,连接螺母2的第二端的外周面与插座壳体15的内周面螺纹连接。其中,插座壳体15的内周面设有用于安装第四密封圈14的第一安装槽。也即,第四密封圈14通过第一安装槽安装于插座壳体15的内周面上,当插头100和插座200之间相互插合时,通过插座壳体15与连接螺母2之间的螺纹配合,实现插头100和插座200之间的可靠装配。在插座壳体15与连接螺母2之间的螺纹装配过程中,直至插头绝缘体1的端面与第四密封圈14紧密接触,即可实现插头100和插座200之间的插合端面处的可靠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插座200还包括设置于插座壳体15的外周面上的安装螺母16,插座壳体15的外周面上设有限位凸起151,在限位凸起151与安装螺母16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17。也即,安装螺母16能够与插座壳体15的外周面螺纹配合,用于实现连接器在箱体面板(图中未示)上的装配固定。在安装时,将箱体面板设置于第五密封圈17与安装螺母16之间,然后拧紧安装螺母16,直至箱体面板紧固于第五密封圈17与安装螺母16之间。通过设置第五密封圈17,能够实现连接器与箱体面板连接处的密封安装,进而提高了连接器在箱体面板安装处的防护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螺母2的第一端的内周面设有插接槽,转接直管3的第一端插合连接于插接槽中。转接直管3的外周面设有用于安装卡圈5的卡圈安装槽,且连接螺母2的内周面设有与卡圈5卡装配合的卡槽。也即,通过将卡圈5设置在卡圈安装槽与卡槽中,能够实现连接螺母2与转接直管3之间的可靠安装,并在弹性件6的弹力作用下,能够有效防止连接螺母2与转接直管3之间插合失效,确保连接螺母2与转接直管3之间的装配可靠性,进而提高了连接螺母2与转接直管3连接处的防护性能。
具体来说,卡圈5可以采用金属卡圈,并且该金属卡圈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能够在装配过程中,使卡圈5能够卡装在卡圈安装槽与卡槽中。
具体来说,弹性件6可以采用波形弹簧,从而使弹性件6具有更强的刚度以及更大的弹性变形能力,从而提高了弹性件6的防松性能。
当然,卡圈5和弹性件6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设定,只要能够实现卡圈5的弹性卡装功能以及弹性件6的弹性防松功能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插头绝缘体1的外周面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密封圈7的第二安装槽。也即,第一密封圈7通过第二安装槽安装于插头绝缘体1的外周面上,并且通过第一密封圈7提高了转接直管3与插头绝缘体1之间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转接直管3与插头绝缘体1连接处的防护性能。
其中,转接直管3的内周面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密封圈8的第三安装槽,且第三安装槽设置于转接直管3的内周面上靠近螺纹直管4的第一端的位置处。也即,第二密封圈8通过第三安装槽安装于转接直管3的内周面上,并且通过第二密封圈8提高了转接直管3与螺纹直管4之间的螺纹连接处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转接直管3与螺纹直管4连接处的防护性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护结构。由于该连接器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护结构,使得该连接器具有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护结构的全部优点,进而提高了该连接器的使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防护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100)和插座(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00)包括插头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插头壳体中的插头绝缘体(1),所述插头壳体包括连接螺母(2)、转接直管(3)和螺纹直管(4),所述连接螺母(2)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接直管(3)的第一端插合连接,所述转接直管(3)的第二端与所述螺纹直管(4)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母(2)与所述转接直管(3)之间设有卡圈(5),所述连接螺母(2)与所述转接直管(3)的插合端面处设有弹性件(6);所述转接直管(3)与所述插头绝缘体(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7),所述转接直管(3)与所述螺纹直管(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还包括尾附螺母(9),所述尾附螺母(9)与所述螺纹直管(4)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尾附螺母(9)与所述螺纹直管(4)围合形成尾附空腔(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附空腔(10)中套装有锁线套管(11)和密封套(12),所述锁线套管(11)朝向所述尾附螺母(9)的一端构造有多个呈环状布置的锁线卡爪(111),所述锁线卡爪(111)与所述尾附螺母(9)相抵触;所述密封套(12)设置于多个所述锁线卡爪(111)内部,且所述密封套(12)设置在所述锁线套管(11)与所述尾附螺母(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线套管(11)的外周面与所述螺纹直管(4)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00)和所述插座(200)之间的插合端面处设有第四密封圈(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00)包括插座壳体(15),所述连接螺母(2)的第二端的外周面与所述插座壳体(15)的内周面螺纹连接;所述插座壳体(15)的内周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四密封圈(14)的第一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座壳体(15)的外周面上的安装螺母(16),所述插座壳体(15)的外周面上设有限位凸起(151),在所述限位凸起(151)与所述安装螺母(16)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17)。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母(2)的第一端的内周面设有插接槽,所述转接直管(3)的第一端插合连接于所述插接槽中;所述转接直管(3)的外周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卡圈(5)的卡圈安装槽,且所述连接螺母(2)的内周面设有与所述卡圈(5)卡装配合的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绝缘体(1)的外周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密封圈(7)的第二安装槽;所述转接直管(3)的内周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密封圈(8)的第三安装槽,且所述第三安装槽设置于所述转接直管(3)的内周面上靠近所述螺纹直管(4)的第一端的位置处。
10.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结构。
CN202221919135.4U 2022-07-22 2022-07-22 连接器防护结构及连接器 Active CN217848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9135.4U CN217848456U (zh) 2022-07-22 2022-07-22 连接器防护结构及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9135.4U CN217848456U (zh) 2022-07-22 2022-07-22 连接器防护结构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8456U true CN217848456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9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9135.4U Active CN217848456U (zh) 2022-07-22 2022-07-22 连接器防护结构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8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2249B2 (en) Shielded connector
EP2456018B1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US8328572B2 (en) Connector
EP2161788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plurality of discrete components
CN109088223B (zh) 包含树脂的密封件和防水连接器
US9847612B2 (en) Connector
BR112014020690B1 (pt) Conector de cabo coaxial
CN109361106B (zh) 带塑胶外壳防水连接器公头和带塑胶外壳防水连接器
US11101588B2 (en) Terminal including an insulation portion
CN110892589A (zh) 旨在室外环境中使用的同轴连接系统
CN217848456U (zh) 连接器防护结构及连接器
CN218123894U (zh) 电连接器及射线发生器
CN111740271B (zh)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CN220291144U (zh) 一种耐环境快速分离保险丝电连接器
CN219610830U (zh) 一种防水型光伏连接器
US20220320847A1 (en) Cable seals
CN210016027U (zh) 一种多尘环境下实现稳定信号传输端面接触电连接器
CN219626991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7656133U (zh) 连接器外壳结构及连接器
CN210668814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防水结构的新型精密电连接器
CN102623832A (zh) 防水型连接器
CN214044102U (zh) 过孔塑胶高压连接器及线束组件
CN219226724U (zh) 一种单插座防水的超级快充高压快插连接器
CN216980988U (zh) 一种带密封型连接器的汽车线缆结构
CN213816513U (zh) 一种板端光伏保险丝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