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4141U - 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4141U
CN217844141U CN202221352153.9U CN202221352153U CN217844141U CN 217844141 U CN217844141 U CN 217844141U CN 202221352153 U CN202221352153 U CN 202221352153U CN 217844141 U CN217844141 U CN 217844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dehumidification
vacuum
ai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21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本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j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521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4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4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4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其包括空气过滤单元、真空溶液除湿单元、蒸发冷却单元,空气过滤单元用于对进入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真空溶液除湿单元用于采用溶液除湿的方式对进入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环境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并采用真空膜方式对空气除湿处理后浓度降低的除湿溶液,进行浓缩,再进行除湿循环利用;蒸发冷却单元利用经真空溶液除湿单元除湿后的干空气采用蒸发冷却的方式对空调循环水进行降温,得到冷水。其采用了一种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利用浓溶液对进入设备的外部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外部空气湿度降低后,湿球温度大幅降低,在后段的蒸发冷却过程即可得到所需温度的冷水。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冷却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和间接蒸发冷却结合的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
背景技术
利用溶液除湿先对空气进行除湿,降低空气的露点温度,然后再对空调循环水进行蒸发冷却降温,即可得到所需温度的冷水。该类设备目前的研发集中在空气侧,通常是直接对空气进行降温,送入室内,除湿溶液浓缩还原使用太阳能或者热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款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采用了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装置,能效远高于常规热泵溶液除湿蒸发空调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其采用了一种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在膜的一侧连接真空冷凝模块,利用膜对溶液浓缩,进行除湿溶液的浓缩再生,然后利用浓溶液对进入设备的外部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外部空气湿度降低后,湿球温度大幅降低,在后段的蒸发冷却过程即可得到所需温度的冷水。
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包含空气过滤单元、真空溶液除湿单元、蒸发冷却单元,设备工作时,外部空气先经过空气过滤单元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然后通过真空溶液除湿单元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再通过蒸发冷却模块对空调循环水降温,得到所需温度的冷水。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蒸发冷却和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的无缝对接,在数据中心使用,除了在冬季和过度季可大幅利用自然冷源,夏季可利用溶液除湿蒸发模式对空调循环水降温,不但成本可大幅降低,综合能效也高于常规冷冻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包括空气过滤单元、真空溶液除湿单元、蒸发冷却单元,所述空气过滤单元用于对进入所述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真空溶液除湿单元用于采用溶液除湿的方式对进入所述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环境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并采用真空膜方式对空气除湿处理后浓度降低的除湿溶液,进行浓缩,再进行除湿循环利用;所述蒸发冷却单元利用经所述真空溶液除湿单元除湿后的干空气采用蒸发冷却的方式对空调循环水进行降温,得到冷水。
优选地,所述真空溶液除湿单元包括溶液除湿模块、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真空冷凝模块,所述溶液除湿模块用于采用溶液除湿的方式对进入所述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环境空气进行除湿处理,所述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用于将所述溶液除湿模块中对空气除湿处理后浓度降低的除湿溶液,进行浓缩,再输送至所述溶液除湿单元循环利用,所述真空冷凝模块与所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的一侧连接,用于抽吸在所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中的水蒸气,并对水蒸气进行冷凝。
所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包括溶液输送泵、三通阀、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真空膜层,所述壳体设有溶液进口、溶液出口,所述溶液除湿模块包括溶液循环泵、溶液布液器、除湿填料结构、集液盘及溶液水箱,所述溶液进口与所述溶液水箱连通,所述溶液出口与所述溶液输送泵连通,所述溶液输送泵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溶液水箱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溶液循环水泵连通,所述溶液循环泵将所述除湿溶液输送至所述溶液布液器中,所述除湿填料结构邻近所述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空气入口或空气过滤单元设置,所述溶液布液器设置于所述除湿填料结构上方,所述溶液布液器用于向所述除湿填料结构布淋所述除湿溶液;所述除湿填料结构设置于所述集液盘上方,所述集液盘用于汇集所述除湿填料结构中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后的所述除湿溶液,并输送至所述溶液水箱。
优选地,所述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还包括供热单元,所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还包括冷凝结构,所述冷凝结构处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供热单元用于为所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提供热源,所述供热单元与所述冷凝结构传热连通。
优选地,所述供热单元包括太阳能热源;所述太阳能热源包括太阳能模组、相变蓄热模组、输入管道、输出管道、第一止回阀、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及第二止回阀;所述输入管道连通所述冷凝结构的第一连接端,以将所述冷凝结构中的换热介质输送至所述太阳能模组;所述太阳能模组用于利用太阳能对换热介质加热且将加热后的换热介质输送至所述相变蓄热模组;所述相变蓄热模组用于储存加热后的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输送泵的作用下通过所述输出管道输出到所述冷凝结构的第二连接端。
优选地,所述供热单元包括热泵;所述热泵包括蒸发器、压缩机、节流阀、热端输入管道、热端输出管道、冷端输入管道、冷端输出管道及第三输送泵;所述蒸发器的冷端在所述第三输送泵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冷端输入管道获取所述蒸发冷却单元的空调供水管道的冷水,且通过所述冷端输出管道连通所述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出水口;
所述蒸发器的热端通过所述热端输入管道及所述节流阀,连通所述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的冷凝结构的第一连接端,且通过所述热端输出管道及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冷凝结构的第二连接端。
优选地,所述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还包括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用于将依次通过所述溶液除湿模块、所述蒸发冷却单元及所述真空冷凝模块的空气送出。
优选地,所述送风单元为风机。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采用了一种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在膜的一侧连接真空冷凝模块,利用膜对溶液浓缩,进行除湿溶液的浓缩再生,然后利用浓溶液对进入设备的外部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外部空气湿度降低后,湿球温度大幅降低,在后段的蒸发冷却过程即可得到所需温度的冷水。
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包含空气过滤单元、真空溶液除湿单元、蒸发冷却单元,设备工作时,外部空气先经过空气过滤单元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然后通过真空溶液除湿单元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再通过蒸发冷却模块对空调循环水降温,得到所需温度的冷水。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蒸发冷却和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的无缝对接,在数据中心使用,除了在冬季和过度季可大幅利用自然冷源,夏季可利用溶液除湿蒸发模式对空调循环水降温,不但成本可大幅降低,综合能效也高于常规冷冻水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结构示意图三;
10、空气过滤单元;20、溶液布液器;21、除湿填料结构;22、集液盘;23、溶液水箱;24、溶液循环泵;25、三通阀;30、溶液进口;31、溶液出口;32、真空膜层;33、壳体;34、溶液输送泵;35、冷凝结构;40、布水器;41、填料;42、集水盘;43、蓄水箱;44、低温出水端;45、高温进水端;50、气液热交换器;51、真空泵;52、气液分离器;53、冷凝水箱;60、风机;70、太阳能模组;71、相变蓄热模组;72、第一输送泵;73、第一止回阀;74、第二输送泵;75、第二止回阀;76、输入管道;77、输出管道;80、蒸发器;81、节流阀;82、压缩机;83、第三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结构示意图一;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包括空气过滤单元10、真空溶液除湿单元、蒸发冷却单元,空气过滤单元用于对进入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真空溶液除湿单元用于采用溶液除湿的方式对进入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环境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并采用真空膜方式对空气除湿处理后浓度降低的除湿溶液,进行浓缩,再进行除湿循环利用;蒸发冷却单元利用经真空溶液除湿单元除湿后的干空气采用蒸发冷却的方式对空调循环水进行降温,得到冷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过滤单元10为空气滤网或者包含有空气滤网的结构件等。
具体地,真空溶液除湿单元包括溶液除湿模块、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真空冷凝模块,溶液除湿模块用于采用溶液除湿的方式对进入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环境空气进行除湿处理,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用于将溶液除湿模块中对空气除湿处理后浓度降低的除湿溶液,进行浓缩,再输送至溶液除湿单元循环利用,真空冷凝模块与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的一侧连接,用于抽吸在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中的水蒸气,并对水蒸气进行冷凝。
外部空气经空气过滤单元过滤后、溶液除湿模块除湿,变成干空气至蒸发冷却单元与外部空调循环水进行蒸发热交换,循环水温度降低作为冷水机中的冷水输出,干空气成湿冷空气至真空冷凝模块处再次热交换,真空冷凝模块中的热气冷凝成水,湿冷空气变成湿热空气排出;溶液除湿模块中溶液吸湿浓度降低,浓度降低的溶液输出至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中进行浓缩处理,即将溶液吸附的湿气排出,本申请是为真空冷凝模块进行抽吸至气液热交换器中进行冷凝成水排出,浓缩处理后的溶液再度输送至溶液除湿单元进行循环利用。
本文中,除湿溶液可采用现有溶液除湿技术的溶液,例如溴化锂、氯化锂、氯化钙、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二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等溶液,只需适合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浓缩除水安全使用即可。
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采用真空浓缩方式,利用蒸发冷却单元产生的冷空气对真空蒸发的蒸汽进行冷凝,具体地,真空冷凝模块包括气液热交换器50、真空泵51、气液分离器52、冷凝水箱53,气液热交换器的上端通过蒸汽管连接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的出气端,用于输入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浓缩形成的高温水蒸汽;气液热交换器的下端通过出水管道连接气液分离器,用于将完成蒸发冷却的水及残余水蒸汽输出至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分别连接真空泵及冷凝水箱,冷凝水箱设有用于排水的冷凝排水管。
这样的设计,提升了真空冷凝模块中的真空泵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真空冷凝模块用于将水蒸气冷凝为水,保护器中的真空泵,降低真空泵的负荷,冷凝产生的热量被蒸发冷却后产生的冷空气带走。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真空冷凝模块采用水蒸汽吸热蒸发方式及气液接触蒸发方式进行双重气液热交换,对空气进行降温处理。这是本申请一个重要创新点,一方面可以输出冷水,另一方面又可以输出冷气,可谓一举两得;再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对除湿溶液进行浓缩时产生的水蒸汽,充分利用了管内水蒸汽冷凝时吸收管外环境热量,以及干燥空气的低露点,从而提升了能效。
进一步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包括溶液输送泵34、三通阀25、壳体33、位于壳体内部的真空膜层32,壳体设有溶液进口30、溶液出口31,溶液除湿模块包括溶液循环泵24、溶液布液器20、除湿填料结构21、集液盘22及溶液水箱23,溶液进口与溶液水箱连通,溶液出口与溶液输送泵连通,溶液输送泵与三通阀的第一端连通,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溶液水箱连通,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溶液循环水泵连通,溶液循环泵将除湿溶液输送至溶液布液器中,除湿填料结构邻近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空气入口或空气过滤单元设置,溶液布液器设置于除湿填料结构上方,溶液布液器用于向除湿填料结构布淋除湿溶液;除湿填料结构设置于集液盘上方,集液盘用于汇集除湿填料结构中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后的除湿溶液,并输送至溶液水箱。
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对湿度降低的溶液浓缩后,经溶液出口、溶液循环泵、三通阀输送至溶液布液器中,溶液布液器向除湿填料结构布淋除湿溶液,除湿溶液对外部空气除湿后,流入溶液水箱,输送至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中,循环除湿浓缩。三通阀可以根据控制进行回路选择,即第一端与第三端导通,浓缩的除湿溶液输送至溶液布液器中,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除湿溶液储存在溶液水箱中,第二端与第三端导通,溶液水箱中的溶液输送至溶液布液器中。可根据需求进行三路回路的切换。
除湿溶液进入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内,真空冷凝模块对壳内进真空抽吸,由于压差,吸湿后的除湿溶液向真空膜渗透,水汽渗透出真空膜,除湿溶液留在真空膜中,经溶液出口输送至溶液布液器中。
蒸发冷却单元包括高温进水端45、低温出水端44、布水器40、填料41、集水盘42、蓄水箱43;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进水口通过高温进水端连通布水器,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出水口通过低温出水端连通蓄水箱;填料设置于溶液除湿模块及真空冷凝模块之间,布水器设置于填料上方,布水器用于向填料布淋空调循环水,亦可以喷洒或滴加等方式施加空调循环水;施加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滴落、缓流及喷淋等。蒸发冷却单元用于采用经过溶液除湿模块除湿处理后的空气,对空调循环水以蒸发方式进行降温,得到所需温度的冷水;即对空调循环水进行蒸发冷却,得到用于输出的冷却水,采用冷却水进行外部降温;由于水的比热容远大于空气的比热容,例如在标准状态下,水的比热容为4200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空气的比热容为1400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因此在散热降温方面结合传导散热方式,相对于空气调节方式具有更佳降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填料位于集水盘上方,集水盘用于汇集填料中流出的、与经过溶液除湿模块后的空气以蒸发冷却方式进行降温后的冷水,输送至蓄水箱,亦即采用空调循环水配合除湿后的空气,以蒸发方式对循环水进行降温后,得到冷水,并将冷水输送至蓄水箱。进一步地,填料邻近除湿填料结构设置;填料设置于气液热交换器及除湿填料结构之间,且送风单元邻近气液热交换器设置。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利用高温的除湿溶液形成较高温度的空气环境,提升填料的蒸发效果。
为了增加除湿溶液的浓缩速度和效率,进一步地,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还包括供热单元,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还包括冷凝结构35,冷凝结构处于壳体内部除湿溶液中,供热单元用于为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提供热源,供热单元与冷凝结构传热连通。
供热单元用于为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提供热源。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不同供热单元的热源,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与供热单元的进出方向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降温所得到的冷水通过出水口输出,空调循环水通过进水口输入蒸发冷却单元。上述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通过供热单元配合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重复利用除湿溶液,实现溶液浓缩再生,可使用低至40℃左右的多种低温热源,因此可大幅提升热源的利用范围及利用效率,提升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的能效,提升了溶液除湿和冷却结合的溶液除湿蒸发输出冷水效果。
进一步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还用于将换热后降温的换热介质输送至供热单元,由供热单元继续对换热介质进行加热处理。进一步地,供热单元用于为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提供高温的换热介质,以蒸发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中的对空气除湿处理后浓度降低的除湿溶液中的水蒸气而实现浓缩。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循环利用换热介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换热介质包括水、醇类、酮类或酯类,在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只需比热容大及流动性佳即可。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换热介质,降低了应用成本及使用复杂性,有利于提供整合产品作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优选地,供热单元包括太阳能热源;太阳能热源包括太阳能模组70、相变蓄热模组71、输入管道76、输出管道77、第一止回阀73、第一输送泵72、第二输送泵74及第二止回阀75;输入管道连通冷凝结构的第一连接端,以将冷凝结构中的换热介质输送至太阳能模组;太阳能模组用于利用太阳能对换热介质加热且将加热后的换热介质输送至相变蓄热模组;相变蓄热模组用于储存加热后的换热介质,在第一输送泵的作用下通过输出管道输出到冷凝结构的第二连接端。
太阳能模组用于利用太阳能对换热介质进行加热且将加热后的换热介质输送至相变蓄热模组;相变蓄热模组用于储存加热后的换热介质,在第一输送泵的作用下通过输出管道输出到冷凝结构的第一连接端,且通过一个止回阀以免发生返流;还通过第二输送泵及另一个止回阀的作用下回流至太阳能模组。本实施例中,相变蓄热模组的内部有盘管,盘管内设有相变材料及水管,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热水,流入水管使相变蓄热模组内的相变材料融化,而从蒸发器输送的冷水流入水管使相变材料固化;例如,相变材料的固化终点是45至60度,那么在夜间相变材料固化完全后,就没有热源了,当白天相变材料全部液化完后,就没有蓄热能力了;水管内部循环的水是通过水管例如盘管和相变材料进行热交换的,这个循环水在寒冷的地方需要加防冻剂。这样的设计,提供了一种采用太阳能相变集热方式作为热源的真空溶液浓缩溶液再生装置,可利用低至40℃左右的低温太阳能热源。
优选地,供热单元包括热泵;热泵包括蒸发器80、压缩机82、节流阀81、热端输入管道、热端输出管道、冷端输入管道、冷端输出管道及第三输送泵83;蒸发器的冷端在第三输送泵的作用下,通过冷端输入管道获取蒸发冷却单元的空调供水管道的冷水,且通过冷端输出管道连通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出水口;
蒸发器的热端通过热端输入管道及节流阀,连通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的冷凝结构的第一连接端,且通过热端输出管道及压缩机连通冷凝结构的第二连接端。
这样的设计,提供了一种采用热泵方式产生热源的真空溶液浓缩溶液再生装置,该装置可同时利用热泵产生的冷源给空调冷却循环水降温,可大幅提升系统工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蒸发器对于太阳能热源与热泵的输入输出,即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的输送是有区别的,亦即冷媒和水是有区别的,需要区别对待,对冷媒来说这个蒸发器就是冷凝器,进来的是气体,要从上面进,下面流出的就是液体,而对热水来说,则热水要从下面进,上面出,对热泵做冷源的情况,冷媒在蒸发罐的冷凝器内发生相变,凝结为液体,放热,对相变蓄热系统做热源的情况,热水流进蒸发罐的加热盘管,变冷后流出。
优选地,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还包括送风单元,送风单元用于将依次通过溶液除湿模块、蒸发冷却单元及真空冷凝模块的空气送出。
进一步地,送风单元用于将以蒸发方式进行降温后的空气送出。送风单元在出风口处对外送风,使外部空气从进风口处,经空气过滤单元进入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内部,到达溶液除湿模块处。各实施例中,进风口及出风口可以集成于安装环境,亦可设置为单独的结构件,还可集成设置于其他结构例如壳体上。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还包括进风结构,进风结构用于将外部空气送至空气过滤单元处,且经空气过滤单元入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内部,到达溶液除湿模块处。这样的设计,在炎热环境,有利于提升进入空气量,配合溶液除湿模块及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除湿除水后,有利于提升蒸发冷却单元的蒸发冷却效果;尤其是对于数据中心,因为IT设备工作时,出风温度较高,因为可利用的自然冷源时间也较久,所以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在高温区工作时更能发挥其优势,有利于作为溶液除湿空调使用。具体地,对空调循环水以蒸发方式进行降温后得到冷水及高湿度空气,送风单元将高湿度空气送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送风单元为风机60或者包含有风机的结构件等。送风单元配合空气过滤单元,有利于增加进入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内部在溶液除湿模块处进行除湿处理空气量。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采用了一种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在膜的一侧连接真空冷凝模块,利用膜对溶液浓缩,进行除湿溶液的浓缩再生,然后利用浓溶液对进入设备的外部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外部空气湿度降低后,湿球温度大幅降低,在后段的蒸发冷却过程即可得到所需温度的冷水。
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包含空气过滤单元、真空溶液除湿单元、蒸发冷却单元,设备工作时,外部空气先经过空气过滤单元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然后通过真空溶液除湿单元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再通过蒸发冷却模块对空调循环水降温,得到所需温度的冷水。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蒸发冷却和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的无缝对接,在数据中心使用,除了在冬季和过度季可大幅利用自然冷源,夏季可利用溶液除湿蒸发模式对空调循环水降温,不但成本可大幅降低,综合能效也高于常规冷冻水系统。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包括空气过滤单元、真空溶液除湿单元、蒸发冷却单元,所述空气过滤单元用于对进入所述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真空溶液除湿单元用于采用溶液除湿的方式对进入所述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环境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并采用真空膜方式对空气除湿处理后浓度降低的除湿溶液,进行浓缩,再进行除湿循环利用;所述蒸发冷却单元利用经所述真空溶液除湿单元除湿后的干空气采用蒸发冷却的方式对空调循环水进行降温,得到冷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溶液除湿单元包括溶液除湿模块、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真空冷凝模块,所述溶液除湿模块用于采用溶液除湿的方式对进入所述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环境空气进行除湿处理,所述真空膜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用于将所述溶液除湿模块中对空气除湿处理后浓度降低的除湿溶液,进行浓缩,再输送至所述溶液除湿单元循环利用,所述真空冷凝模块与所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的一侧连接,用于抽吸在所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中的水蒸气,并对水蒸气进行冷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包括溶液输送泵、三通阀、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真空膜层,所述壳体设有溶液进口、溶液出口,所述溶液除湿模块包括溶液循环泵、溶液布液器、除湿填料结构、集液盘及溶液水箱,所述溶液进口与所述溶液水箱连通,所述溶液出口与所述溶液输送泵连通,所述溶液输送泵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溶液水箱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溶液循环泵连通,所述溶液循环泵将所述除湿溶液输送至所述溶液布液器中,所述除湿填料结构邻近所述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空气入口或空气过滤单元设置,所述溶液布液器设置于所述除湿填料结构上方,所述溶液布液器用于向所述除湿填料结构布淋所述除湿溶液;所述除湿填料结构设置于所述集液盘上方,所述集液盘用于汇集所述除湿填料结构中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后的所述除湿溶液,并输送至所述溶液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还包括供热单元,所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还包括冷凝结构,所述冷凝结构处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供热单元用于为所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提供热源,所述供热单元与所述冷凝结构传热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热单元包括太阳能热源;所述太阳能热源包括太阳能模组、相变蓄热模组、输入管道、输出管道、第一止回阀、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及第二止回阀;所述输入管道连通所述冷凝结构的第一连接端,以将所述冷凝结构中的换热介质输送至所述太阳能模组;所述太阳能模组用于利用太阳能对换热介质加热且将加热后的换热介质输送至所述相变蓄热模组;所述相变蓄热模组用于储存加热后的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输送泵的作用下通过所述输出管道输出到所述冷凝结构的第二连接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热单元包括热泵;所述热泵包括蒸发器、压缩机、节流阀、热端输入管道、热端输出管道、冷端输入管道、冷端输出管道及第三输送泵;所述蒸发器的冷端在所述第三输送泵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冷端输入管道获取所述蒸发冷却单元的空调供水管道的冷水,且通过所述冷端输出管道连通所述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的出水口;
所述蒸发器的热端通过所述热端输入管道及所述节流阀,连通所述真空溶液浓缩再生装置的冷凝结构的第一连接端,且通过所述热端输出管道及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冷凝结构的第二连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还包括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用于将依次通过所述溶液除湿模块、所述蒸发冷却单元及所述真空冷凝模块的空气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单元为风机。
CN202221352153.9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 Active CN217844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2153.9U CN217844141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2153.9U CN217844141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4141U true CN217844141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2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2153.9U Active CN217844141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4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73347A (en) Hybrid double-absorption cooling system
US4205529A (en) LiCl Dehumidifier LiBr absorption chiller hybri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energy recovery
AU200625386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water content in a fluid
CN106906874B (zh) 海岛空气取水装置及其取水方法
CN106051975A (zh) 一种基于膜法除湿和室内再生加湿的无霜空气源热泵装置及方法
US4287721A (en) Chemical heat pump and method
JP2017514090A (ja) 屋上型液体乾燥剤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6091187A (zh) 一种除湿溶液冷凝热再生的低温热源吸收式耦合空调装置及调控方法
CN113007825B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蒸汽压缩热泵除湿空调系统
CN111964168B (zh) 制冷控湿净化集水一体的离子液体除湿空调系统
CN107447811B (zh) 多级转轮和制冷装置结合的空气取水装置及方法
CN110375396A (zh) 一种大型深度除湿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5627473B (zh) 一种太阳能热驱动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105864921B (zh) 一种再生预冷式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CN106765787A (zh) 一种制冷除湿空调系统
CN217844141U (zh) 一种真空膜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
CN113654123A (zh) 两级压缩式热泵驱动的低温再生热湿独立处理空调系统
TWM548776U (zh) 儲能型轉輪除濕冷却空調整合系統
CN207277427U (zh) 海岛空气取水装置
CN217876223U (zh) 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及溶液除湿空调
CN207662012U (zh) 一种吸附和蒸气压缩结合的制冷系统
CN215570877U (zh) 一种多冷源溶液除湿机
CN218544667U (zh) 一种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
CN220892434U (zh) 一种太阳能溶液除湿蒸发冷却制冷及空调系统
CN117091209A (zh) 溶液除湿蒸发冷水机及溶液除湿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