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8390U - 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8390U
CN217828390U CN202221328672.1U CN202221328672U CN217828390U CN 217828390 U CN217828390 U CN 217828390U CN 202221328672 U CN202221328672 U CN 202221328672U CN 217828390 U CN217828390 U CN 217828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fixing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86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理
冉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xian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Original Assignee
Zhongxian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xian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filed Critical Zhongxian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Priority to CN2022213286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8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8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8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技术包括第一支撑管,第一支撑管内穿装有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第二支撑管的顶端铰接有连接杆,第二支撑管上设置有调节组件,连接杆上套有套筒,套筒的前侧固定有固定框,固定框内设置有两块夹持板,夹持板的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板,在夹持状态下,两块夹持板和两块固定板整体呈一个槽口朝上的槽形结构,固定框上设置有使两块夹持板呈夹持状的顶紧组件,两块固定板的夹持配合处开设有通孔。本设计通过两块固定板对温针灸针进行固定,防止温针灸针发生弯曲,而将艾绒放置在两块固定板和两块夹持板组成的槽内,可以防止艾绒灰的掉落。

Description

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针灸所选用的针比较细,而且有时候针灸的针是倾斜的,所以将艾团或艾条包裹在温针灸针的尾部后,容易使温针灸针发生弯曲,甚至折断,这样一是对针造成损坏,二是也会对患者造成伤害;而且因为艾条或者艾柱都是从底部进行点燃,在燃烧过程中,会使燃烧的艾灰掉落在患者的皮肤或者衣服上,对患者造成烫伤以及将患者的衣物弄脏或者损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防止温针灸的针发生弯曲和艾绒灰的掉落。
所述的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管,第一支撑管内独立穿装有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底部设置有将其与病床进行固定的固定件,第一支撑管上设置有将其与第二支撑管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组件,第二支撑管的顶端铰接有上下摆动的连接杆,第二支撑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支撑管与连接杆之间角度的调节组件,连接杆上套有套筒,套筒上设置有将其与连接杆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套筒的前侧固定有上下相通的固定框,固定框内设置有两块呈左右夹持配合且为弧形结构的夹持板,夹持板的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板,在夹持状态下,两块夹持板和两块固定板整体呈一个槽口朝上的槽形结构,固定框上设置有使两块夹持板呈夹持状的顶紧组件,两块固定板的夹持配合处开设有用于针灸针尾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顶紧组件包括第一螺栓,固定框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螺栓呈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栓的固定端穿过第一螺纹孔顶在夹持板上,固定框与夹持板之间设置有拉簧,拉簧在拉紧状态下,两块夹持板呈夹持状。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用于第一螺栓的固定端插入的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螺栓,在套筒上开设有与第三螺栓呈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孔,第三螺栓的固定端穿过第二螺纹孔顶在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呈“匚”字形结构的槽,第一支撑管的底端与固定件的一侧壁固定,固定件的另一侧壁开设有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内设置有与之呈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固定端穿过第三螺纹孔位于固定件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支撑管的一端固定有防止套筒滑出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管,第一固定管的一端与第二支撑管铰接,另一端内独立穿装有第二固定管,第二固定管的一端穿出第一固定管与连接杆铰接,第一固定管上设置有将其与第二固定管进行固定的第三固定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呈夹持配合的两块固定板对温针灸针进行固定,防止温针灸针发生弯曲或者折断,对患者和温针灸针进行保护,防止出现意外;而将艾绒放置在两块固定板和两块夹持板组成的槽内,可以防止艾绒灰的掉落,从而可以防止艾绒灰将患者的皮肤烫伤和对患者的衣物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1、固定件 2、第一支撑管 3、第二支撑管 4、连接杆 5、限位块6、固定框 7、第二固定管 8、第一固定管 9、第二螺栓 10、固定板 11、拉簧 12、夹持板 13、第一螺栓 14、第三螺栓 1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管2,第一支撑管2内独立穿装有第二支撑管3,通过第二支撑管3在第一支撑管2内上下移动,从而改变第一支撑管2和第二支撑管3的组合长度,进而对高度进行调节;
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底部设置有将其与病床进行固定的固定件1,通过固定件1对第一支撑管2进行固定,防止第一支撑管2发生移动,第一支撑管2上设置有将其与第二支撑管3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组件,第二支撑管3的顶端铰接有上下摆动的连接杆4,连接杆4的左端与第二支撑管3的顶端铰接,连接杆4的左端固定有一个矩形块,在第二支撑管3的顶端开设有用于矩形块插入的槽,矩形块上开设有前后相通的通孔,通孔内穿装有一根轴,轴的两端穿过矩形块上的通孔与第二支撑管3顶端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杆4通过矩形块在第二支撑管3顶部的槽内上下摆动,从而改变连接杆4的倾斜度;
第二支撑管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支撑管3与连接杆4之间角度的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对连接杆4的倾斜度进行调节,连接杆4上套有套筒15,套筒15为一个管状结构,使套筒15可以在连接杆4左右移动和进行转动,套筒15上设置有将其与连接杆4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
套筒15的前侧固定有上下相通的固定框6,固定框6为一个矩形的上下相通的框架,由4块竖直的板组合而成,当然固定框6也可以是一个管状结构的框;
固定框6内设置有两块呈左右夹持配合且为弧形结构的夹持板12,夹持板12的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板10,在夹持状态下,两块夹持板12和两块固定板10整体呈一个槽口朝上的槽形结构,固定板10为半圆形结构的板,两个固定板10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圆形的板,两块固定板10整体构成一个管状结构,使两块固定板10和两块夹持板12整体构成一个圆柱形结构的槽,用于放置对针灸针尾部进行加热的艾绒;
固定框6上设置有使两块夹持板12呈夹持状的顶紧组件,两块固定板10的夹持配合处开设有用于针灸针尾穿过的通孔,即在左侧固定板10的右侧开设有一个半圆形的通孔,右侧固定板10的左侧开设有一个半圆形的通孔,两块固定板10上的半圆形通孔合在一起构成构成一个完整的通孔,完整通孔的直径与针灸针尾部的直径一致或者稍大,完整通孔的圆心与固定框6的正中心线重合;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患者先躺或爬在病床上,然后医护人员将温针灸的针插入到患者的患处,将温针灸针插好后,通过固定件1将第一支撑管2固定在病床上,然后通过第二支撑管3在第一支撑管2内上下活动,从而对连接杆4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固定框6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温针灸针尾部的水平高度,这时可以通过套筒15对固定框6进行调节或者转动,使固定框6的正中心线位于温针灸针尾部的正上方,当然如果温针灸针是向两侧倾斜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对连接杆4的倾斜度进行调节,保证固定框6的正中心线与温针灸针在同一直线上,然后通过第二支撑管3在第一支撑管2内上下活动,使温针灸针的尾部位于两块夹持板12之间,然后通过顶紧组件使两块夹持板12和固定板10呈夹持配合,从而将温针灸针固定在两块固定板10之间的通孔内,并使温针灸针的尾部位于两块固定板10顶部的两块夹持板12之间,然后将艾绒放置在温针灸针尾部的两块固定板10和两块夹持板12组成的槽内,然后将艾绒点燃对温针灸针的尾部进行加热,通过将艾绒放置在两块固定板10和两块夹持板12组成的槽内,并通过两块固定板10对温针灸针进行固定,就可以防止温针灸针弯曲和折断,从而对温针灸针进行保护,也对患者进行保护,而通过两块固定板10和两块夹持板12构成的槽可以防止点燃的艾绒灰掉落,从而防止艾绒灰对患者的皮肤造成烫伤或件患者的衣物造成损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顶紧组件包括第一螺栓13,固定框6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螺栓13呈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栓13的固定端穿过第一螺纹孔顶在夹持板12上,第一螺栓13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固定框6的左右两侧,在固定框6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
固定框6与夹持板12之间设置有拉簧11,拉簧11设置有4个,两两一组,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夹持板12和固定框6之间,其中拉簧11的一端与夹持板12的外侧壁连接,拉簧11的另一端与第一螺栓13的内侧壁连接,拉簧11在拉紧状态下,两块夹持板12呈夹持状,即拉簧11在自然状态下,两块夹持板12为分开的状态;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对第一螺栓13进行拧动,使第一螺栓13的固定端向固定框6的内部移动,从而将拉簧11进行拉伸,从而使夹持板12向中间移动,从而使两块夹持板12呈夹持;要使两块夹持板12分开,通过将第一螺栓13的固定端向外侧移动,从而使拉簧11恢复弹性,将夹持板12向固定件1的一侧拉动;
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螺栓13还可以是一根杆,在固定框6上开设有用于杆穿过的第一通孔,通过杆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顶在夹持板12上,当两块夹持板12呈夹持状时,位于固定框6内侧的杆上开设有一个上下相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穿装有一根定位销,通过定位销与固定框6的内侧壁接触,从而防止杆向固定框6的外侧移动,然后通过将定位销取出,就可以使拉簧11恢复弹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夹持板12上开设有用于第一螺栓13的固定端插入的槽,在左侧夹持板12的左侧壁开设有槽,在右侧夹持板12的右侧壁开设有槽,可以防止第一螺栓13在夹持板12上发生滑动;
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以是在夹持板12的外侧壁固定有一个槽口朝向固定框6的槽体。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螺栓14,在套筒15上开设有与第三螺栓14呈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孔,第三螺栓14的固定端穿过第二螺纹孔顶在连接杆4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松开第三螺栓14,使套筒15在连接杆4上进行左右移动和使套筒15在连接杆4上转动,从而对固定框6的角度和位置进行调节,然后通过拧紧第三螺栓14,从而使第三螺栓14的固定端穿过第二螺纹孔顶在连接杆4上;
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固定组件也是螺栓,在第一支撑管2上开设有与螺栓呈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使螺栓穿过第一支撑管2上的螺纹孔顶在第二支撑管3上。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件1包括呈“匚”字形结构的槽,第一支撑管2的底端与固定件1的一侧壁固定,固定件1的另一侧壁开设有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内设置有与之呈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栓9,第二螺栓9的固定端穿过第三螺纹孔位于固定件1内,固定件1由两块水平设置的板和一块竖直设置的板组成,竖直设置的板位于两块水平设置的板之间且位于两块水平设置板的端部,第一支撑管2与位于上方的一块水平设置板固定,在下方的水平设置板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病床的边缘位于“匚”字形结构的槽内,即两块水平设置板之间,使上方水平设置的板底部与病床边缘的顶面接触,通过向上拧动第二螺栓9,从而使第二螺栓9穿过第三螺纹孔顶在病床边缘的底部,从而将病床与固定件1进行固定;
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固定件1还可以是一块水平的板,第一支撑管2的底端固定在板顶部,在板的底部设置有吸盘。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连接杆4远离第二支撑管3的一端固定有防止套筒15滑出的限位块5,连接杆4的左端与第二支撑管3铰接,限位块5固定在连接杆4的右端,限位块5为一个大于套筒15直径的矩形块,可以防止套筒15在连接杆4进行左右滑动时,从连接杆4的右端滑出,起到限位的作用;
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在连接杆4的右端顶部开设有槽,槽内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的顶端穿出槽内对套筒15进行限位。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管8,第一固定管8的一端与第二支撑管3铰接,另一端内独立穿装有第二固定管7,第二固定管7的一端穿出第一固定管8与连接杆4铰接,第一固定管8上设置有将其与第二固定管7进行固定的第三固定组件,第三固定组件为螺栓,在第一固定管8上开设有与螺栓呈螺纹配合的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一固定管8上的螺纹孔顶在第二固定管7上,第一固定管8的左端与第二支撑管3的右侧壁铰接,第二固定管7的右端与连接杆4的底部铰接,第一固定管8和第二固定管7均位于连接杆4的正下方,通过第二固定管7在第一固定管8内进行移动,从而改变第二固定管7和第一固定管8的组合长度,从而对连接杆4与第二支撑管3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
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调节组件还可以是电动推杆。

Claims (7)

1.一种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管(2),第一支撑管(2)内独立穿装有第二支撑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底部设置有将其与病床进行固定的固定件(1),第一支撑管(2)上设置有将其与第二支撑管(3)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组件,第二支撑管(3)的顶端铰接有上下摆动的连接杆(4),第二支撑管(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支撑管(3)与连接杆(4)之间角度的调节组件,连接杆(4)上套有套筒(15),套筒(15)上设置有将其与连接杆(4)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套筒(15)的前侧固定有上下相通的固定框(6),固定框(6)内设置有两块呈左右夹持配合且为弧形结构的夹持板(12),夹持板(12)的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板(10),在夹持状态下,两块夹持板(12)和两块固定板(10)整体呈一个槽口朝上的槽形结构,固定框(6)上设置有使两块夹持板(12)呈夹持状的顶紧组件,两块固定板(10)的夹持配合处开设有用于针灸针尾穿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组件包括第一螺栓(13),固定框(6)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螺栓(13)呈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栓(13)的固定端穿过第一螺纹孔顶在夹持板(12)上,固定框(6)与夹持板(12)之间设置有拉簧(11),拉簧(11)在拉紧状态下,两块夹持板(12)呈夹持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12)上开设有用于第一螺栓(13)的固定端插入的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螺栓(14),在套筒(15)上开设有与第三螺栓(14)呈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孔,第三螺栓(14)的固定端穿过第二螺纹孔顶在连接杆(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包括呈“匚”字形结构的槽,第一支撑管(2)的底端与固定件(1)的一侧壁固定,固定件(1)的另一侧壁开设有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内设置有与之呈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栓(9),第二螺栓(9)的固定端穿过第三螺纹孔位于固定件(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远离第二支撑管(3)的一端固定有防止套筒(15)滑出的限位块(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管(8),第一固定管(8)的一端与第二支撑管(3)铰接,另一端内独立穿装有第二固定管(7),第二固定管(7)的一端穿出第一固定管(8)与连接杆(4)铰接,第一固定管(8)上设置有将其与第二固定管(7)进行固定的第三固定组件。
CN202221328672.1U 2022-05-30 2022-05-30 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 Active CN217828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8672.1U CN217828390U (zh) 2022-05-30 2022-05-30 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8672.1U CN217828390U (zh) 2022-05-30 2022-05-30 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8390U true CN217828390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2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8672.1U Active CN217828390U (zh) 2022-05-30 2022-05-30 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8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28390U (zh) 用于温针灸的针灸针及温针灸装置
CN208552810U (zh) 一种术后胸管固定装置
CA2168742A1 (en) Leg exercise device
CN106038271A (zh) 自动调整艾灸高度的艾灸装置
KR100869068B1 (ko) 쑥뜸기 및 그를 이용한 쑥뜸장치.
CN111568752A (zh) 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
CN110548228A (zh) 一种可更换灯罩红外线理疗灯
CN210963042U (zh) 一种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
CN215504334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伸缩式自动艾灸装置
CN213553679U (zh) 一种艾灸床及与其相配合的艾灸装置
CN112915481A (zh) 一种便于支撑的站立式腿部康复医疗器械
CN209662196U (zh)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温针灸器
CN215426084U (zh) 一种无级升降调节的艾灸盒支撑架
CN213852019U (zh) 一种针柄灸装置
CN110812137A (zh) 帮助病人复健的仪器
CN107753281A (zh) 一种颈部艾灸装置
CN214859181U (zh) 一种温针灸装置
CN217286495U (zh) 轮椅足底温灸器
CN219501544U (zh) 一种灸条支撑座
CN215193720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14859228U (zh) 一种温针灸理疗用固定器
CN215308327U (zh) 艾灸仪
CN219049481U (zh) 一种艾灸电热管上点火陶瓷罐
CN221308833U (zh) 一种防烫伤温针灸托盘
CN216091425U (zh) 一种温针灸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