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6093U - 一种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826093U CN217826093U CN202222129357.2U CN202222129357U CN217826093U CN 217826093 U CN217826093 U CN 217826093U CN 202222129357 U CN202222129357 U CN 202222129357U CN 217826093 U CN217826093 U CN 2178260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supply
- supply tank
- wall
- sel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包括墙体、植生部、供水池,墙体上开设有凹槽,植生部设置于凹槽内;供水池凸出于墙体,植生部包括第一绿化模块,第一绿化模块设置有第一吸水棉,第一吸水棉延伸到供水池内部,供水池侧壁设置有供水管,供水管的端部设置有浮球阀。本实用新型中,供水池设置于墙体外部,避免墙体吸收大量水分而影响稳固性,供水管将水导入供水池内部,球阀漂浮于水面上,随着液面升高,球阀逐渐阻挡供水管的端部,避免流入供水池的水量过大,水通过第一吸水棉的吸附作用到达第一绿化模块,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第一绿化模块处于墙体上的凹槽内,避免墙体与第一绿化模块割裂,提升美观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景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
背景技术
景墙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元素,能营造一定体量的立体空间,现有的水景墙存在较单调、缺乏变化的缺陷,一般适合短暂的视觉观赏,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相关技术中,在景墙上种植植物,由于储水空间位于墙身中部,并且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不利于墙体稳固,同时未考虑防水,长期使用墙体的稳固面临安全隐患。同时,使用模块化建设的墙体由于需要另外的支撑钢结构,因而与原有墙面的结合度较低,常常很难完美地融合,造成绿化与周边墙面的分割。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包括墙体、植生部、供水池,所述墙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植生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用于隔离所述植生部,所述植生部用于栽种植物;所述供水池位于所述墙体底端,所述供水池凸出于所述墙体,所述供水池顶端开口,所述植生部包括第一绿化模块,所述第一绿化模块的位置靠近所述供水池顶部,所述第一绿化模块设置有第一吸水棉,所述第一吸水棉延伸到所述供水池内部,所述第一吸水棉通过吸水为所述第一绿化模块内的植物供水,所述供水池侧壁设置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端部设置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包括密度小于水的浮球。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植生部还包括第二绿化模块,所述第二绿化模块处于所述第一绿化模块上方,所述第二绿化模块包括水槽,所述第二绿化模块设置有第二吸水棉,所述第二吸水棉延伸到所述水槽内,所述第二吸水棉通过吸水为所述第二绿化模块内的植物供水。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槽连通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凸出于所述墙体。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水池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连通有灌溉管,所述灌溉管处于所述墙体内部,所述灌溉管延伸到所述水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槽设置有多个,所述灌溉管包括多个灌溉支路,所述灌溉支路的数量与所述水槽的数量相等,各所述灌溉支路分别延伸到各所述水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绿化模块包括固化生长基质,所述第二绿化模块包括固化生长基质,所述固化生长基质上设置有种植孔,所述植物在所述种植孔内栽种。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绿化模块还包括固定网、固定挂钩,所述第二绿化模块还包括固定网、固定挂钩,所述固定挂钩设置于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固定网挂设在所述固定挂钩上,所述固化生长基质设置于所述固定网上。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水池顶部设置有水篦,所述水篦盖合所述供水池顶端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水池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供水池内的液面达到所述第二溢流口的高度时,所述供水池内的水从所述第二溢流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水池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墙体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供水池设置于墙体外部,避免墙体吸收大量水分而影响稳固性,供水管将水导入供水池内部,球阀漂浮于水面上,随着液面升高,球阀逐渐阻挡供水管的端部,避免流入供水池的水量过大,水通过第一吸水棉的吸附作用到达第一绿化模块,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第一绿化模块处于墙体上的凹槽内,避免墙体与第一绿化模块割裂,提升美观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中植生部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中生长基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中固定网、固定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墙体;
201.供水池;202.第一绿化模块;203.第一吸水棉;204.供水管;205.浮球阀;
301.水篦;302.第二溢流口;303.基座;
401.固化生长基质;402.种植孔;403.固定网;404.固定挂钩
501.第二绿化模块;502.水槽;503.第二吸水棉;
601.水泵;602.灌溉管;
701.第一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结合图1至图6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是用于区分特征名称,而非具有特殊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包括墙体101、植生部、供水池201。
如图1至图2所示,墙体101竖直,墙体101上开设有凹槽,植生部设置于凹槽内,墙体101可以是砖砌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轻钢结构。具体地,凹槽的形状与植生部的形状相对应,避免植生部与凹槽之间存在较大空隙,影响流水景墙的整体一致性,从而提升美观程度。同时,凹槽的深度与植生部的高度相对应,避免植生部中的生长原料凸出于墙面,不利于环境卫生,且进一步提升美观程度。
植生部用于栽种植物,而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因此,植生部内会存在一定量的水,为避免植生部的水浸入墙体101中,对墙体101的整体结构造成破坏,墙体101的凹槽底部设置有防水层,即防水层处于植生部与墙体101之间,使植生部相对隔离。
供水池201位于墙体101底端,且供水池201凸出于墙体101,即供水池201处于墙体101外部,避免供水池201中的水对墙体101的结构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可以理解的是,为使用户能够观察供水池201的工作情况,也便于供水池201内部件的维护与更换,供水池201顶端开口,供水池201用于为植生部提供水,以保证植生部中的植物正常生长。具体地,供水池201能够设置于地下,供水池201的顶端与地面平齐,节约空间,且供水池201能够收集雨水并进行灌溉利用。
进一步地,植生部包括第一绿化模块202,第一绿化模块202处于供水池201上方,且第一绿化模块202的位置靠近供水池201的顶部,便于供水池201为第一绿化模块202提供水。第一绿化模块202设置有第一吸水棉203,第一吸水棉203的一端处于第一绿化模块202中,第一吸水棉203的另一端延伸到供水池201内部,供水池201内的水穿过第一吸水棉203中的众多孔洞,从而到达第一绿化模块202处。
供水池201侧壁设置有供水管204,供水管204能够将水导入供水池201内,进而对植生部中的植物进行灌溉。具体地,供水管204处于供水池201内部的端部上设置有浮球阀205,浮球阀205能够自动控制供水池201内部的液面高度。
浮球阀205包括浮球、连杆、盖板,浮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即浮球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供水管204向供水池201内注水,使供水池201内液面升高,浮球随着液面的升高高度提升,浮球通过连杆连接盖板,从而使盖板逐渐盖合供水管204的端部,阻止水进一步流入供水池201内。当供水池201内的水因灌溉的进行而液面下降时,盖板逐渐打开,水能够继续进入供水池201内,实现液面高度的动态平衡,避免供水池201内的水溢出。
在一些示例中,供水池201顶部设置有水篦301,水篦301能够盖合供水池201的顶部开口,避免用户直接观察到水面,提升美观程度。具体地,水篦301上设置有卵石层,进一步提升美观程度。
在一些示例中,通常情况下,供水池201内的液面受到浮球阀205的自动控制,不会产生液面过高的情况,但当浮球阀205与供水管204端部出现连接不够紧密的情况时,液面会不断升高。为避免水从供水池201的边缘不规则地溢出,导致地面积水,供水池201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302,当液面高度到达第二溢流口302的边缘高度时,水会集中从第二溢流口302处流出,便于集中收集与处理,防止周围环境收到影响。
在一些示例中,供水池201底部设置有基座303,且墙体101设置于基座303上,使墙体101与供水池201形成一个整体,便于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安装。具体地,基座303采用碎石和砼浇筑垫层。
如图5所示,第一绿化模块202包括固化生长基质401,固化生长基质401内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固化生长基质401用于种植植物,具体地,固化生长基质401上设置有种植孔402,种植孔402的尺寸与植物根部的土球形状相对应,便于植物根部插入种植孔402,从而进行种植。进一步地,为保证第一绿化模块202的美观程度,种植孔402近似等距地分布在固化生长基质401上。
在一些示例中,固化生长基质401可以采用聚酯纤维、基质、垒土、泡棉或植生多孔混凝土,种植孔402的分布形式根据绿化图案的效果而设定。
如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绿化模块202还包括固定网403、固定挂钩404,固化生长基质401通过固定网403与固定挂钩404维持位置稳定。进一步地,固化生长基质401设置于固定网403上,固定网403上设置有连接部件,具体地,连接部件呈环状。固定挂钩404设置于墙体101凹槽的底部,固定网403能够挂设在固定挂钩404上,从而保证第一绿化模块202与墙体101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
如图3至图4所示,植生部还包括第二绿化模块501,为提升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的美观程度,第二绿化模块501处于第一绿化模块202上方,即第二绿化模块501至供水池201的距离较远,向供水池201内吸附引水会造成给水路径过长,给水不充分的问题,因此,第二绿化模块501包括水槽502,且第二绿化模块501设置有第二吸水棉503,第二吸水棉503一端处于第二绿化模块501中,第二吸水棉503的另一端延伸到水槽502内部,水槽502内的水穿过第二吸水棉503中的众多孔洞,从而到达第二绿化模块501处。具体地,为进一步提升第二绿化模块501的美观程度,第二绿化模块501设置为流线型。
在一些示例中,供水池201内部设置有水泵601,水泵601上连通有灌溉管602,灌溉管602将供水池201内的水导入第二绿化模块501的水槽502中,使第二绿化模块501中的植物吸收充足的水分。具体地,为提升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的美观程度,灌溉管602在墙体101内部延伸到水槽502处。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绿化模块501包括固化生长基质401,固化生长基质401上设置有种植孔402,种植孔402的尺寸与植物根部的土球形状相对应,便于植物根部插入种植孔402,从而进行种植。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绿化模块202还包括固定网403、固定挂钩404,固化生长基质401设置于固定网403上,固定网403上设置有连接部件,固定挂钩404设置于墙体101凹槽的底部,连接部件能够挂设在固定挂钩404上,从而保证第一绿化模块202与墙体101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
在一些示例中,水槽502连通有第一溢流口701,当水槽502内水的液面高于第一溢流口701的边缘时,水会从第一溢流口701流下,形成流水的景观效果,由于供水池201凸出于墙体101表面,第一溢流口701流出的水能够先后穿过卵石层的缝隙、水篦301,从而进入供水池201内,形成水的循环利用。进一步地,当水从第一溢流口701流入供水池201内时,供水池201内水的液面迅速上升,过高的液面使水从第二溢流口302流出。
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二绿化模块501的面积较大时,单个水槽502难于保证第二绿化模块501中各处的植物所需的水量,因此,水槽502设置有多个,具体地,水槽502设置两个,两个水槽502中分别进水,对第二绿化模块501的不同位置分别供水。为保证各水槽502内的水量平均,灌溉管602包括多个灌溉支路,灌溉支路的数量与水槽502的数量相等,各灌溉支路分别延伸到各水槽502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墙体;
植生部,所述墙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植生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用于隔离所述植生部,所述植生部用于栽种植物;
供水池,所述供水池位于所述墙体底端,所述供水池凸出于所述墙体,所述供水池顶端开口,所述植生部包括第一绿化模块,所述第一绿化模块的位置靠近所述供水池顶部,所述第一绿化模块设置有第一吸水棉,所述第一吸水棉延伸到所述供水池内部,所述第一吸水棉通过吸水为所述第一绿化模块内的植物供水,所述供水池侧壁设置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端部设置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包括密度小于水的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部还包括第二绿化模块,所述第二绿化模块处于所述第一绿化模块上方,所述第二绿化模块包括水槽,所述第二绿化模块设置有第二吸水棉,所述第二吸水棉延伸到所述水槽内,所述第二吸水棉通过吸水为所述第二绿化模块内的植物供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连通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凸出于所述墙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池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连通有灌溉管,所述灌溉管处于所述墙体内部,所述灌溉管延伸到所述水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设置有多个,所述灌溉管包括多个灌溉支路,所述灌溉支路的数量与所述水槽的数量相等,各所述灌溉支路分别延伸到各所述水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绿化模块包括固化生长基质,所述第二绿化模块包括固化生长基质,所述固化生长基质上设置有种植孔,所述植物在所述种植孔内栽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绿化模块还包括固定网、固定挂钩,所述第二绿化模块还包括固定网、固定挂钩,所述固定挂钩设置于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固定网挂设在所述固定挂钩上,所述固化生长基质设置于所述固定网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池顶部设置有水篦,所述水篦盖合所述供水池顶端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池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供水池内的液面达到所述第二溢流口的高度时,所述供水池内的水从所述第二溢流口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池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墙体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29357.2U CN217826093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一种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29357.2U CN217826093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一种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826093U true CN217826093U (zh) | 2022-11-18 |
Family
ID=84013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29357.2U Active CN217826093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一种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826093U (zh) |
-
2022
- 2022-08-11 CN CN202222129357.2U patent/CN2178260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73606B (zh) | 植物栽培组合件以及植物栽培容器 | |
CN205884114U (zh) | 浮动式屋顶绿化种植装置 | |
CN102577866A (zh) | 可蓄供水的道路用花箱 | |
CN102919078A (zh) | 自吸式自供水花盆 | |
CN203219741U (zh) | 自吸式自供水花盆 | |
CN204272783U (zh) | 一种供植物种植的种植盆装置 | |
CN201182113Y (zh) | 圆弧形全自动供水供肥花箱 | |
CN217826093U (zh) | 一种可自维持的植生流水景墙 | |
CN201450995U (zh) | 一种自带浇灌系统的花盆 | |
CN102742467B (zh) | 仿自然生态供水花盆 | |
CN209002441U (zh) | 一种可储水式景观花坛 | |
CN106561318A (zh) | 一种可自动灌溉的垂直绿化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01414316Y (zh) | 花墙装置 | |
CN201182112Y (zh) | 全自动供水供肥花箱 | |
CN108301459B (zh) | 围圈式一体化集雨节水器、其安装方法及节流方法 | |
CN202697326U (zh) | 一种植物栽培容器 | |
CN102150604A (zh) | 一种液位自动控制的共享式植物供液系统 | |
CN215500787U (zh) | 可维持供水量的模块化生态树池 | |
CN201104417Y (zh) | 全自动供水供肥花缸 | |
CN212035290U (zh) | 容器栽培自动浇水补水装置 | |
CN202514350U (zh) | 可蓄供水的道路用花箱 | |
CN216673981U (zh) | 用于城市山体边坡挡土墙的垂直绿化及自动浇灌系统 | |
CN209837169U (zh) | 生态蓄水池 | |
CN202019603U (zh) | 一种液位自动控制的共享式植物供液装置 | |
CN212851933U (zh) | 一种易于茶树幼苗成活的栽培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