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2090U - 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2090U
CN217822090U CN202221653032.8U CN202221653032U CN217822090U CN 217822090 U CN217822090 U CN 217822090U CN 202221653032 U CN202221653032 U CN 202221653032U CN 217822090 U CN217822090 U CN 217822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ag inlet
double
nuclear medicine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530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巴建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6530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2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2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2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该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包括外桶和内桶,外桶由若干个板体围成,板体中的一者上设有连通外桶内腔的第一进渣口,第一进渣口处设有控制第一进渣口启闭的感应舱门;内桶上设有第二进渣口,当内桶放置于外桶内腔时,第一进渣口连通第二进渣口;板体中的另一者可拆卸连接于相邻板体,以使外桶上可形成一用于取放内桶的开口。本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通过内桶和外桶形成双层屏蔽结构,从而减弱辐射的强度,实现屏蔽保护。感应舱门设置为常闭,仅在感应到使用者时才打开,使用者脱离感应距离后感应舱门关闭,减少了本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打开的时间,减少了使用者的累积照射量,实现时间防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
背景技术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具体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在药学上,可以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药物活性的测定、药物分析和药物的辐射消毒等方面。
核医学所使用的到的器械、耗材等,会残留有辐射物,这些器械或耗材长期暴露,将会危害过往人员的身体健康。举例而言,核素扫描中会使用到针管将带有辐射的扫描液注入患者体内,注射后的针管将废弃,但针管内会残留部分扫描液,这就使得针管带辐射。
虽然医用辐射的照射剂量很低,但是辐射本身具有累计效应,被辐射人员仍处在危险中,到达一定的累计照射量,就会有确定性效应,被辐射人员就会生病,危及健康和生命。此外,由于辐射不可见,被辐射人员容易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照射到,危害周围人员的健康。
而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普通的垃圾桶盛装上述的辐射垃圾,该垃圾桶通常顶部设有一用于投放垃圾的开口,垃圾桶内也可套上一塑料垃圾袋,此外,为了提高封闭性,部分型号的垃圾桶上设有垃圾盖,但垃圾桶、垃圾盖和塑料垃圾袋的组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其一,上述三者并不具备防辐射功能,使用过程中存在辐射外泄的现象,如果垃圾盖扣合不好,辐射外泄的情况更严重,周围人员依旧受到辐射的照射。
其二,扔垃圾时需要打开垃圾盖,扔垃圾者会直接暴露在辐射之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垃圾桶防辐射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包括外桶和内桶,其中,外桶由若干个板体围成,板体中的一者上设有连通外桶内腔的第一进渣口,第一进渣口处设有常闭的感应舱门;相应地,内桶上设有第二进渣口,当内桶放置于外桶内腔时,第一进渣口连通第二进渣口;板体中的另一者可拆卸连接于相邻板体,以使外桶上可形成一用于取放内桶的开口;
板体分为一顶板、一底板、若干个侧板和一可拆板,第一进渣口和感应舱门均位于顶板上,顶板、底板和侧板围成设有开口的桶体结构,可拆板覆设在开口处;
顶板外设有一罩板,罩板与顶板之间留有安装缝隙,感应舱门位于该安装缝隙内;
罩板上设有适配于第一进渣口的第三进渣口,第三进渣口的下方设有朝向第一进渣口延伸的封闭框,且封闭框的下端与顶板之间留有滑动间隙;
安装缝隙内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处理模块、数显模块、测试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处理模块电连接数显模块、测试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数显模块包括嵌设在罩板上的显示器;测试模块包括辐射检测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通讯模块通信连接于终端,电源模块为处理模块、数显模块、测试模块和通讯模块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感应舱门包括舱门本体、驱动部和感应部,其中,舱门本体滑动设置在顶板上并可沿滑动间隙滑动,驱动部固定在顶板上并传动连接舱门本体,感应部的部分穿过罩板暴露在外;驱动部还电连接紧急开关,紧急开关的开关部分穿过罩板暴露在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拆板包括一盖板和一承载板,其中,盖板的两侧各设有一外凸的推拉部,盖板的下端设有一弯折段;承载板的一端连接弯折段,承载板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桶体结构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弯折段的底面上设有滑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辐射检测传感器包括探头和连接线,探头设置在顶板的下方并位于外桶内腔内,连接线穿过顶板并电连接处理模块;相应地,顶板上设有供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孔,安装缝隙内设有罩住过线孔的护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称重传感器设有4个并均布在底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内桶由防辐射材料制成,或,内桶的内侧设有防辐射涂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内桶上设有内凹的扣槽。
有益效果:
本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通过内桶和外桶形成双层屏蔽结构,增加了总体厚度,辐射射线穿透屏蔽结构后的强度减弱,降低辐射水平,实现屏蔽保护。感应舱门设置为常闭,在感应到使用者时才打开,使用者脱离感应距离后感应舱门关闭,减少了本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打开的时间,也就缩短了使用者与射线接触的时间,减少了使用者的累积照射量,实现时间防护。
通过控制系统对辐射强度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周围人员掌握本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的辐射情况,起到提示作用,使得辐射的危害可见化,以方便周围人员及时进行防护,降低核医学垃圾对周围人员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罩板半透明时,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桶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仰视时,外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外桶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D-D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C-C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未开设第二进渣口时,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桶;11、顶板;12、底板;121、底托;13、侧板;14、可拆板;141、盖板;142、承载板;143、推拉部;144、滑轮;101、第一进渣口;2、内桶;201、扣槽;3、感应舱门;31、舱门本体;32、驱动部;33、感应部;34、紧急开关;4、罩板;401、安装缝隙;402、第三进渣口;403、封闭框;5、控制系统;51、处理模块;52、数显模块;53、测试模块;531、辐射检测传感器;532、称重传感器;501、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为了减少盛装核医学垃圾的垃圾桶对周围人员的辐射照射量,可以参考以下保护途径以起到保护:
其一,根据防辐射三要素,即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通过遮挡射线和减少暴露时间可以有效降低辐射的影响。
其二,通过对垃圾桶内辐射量的监测以使周围人员及时知道自身是否处在危险中。
其三,对放射物进行有效监管。
从上述保护途径来看现在用于核医学的垃圾桶,现有的垃圾桶在结构上起不到屏蔽防护的作用,长时间敞口也不符合时间防护的要求。即使增加了垃圾盖,时间防护的性能相对增加,但屏蔽防护的性能改变不大,且扔垃圾后关闭垃圾盖存在扣合较差的情况,增加了辐射的外泄量。
下面结合以上保护途径及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对本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所能达到的防护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包括外桶1和内桶2,其中,外桶1由若干个板体围成,板体中的一者上设有连通外桶1内腔的第一进渣口101,第一进渣口101处设有常闭的感应舱门3;相应地,内桶2上设有第二进渣口,当内桶2放置于外桶1内腔时,第一进渣口101连通第二进渣口;板体中的另一者可拆卸连接于相邻板体,以使外桶1上可形成一用于取放内桶2的开口。
本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通过内桶2和外桶1形成双层屏蔽结构,增加了总体厚度,辐射射线穿透屏蔽结构后的强度减弱,降低辐射水平,实现屏蔽保护。感应舱门3设置为常闭,仅在感应到使用者时才打开,使用者脱离感应距离后感应舱门3关闭,减少了本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打开的时间,也就缩短了使用者与射线接触的时间,减少了使用者的累积照射量,实现时间防护。
基于此,本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在结构上进行了改进,以从保护途径一实现对周围人员的保护。
工作时,打开可拆卸的板体使开口暴露,进而可将内桶2放置于外桶1内,并且使第一进渣口101与第二进渣口对准,确保医疗垃圾准确进入内桶2内。需要扔医疗垃圾时,使用者靠近感应舱门3并使感应舱门3打开,以使第一进渣口101暴露在外,医疗垃圾扔入后使用者脱离感应舱门3一段距离,感应舱门3自动关闭,减少辐射的外泄。
使用一段时间后,将内桶2取出并放入一空的内桶2。且内桶2具有一定的刚性,在扔医疗垃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医疗垃圾扎破内桶2的情况,减少了清洁人员受到扎伤的风险。同时,通过一盖体封闭第二进渣口,使得内桶2保持封闭,减少扔垃圾过程中清洁人员所受到的辐射照射量。
下面对外桶1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根据板体所在位置不同对板体进行命名,以方便理解,具体的,板体分为一顶板11、一底板12、若干个侧板13和一可拆板14,第一进渣口101和感应舱门3均位于顶板11上,顶板11、底板12和侧板13围成设有开口的桶体结构,可拆板14覆设在开口处。
感应舱门3设置在顶板11上,若感应舱门3位于顶板11的底面,也即外桶1内腔内,就影响到了内桶2,即内桶2需设置为不规则形状或尺寸缩小,因此优选感应舱门3设置在顶板11的顶面,因此为有必要在设置罩板4,以将感应舱门3遮挡。
可选地,底板12的下方可设置若干个底托121,底托121起到缓冲作用,也减少底板12受到的侵蚀,提高了底板12的使用寿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4,底托121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底板12上。
具体来说,顶板11外设有一罩板4,罩板4与顶板11之间留有安装缝隙401,感应舱门3位于该安装缝隙401内;即罩板4罩住感应舱门3后,减少了感应舱门3上所附着杂质,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且罩板4使外桶1的外表面上凸出的棱角减少,降低了误伤过往人员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此外,棱角减少后,外桶1的外观更美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罩板4上设有适配于第一进渣口101的第三进渣口402,第三进渣口402的下方设有朝向第一进渣口101延伸的封闭框403,且封闭框403的下端与顶板11之间留有滑动间隙。如此一来,封闭框403避免医疗垃圾进入安装缝隙401内,滑动间隙配合于感应舱门3使用。
优选地,封闭框403自第三进渣口402向第一进渣口101方向逐渐收拢,即封闭框403呈棱台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台状和棱台状。那么,对于由第三进渣口402、封闭框403和第一进渣口101组成的进渣孔,进渣孔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如此一来,医疗垃圾的掉入更方便,也降低了医疗垃圾从滑动间隙进入安装缝隙401内的概率。
此外,安装缝隙401内设有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包括处理模块51、测试模块53、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处理模块51电连接测试模块53、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测试模块53包括辐射检测传感器531和称重传感器532,通讯模块通信连接于终端和/或云端,电源模块为处理模块51、测试模块53和通讯模块供电。
即通过控制系统5对内桶2进行监控,即通过测试模块53检测对应的信息,通过数显模块52将监控信息显示在外桶1上,以便于使用者掌握,也就避免了人工打开确认,减少了直接辐射。同时,通过通讯模块将监控信息传递至终端和/或云端,实现远程监控,有助于进行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帮助于进行改进。
通过控制系统对辐射强度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周围人员掌握本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的辐射情况,起到提示作用,使得辐射的危害可见化,以方便周围人员及时进行防护,降低核医学垃圾对周围人员的影响。
基于此,以从保护途径二对周围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具体来说,所需要测试的信息一者是内桶2内医疗垃圾的辐射量,以便于清洁人员穿着合适的防护服。另一者是内桶2内医疗垃圾的重量,以便于及时进行更换。其余模块,如处理模块51、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可以选择任意合适的市售信号。且容易理解的,处理模块51还可以用于控制感应舱门3的工作。
下面结合本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感应舱门3包括舱门本体31、驱动部32和感应部33,其中,舱门本体31滑动设置在顶板11上并可沿滑动间隙滑动,驱动部32固定在顶板11上并传动连接舱门本体31,感应部33的部分穿过罩板4暴露在外。
其中,在能够完全遮挡第一进渣口101的基础上,舱门本体31可构造为任意合适形状。驱动部32包括但不限于丝杠传动结构、液压传动结构和气压传动结构。感应部33设置为红外线感应器,实现无接触控制。
工作时,使用者进入感应部33的感应范围内,如手掌放置在感应部33的上方,感应部33传递信号至驱动部32,驱动部32启动并带动舱门本体31沿滑动间隙滑动,舱门本体31远离第一进渣口101,则进渣孔打开,医疗垃圾可从进渣孔落入内桶2。反之,使用者脱离感应范围,驱动部32带动舱门本体31向第一进渣口101方向滑动并完全遮盖第一进渣口101。
可选地,驱动部32还电连接紧急开关34,紧急开关34的开关部分穿过罩板4暴露在外。当出现医疗垃圾在进渣孔处卡住时,使用者可通过紧急开关34使得舱门本体31远离第一进渣口101,使进渣孔保持在常开状态,以便于医疗垃圾掉入。
在本实施例中,可拆板14包括一盖板141和一承载板142,其中,盖板141的两侧各设有一外凸的推拉部143,盖板141的下端设有一弯折段;承载板142的一端连接弯折段,承载板142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桶体结构内。
放置内桶2时,使用者手握推拉部143进而向外拉动盖板141,盖板141远离开口,承载板142向外滑动,内桶2可放置到承载板142上。内桶2放置好后,向内推动盖板141,承载板142向内滑动并带动内桶2进入外桶1的内腔内,盖板141再次封堵开口,避免辐射的外泄。
可选地,承载板142与桶体结构的滑动连接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示例性结构:桶体结构的内侧设有滑槽,承载板142的两侧各设有适配于滑槽的滑板,滑板插接在滑槽内,一方面,滑板配合滑槽使用,实现卡拆板的滑动,另一方面,两个滑板相互配合,限制了内桶2的移动,确保医疗垃圾准确进入内桶2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弯折段的底面上设有滑轮144,滑轮144增加了可拆板14往复滑动的便捷性,尤其是长期使用的条件下。
在本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的使用过程中,内桶2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更换,同现有技术一样,确认内桶2是否更换是人工进行的,即外拉盖板141,以使内桶2随承载板142滑动至外桶1外侧。此时,工作人员直接暴露在辐射下,不符合屏蔽防护原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辐射检测传感器531包括探头和连接线,探头设置在顶板11的下方并位于外桶1内腔内,连接线穿过顶板11并电连接处理模块51;相应地,顶板11上设有供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孔,安装缝隙401内设有罩住过线孔的护罩501。
即辐射传感器通过有线连接至处理模块51时,顶板11上需开设过线孔以便于连接线通过,但过线孔会导致辐射从过线孔中外泄,故设置了护罩501。可选地,护罩501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形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称重传感器532设有4个并均布在底板12上。
另,可拆板14包括承载板142,内桶2放置在承载板142上并随承载板142的滑动进出外桶,此时,需将称重传感器532设置在承载板142上,以便于获取精确的测量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内桶2由防辐射材料制成,或,内桶2的内侧设有防辐射涂层。如此一来,进一步提高了内桶2的防辐射性能,有助于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桶2上设有内凹的扣槽201。参见图8,可在内桶2的两侧各设置一扣槽201,方便清洁人员以端、提等方式移动内桶2,降低清洁人员的工作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1)和内桶(2),其中,外桶(1)由若干个板体围成,板体中的一者上设有连通外桶(1)内腔的第一进渣口(101),第一进渣口(101)处设有常闭的感应舱门(3);相应地,内桶(2)上设有第二进渣口,当内桶(2)放置于外桶(1)内腔时,第一进渣口(101)连通第二进渣口;板体中的另一者可拆卸连接于相邻板体,以使外桶(1)上可形成一用于取放内桶(2)的开口;
板体分为一顶板(11)、一底板(12)、若干个侧板(13)和一可拆板(14),第一进渣口(101)和感应舱门(3)均位于顶板(11)上,顶板(11)、底板(12)和侧板(13)围成设有所述开口的桶体结构,可拆板(14)覆设在开口处;
顶板(11)外设有一罩板(4),罩板(4)与顶板(11)之间留有安装缝隙(401),感应舱门(3)位于该安装缝隙(401)内;
罩板(4)上设有适配于第一进渣口(101)的第三进渣口(402),第三进渣口(402)的下方设有朝向第一进渣口(101)延伸的封闭框(403),且封闭框(403)的下端与顶板(11)之间留有滑动间隙;
安装缝隙(401)内设有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包括处理模块(51)、数显模块(52)、测试模块(53)、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处理模块(51)电连接数显模块(52)、测试模块(53)、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数显模块(52)包括嵌设在罩板(4)上的显示器;测试模块(53)包括辐射检测传感器(531)和称重传感器(532),通讯模块通信连接于终端和/或云端,电源模块为处理模块(51)、数显模块(52)、测试模块(53)和通讯模块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感应舱门(3)包括舱门本体(31)、驱动部(32)和感应部(33),其中,舱门本体(31)滑动设置在顶板(11)上并可沿滑动间隙滑动,驱动部(32)固定在顶板(11)上并传动连接舱门本体(31),感应部(33)的部分穿过罩板(4)暴露在外;驱动部(32)还电连接紧急开关(34),紧急开关(34)的开关部分穿过罩板(4)暴露在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可拆板(14)包括一盖板(141)和一承载板(142),其中,盖板(141)的两侧各设有一外凸的推拉部(143),盖板(141)的下端设有一弯折段;承载板(142)的一端连接弯折段,承载板(142)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桶体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弯折段的底面上设有滑轮(1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其特征在于,辐射检测传感器(531)包括探头和连接线,探头设置在顶板(11)的下方并位于外桶(1)内腔内,连接线穿过顶板(11)并电连接处理模块(51);相应地,顶板(11)上设有供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孔,安装缝隙(401)内设有罩住过线孔的护罩(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其特征在于,称重传感器(532)设有4个并均布在底板(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内桶(2)由防辐射材料制成,或,内桶(2)的内侧设有防辐射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内桶(2)上设有内凹的扣槽(201)。
CN202221653032.8U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 Active CN217822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3032.8U CN217822090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3032.8U CN217822090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2090U true CN217822090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1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53032.8U Active CN217822090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20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1659A (zh) * 2023-02-17 2023-05-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一种用于安全处理核医学废弃物的收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1659A (zh) * 2023-02-17 2023-05-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一种用于安全处理核医学废弃物的收集装置
CN116101659B (zh) * 2023-02-17 2024-01-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一种用于安全处理核医学废弃物的收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22090U (zh) 一种用于核医学的双层垃圾桶
CN214421420U (zh) 一种用于收集放射性锐器和医疗垃圾的防辐射收集器
CN209834614U (zh) 一种智能分类医疗垃圾箱
CN205397116U (zh) 核医学废弃物垃圾箱
CN207408309U (zh) 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发光测量室
CN105902280B (zh) 防干扰暗室扫描装置
CN212261791U (zh) 一种ct室静脉穿刺用治疗台
CN216806753U (zh) 一种用于收集损伤性医疗废物的锐器盒自动辅助工具
CN209979528U (zh) 一种微波暗室的门机联锁装置
CN209699151U (zh) 一种安全性更高的生物安全柜
CN217820893U (zh) 放射源检测用的防护装置
CN210270180U (zh) 一种建材放射性检测仪
CN207633992U (zh) 一种新型放射科室防护门
CN208298561U (zh) 可移动式放射防护铅屏
CN214018580U (zh) 一种放射科疫情筛查护具消毒储放装置
CN218768768U (zh) 一种防辐射隔离器
CN214679325U (zh) 一种注射防护车
CN211207993U (zh) 一种ct铅房
CN203505979U (zh) 一种多功能预防接种咨询台
CN204445825U (zh) 糖基化检测仪检测口保护罩
CN213474284U (zh) 脚踏易启闭导流分室防辐射泄漏安全存储罐
CN217047596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药物压片机
CN215534489U (zh) 一种医院放射科用辐射隔离装置
CN213046940U (zh) 新型放射线隔离装置
CN213398263U (zh) 一种γ射线探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