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7157U - 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7157U
CN217817157U CN202221502522.8U CN202221502522U CN217817157U CN 217817157 U CN217817157 U CN 217817157U CN 202221502522 U CN202221502522 U CN 202221502522U CN 217817157 U CN217817157 U CN 217817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or
cable
wall body
glass
glass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025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小芳
罗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onstruction Group Planning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onstruction Group Planning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onstruction Group Planning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onstruction Group Planning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025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7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7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7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立面具有电缆槽的墙体上进行通风,包括安装在墙体上作为幕墙的玻璃光伏板和嵌设于玻璃光伏板中的通风器,所述通风器穿透玻璃光伏板和墙体使墙体内外连通,玻璃光伏板和墙体之间存在间隙,间隙中设有连接玻璃光伏板和通风器的光伏线缆。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通过利用作为幕墙的玻璃光伏板采集太阳辐射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给通风器,取代了常规的供能方式,提高了美观程度,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并且玻璃光伏板和多个通风器一体式的装配结构,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
背景技术
通风器是用于加强空气流通的设备器材,是通风设备的统称,其种类繁多,按照其用途主要可分为家用通风器和工业通风器,而按其工作原理又可分为自然通风器和动力通风器两大类,自然通风器主要依靠室内外的大气压力和温度差异进行空气流动的通风器,通风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工业环境下效率较低,而动力通风器依靠自身所携带的动力系统主动对室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实现通风,但是在应用于工业产房时,由于厂区面积较大,其能源消耗也较大。
目前,由于自然通风器的局限性,工业厂房中一般还是会选用动力通风器,但是为了满足大面积厂房的需求,常用的动力通风器需要大量铺设,造成整个工厂的能耗急剧上升,而随着我国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工厂为满足碳排放指标,对降低通风器的能耗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现有的工业通风器很难再满足要求,越来越多的工业通风器将能源瞄准了清洁且无尽的太阳能资源,但是现有的以太阳能为能源的通风器,其一般都是采用分体式结构,即太阳能板收集辐射能后转化为电流并存储在蓄电池中,之后通过在蓄电池上引出电缆线接入通风器并为其供电,其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而且在转化过程中电能损耗严重,供电效率低下。
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保证高效通风的同时极大的降低能耗,且空间利用率及电能转化效率更高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立面具有电缆槽的墙体上进行通风,包括安装在墙体上作为幕墙的玻璃光伏板和嵌设于玻璃光伏板中的通风器,所述通风器穿透玻璃光伏板和墙体使墙体内外连通,玻璃光伏板和墙体之间存在间隙,间隙中设有连接玻璃光伏板和通风器的光伏线缆。
优选的是,所述间隙中设有电缆槽盒和接线盒,电缆线盒固定在墙体上且与通风器通过电缆线连接,接线盒与玻璃光伏板靠近墙体的一侧连接固定并传输由玻璃光伏板收集并转化的电能,电缆线盒和接线盒之间通过光伏线缆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通风器上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与接线盒连接以将玻璃光伏板产生的电能由接线盒向通风器输送。
优选的是,所述玻璃光伏板为多块,每块玻璃光伏板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器,各通风器绕玻璃光伏板的中心均匀排布。
优选的是,所述电缆槽盒位于玻璃光伏板的中心,电缆槽至少为横向和竖向的两条,且玻璃光伏板的中心与两条垂直相交的电缆槽的交点相适配,各通风器以电缆槽为中心对称且均匀分布在玻璃光伏板上。
优选的是,所述蓄电池与接线盒通过电缆线连接,电缆线位于电缆槽中以节省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玻璃光伏板包括两层玻璃和位于两层玻璃之间的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与接线盒通过金属导线连接以传输电能。
优选的是,所述蓄电池位于墙体内侧,蓄电池与接线盒之间的电缆线穿透墙体以连接蓄电池和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通过利用作为幕墙的玻璃光伏板采集太阳辐射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给通风器,取代了常规的供能方式,提高了美观程度,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并且玻璃光伏板和多个通风器一体式的装配结构,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电缆线以埋设于墙体中的方式进行安装,减少了玻璃光伏板与墙体之间的间隙,也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 为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玻璃光伏板;11-间隙;2-通风器;3-电缆槽盒;4-接线盒;5-光伏线缆;6-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立面具有电缆槽的墙体6上进行通风,包括安装在墙体6上作为幕墙的玻璃光伏板1和嵌设于玻璃光伏板中的通风器2,通风器穿透玻璃光伏板和墙体使墙体内外连通,玻璃光伏板和墙体之间存在间隙11,间隙中设有连接玻璃光伏板和通风器的光伏线缆5。玻璃光伏板作为幕墙,利用玻璃光伏板转化太阳辐射能为电能以支撑通风器的运转,将产能与耗能装置合为一体,减少了空间占用,同时还能使墙体外侧更加美观。
间隙11中设有电缆槽盒3和接线盒4,电缆线盒固定在墙体6上且与通风器2通过电缆线连接,接线盒与玻璃光伏板靠近墙体的一侧连接固定并传输由玻璃光伏板收集并转化的电能,电缆线盒和接线盒之间通过光伏线缆5连接。
通风器2上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与接线盒4连接以将玻璃光伏板产生的电能由接线盒向通风器输送。
玻璃光伏板1为多块,每块玻璃光伏板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器2,各通风器绕玻璃光伏板的中心均匀排布。
电缆槽盒3位于玻璃光伏板1的中心,电缆槽至少为横向和竖向的两条,且玻璃光伏板的中心与两条垂直相交的电缆槽的交点相适配,各通风器以电缆槽为中心对称且均匀分布在玻璃光伏板上,以实现通风效率的最大化。
蓄电池与接线盒4通过电缆线连接,电缆线位于电缆槽中以节省空间。蓄电池可以为一块或多块,其数量根据通风器的数量实时变化。
玻璃光伏板1包括两层玻璃和位于两层玻璃之间的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与接线盒通过金属导线连接以传输电能。
蓄电池位于墙体6内侧,蓄电池与接线盒之间的电缆线穿透墙体以连接蓄电池和接线盒,在阴雨天气蓄电池也不会产生因为设于墙体外部而被淋湿所导致的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在安装时,将嵌设有通风器2的玻璃光伏板1作为幕墙铺设于墙体6外侧,通风器2连通墙体内外,在阳光照耀下,玻璃光伏板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并经由与太阳能电池片连接的接线盒4输出,经光伏线缆5的传递,电能由电缆槽盒4中的电缆线输入墙体内侧的蓄电池中存储,而蓄电池将电能传递给多个通风器2使其运转,以实现墙体内外的空气流通,此过程中,由于在玻璃光伏板和墙体之间存在间隙11,电缆线铺设于墙体上的电缆槽中可以有效节省空间,减少间隙11的宽度。在将转化后的电能存储进蓄电池时,可以根据需要在电缆线与蓄电池之间或在间隙中设置逆变器以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作为幕墙的玻璃光伏板采集太阳辐射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给通风器,取代了常规的供能方式,提高了美观程度,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并且玻璃光伏板和多个通风器一体式的装配结构,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电缆线以埋设于墙体中的方式进行安装,减少了玻璃光伏板与墙体之间的间隙,也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立面具有电缆槽的墙体(6)上进行通风,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墙体(6)上作为幕墙的玻璃光伏板(1)和嵌设于玻璃光伏板中的通风器(2),所述通风器穿透玻璃光伏板和墙体使墙体内外连通,玻璃光伏板和墙体之间存在间隙(11),间隙中设有连接玻璃光伏板和通风器的光伏线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11)中设有电缆槽盒(3)和接线盒(4),电缆线盒固定在墙体(6)上且与通风器(2)通过电缆线连接,接线盒与玻璃光伏板靠近墙体的一侧连接固定并传输由玻璃光伏板收集并转化的电能,电缆线盒和接线盒之间通过光伏线缆(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器(2)上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与接线盒(4)连接以将玻璃光伏板产生的电能由接线盒向通风器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光伏板(1)为多块,每块玻璃光伏板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器(2),各通风器绕玻璃光伏板的中心均匀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盒(3)位于玻璃光伏板(1)的中心,电缆槽至少为横向和竖向的两条,且玻璃光伏板的中心与两条垂直相交的电缆槽的交点相适配,各通风器以电缆槽为中心对称且均匀分布在玻璃光伏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与接线盒(4)通过电缆线连接,电缆线位于电缆槽中以节省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光伏板(1)包括两层玻璃和位于两层玻璃之间的太阳能电池片, 太阳能电池片与接线盒通过金属导线连接以传输电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位于墙体(6)内侧,蓄电池与接线盒之间的电缆线穿透墙体以连接蓄电池和接线盒。
CN202221502522.8U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 Active CN217817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2522.8U CN217817157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2522.8U CN217817157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7157U true CN217817157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91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02522.8U Active CN217817157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7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07794U (zh) 一种太阳能家用一体式并网智能发电系统
CN203014421U (zh) 太阳能绿色手术室供电系统
CN217817157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通风器
CN203374433U (zh) 一种风力发电幕墙
CN101908768A (zh) 高层住宅阳台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CN214958774U (zh) 绿色环保建筑的电能管理系统
CN206110525U (zh) 光伏雨棚
CN205160097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CN205475898U (zh) 一种薄膜太阳能光电幕墙
CN211151906U (zh) 一种高性能太阳能光伏板边框
CN104660152A (zh) 高层楼室内风能与太阳能互补发电方法
CN102723730A (zh) 城市社区光伏发电站
CN210111617U (zh) 一种储能电源系统集装箱
CN203491951U (zh) 一种输电线路塔架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6947967U (zh) 一种智能建筑传感器电力供应系统
CN202678981U (zh) 城市社区光伏发电站
KR20130059676A (ko) 태양광을 이용한 홈통 조명 설치 구조
CN203008255U (zh) 一种用于bipv的建筑型材
CN202195419U (zh) 住宅太阳能光伏发电照明系统
CN105162166A (zh) 一种高层住宅楼空调机位光伏百叶窗并网发电系统
CN215452843U (zh) 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的装置
CN216341312U (zh) 一种结构优化的5g通信发射塔
CN205134669U (zh) 一种新型光伏节能直流建筑
CN215817552U (zh) 一种变电站站用风光储微电网系统
CN216056881U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能量智慧调控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