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1638U - 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1638U
CN217791638U CN202221161995.6U CN202221161995U CN217791638U CN 217791638 U CN217791638 U CN 217791638U CN 202221161995 U CN202221161995 U CN 202221161995U CN 217791638 U CN217791638 U CN 217791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ttenuation
cavity
aerodynamic
shoes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619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鸣
李振泽
谢龙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Xinen Sho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Xinen Sho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Xinen Sho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Xinen Sho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619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1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1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1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包括鞋体和鞋底;所述鞋底固接在鞋体的底部,所述鞋底内开设有减震空腔,所述减震空腔内充满空气,所述减震空腔内设有减震机构;通过减震机构的结构设计,在使用者穿着鞋子踩在地面的瞬间,减震空腔被压缩,减震空腔压迫第一顶柱,第一顶柱向下运动插设进第一圆槽内,压缩第一圆槽内空气,起到初步的减震效果,空气经过连接管被压缩进第二圆槽内,空气推动第二顶柱向上运动,第二顶柱与减震空腔顶部内壁接触,再一次起到减震效果,实现了鞋子使用空气动力进行减震的功能,解决了目前的鞋子减震效果较差的问题,提高了鞋子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
背景技术
鞋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对鞋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如有些鞋子具有透气干爽效果,有的具有保暖效果,有的具有防滑减震效果。
其中减震效果较好的鞋子可减少走路、跑步等运动时触地的瞬间产生的冲击力,降低人体受伤的风险,提升鞋子穿着舒适性。
但是目前的鞋子减震效果较差,目前的鞋子单纯使用弹性材料进行减震,使得减震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目前的鞋子减震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包括鞋体和鞋底;所述鞋底固接在鞋体的底部,所述鞋底内开设有减震空腔,所述减震空腔内充满空气,所述减震空腔内设有减震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均匀排列固接在减震空腔底部内壁上的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内开设有第一圆槽,所述第一圆槽内滑动插设有第一顶柱,所述第一顶柱的顶端与减震空腔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空腔的底部内壁均匀排列固接有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内开设有第二圆槽,所述第二圆槽内滑动插设有第二顶柱,所述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第一圆槽与第二圆槽通过连接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减震空腔内设有减震出气组件,所述减震出气组件包括均匀排列固接在减震空腔底部内壁上的第一连接板,所述减震空腔的顶部内壁均匀排列固接有第二连接板,相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相对应第一连接板的正上方,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相对应第二连接板之间固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通安装有气管,所述鞋底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气管通过通气孔与鞋体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上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顶柱滑动贯穿第一圆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柱上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顶柱滑动贯穿第二圆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顶柱的底端与第二顶柱的底端固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面积大于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柱的顶端固接有海绵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机构的结构设计,在使用者穿着鞋子踩在地面的瞬间,减震空腔被压缩,减震空腔压迫第一顶柱,第一顶柱向下运动插设进第一圆槽内,压缩第一圆槽内空气,起到初步的减震效果,空气经过连接管被压缩进第二圆槽内,空气推动第二顶柱向上运动,第二顶柱与减震空腔顶部内壁接触,再一次起到减震效果,实现了鞋子使用空气动力进行减震的功能,解决了目前的鞋子减震效果较差的问题,提高了鞋子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出气组件的结构设计,在使用者穿着鞋子踩在地面的瞬间,减震空腔被压缩,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压迫气囊,进一步起到减震的效果,气囊内的气体从气管和通气孔吹向鞋体内部,对使用者的足部进行吹气,可以使患者感到凉爽,穿着更舒适,实现了减震和对使用者足部进行吹气的功能,提高了鞋子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鞋体和鞋底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缓震机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体;2、鞋底;3、减震空腔;4、第一圆柱;5、第一圆槽;6、第一顶柱;7、第二圆柱;8、第二圆槽;9、第二顶柱;10、连接管;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气囊;14、气管;15、通气孔;16、第一圆孔;17、第二圆孔;18、圆板;19、海绵垫;20、透气孔;21、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包括鞋体1和鞋底2;所述鞋底2固接在鞋体1的底部,所述鞋底2内开设有减震空腔3,所述减震空腔3内充满空气,所述减震空腔3内设有减震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均匀排列固接在减震空腔3底部内壁上的第一圆柱4,所述第一圆柱4内开设有第一圆槽5,所述第一圆槽5内滑动插设有第一顶柱6,所述第一顶柱6的顶端与减震空腔3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空腔3的底部内壁均匀排列固接有第二圆柱7,所述第二圆柱7内开设有第二圆槽8,所述第二圆槽8内滑动插设有第二顶柱9,所述第一圆柱4和第二圆柱7之间设有连接管10,所述第一圆槽5与第二圆槽8通过连接管10连通;
工作时,使用者穿上鞋子,在使用者踩在地面的瞬间,减震空腔3被压缩,减震空腔3压迫第一顶柱6向下运动,第一顶柱6插设进第一圆槽5内,第一圆槽5内的空气被压缩,起到初步的减震效果,空气经过连接管10被压缩进第二圆槽8内,空气可以推动第二顶柱9向上运动,使第二顶柱9与减震空腔3的顶部内壁接触,起到二次减震效果,通过空气动力实现鞋子的减震性能,使得减震效果较好,使用者穿着感觉较为舒适,在运动时减震效果较好。
所述减震空腔3内设有减震出气组件,所述减震出气组件包括均匀排列固接在减震空腔3底部内壁上的第一连接板11,所述减震空腔3的顶部内壁均匀排列固接有第二连接板12,相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板12位于相对应第一连接板11的正上方,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与相对应第二连接板12之间固接有气囊13,所述气囊13上连通安装有气管14,所述鞋底2上开设有通气孔15,所述气管14通过通气孔15与鞋体1内部连通;
工作时,使用者踩在地面使减震空腔3被压缩的同时,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对气囊13进行压缩,气囊13的压缩再一次起到减震效果,将气囊13内空气压缩进气管14内,空气经过气管14和通气孔15进入鞋体1内部,空气被吹向使用者的足部,让使用者感到凉爽,并且起到一定的按摩效果,提升穿着舒适性。
所述第一圆柱4上开设有第一圆孔16,所述第一顶柱6滑动贯穿第一圆孔16;
工作时,在第一顶柱6运动过程中,第一顶柱6在第一圆孔16内滑动,将第一顶柱6限位在竖直方向上。
所述第二圆柱7上开设有第二圆孔17,所述第二顶柱9滑动贯穿第二圆孔17;
工作时,在第二顶柱9运动过程中,第二顶柱9在第二圆孔17内滑动,将第二顶柱9限位在竖直方向上。
所述第一顶柱6的底端与第二顶柱9的底端固接有圆板18,所述圆板18的面积大于第一圆孔16和第二圆孔17的面积;
工作时,圆板18可以防止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9脱离第一圆柱4和第二圆柱7。
所述第二顶柱9的顶端固接有海绵垫19;
工作时,海绵垫19可以在第二顶柱9顶在减震空腔3顶部内壁上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第二顶柱9对减震空腔3造成损伤。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鞋体1上开设有透气孔20,所述鞋底2上开设有防滑纹21;工作时,透气孔20可以使鞋体1内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方便透气,防滑纹21可以在使用者穿上运动时起到较好的防滑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穿上鞋子,在使用者踩在地面的瞬间,减震空腔3被压缩,减震空腔3压迫第一顶柱6向下运动,第一顶柱6插设进第一圆槽5内,第一圆槽5内的空气被压缩,起到初步的减震效果,空气经过连接管10被压缩进第二圆槽8内,空气可以推动第二顶柱9向上运动,使第二顶柱9与减震空腔3的顶部内壁接触,起到二次减震效果,通过空气动力实现鞋子的减震性能,使得减震效果较好,在减震空腔3被压缩的同时,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对气囊13进行压缩,气囊13的压缩再一次起到减震效果,将气囊13内空气压缩进气管14内,空气经过气管14和通气孔15进入鞋体1内部,空气被吹向使用者的足部,让使用者感到凉爽,提升穿着舒适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鞋体(1)和鞋底(2);所述鞋底(2)固接在鞋体(1)的底部,所述鞋底(2)内开设有减震空腔(3),所述减震空腔(3)内充满空气,所述减震空腔(3)内设有减震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均匀排列固接在减震空腔(3)底部内壁上的第一圆柱(4),所述第一圆柱(4)内开设有第一圆槽(5),所述第一圆槽(5)内滑动插设有第一顶柱(6),所述第一顶柱(6)的顶端与减震空腔(3)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空腔(3)的底部内壁均匀排列固接有第二圆柱(7),所述第二圆柱(7)内开设有第二圆槽(8),所述第二圆槽(8)内滑动插设有第二顶柱(9),所述第一圆柱(4)和第二圆柱(7)之间设有连接管(10),所述第一圆槽(5)与第二圆槽(8)通过连接管(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空腔(3)内设有减震出气组件,所述减震出气组件包括均匀排列固接在减震空腔(3)底部内壁上的第一连接板(11),所述减震空腔(3)的顶部内壁均匀排列固接有第二连接板(12),相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板(12)位于相对应第一连接板(11)的正上方,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与相对应第二连接板(12)之间固接有气囊(13),所述气囊(13)上连通安装有气管(14),所述鞋底(2)上开设有通气孔(15),所述气管(14)通过通气孔(15)与鞋体(1)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4)上开设有第一圆孔(16),所述第一顶柱(6)滑动贯穿第一圆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柱(7)上开设有第二圆孔(17),所述第二顶柱(9)滑动贯穿第二圆孔(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柱(6)的底端与第二顶柱(9)的底端固接有圆板(18),所述圆板(18)的面积大于第一圆孔(16)和第二圆孔(17)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柱(9)的顶端固接有海绵垫(19)。
CN202221161995.6U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 Active CN217791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1995.6U CN217791638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1995.6U CN217791638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1638U true CN217791638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4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61995.6U Active CN217791638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16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91638U (zh) 一种带空气动力缓震功能的鞋子
CN201691125U (zh) 挤压式气囊装置
CN201131354Y (zh) 一种充气鞋
CN211458996U (zh) 一种防砸劳保鞋
CN217826962U (zh) 一种单向阀、换气机构和鞋垫
CN202819824U (zh) 双密度缓震气囊换气鞋
CN216453601U (zh) 一种用于鞋底的减震组件及其减震鞋
CN210929879U (zh) 一种新型耐磨舞蹈鞋
KR20110007867U (ko) 신발 내부의 땀 및 열 배출이 원활한 안창
CN219373943U (zh) 一种透气的鞋底
CN207322820U (zh) 一种弹性增高鞋垫
CN218418630U (zh) 一种缓冲舒适运动鞋
CN213720271U (zh) 一种轻便橡胶底鞋
CN201197408Y (zh) 弹力气垫鞋
CN219845279U (zh) 一种中空鞋底
CN105962532A (zh) 透气防对滑的泡泡缓震鞋底
CN2891734Y (zh) 外压式可调换气高坡跟鞋靴
CN218852070U (zh) 一种可充气型的鞋子底部气垫
CN218185519U (zh) 一种减震鞋
CN211631983U (zh) 一种减震透气休闲鞋
CN220255828U (zh) 一种穿着舒适女性休闲鞋
CN215455819U (zh) 一种高透气减震抗疲劳鞋垫
CN212260664U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鞋底
CN218571517U (zh) 一种减震透气的劳保鞋
CN218127175U (zh) 一种轻质减震的高性能休闲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