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1125U - 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1125U
CN217791125U CN202222007804.7U CN202222007804U CN217791125U CN 217791125 U CN217791125 U CN 217791125U CN 202222007804 U CN202222007804 U CN 202222007804U CN 217791125 U CN217791125 U CN 217791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box
environment
friendly
bilateral symmet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78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玉苹
黄章慧
桂艳男
廖章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it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Bindel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Bindel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Bindel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078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1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1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1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顶部设有箱盖,箱盖顶部设有提手,底部两侧对称设有电动推杆,箱盖两侧对称设有上耳板,箱体两侧对称设有下耳板,下耳板底部均匀设有若干通孔,箱体内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顶部设有隔板,隔板顶部设有蓄电池和风机,蓄电池一侧设有储料桶,风机一侧设有控制器,隔板底部设有红外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储料桶底部设有给料管,箱体内底面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底部设有电热板,箱体内部两侧对称设有挡板,挡板顶部设有连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在诱捕过程中红火蚁逃脱,利用高温对红火蚁捕杀,避免药剂污染,环保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红火蚁是世界上检疫性害虫。红火蚁能蛀食多种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林木、果树和种苗以及猎杀多种小动物。全球每年因红火蚁危害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多达数百亿美元。我国是受红火蚁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对于红火蚁的防治,常见的有采用红火蚁天敌捕杀、药物捕杀等等。对于药物捕杀,一般是将药物撒在红火蚁巢穴附近,这种方法既不能保持药物的效果,还污染环境,极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顶部设有提手,底部两侧对称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箱盖两侧对称设有上耳板,所述箱体两侧对称设有下耳板,所述下耳板底部均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箱体内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部设有蓄电池和风机,所述蓄电池一侧设有储料桶,所述风机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隔板底部设有红外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储料桶底部设有给料管,所述箱体内底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电热板,所述箱体内部两侧对称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顶部设有连杆。
进一步,所述上耳板与下耳板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为L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风机的出风管延伸至隔板底部。
进一步,所述给料管上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连杆顶端连接于电动推杆,底端连接于连杆,所述挡板抵接于箱体内壁。
进一步,所述箱盖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设有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电动推杆缩短使得连杆带动挡板位置上升并与通孔相分离,电热板工作对诱捕剂进行预热,使得诱捕剂散发出气味,风机工作产生的气流携带诱捕剂散发出气味通过通孔散出,有利于吸引红火蚁通过通孔进入到箱体内部,电动推杆伸长促使连杆带动挡板位置下降,对通孔进行遮挡,防止红火蚁逃出,电热板对箱体内部进行加热,通过高温可以将箱体内部的红火蚁杀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在诱捕过程中红火蚁逃脱,利用高温对红火蚁捕杀,避免药剂污染,环保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A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如图所示:1、箱体;2、箱盖;3、提手;4、电动推杆;5、上耳板;6、下耳板;7、通孔;8、支撑板;9、隔板;10、蓄电池;11、风机;12、储料桶;13、控制器;14、红外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6、给料管;17、固定板;18、电热板;19、挡板;20、连杆;21、固定螺栓;22、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设有箱盖2,箱盖2顶部设有提手3,底部两侧对称设有电动推杆4,箱盖2两侧对称设有上耳板5,箱体 1两侧对称设有下耳板6,下耳板6底部均匀设有若干通孔7,箱体1内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板8,两个支撑板8顶部设有隔板9,隔板9顶部设有蓄电池10和风机11,蓄电池10一侧设有储料桶12,风机11一侧设有控制器13,隔板9底部设有红外传感器14和温度传感器 15,储料桶12底部设有给料管16,箱体1内底面设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底部设有电热板 18,箱体1内部两侧对称设有挡板19,挡板19顶部设有连杆20。
上耳板5与下耳板6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21,支撑板8为L形结构,风机11的出风管延伸至隔板9底部,给料管16上设有电磁阀,连杆20顶端连接于电动推杆4,底端连接于连杆20,挡板19抵接于箱体1内壁,箱盖2上设有通风孔22,通风孔22内设有防尘网。
在具体的使用中,通过控制器将本装置放置在需要诱捕红火蚁的田间地块等,通过控制器启动电磁阀、电动推杆4、电热板18和风机11,电磁阀开启可将储料桶12内的诱捕剂投放到固定板17上,电动推杆4缩短使得连杆20带动挡板19位置上升并与通孔7相分离,电热板18工作对诱捕剂进行预热,使得诱捕剂散发出气味,风机11工作产生的气流携带诱捕剂散发出气味通过通孔7散出,有利于吸引红火蚁通过通孔7进入到箱体1内部,当红外传感器14检测到箱体1内部的红火蚁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动推杆4和电热板18工作,电动推杆4伸长促使连杆20带动挡板19位置下降,对通孔7进行遮挡,防止红火蚁逃出,通过温度传感器15配合电热板18对箱体1内部进行加热,使得箱体1内部的温度提升至45-60℃,并保持一定时间,可以将箱体1内部的红火蚁杀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箱盖(2),所述箱盖(2)顶部设有提手(3),底部两侧对称设有电动推杆(4),所述箱盖(2)两侧对称设有上耳板(5),所述箱体(1)两侧对称设有下耳板(6),所述下耳板(6)底部均匀设有若干通孔(7),所述箱体(1)内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板(8),两个所述支撑板(8)顶部设有隔板(9),所述隔板(9)顶部设有蓄电池(10)和风机(11),所述蓄电池(10)一侧设有储料桶(12),所述风机(11)一侧设有控制器(13),所述隔板(9)底部设有红外传感器(14)和温度传感器(15),所述储料桶(12)底部设有给料管(16),所述箱体(1)内底面设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底部设有电热板(18),所述箱体(1)内部两侧对称设有挡板(19),所述挡板(19)顶部设有连杆(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耳板(5)与下耳板(6)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为L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1)的出风管延伸至隔板(9)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管(16)上设有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0)顶端连接于电动推杆(4),底端连接于连杆(20),所述挡板(19)抵接于箱体(1)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上设有通风孔(22),所述通风孔(22)内设有防尘网。
CN202222007804.7U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 Active CN217791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7804.7U CN217791125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7804.7U CN217791125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1125U true CN217791125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9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7804.7U Active CN217791125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1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2794A (zh) 一种农业种子振动筛选烘干装置
CN110881448A (zh) 一种农业大棚内用双吸引灭虫装置
CN102461480B (zh)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
CN217791125U (zh) 一种环保型红火蚁诱捕装置
CN206576117U (zh) 一种针对仓储螟蛾类害虫的诱捕器
CN206629815U (zh) 一种昆虫捕捉装置
CN206949324U (zh) 集寄生蜂、不育雄虫与me释放一体的橘小实蝇防治装置
JPH07203821A (ja) 二酸化炭素を用いて雌蚊を取る装置
CN108782317A (zh) 一种自动收集鸡蛋的鸡舍
CN109692798B (zh) 雄蜂筛选装置及雄蜂筛选方法
CN205727702U (zh) 一种水田蜘蛛饲养装置
CN206043190U (zh) 一种农业用太阳能捕虫箱
CN207219908U (zh) 一种害虫防治箱
KR20170085337A (ko) 곤충 사육 장치
CN202222306U (zh) 一种苍蝇诱捕器
CN216567906U (zh) 一种用于林业防治病虫害熏蒸装置
JP2544692Y2 (ja) ゴキブリ捕獲器
CN207692800U (zh) 发光吸入式诱杀果蝇装置
CN112931461A (zh) 一种烟草工业设备除虫装置
CN218278380U (zh) 一种用于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JP3149604U (ja) ダニ駆除剤試験装置及びダニ駆除部材
CN211672068U (zh) 一种用于植物保护的灭虫装置
CN214962120U (zh) 蟑螂诱捕器
CN214102873U (zh) 一种厨房用的蟑螂诱捕装置
CN214593783U (zh) 一种用于烟叶仓库防治烟草粉螟的杀虫粉剂施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4

Address after: Room 206, No. 20, Jinying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Yitia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37000 Foot Mountain, Dalu Village, Renhou Town, Yuzhou District, Yu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BINDEL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