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9713U - 一种指环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环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9713U
CN217789713U CN202221982940.1U CN202221982940U CN217789713U CN 217789713 U CN217789713 U CN 217789713U CN 202221982940 U CN202221982940 U CN 202221982940U CN 217789713 U CN217789713 U CN 217789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upport
hole
damp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829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蒙煜乐
方萃彧
何翠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yu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yu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yu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yu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829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9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9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9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环支撑架,包括贴合结构,贴合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吸附于移动终端的吸附部,贴合结构中空形成有第一避让孔;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的外径比第一避让孔的外径小,第一支撑环的第一端与第一避让孔的孔边旋转连接,以将第一支撑环从第一避让孔向外伸入或收纳回第一避让孔中;第二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的外径比第一避让孔的外径小,第二支撑环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环的第二端旋转连接,以将第二支撑环从第一避让孔向外伸入或收纳回第一避让孔。指环支撑架可收缩,减少空间的占用,方便用户随时携带外出使用;还能自由调整指环支撑架对移动终端的支撑角度,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各种角度和高度进行摆放,提高指环支撑架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指环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移动终端支撑架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指环支撑架。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的支撑架是一种能够在用户观看手机视频时支撑整部移动终端等,避免用户长时间拿举手机,且能够支撑到合适的角度,以极大的便利用户观看视频。但目前的支撑架难以控制多个支撑角度,只能局限于一种或两种支撑角度的状态;
另外,支撑架如果不能收缩成体积较小的体型,不方便用户平时在外携带,而且还会占用一定的存放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环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指环支撑架,所述指环支撑架包括:
贴合结构,所述贴合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吸附于移动终端的吸附部,所述贴合结构中空形成有第一避让孔;
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径比第一避让孔的孔径小,所述第一支撑环的第一端与第一避让孔的孔边旋转连接,以将第一支撑环从第一避让孔向外伸入或收纳回第一避让孔中;
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外径比第一避让孔的孔径小,所述第二支撑环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环的第二端旋转连接,以将第二支撑环从第一避让孔向外伸入或收纳回第一避让孔中且贴在第一支撑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孔边设置有第一导转组件和向第一避让孔的中心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导转组件内置在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一导转组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连接部贯通有供第一转轴穿设出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支撑环的第一端与第一转轴旋转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转组件还包括第一阻尼部,所述第一阻尼部内贯通有与第一轴孔连通的第一阻尼管道,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地设置第一阻尼管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具有容纳腔,所述第一阻尼部可拆装地设置在容纳腔;
所述容纳腔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阻尼部上贯通有将定位柱伸入或伸出的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贴合结构靠向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环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导转组件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导转组件内置在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导转组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连接部贯通有供第二转轴穿设出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支撑环的第一端与第二转轴旋转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转组件还包括第二阻尼部,所述第二阻尼部中空形成有第二阻尼管道,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第二阻尼管道,以将第二阻尼部套置在第二转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环靠向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贴合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所述第一定位环与第二定位环之间相隔有用于容纳吸附部的容置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附部包括:
多个磁吸件,每个磁吸件均设置于容置腔内,每个磁吸件与相邻的磁吸件之间相对设置且相隔的距离相同;或
多个粘贴片,每个粘贴片均设置于容置腔内,每个粘贴片与相邻的粘贴片之间相隔的距离相同;
覆盖片,所述覆盖片设置在每个磁吸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指环支撑架可收缩,减少空间的占用,方便用户随时携带外出使用;还可以自由调整指环支撑架对移动终端的支撑角度,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各种角度和高度进行摆放,提高指环支撑架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另外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第一阻尼部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导转组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导转组件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端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第二限位端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各种支撑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的吸附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案提供了一种指环支撑架,指环支撑架可收缩,减少空间的占用,方便用户随时携带外出使用;还可以自由调整指环支撑架对移动终端的支撑角度,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各种角度和高度进行摆放,提高指环支撑架的通用性。根据附图1-9中所示,角度指环支撑架的具体结构包括:
贴合结构1,本实施例的贴合结构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吸附于移动终端的吸附部16,将移动终端直接放置在吸附部16上,使得移动终端紧贴在贴合结构1上。贴合结构1的内侧中空形成有第一避让孔11,该第一避让孔 11用于容纳第一支撑环2和第二支撑环3。
第一支撑环2,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环2的外径比第一避让孔11的孔径小,第一支撑环2的第一端与第一避让孔11的孔边旋转连接,将第一支撑环2向第一避让孔11的方向旋转时,以将第一支撑环2从第一避让孔11 向外伸入或收纳回第一避让孔11中,由于整个第一支撑环2在收纳回第一避让孔11内时,整个第一支撑环2没有从第一避让孔11之外伸入一部分,因此减少了空间的占用。
另外,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撑时,则将第一支撑环2向第一避让孔 11外的方向伸出,以调整至其中一个角度;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环2相对于贴合结构1可调整旋转的角度的范围为0-95°。
第二支撑环3,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环3的外径比第一避让孔11的孔径小,第二支撑环3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环2的第二端旋转连接,以将第二支撑环3从第一避让孔11向外伸入或收纳回第一避让孔11中且贴在第一支撑环2上。将第二支撑环3向第一避让孔11的方向旋转时,从而将整个第二支撑环3收纳回第一避让孔11内,第二支撑环3伸入第一避让孔11 后并贴在第一支撑环2上,与第一支撑环2相互叠加在一起,通过第一支撑环2和第二支撑环3都收纳回第一避让孔11内后,使得整个结构形成体型较小的板块形。
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撑时,则将第二支撑环3向第一避让孔11外的方向伸出,以调整至其中的一个角度,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环3相对于第一支撑环2可调整旋转的角度的范围为0-180°。
第一支撑环2和第二支撑环3收纳回第一避让孔11内时,第一支撑环 2的旋转方向与第二支撑环3的旋转方向为相反,第一支撑环2的第一端绕着贴合结构1的内侧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转,直到第一支撑环2收纳回第一避让孔11内后完成第一步收缩;第二支撑环3的第一端绕着第二支撑环3 的第二端以顺时针的方向旋转,直到第二支撑环3收纳回第一避让孔11内并叠在第一支撑环2上后,从而完成第二步收缩。
贴合结构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导转组件22和向第一避让孔11的中心延伸的第一连接部21,第一导转组件22内置在第一连接部21,第一连接部21仅向第一避让孔11的中心方向延伸一部分,使得第一支撑环2可绕着第一连接部21旋转。
第一导转组件22包括第一转轴223,第一连接部21贯通有供第一转轴 223穿设出的第一轴孔211,第一转轴223的两端通过第一轴孔211穿设出第一连接部21向外。第一支撑环2的第一端与第一转轴223旋转连接,第一支撑环2的第一端可绕着第一转轴223进行旋转。
第一导转组件22还包括第一阻尼部221,第一阻尼部221内贯通有与第一轴孔211连通的第一阻尼管道222,第一阻尼部221内置在第一连接部 21,第一转轴223可旋转地设置第一阻尼管道222中,第一转轴223的两端伸出第一阻尼管道222外,通过第一阻尼部221来削弱第一转轴223的旋转速度,增加了第一转轴223在旋转过程的阻力感,限制了第一转轴223 的旋转速度,防止第一支撑环2在没有受到任何推动的情况下而发生晃动。
贴合结构1靠向第一连接部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端12,第一支撑环2绕着第一转轴223从第一避让孔11向外伸入并旋转至95°时,会被贴合结构1上的第一限位端12所卡住,通过第一限位端12对第一支撑环2 限定了旋转角度范围,保证贴合结构1对移动终端处于一个合适的摆放角度。
第一连接部21上具有容纳腔23,容纳腔23的腔体形状与第一阻尼部 221的形状相适配,第一阻尼部221可拆装地设置在容纳腔23。容纳腔23 上设置有定位柱24,第一阻尼部221上贯通有将定位柱24伸入或伸出的定位孔25,第一阻尼部221安装入容纳腔23内时,需要第一阻尼部221上的定位孔25对准定位柱24,并将定位柱24插接入定位孔25内,此时完成第一阻尼部221的安装。需要拆出第一阻尼部221时,需要先将第一转轴223 从第一阻尼部221中取出,接着将第一阻尼部221向上扣出即可。
第一支撑环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导转组件32和第二连接部31,第二导转组件32内置在第二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1向上延伸一部分,使得第二支撑环3在旋转中不会被第一支撑环2朝向第二支撑环3的一端所阻挡住,从而可进行180°的调整旋转。
第二导转组件32包括第二转轴321,第二连接部31贯通有供第二转轴 321穿设出的第二轴孔,第二支撑环3的第一端与第二转轴321旋转连接,第二转轴321的两端穿设出第二连接部31并向外延伸,第二支撑环3可绕着穿设出第二连接部31外的第二转轴321进行旋转。
第二导转组件32还包括第二阻尼部322,第二阻尼部322内置在第二连接部31内,第二阻尼部322中空形成有第二阻尼管道,第二转轴321设置于第二阻尼管道,以将第二阻尼部322套置在第二转轴321上,第二转轴321位于第二阻尼管道并被第二阻尼部322紧密套置,从而削弱第二转轴321的旋转速度,增加了第二转轴321在旋转过程的阻力感,限制了第二转轴321的旋转速度,防止第二支撑环3在没有受到任何推动的情况下发生晃动。
第一支撑环2靠向第二连接部3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端33,第二支撑环3绕着第二转轴321从第一避让孔11向外伸入并旋转至180°时,会被第一支撑环2上的第二限位端33所卡住,通过第二限位端33对第二支撑环3限定了一定的旋转角度范围,保证贴合结构1对移动终端处于一个合适的摆放角度。
根据附图8所示,第一支撑环2和第二支撑环3对贴合结构1可以调整为这6种支撑角度,但不局限于附图8所示的这6种支撑角度的状态。
第一支撑环2和第二支撑环3的内侧均中空形成第二避让孔34,第一支撑环2和第二支撑环3收纳回第一避让孔11,贴合结构1吸附于移动终端的后盖,此时手指通过第一避让孔11和第二避让孔34可扣住整个指环支撑架携带出去。
贴合结构1包括第一定位环13和第二定位环14,第一定位环13与第二定位环14之间相隔有用于容纳吸附部16的容置腔15,容置腔15的腔体与吸附部16的形状相适配,因此吸附部16可直接内置在容置腔15。第一定位环13和第二定位环14均为圆环形,因此第一定位环13与第二定位环 14之间的容置腔15也是为圆环形,保证了移动终端是以横向摆放的角度或竖向摆放的摆放角度都能被吸附部16所吸附住。
吸附部16包括多个磁吸件,每个磁吸件与相邻的磁吸件之间相对设置且相隔的距离相同,磁吸件可以是磁铁结构等,可将金属后盖的移动终端直接吸附,每个磁吸件均设置于容置腔15内,每个磁吸件的厚度小于容置腔 15的腔体深度,保证了磁吸件设置于容置腔15内并不会向外凸出一部分。
或者,吸附部16为多个粘贴片,每个粘贴片均设置于容置腔15内,每个粘贴片与相邻的粘贴片之间相对设置且相隔的距离相同,通过粘贴片直接对手机后盖粘贴住。
吸附部16还包括覆盖片17,覆盖片17设置在每个磁吸件上,而且还直接盖在容置腔15上,防止每个磁吸件从容置腔15内向外掉落出去。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指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支撑架包括:
贴合结构,所述贴合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吸附于移动终端的吸附部,所述贴合结构中空形成有第一避让孔;
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径比第一避让孔的孔径小,所述第一支撑环的第一端与第一避让孔的孔边旋转连接,以将第一支撑环从第一避让孔向外伸入或收纳回第一避让孔中;
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外径比第一避让孔的孔径小,所述第二支撑环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环的第二端旋转连接,以将第二支撑环从第一避让孔向外伸入或收纳回第一避让孔中且贴在第一支撑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孔边设置有第一导转组件和向第一避让孔的中心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导转组件内置在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一导转组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连接部贯通有供第一转轴穿设出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支撑环的第一端与第一转轴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指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转组件还包括第一阻尼部,所述第一阻尼部内贯通有与第一轴孔连通的第一阻尼管道,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地设置第一阻尼管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指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具有容纳腔,所述第一阻尼部可拆装地设置在容纳腔;
所述容纳腔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阻尼部上贯通有将定位柱伸入或伸出的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指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结构靠向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导转组件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导转组件内置在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导转组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连接部贯通有供第二转轴穿设出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支撑环的第一端与第二转轴旋转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指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转组件还包括第二阻尼部,所述第二阻尼部中空形成有第二阻尼管道,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第二阻尼管道,以将第二阻尼部套置在第二转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指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靠向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所述第一定位环与第二定位环之间相隔有用于容纳吸附部的容置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指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包括:
多个磁吸件,每个磁吸件均设置于容置腔内,每个磁吸件与相邻的磁吸件之间相隔的距离相同;或
多个粘贴片,每个粘贴片均设置于容置腔内,每个粘贴片与相邻的粘贴片之间相隔的距离相同;
覆盖片,所述覆盖片设置在每个磁吸件上。
CN202221982940.1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指环支撑架 Active CN217789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2940.1U CN217789713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指环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2940.1U CN217789713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指环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9713U true CN217789713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43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82940.1U Active CN217789713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指环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9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98409U (zh) 磁吸指环支架
CN206093401U (zh) 一种多功能指环支架
CN217789713U (zh) 一种指环支撑架
KR20190006413A (ko) 파지 및 거치 기능을 갖는 휴대 단말기용 액세서리
CN218041473U (zh) 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
CN216819880U (zh) 一种磁吸折叠支架
CN213879909U (zh) 一种新型磁吸手机支架
CN212850950U (zh)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盒
CN205510169U (zh) 磁铁手机支架
CN213990210U (zh) 一种携带有指环圈的无线充电器
CN208798007U (zh) 一种手机指环扣
CN219499408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磁吸支架
CN206159794U (zh) 一种指环支架
CN216057116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3783364U (zh) 磁吸式指环扣
CN211481455U (zh) 一种耳机收纳盒
CN220798329U (zh) 一种磁吸重力支架
CN21327976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手机支架
CN204967932U (zh) 一种用于吸附移动终端的球形支架
CN219420817U (zh) 一种手机磁吸指环气囊支架
CN219938394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13403102U (zh) 一种能够收纳耳机的指环扣
CN216625804U (zh) 一种便于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手机壳
CN213458986U (zh) 一种展馆景区的语音导览装置
CN106961129B (zh) 一种可转向的充电座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