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9325U - 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 - Google Patents

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9325U
CN217789325U CN202220772916.9U CN202220772916U CN217789325U CN 217789325 U CN217789325 U CN 217789325U CN 202220772916 U CN202220772916 U CN 202220772916U CN 217789325 U CN217789325 U CN 217789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phone shell
installation cavity
wireless charging
she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729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d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d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729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9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9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93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手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其中,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手机壳本体,手机壳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充电线圈,嵌设于第一安装腔内;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分别与充电线圈的两端相连,用于与充电设备的正极和负极接触连接;磁吸组件,磁吸组件嵌设于第二安装腔内,并适于沿第二安装腔往复运动,用于与具有磁性件的设备相磁吸。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手机无线充电的效率,并便于手机与云台等具有磁性件的设备的装配,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体验度。

Description

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手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手机无线充电的方案中,通常是在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手机终端分别设置充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当两者靠近,充电线圈基于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受电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电能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进而实现从无线充电设备向手机进行供电。但是其充电线圈的尺寸和充电距离受限于无线充电设备内的安装空间,以及手机壳体(包括手机保护壳)和无线充电设备的壳体厚度的限制,因此充电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用于提高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时的充电效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手机壳本体,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充电线圈,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分别与所述充电线圈的两端相连,用于与充电设备的正极和负极接触连接;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适于沿所述第二安装腔往复运动,用于与具有磁性件的设备相磁吸。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用于套设在手机的外部,并用于与充电设备相连,当手机打开无线充电功能的情况下,便可对手机进行快速充电,具体地,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手机壳本体、充电线圈、正极触点、负极触点和磁吸组件。其中,手机壳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充电线圈的两端与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相连,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用于与充电设备的正极和负极接触配合,由于充电线圈嵌设于第一安装腔内,其安装空间较大,便于充电线圈的安装,且线圈尺寸可相应增大,以提高手机的无线充电效率。同时,相较于充电线圈设置在充电设备的方案而言,充电线圈与手机终端的充电距离得到减少,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手机的充电效率;此外,又通过第二安装腔内嵌设磁吸组件,磁吸组件能够沿第二安装腔往复运动,且能够在滑动至第二安装腔的第一预设位置(即手机中部位置)时与具有磁性件的设备上的磁吸件相磁吸,以达到有效固定手机的目的,同时在不需要使用磁吸固定时,可将磁吸组件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即手机壳底部位置),以避免干扰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环形通道,所述充电线圈绕设于所述环形通道内。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第一安装腔内设置环形通道,这样,当充电线圈设于环形通道内时,环形通道起到固定线圈的作用,以避免充电线圈在第一安装腔内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充电线圈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形通道的两侧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充电线圈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分别与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负极触点相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充电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与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相连接,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起到对充电线圈与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之间的连接的限位作用,防止其相对手机壳本体发生晃动,保证充电线圈与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之间的连接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平行设置,且沿所述手机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平行设置,并使两者沿手机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整体设置较为规整,不仅可避免充电线圈与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之间的连接线因连线而造成无法充电,又有助于提高产品整体的美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之间,并沿所述手机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第二安装腔设置在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之间,并将其沿手机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从而可保证磁吸组件在第二安装腔内往复运动时不会与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以及充电线圈发生碰撞,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磁吸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件和设于所述滑动连接件上的磁吸件,所述滑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安装腔滑动连接,并适于沿所述第二安装腔往复滑动,所述磁吸件用于与所述具有磁性件的设备相磁吸。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磁吸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件和磁吸件,磁吸组件与第二安装腔安装时,将滑动连接件与第二安装腔滑动连接,将磁吸件设置在滑动连接件上,这样当滑动连接件相对第二安装腔往复滑动时,便可调整磁吸件的位置,便于与云台、磁吸式充电宝等可以磁吸固定手机的设备进行装配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腔沿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与所述手机壳本体之间限定有滑道,所述滑动连接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滑道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插设于所述滑道内,并适于沿所述滑道往复滑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第二安装腔内限定有滑道,将滑动连接件配置为与滑动相适配的滑块,滑块插入滑道并相对滑道往复滑动,从而可带动磁吸件往复运动,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机壳本体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充电设备上的限位配合部相配合,以固定所述手机壳本体与所述充电设备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手机壳本体上设置用于与充电设备限位配合的限位部(如凹槽或凸起),在充电设备上可设置限位配合部,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相配合,从而可提高手机壳本体上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与充电设备上正极和负极接触配合的效率,同时有助于提高充电时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用于与所述充电设备上的限位凸起插接配合;或者,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与所述充电设备上的限位凹槽插接配合。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
本申请第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因此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101、手机壳本体;102、第一安装腔;103、第二安装腔;104、充电线圈;105、正极触点;106、负极触点;107、磁吸组件;1071、磁吸件;1072、滑动连接件;108、第一连接通道;109、第二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考图1,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手机壳本体101,手机壳本体101的内部设有第一安装腔102和第二安装腔103;充电线圈104,嵌设于第一安装腔102内;正极触点105和负极触点106,分别与充电线圈104的两端相连,用于与充电设备的正极和负极接触连接;磁吸组件107,磁吸组件107嵌设于第二安装腔103内,并适于沿第二安装腔103往复运动,用于与具有磁性件的设备相磁吸。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100,用于套设在手机的外部,并用于与充电设备相连,当手机打开无线充电功能的情况下,便可对手机进行快速充电,具体地,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100包括手机壳本体101、充电线圈104、正极触点105、负极触点106和磁吸组件107。其中,手机壳本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腔102和第二安装腔103,充电线圈104的两端与正极触点105和负极触点106相连,正极触点105和负极触点106用于与充电设备的正极和负极接触配合,由于充电线圈104嵌设于第一安装腔102内,其安装空间较大,便于充电线圈104的安装,且线圈尺寸可相应增大,以提高手机的无线充电效率。同时,相较于充电线圈104设置在充电设备内的方案而言,充电线圈104与手机终端的充电距离得到减少,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手机的充电效率;此外,又通过第二安装腔103内嵌设磁吸组件107,磁吸组件107能够沿第二安装腔103往复运动,且能够在滑动至第二安装腔103的第一预设位置(即手机中部位置)时与具有磁性件的设备上的磁吸件1071相磁吸,以达到有效固定手机的目的,同时在不需要使用磁吸固定时,可将磁吸组件107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包括手机壳底部位置),以避免干扰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腔102内设有环形通道,充电线圈104绕设于环形通道内。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第一安装腔102内设置环形通道,这样,当充电线圈104设于环形通道内时,环形通道起到固定线圈的作用,以避免充电线圈104在第一安装腔102内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充电线圈104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环形通道的两侧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通道108和第二连接通道109,充电线圈104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通道108和第二连接通道109分别与正极触点105和负极触点106相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充电线圈10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通道108和第二连接通道109与正极触点105和负极触点106相连接,第一连接通道108和第二连接通道109起到对充电线圈104与正极触点105和负极触点106之间的连接的限位作用,防止其相对手机壳本体101发生晃动,保证充电线圈104与正极触点105和负极触点106之间的连接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通道108和第二连接通道109平行设置,且沿手机壳本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第一连接通道108和第二连接通道109平行设置,并使两者沿手机壳本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整体设置较为规整,不仅可避免充电线圈104与正极触点105和负极触点106之间的连接线因连线而造成无法充电,又有助于提高产品整体的美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安装腔103设于第一连接通道108和第二连接通道109之间,并沿手机壳本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第二安装腔103设置在第一连接通道108和第二连接通道109之间,并将其沿手机壳本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从而可保证磁吸组件107在第二安装腔103内往复运动时不会与第一连接通道108和第二连接通道109以及充电线圈104发生碰撞,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磁吸组件107包括:滑动连接件1072和设于滑动连接件1072上的磁吸件1071,滑动连接件1072与第二安装腔103滑动连接,并适于沿第二安装腔103往复滑动,磁吸件1071用于与具有磁性件的设备相磁吸。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磁吸组件107包括滑动连接件1072和磁吸件1071,磁吸组件107与第二安装腔103安装时,将滑动连接件1072与第二安装腔103滑动连接,将磁吸件1071设置在滑动连接件1072上,这样当滑动连接件1072相对第二安装腔103往复滑动时,便可调整磁吸件1071的位置,便于与云台、磁吸式充电宝等可以磁吸固定手机的设备进行装配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安装腔103沿手机壳本体10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与手机壳本体101之间限定有滑道,滑动连接件1072被配置为与滑道相适配的滑块,滑块插设于滑道内,并适于沿滑道往复滑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第二安装腔103内限定有滑道,将滑动连接件1072配置为与滑动相适配的滑块,滑块插入滑道并相对滑道往复滑动,从而可带动磁吸件1071往复运动,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手机壳本体101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与充电设备上的限位配合部相配合,以固定手机壳本体101与充电设备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手机壳本体101上设置用于与充电设备限位配合的限位部(如凹槽或凸起),在充电设备上可设置限位配合部,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相配合,从而可提高手机壳本体101上正极触点105和负极触点106与充电设备上正极和负极接触配合的效率,同时有助于提高充电时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部包括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用于与充电设备上的限位凸起插接配合;或者,限位部包括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用于与充电设备上的限位凹槽插接配合。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100。
本申请第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100,因此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机壳本体,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
充电线圈,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
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分别与所述充电线圈的两端相连,用于与充电设备的正极和负极接触连接;
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适于沿所述第二安装腔往复运动,用于与具有磁性件的设备相磁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环形通道,所述充电线圈绕设于所述环形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通道的两侧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充电线圈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分别与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负极触点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平行设置,且沿所述手机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安装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之间,并沿所述手机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
滑动连接件和设于所述滑动连接件上的磁吸件,所述滑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安装腔滑动连接,并适于沿所述第二安装腔往复滑动,所述磁吸件用于与所述具有磁性件的设备相磁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安装腔沿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与所述手机壳本体之间限定有滑道,所述滑动连接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滑道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插设于所述滑道内,并适于沿所述滑道往复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机壳本体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充电设备上的限位配合部相配合,以固定所述手机壳本体与所述充电设备的相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用于与所述充电设备上的限位凸起插接配合;或者
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与所述充电设备上的限位凹槽插接配合。
10.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
CN202220772916.9U 2022-04-01 2022-04-01 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789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2916.9U CN217789325U (zh) 2022-04-01 2022-04-01 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2916.9U CN217789325U (zh) 2022-04-01 2022-04-01 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9325U true CN217789325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6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7291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789325U (zh) 2022-04-01 2022-04-01 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9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6320B2 (en) Combination electronic cigarette holder and charger
TW201325008A (zh) 無線充電式可攜帶型電子裝置及無線充電系統
US10855092B2 (en) Combination electronic cigarette holder and charger
CN214380128U (zh) 供电结构及脱毛美容仪
CN112269478A (zh) 一种触控笔及电子产品组件
US20060214628A1 (en) Induction charge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N217789325U (zh) 手机壳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
CN217769526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宝
CN112887863B (zh) 无线耳机盒
CN211320978U (zh) 无线充电器及电动个护产品套件
CN210326327U (zh) 具有提醒功能的usb线
CN212258496U (zh) 一种功能型无线充电保护壳
CN209057338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的蓝牙耳机
CN112163440A (zh) 能够由无线充电座充电的指环扫描仪及扫描系统
CN207531030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充磁系统
CN212411024U (zh) 一种耳机、手表二合一装置
CN2385460Y (zh) 电池自动充电装置
CN215833719U (zh) 智能眼镜的连接结构
CN21029777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手机
CN214412411U (zh) 一种无线辅助充电装置
CN215378476U (zh) 一种无线充移动电源
KR20010018922A (ko) 휴대용 발전충전밧데리
CN217508324U (zh) 一种磁吸无线充电支架
CN216489847U (zh) 电容笔无线充充电盒
EP3787144A1 (en) Combination electronic cigarette holder and char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