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4284U - 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4284U
CN217784284U CN202221545789.5U CN202221545789U CN217784284U CN 217784284 U CN217784284 U CN 217784284U CN 202221545789 U CN202221545789 U CN 202221545789U CN 217784284 U CN217784284 U CN 217784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water
switching
piece
pressur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57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陈名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57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4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4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4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包括本体、切换件和辅动件,本体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过水腔,过水腔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出水口的横截面积;切换件置于过水腔中并受水力驱动沿第一方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当第一出水口打开且第二出口封闭时,切换件滑动于第一位置以使第一出水口出水,当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口均打开时,切换件滑动至第二位置以仅使第二出水口出水;辅动件置于过水腔中并作用于本体和切换件以辅助切换件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由于辅动件的作用,切换顺利,在水压低时不会导致切换后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出水的情况,不会导致水的浪费,从而方便使用满足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出水装置常将第二出水件和第一出水件结合为一体实现两路出水,并且为更加便捷的切换,出水装置内设有切换件,当第二出水件打开出水时,即使第一出水件仍处于打开状态,切换件在水力的作用下仍然运动直至到达特定位置时封堵第一出水件的出水,仅仅使第二出水件出水,从而实现自动切换,方便用户使用;但是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存在切换件无法切换到特定位置,导致第一出水件和第二出水件均出水的情况,导致水的浪费并且无法达到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切换件无法切换到特定位置,导致第一出水件和第二出水件均出水的情况,导致水的浪费并且无法达到用户的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包括:
本体,其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过水腔,所述过水腔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横截面积;
切换件;其置于所述过水腔中并受水力驱动沿第一方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当所述第一出水口打开且所述第二出口封闭时,所述切换件滑动于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出水口出水,当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打开时,所述切换件滑动至第二位置以仅使所述第二出水口出水;
辅动件,其置于所述过水腔中并作用于所述本体和所述切换件以辅助所述切换件由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沿第一方向布设且相背离;
所述切换件靠近第一出水口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出水口的第一压力面,靠近第二出水口的另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出水口的第二压力面,所述第一压力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面。
基于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中,所述切换件设有轴部和分别沿所述轴部两端径向延伸的第一承压部和第二承压部,其中,所述第一承压部于所述轴部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承压部于所述轴部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的一端,所述第一压力面形成于所述第一承压部,所述第二压力面形成于所述第二承压部。
基于第三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承压部还设有第三压力面,所述第三压力面朝向所述第二出水口且相对所述第二压力面更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三压力面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压力面的面积相等。
基于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切换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相对所述第二压力面更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密封件设有倾斜的第一受压面,所述第一受压面朝向所述第二出水口以使第二压力面处的水仅允许沿朝向第二出水口的方向流动。
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在第六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过水腔设有适于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水道和第二过水道,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二过水道;所述第二密封件凸设于所述第二过水道的侧壁以与所述切换件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端脱离配合或配合实现所述第一过水道和所述第二过水道连通或相互密封。
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在第七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设有朝向相对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切换件于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限位面相抵,所述切换件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限位面相抵。
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在第八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动件为弹簧。
基于第八技术方案,在第九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阀,第二出水件和第一出水件,所述控制阀装设于所述本体,所述过水腔设有进水口,所述控制阀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固接并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固接并和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
基于第九技术方案,在第十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水件始终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出水件包括软管、出水件本体和开关,所述软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出水件本体,所述开关装设于所述出水件本体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水件主体的出水。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第一技术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第二出水件的进水最小截面直径小于第一出水件的进水最小截面直径时,如第二出水件的进水最小截面直径为4mm,而第一出水件的进水最小截面直径为10mm,两者间会产生压力差,第二出水件处压力更大,若切换件仅通过水力驱动,则要运动到达封堵第一出水件的出水且仅使第二出水件出水的位置时需要更大的水压以克服压力差,因此当低压时,则切换件不能正常滑动,导致第一出水件和第二出水件均出水的情况。
在本方案中,过水腔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出水口的横截面积,即第一出水口对应的是实际使用时第一出水件的进水截面面积,第二出水口对应的是实际使用时第二出水件的进水截面面积;
当第一出水口打开时,切换件在水力作用下克服辅动件施加给切换件的阻力滑动于第一位置,使得第一出水口出水和辅动件储能,当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打开时,切换件在水力作用下并在辅动件释能辅助下克服压力差从而顺利移动至第二位置,使第二出水口出水,完成切换。
由于辅动件的作用,切换顺利,在水压低时不会导致切换后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出水的情况,不会导致水的浪费,从而方便使用,满足用户需求。
2、第二技术方案,切换件设有朝向第二出水口的第一压力面和朝向第一出水口的第二压力面,且第一压力面的面积小于第二压力面的面积,当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打开时,由于第一压力面和第二压力面的面积差,水力作用于第二压力面的力大于第一压力面的力,所以在水力作用下切换件将实现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切换并保持于第二位置。当仅第一出水口打开或仅第二出水口打开时,切换件与打开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处于保压状态,以仅第一出水口打开为例,第二压力面处保压,即水力对第二压力面的作用将被抵消,该端不受力,此时水力仅对第一压力面作用,当水力对第一压力面作用大于辅动件施加给切换件的阻力时即驱动移动,切换件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并保持于第一位置,从而完成切换。
3、第三技术方案,切换件设有轴部和分别沿轴部两端径向延伸的第一承压部和第二承压部,其中,第一承压部于轴部靠近第一出水口的一端,第二承压部于轴部靠近第二出水口的一端,第一压力面形成于第一承压部,第二压力面形成于第二承压部,该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4、第四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三压力面的面积和第二压力面的面积相等,使得第二承压部两端水压在第二出水口打开时平衡。
5、第五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设有第一受压面,第一受压面朝向第二出水口以使第二压力面处的水仅允许沿朝向第二出水口的方向流动,使得关闭第二出水口时,切换件和第二出水口间的水不会向第二压力面处反流,水力不会减少,使水力给切换件提供一足以抵消作用于第二压力面处的水力的力,保证切换件能顺利上行。
6、第六技术方案,通过设有第二密封件,当切换件于第一位置时,切换件与第二密封件脱离抵接以使得脱离密封状态,从而使第一出水口出水,当切换件于第二位置时,切换件与第二密封件抵接进入密封状态,从而第一出水口止水,保证密封状态。
7、第七技术方案,通过本体设有相对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当切换件抵于第一限位面时,则到达第一位置,当切换件抵于第二限位面时,则到达第二位置,从而防止切换件运动过位脱离导向的问题。
8、第八技术方案,辅动件为弹簧,弹簧价格低,制备装配简单,当然辅动件也可以是其他适于在受压时变形,不受压时恢复的具有弹性的物件,如橡胶等。
9、第九技术方案,通过控制阀控制过水腔的进水,不管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是否处于出水,当关闭时即可同步关闭,方便用户操作通过第二出水件和第一出水件,从而实现两种方式出水,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选择。
10、第十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出水件始终于泄压状态,当开关控制出水件本体出水时,即第二出水口处于泄压状态,则第一出水件不出水,切换至出水件本体出水,当开关控制出水件本体止水时,第二出水口不泄压,切换至第一出水件出水,通过该设置提醒用户控制阀还未关闭,防止第二出水件的软管长期承压,导致破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自动切换出水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自动切换出水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滑套的立体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第一密封件或第二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切换件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标示处的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切换件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标示处的放大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本体1;壳体11;第一腔111;第一限位面1111;第二腔112;第一出水口1121;第三腔113;进水口114;接头12;第二限位面121;垫片13;第二出水口131;第二密封件14;第二受压面141;插座15;插孔151;滑套16;滑道161;过水孔162;第一过水道17;第二过水道18;
切换件2;滑杆21;第一压力面211;第二压力面212;第一密封件22;第一受压面221;
辅动件3;
控制阀4;
第一出水件5;
第二出水件6;软管61;出水件本体62;开关63;螺帽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参见图1-图9,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包括本体1、切换件2、辅动件3、控制阀4、第一出水件5、第二出水件6、第一密封件22和第二密封件14。
参考图6-图9,本体1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过水腔,过水腔设有第一出水口1121、第二出水口131和进水口114,具体的,过水腔包括适于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水道17和第二过水道18,第一出水口1121设于第二过水道18,第二出水口131和进水口114设于第一过水道17。第二密封件14凸设于第二过水道18的侧壁。本体1还设有朝向相对的第一限位面1111和第二限位面121,其中第一限位面1111相对第二限位面121更靠近第一出水口1121。本体1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凸出于本体1的外壁。
具体的,本体1包括壳体11、接头12、垫片13、第二密封件14、插座15和滑套16。
壳体11中空并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111、第二腔112和第三腔113,第一腔111和第二腔11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腔113通过进水口114和第一腔111连通;
垫片13、接头12和第一腔111围合而成的空间形成第一过水道17。接头12具有凸部且中部贯通以过水,接头12与壳体11螺接,并使凸部伸入第一腔111内,凸部的端面形成第二限位面121,第二限位面121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腔111的顶壁设有沿第一方向朝向接头12延伸的限位部,限位部朝向接头12的端面形成第一限位面1111,第一限位面1111垂直于第一方向且朝向与第二限位面121相对;垫片13盖设于接头12背离于凸部的开口,垫片13设有第二出水口131。
第二腔112、滑套16和第二密封件14共同围合形成第二过水道18。第二腔112设有与第二出水口131相背离的第一出水口1121,且第一出水口1121和第二出水口131沿第一方向布设,以使用时为例,第一出水口1121朝上,第二出水口131朝下,且第二出水口13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出水口1121的横截面积。第二密封件14和滑套16置于第二腔112中且第二密封件14相对滑套16更靠近第一腔111,参考图4,第二密封件14为y形密封圈,第二密封件14设有第二受压面141,第二受压面141向远离第一出水口1121的方向延伸,当水向第一出水口1121流动时,第二受压面141受水力作用变形以阻挡第一过水道17的水向第二过水道18流动,当水向第一过水道17流动时,第二受压面141受水力作用变形以允许水向第一过水道17流动,从而防止第一出水口1121处积水。参考图3,滑套16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的滑道161和过水孔162,过水孔162环设于滑道161四周并与滑道16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过水孔162设有四个,且始终与第一出水口1121连通。
第三腔113与进水管连通,控制阀4装设于壳体11以使控制阀4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置于第三腔113内且使控制阀4的出水端与进水口114连通,从而使进水管内的水经由控制阀4后由进水口114进入第一腔111中。控制阀4可以是调温阀以实现调温功能,其操作端与把手固接,以方便操作。通过控制阀4控制过水腔的进水,不管第一出水口1121和第二出水口131是否处于出水,当关闭时即可同步关闭,方便用户操作。
壳体11与插座15螺接,插座15形成安装部,安装部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的插孔151,插孔151于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投影为“C”形以插接时牢固。
切换件2置于过水腔中并受水力驱动沿第一方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于仅第一出水口1121打开时,切换件2滑动于第一位置以使第一出水口1121出水,于第一出水口1121和第二出水口131均打开时,切换件2滑动至第二位置以仅使第二出水口131出水。
切换件2设有朝向第二出水口131的第一压力面211和朝向第一出水口1121的第二压力面212,第一压力面211的面积小于第二压力面212,在本实施例中为,1:4.5,当然根据使用环境或者辅动件3的规格可相应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其能在水力作用下能进行切换,水力作用于第一压力面211和第二压力面212的上时,水力的方向与第一压力面211和第二压力面212的朝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面211为斜面,第二压力面212为平面,当然,不限于该情况,第一压力面211和第二压力面212也可同为斜面、平面或其他形状的面。
具体的,参考图5,切换件2包括滑杆21和套设于滑杆21的第一密封件22,第一压力面211和第二压力面212设于滑杆21,滑杆21还设有与第一限位面1111对应的第三限位面和与第二限位面121对应的第四限位面,滑杆21靠近第一出水口1121的一端于第二过水道18内滑动,靠近第二出水口131的一端于第一过水道17内滑动。具体的,滑杆21设有轴部和分别沿轴部两端径向延伸的第一承压部和第二承压部,其中,第一承压部于轴部靠近第一出水口1121的一端,第二承压部于轴部靠近第二出水口131的一端,第一压力面211形成于第一承压部,第二压力面212形成于所述第二承压部。第二承压部还设有第三压力面,第三压力面朝向第二出水口131且其面积与第二压力面相等,第三压力面与第二压力面212相背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压力面由台阶面形成,台阶面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密封件22的密封槽。
参考图6-图9,滑杆21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的具体过程为,具体运动过程为,滑杆21靠近第一出水口1121的一端与第二密封件14脱离抵接,并进入滑道161内且沿着滑道161朝向第一出水口1121的方向运动,当第三限位面与第一限位面1111相抵时,过水孔162与第一过水道17连通,由于滑杆21与第二密封件14脱离抵接时脱离密封状态,因此第一出水口1121出水,如图7所示。滑杆21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具体过程为,滑杆21靠近第一出水口1121的一端沿着滑道161朝向远离第一出水口1121的方向运动,直至第四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121相抵时,滑杆21靠近第一出水口1121的一端与第二密封14抵接,实现密封,从而使得过水孔162与第一过水道17不连通,即第一出水口1121止水,如图9所示。通过第二密封件14与切换件2的配合,密封效果好。且由于第二密封件14设有远离第一出水口1121的第二受压面141,切换件2在第二位置时,第二受压面141受水力作用变形以阻挡第一过水道17的水向第二过水道18流动,使密封效果更佳。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限位面和第二压力面212均由滑杆21的同一端面形成。
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面1111和第二限位面121,当切换件2抵于第一限位面1111时,则到达第一位置,当切换件2抵于第二限位面121时,则到达第二位置,从而防止切换件2运动过位脱离导向的问题。
第一密封件22为y形密封圈,第一密封件22相对第二压力面212更靠近第二出水口131,第一密封件22设有倾斜的第一受压面221,第一受压面221朝向第二出水口131以使第二压力面212处的水仅允许沿朝向第二出水口131的方向流动,使得关闭第二出水口131时,切换件2和第二出水口131间的水不会向第二压力面212处反流,即第一密封件22处密封,水力不会因为反流减少,使水力能给切换件2提供一足以抵消或大于作用于第二压力面212处的水力的力,保证切换件2能顺利上行,当从另一方向过水时,则第一密封件22不阻挡,顺利过水。在本实施例中,切换件2设有第三压力面,第三压力面由第一密封件22和滑杆21靠近第二出水口131的一端的面共同形成,作用于第三压力面的水力足以抵消作用于第二压力面212处的水力。
辅动件3,其置于过水腔中并作用于本体1和切换件2以辅助切换件2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辅动件3为弹簧并置于第一过水道17中。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第二出水件6的进水最小截面直径和第一出水件5的进水最小截面直径有差时,两者间会产生压力差,第二出水件6处压力更大,若切换件2仅通过水力驱动,则要运动到达封堵第一出水件5的出水且仅使第二出水件6出水的位置时需要更大的水压以克服压力差,因此当低压时,则切换件2不能正常滑动,导致第一出水件5和第二出水件6均出水的情况。
在本方案中,第二出水口13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出水口1121的横截面积,即第一出水口1121对应的是第一出水件5的进水截面面积,第二出水口131对应的是第二出水件6的进水截面面积;
当仅第一出水口1121打开时,切换件2对应于第二压力面212的一端处于静压状态,该端不受力,即水力对第二压力面212的作用将被抵消,此时水力仅对第一压力面211作用,当水力对第一压力面211作用大于辅动件3施加给切换件2的阻力时即驱动移动,切换件2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并保持于第一位置,从而完成切换,使得第一出水口1121出水和辅动件3储能;当第一出水口1121和第二出水口131均打开时,由于第一压力面211和第二压力面212的面积差,水力作用于第二压力面212的力大于第一压力面211的力,所以在水力作用并在辅动件3释能辅助下克服该压力差从而顺利实现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切换并保持于第二位置,仅使第二出水口131出水,完成切换。
由于辅动件3的作用,切换顺利,在水压低时也不会导致切换后第一出水口1121和第二出水口131均出水的情况,不会导致水的浪费,从而方便使用,满足用户需求。
第一出水件5的一端与本体1固接并与第一出水口1121连通,具体的,第一出水件5为出水龙头并始终于打开状态,其进水最小截面直径通常为10mm,出水龙头与壳体11固接。
第二出水件6的一端与本体1固接并和第二出水口131连通,具体的,第二出水件6为喷枪,其进水最小截面直径由垫片13决定,即由第二出水口131的面积决定,通常为4mm;第二出水件6包括软管61、出水件本体62、开关63和螺帽64,软管61两端分别连通第二出水口131和出水件本体62,开关63为按压把手式,其装设于出水件本体62并用于控制第二出水件6主体的出水;螺帽64与接头12螺接以使软管61和垫片13紧密贴合使软管61与本体1固接,该垫片13在该实施例中还起到密封作用。
令第一出水件5始终于打开状态,当开关63控制出水件本体62出水时,即第二出水口131处于打开状态,则第一出水件5不出水,切换至出水件本体62出水,当开关63控制出水件本体62止水时,第二出水口131不打开,切换至第一出水件5出水,通过该设置提醒用户控制阀4还未关闭,防止在第一出水件5和第二出水件6均停止出水时,而控制阀4还处于打开状态使得第二出水件6的软管61长期承压,导致破裂的问题。
第二出水件6的自由端适于与安装部配合以使第二出水件6的自由端相对本体1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出水件本体62插接于安装部的插孔151,实现第二出水件6洗浴或使用完成后的放置,无需一直手持使用或垂落悬挂。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出水件5和第二出水件6还可以是存在最小进水截面差的其他类型,且出水方式可不同,第二出水件6还可以是如上述喷枪式的可自启闭的花洒等,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选择。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其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过水腔,所述过水腔设有第一出水口(1121)和第二出水口(131),所述第二出水口(13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121)的横截面积;
切换件(2);其置于所述过水腔中并受水力驱动沿第一方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当所述第一出水口(1121)打开且所述第二出水口(131)封闭时,所述切换件(2)滑动于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出水口(1121)出水,当所述第一出水口(1121)和所述第二出水口(131)均打开时,所述切换件(2)滑动至第二位置以仅使所述第二出水口(131)出水;
辅动件(3),其置于所述过水腔中并作用于所述本体(1)和所述切换件(2)以辅助所述切换件(2)由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121)和所述第二出水口(131)沿第一方向布设且相背离;
所述切换件(2)靠近第一出水口(1121)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出水口(131)的第一压力面(211),靠近第二出水口(131)的另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出水口(1121)的第二压力面(212),所述第一压力面(21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面(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2)设有轴部和分别沿所述轴部两端径向延伸的第一承压部和第二承压部,其中,所述第一承压部于所述轴部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1121)的一端,所述第二承压部于所述轴部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131)的一端,所述第一压力面(211)形成于所述第一承压部,所述第二压力面(212)形成于所述第二承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压部还设有第三压力面,所述第三压力面朝向所述第二出水口(131)且相对所述第二压力面(212)更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131),所述第三压力面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压力面(212)的面积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件(22),所述第一密封件(22)套设于所述切换件(2),所述第一密封件(22)相对所述第二压力面(212)更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131),所述第一密封件(22)设有倾斜的第一受压面(221),所述第一受压面(221)朝向所述第二出水口(131)以使第二压力面(212)处的水仅允许沿朝向第二出水口(131)的方向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4),所述过水腔设有适于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水道(17)和第二过水道(18),所述第一出水口(1121)设于所述第二过水道(18);所述第二密封件(14)凸设于所述第二过水道(18)的侧壁以与所述切换件(2)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1121)的一端脱离配合或配合实现所述第一过水道(17)和所述第二过水道(18)连通或相互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设有朝向相对的第一限位面(1111)和第二限位面(121),所述切换件(2)于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限位面(1111)相抵,所述切换件(2)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限位面(121)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动件(3)为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阀(4),第二出水件(6)和第一出水件(5),所述控制阀(4)装设于所述本体(1),所述过水腔设有进水口(114),所述控制阀(4)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口(114)连通;所述第一出水件(5)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固接并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121)连通,所述第二出水件(6)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固接并和所述第二出水口(13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件(5)始终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出水件(6)包括软管(61)、出水件本体(62)和开关(63),所述软管(61)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131)和所述出水件本体(62),所述开关(63)装设于所述出水件本体(62)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水件(6)主体的出水。
CN202221545789.5U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 Active CN217784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5789.5U CN217784284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5789.5U CN217784284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4284U true CN217784284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35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5789.5U Active CN217784284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42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2078B2 (en) Faucet spray head
US7143961B1 (en) Control system for changing water flow between two shower heads
US10994288B2 (en) Water outlet terminal with purified water outlet
US20060207664A1 (en) Water valve assembly for bathroom faucets
CN217784284U (zh) 一种自动切换出水装置
US20090095361A1 (en) Control value unit for faucet assembly with hot and cold water provided
CN215568341U (zh) 一种切换阀芯、切换阀和淋浴装置
CN216094325U (zh) 一种按压式喷淋头
CN111085358A (zh) 一种出水装置的切换结构
CN206918311U (zh) 管路开关阀
CN210600281U (zh) 龙头结构
CN211423454U (zh) 一种双把手龙头水道与阀芯配合结构
US5876135A (en) Tooth brush device having a dentifrice supplier
JP4199347B2 (ja) 止水機構付シャワーヘッド
EP3896318A1 (en) Waterway slide switch device and water outlet device
CN212338280U (zh) 一种可即开即关自动切换的二出水角阀
CN201575204U (zh) 带有逆止功能的隔离阀
CN215214866U (zh) 一种转接水嘴及水龙头
CN214864474U (zh) 一种出水装置及花洒
CN214534588U (zh) 一种过滤阀、龙头及淋浴装置
CN219102093U (zh) 滑动切换喷洒龙头
CN111828688A (zh) 淋浴龙头结构
CN210545772U (zh) 一种喷淋花洒
CN220590410U (zh) 喷枪
CN216200790U (zh) 一种触发式角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