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3149U - 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3149U
CN217783149U CN202221842264.8U CN202221842264U CN217783149U CN 217783149 U CN217783149 U CN 217783149U CN 202221842264 U CN202221842264 U CN 202221842264U CN 217783149 U CN217783149 U CN 217783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iece
door handle
fix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422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陈涛
姚伟
陈东坡
徐钟锦
张富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422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3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3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3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把手包括:固定组件、手持件和限制机构;手持件至少一端与固定组件滑动连接,限制机构连接于手持件和固定组件之间;限制机构用于限制手持件与固定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解决了固定门把手的空间面积大,不小心容易碰伤人体,用户体验感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洗碗机是一种代替人工洗涤碗、碟、杯、盘、勺等餐具的家用电器,且在近年来一直深受消费者和行业关注。随着消费者健康防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洗碗机为代表的健康家电迅速走红,消费需求大幅提升,洗碗机已经成为厨电市场新的增长极。一般厨房安装完橱柜后过道狭窄,将洗碗机等家用电器嵌入橱柜后,固定式把手易占用部分厨房空间,且不小心容易碰伤人体,降低用户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门把手的空间面积大,不小心容易碰伤人体,用户体验感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把手包括:固定组件、手持件和限制机构;
手持件至少一端与固定组件滑动连接,限制机构连接于手持件和固定组件之间;
限制机构用于限制手持件与固定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手持件包括手持部和与固定件的数量相等的连接部;
连接部与手持部呈夹角连接,并与固定件一一对应地滑动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连接部和手持部均设置为空腔结构,并相互连通,固定件为开口壳体,连接部与固定件的内壁滑动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限制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或锁紧组件,导向组件和锁紧组件均连接于固定件和连接部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导向组件包括止滑销,止滑销固定设置于连接部;
固定件设有滑动槽,止滑销与滑动槽滑动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锁紧组件包括按压组件、传动组件和限位组件;
按压组件安装于手持部,限位组件安装于连接部,传动组件与按压组件和限位组件传动连接;
按压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限位组件运动,以使限位组件与固定件连接或分离。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限位组件包括锁销;
锁销沿与手持部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并与连接部滑动配合,传动组件与锁销传动连接;
固定件与锁销相对的侧壁设有多个锁紧孔,多个锁紧孔沿手持部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使锁销具有抵接于固定件的运动趋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动组件包括牵引组件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分别与按压组件和牵引组件传动连接,牵引组件与限位组件传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牵引组件包括牵引绳和滑轮;滑轮对应限位组件转动连接于连接部,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连杆组件和限位组件传动连接,且中部缠绕于滑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连杆组件包括连杆和固定座;
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手持部,连杆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并且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按压组件和牵引组件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按压组件包括按压件;按压件的一端与连杆组件远离牵引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外露于手持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按压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
第二弹性件安装于手持部,并与按压件和/或连杆组件连接,以使按压件具有伸出手持部的运动趋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门把手还包括第三弹性件;
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和固定件抵接,以使连接部具有伸出固定件的运动趋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包括:固定组件、手持件和电动驱动装置;
手持件至少一端与固定组件滑动连接,电动驱动装置连接于手持件和固定组件之间;
电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手持件相对于固定组件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体包括:门板和门把手,门板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槽和把手槽,固定组件固定安装于安装槽,非使用状态下,手持件嵌入把手槽,且手持件的外表面与述门板表面平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门板上还设置有手握槽,手握槽对应手持件设置,且与把手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电器包括门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把手包括:固定组件、手持件和限制机构;手持件至少一端与固定组件滑动连接,限制机构连接于手持件和固定组件之间;限制机构用于限制手持件与固定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门把手可通过固定组件安装于家用电器的门体上,无需使用门把手时,手持件的部分结构滑动至固定组件内,在需要使用门把手时,使用者可握住手持件,使手持件伸出固定组件,方便门体打开或者关闭,同时,由于限制机构连接于手持件和固定组件之间,在手持件伸出固定组件时,避免手持件与固定组件滑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把手在在非使用状态下,手持件被部分结构被推回至固定组件内,减小门把手的占用的空间面积,同时能够减少与人体发生碰撞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中手持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中手持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体中门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体中门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标:100-固定组件;110-锁紧孔;120-滑动槽;
200-手持件;210-连接部;220-手持部;
310-按压组件;311-按压件;312-第二弹性件;320-传动组件;321-牵引绳;322-滑轮;323-固定座;324-连杆;330-限位组件;331-第一弹性件;332-锁销;333-止滑销;340-第三弹性件;
400-门板;410-安装槽;420-把手槽;430-手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公式中的物理量,如无单独标注,应理解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基本量,或者,由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的导出量。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包括固定组件100、手持件200和限制机构;
手持件200至少一端与固定组件100滑动连接,限制机构连接于手持件200和固定组件100之间;
限制机构用于限制手持件200与固定组件100之间的相对位置。
具体的结合图1到图4所示,门把手可通过固定组件100安装于家用电器的门体上,固定组件100上设置有容纳手持件200的空腔,手持件200至少一端与固定组件100的空腔滑动连接,连接于手持件200和固定组件100之间的限制机构用于限制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无需使用门把手时,手持件200的部分结构滑动至固定组件100内,在需要使用门把手时,使用者握住手持件200,使手持件200伸出固定组件100,方便门体打开或者关闭,同时,由于限制机构连接于手持件200和固定组件100之间,在手持件200伸出固定组件100时,避免手持件200与固定组件100滑脱;本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在在非使用状态下,手持件200的部分结构被推回至固定组件100内,减小门把手的占用空间面积,同时能够减少与人体发生碰撞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固定组件100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手持件200包括手持部220和与固定件的数量相等的连接部210;
连接部210与手持部220呈夹角连接,并与固定件一一对应地滑动配合。
固定组件100与手持件200之间的设置关系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固定组件100包括两个固定件,手持件200包括两个连接部210,两个连接部210分别位于手持部220的两端,并均与手持部220呈夹角固定连接,同时两个连接部210分别与固定件一一对应地滑动配合;第二种,固定组件100包括一个固定件,手持件200包括一个连接部210,连接部210与手持部220的一端呈夹角固定连接,并与固定件滑动配合。具体的设置方式根据具体需求选择,能达到手持件200相对于固定件伸缩的技术目即可,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00与手持件200之间的设置方式采用第一种。两个连接部210分别与两个固定件一一对应地滑动配合,使手持件200的两端均通过固定件安装于门体。在使用门把手的过程中,连接部210相对于固定件发生滑动,向背离门体的方向运动,使手持部220伸出门体外,方便门体的开关。门把手在非使用状态下,连接部210相对于固定件发生滑动,向靠近门体的方向运动,门把手缩回门体,减小门把手占用的空间,减少门把手与人体发生碰撞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手持件200设置有两个连接部210,且两个连接部210分别与固定件一一对应地滑动配合,手持部220的两端均通过连接部210和固定件与门体连接,提升门把手的连接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连接部210和手持部220均设置为空腔结构,并相互连通,固定件为开口壳体,连接部210与固定件的内壁滑动配合。
具体的结合图2到图5所示,两个连接部210和手持部220均设置为空腔结构,两个连接部210分别呈夹角固定连接于手持部220的两端,且两个连接部210和手持部220之间均相互连通。限制机构限制部分安装于两个连接部210和手持部220之间的空腔内。固定件设置为开口壳体,固定件空腔的尺寸与连接部210的尺寸相适配,使连接部210滑动连接于固定件的内壁时,连接部210的外侧壁与固定件的内壁贴合,减小连接部210和固定件之间的空间体积的同时,避免连接部210在固定件的空腔内晃动,提升连接稳定性。且由于限制机构限制部分安装于两个连接部210和手持部220之间的空腔内,进一步减小手持部220与连接部210和固定件之间的空间体积,在使用门把手时,降低人体与门把手发生碰撞的几率。并在固定件底壁上设置连接孔,方便将固定件固定连接于门体。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限制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或锁紧组件,导向组件和锁紧组件均连接于固定件和连接部210之间。
具体的结合图2到图4所示,限制机构有三种设置形式,具体为:第一种,在固定件和连接部210之间只设置导向组件;第二种,在固定件和连接部210之间只设置锁紧组件;第三种,在固定件和连接部210之间即设置导向组件,也设置锁紧组件;具体的设置方式根据具体需求选择,能达到手持件200相对于固定件滑动时,避免手持件200与固定件滑脱的即可。本实施例中,限制机构的设置方式采用第三种。导向组件设置于连接部210与固定件之间,导向组件在手持件200相对于固定件滑动时,对连接部210的滑动方向起到导向作用,提高手持件200滑动时的稳定性;锁紧组件设置于连接部210和手持部220之间的空腔内,且部分与固定件连接,当手持件200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时,锁紧组件将手持件200锁定。导向组件和锁紧组件相互配合,提升手持件200相对于固定件滑动时的稳定性,及门把手使用时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导向组件包括止滑销333,止滑销333固定设置于连接部210;
固定件设有滑动槽120,止滑销333与滑动槽120滑动配合。
具体的结合图2到图5所示,固定件的侧壁上设置有滑动槽120,滑动槽120沿固定件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止滑销333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部210,另一端与滑动槽120滑动配合。当连接部210缩回到固定件时,止滑销333与滑动槽120靠近固定件底壁的一端抵接,避免连接部210过渡回缩,损伤固定件结构,影响门把手的使用寿命;当连接部210伸出到固定件时,止滑销333与滑动槽120背离固定件底壁的一端抵接,避免手持件200与固定件滑脱,提升连接稳定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锁紧组件包括按压组件310、传动组件320和限位组件330;
按压组件310安装于手持部220,限位组件330安装于连接部210,传动组件320与按压组件310和限位组件330传动连接;
按压组件310通过传动组件320带动限位组件330运动,以使限位组件330与固定件连接或分离。
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按压组件310安装于手持部220的内部,限位组件330安装于连接部210的内部,且部分与固定件连接,传动组件320设置于手持件200内部,且与按压组件310和限位组件330传动连接。在需要手持部220相对于连接部210滑动时,按动按压组件310,按压组件310通过传动组件320带动限位组件330运动,使限位组件330与固定件分离,并在外力作用下,使手持部220相对于连接部210滑动,方便用户使用或者收纳门把手。减小门把手的空间体积,降低人体与门把手发生碰撞的几率。同时,由于在连接部210和固定件之间设置了锁紧组件,只有人为按动按压组件310,才会实现连接部210伸出或者缩回固定件,避免连接部210自主伸出或者缩回固定件,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限位组件330包括锁销332;
锁销332沿与手持部220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并与连接部210滑动配合,传动组件320与锁销332传动连接;
固定件与锁销332相对的侧壁设有多个锁紧孔110,多个锁紧孔110沿手持部220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连接部210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在凹槽的底壁设置锁销孔,锁销332一端伸出锁销孔,另一端与传动组件320传动连接,缩小332的外周壁与凹槽的内壁贴合。在锁销332与锁紧孔110卡接或者脱离的过程中,凹槽的内壁对锁销332起导向作用,使锁销332更平稳的与锁紧孔110卡接或者脱离。固定件与锁销332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锁紧孔110,多个锁紧孔110沿固定件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当手持部220滑动到一定位置后,锁销332与相应的锁紧孔110配合,进一步限制连接部210与固定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连接部210与固定件滑脱或者过渡配合,延长门把手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在固定件与锁销332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锁紧孔110,当手持部220最大程度伸出连接部210时,锁销332与靠近连接部210开口端的锁紧孔110卡接,止滑销333与滑动槽120背离固定件底壁的一端抵接;当手持部220最大程度缩回连接部210时,锁销332与靠近连接部210底壁的锁紧孔110卡接,止滑销333与滑动槽120靠近固定件底壁的一端抵接。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限位组件33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31,第一弹性件331使锁销332具有抵接于固定件的运动趋势。
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31设置为弹簧。第一弹性件331有两种安装方式,第一种为,锁销332靠近锁紧孔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限位件,第一弹性件331套设于锁销332,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限位件和连接部210的外壁抵接;第二种为,锁销332背离锁紧孔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限位件,第一弹性件331套设于锁销332,两端分别与第二弹簧限位件和连接部210的内壁固定连接;具体的设置方式根据具体需求选择,能达到使锁销332具有抵接于固定件的运动趋势的技术目的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31的安装方式选择第一种。
具体为,当需要使用门把手时按动按压组件310,按压组件310通过传动组件320带动锁销332向远离锁紧孔110的方向运动,第一弹性件331受力压缩,同时,锁销332与锁紧孔110分离,在外力作用下,连接部210滑出固定件到合适的位置时,第一弹性件331回弹,使锁销332插入对应位置处的锁紧孔110,限制连接部210与固定件相对移动。由于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31,在连接部210缩回或者伸出固定件的过程中,在合适的位置,锁销332在第一弹性件331弹性力的作用下插入相应的锁紧孔110,可以更好的控制连接部210缩回或者伸出固定件的距离,提升门把手的使用灵活度。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传动组件320包括牵引组件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分别与按压组件310和牵引组件传动连接,牵引组件与限位组件330传动连接。
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以牵引组件和连杆组件之间呈夹角设置,且牵引组件设置于连接部210,连杆组件设置于手持部220;其中,连杆组件分别与按压组件310和牵引组件传动连接,牵引组件与锁销332传动连接。牵引组件和连杆组件之间呈夹角设置,改变力的传递方向,通过按动按压组件310,按压组件310带动连杆组件和牵引组件,最终实现锁销332与固定件的连接或分离。整个过程中,用户在使用时,只需要按动按压组件310即可完成,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牵引组件包括牵引绳321和滑轮322;滑轮322对应限位组件330转动连接于连接部210,牵引绳321的两端分别与连杆组件和限位组件330传动连接,且中部缠绕于滑轮322。
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连接部210的内壁设置有滑轮轴,牵引绳321的中部直接缠绕于滑轮轴,也可以将滑轮322安装于滑轮轴后中部缠绕于滑轮322。本实施例中,滑轮322通过滑轮轴转动连接于连接部210的内壁,且滑轮322对应锁销332设置,牵引绳321的一端与锁销332传动连接,中部位置缠绕于滑轮322,另一端与连杆组件传动连接。滑轮322与锁销332对应安装的目的在于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将沿固定件轴线方向的力改变为与固定件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力,使锁销332与固定件连接或分离。同时由于滑轮322通过滑轮轴转动连接于连接部210,在传递里的过程中,减小力的损耗。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连杆组件包括连杆324和固定座323;
固定座323固定安装于手持部220,连杆324与固定座323转动连接,并且连杆324的两端分别与按压组件310和牵引组件连接。
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固定座323固定安装于手持部220内壁,连杆324转动连接于固定座323,连杆324的两端分别与按压组件310和牵引绳321传动连接。固定座323与连杆324相互配合相当于一个杠杆,按动按压组件310,带动连杆324转动,最终使锁销332与固定件连接或分离。连杆324与按压组件310传动连接,方便按动按压组件310时力的传递。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按压组件310包括按压件311;按压件311的一端与连杆组件背离牵引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外露于手持部220的侧壁。
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按压件311的一端与连杆324背离牵引绳321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外露于手持部220的侧壁。在操作门把手的伸展或者收纳时,按动按压件311外露于手持部220侧壁的部分即可实现,且按压件311的另一端外露于手持部220背离连接部210的侧壁,方便用户操作。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按压组件31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12;
第二弹性件312安装于手持部220,并与按压件311和/或连杆组件连接,以使按压件311具有伸出手持部的运动趋势。
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二弹性件312有两种安装方式,具体为,第一种,第二弹性件312安装于连杆324靠近牵引绳321的一端;第二种,第二弹性件312套设于按压件311与连杆324的连接端。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12采用第一种安装方式,并且第二弹性件312位于连杆324背离牵引绳321的一侧。在按动按压件311操作门把手的伸展或者收纳时,第二弹性件312受力压缩,按完按压件311后,第二弹性件312回弹,使按压件311再次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方便按压件311下一次的使用,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门把手还包括第三弹性件340;
第三弹性件34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210和固定件抵接,以使连接部具有伸出固定件的运动趋势。
具体的结合图4所示,第三弹性件340安装于固定件内,且两端分别与连接部210靠近固定件的面和固定件的底壁抵接。当连接部210缩回到固定件时,第三弹性件340受力压缩,再次按动按压件311后,锁销332与锁紧孔110脱离,无需人为拉动手持部220,在第三弹性件340回弹力的作用下,手持部220自动弹出,到一定的位置时,锁销332与锁紧孔110卡接,保证门把手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包括,固定组件100、手持件200和电动驱动装置;
手持件200至少一端与固定组件100滑动连接,电动驱动装置连接于手持件200和固定组件100之间;
电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手持件200与固定组件100之间相对运动。
具体为,手持件200的两端与固定组件100滑动连接,也可以设置为手持件200任意一端与固定组件100滑动连接,且手持件200和固定组件100之间通过电动驱动装置连接,在门把手的伸展或者收纳时,电动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使连接部210伸出或者缩回固定件内;同时,在连接部210伸出或者缩回固定件内时,有一定的限位导向作用,避免连接部与固定件过渡配合或者滑脱,以及确定连接部的滑动方向的滑动路线。电动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缸驱动,其中电缸的一端与连接部210连接,另一端与手持部220连接,电缸启动时,带动手持部220相对于连接部210滑动。电动驱动装置也可采用电机与齿轮齿条传动组件传动,其中电机与齿轮传动连接,并安装于连接部210或手持部220,对应的齿条安装于手持部220或连接部210,使用门把手时,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从而实现手持部220相对于连接部210滑动,完成门把手的伸展或者收纳。具体的结合实际需求去选择,能达到驱动手持件200与固定组件100之间相对运动的技术目的即可。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门把手里面可以设置一组限制装置,也可以设置两组限制装置,以上为设置有一组限制装置时的结构与功能描述,当设置为两组限制装置时,两组限制装置分别位于门把手的两端,但共用一个按压件311,即两组限制装置中的连杆324均与按压件311转动连接,保证门把手伸展或者回缩时两边连接部210与固定件之间的同步性,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实施例提供的门体包括,门板400和门把手,门板400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槽410和把手槽420,固定组件100固定安装于安装槽410,非使用状态下,手持件200嵌入把手槽420,且手持件200的外表面与述门板400表面平齐。
具体的结合图7所示,安装槽410和把手槽420相互连通,用于安装门把手,且安装槽410的尺寸与固定件的尺寸对应设置,把手槽420的尺寸与手持件200的尺寸对应设置。通过固定件底壁的连接孔与安装槽410连接,将门把手安装于门体,由于门体还设置有与安装槽410和连通的把手槽420。在门把手回缩状态下,手持件200位于把手槽420,并且手持件200的外表面与述门板400表面平齐,提升门体的美观性,同时减小门体的空间体积。
本实施例可选的技术方案中,门板400上还设置有手握槽430,手握槽430对应手持件200设置,且与把手槽420连通。
具体的结合图6所示,当连接部210与固定件之间不设置第三弹性件340时,门板400上设置有与把手槽420连通的手握槽430。当连接部210与固定件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340,或者采用电动驱动装置时,门板400上可以不设置手握槽430,也可以设置手握槽430,具体的根据具体需求设置。手握槽430方便用户在门把手回缩或者展开过程中握持手持部220,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实施例提供的门体可以应用于烤箱,洗碗机,微波炉等。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与人体发生碰撞。另外,该门把手不仅仅适用于家用电器,一切设置有门体的器具均可以采用该门把手。
本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包括上述门体,具体可为烤箱、洗碗机、或微波炉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00)、手持件(200)和限制机构;
所述手持件(200)至少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100)滑动连接,所述限制机构连接于所述手持件(200)和所述固定组件(100)之间;
所述限制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手持件(200)与所述固定组件(100)之间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00)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所述手持件(200)包括手持部(220)和与所述固定件的数量相等的连接部(210);
所述连接部(210)与所述手持部(220)呈夹角连接,并与所述固定件一一对应地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0)和所述手持部(220)均设置为空腔结构,并相互连通,所述固定件为开口壳体,所述连接部(210)与所述固定件的内壁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或锁紧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和所述锁紧组件均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连接部(2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止滑销(333),所述止滑销(333)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10);
所述固定件设有滑动槽(120),所述止滑销(333)与所述滑动槽(120)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按压组件(310)、传动组件(320)和限位组件(330);
所述按压组件(310)安装于所述手持部(220),所述限位组件(330)安装于所述连接部(210),所述传动组件(320)与所述按压组件(310)和所述限位组件(330)传动连接;
所述按压组件(310)通过所述传动组件(320)带动所述限位组件(330)运动,以使所述限位组件(330)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30)包括锁销(332);
所述锁销(332)沿与所述手持部(220)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连接部(210)滑动配合,所述传动组件(320)与所述锁销(332)传动连接;
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锁销(332)相对的侧壁设有多个锁紧孔(110),多个所述锁紧孔(110)沿所述手持部(220)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3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31),所述第一弹性件(331)使所述锁销(332)具有抵接于所述固定件的运动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20)包括牵引组件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分别与所述按压组件(310)和所述牵引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限位组件(330)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绳(321)和滑轮(322);所述滑轮(322)对应所述限位组件(330)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10),所述牵引绳(3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杆组件和所述限位组件(330)传动连接,且中部缠绕于所述滑轮(32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324)和固定座(323);
所述固定座(323)固定安装于所述手持部(220),所述连杆(324) 与所述固定座(323)转动连接,并且所述连杆(3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组件(310)和所述牵引组件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310)包括按压件(311);所述按压件(311)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远离所述牵引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外露于所述手持部(22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31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12);
所述第二弹性件(312)安装于所述手持部(220),并与按压件(311)和/或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以使所述按压件(311)具有伸出所述手持部的运动趋势。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门把手还包括第三弹性件(340);
所述第三弹性件(3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210)和所述固定件抵接,以使所述连接部具有伸出所述固定件的运动趋势。
15.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00)、手持件(200)和电动驱动装置;
所述手持件(200)至少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100)滑动连接,所述电动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手持件(200)和所述固定组件(100)之间;
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手持件(200)相对于所述固定组件(100)移动。
16.一种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400)和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所述门板(400)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槽(410)和把手槽(420),所述固定组件(10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410),非使用状态下,所述手持件(200)嵌入所述把手槽(420),且所述手持件(200)的外表面与述门板(400)表面平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400)上还设置有手握槽(430),所述手握槽(430)对应所述手持件(200)设置,且与所述把手槽(420)连通。
18.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门体。
CN202221842264.8U 2022-07-15 2022-07-15 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 Active CN217783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2264.8U CN217783149U (zh) 2022-07-15 2022-07-15 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2264.8U CN217783149U (zh) 2022-07-15 2022-07-15 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3149U true CN217783149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40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42264.8U Active CN217783149U (zh) 2022-07-15 2022-07-15 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3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18910B1 (ko) 인출입장치
US20070202734A1 (en) Recessed Household Appliance
CN217783149U (zh) 门把手、门体及家用电器
CN110353495B (zh) 电器水盒及蒸汽式家用电器
CN212213105U (zh) 一种厨房设备放置柜
CN218356140U (zh) 门锁装置及洗碗机
CN205568747U (zh) 一种煲盖及电饭煲
CN202671904U (zh) 洗衣机门盖及洗衣机
CN216406453U (zh) 门锁结构及电器
CN202985528U (zh) 直流电动工具
CN205648244U (zh) 家用电器
CN210582279U (zh) 手柄与锅具
CN210539901U (zh) 一种台面可伸长旋转的橱柜
CN210662970U (zh) 一种电器水盒
CN217005036U (zh) 制冷器具
CN209219022U (zh) 按键式烤盘锁定机构和华夫饼机
KR20220027675A (ko) 식기세척기
CN211720932U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电器工程柜
CN110273603B (zh) 一种烤箱
CN107334294B (zh) 一种开抽屉机构
CN210540101U (zh) 一种多功能的椅子
CN217408458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15127226U (zh) 嵌入式电压力锅锅盖开合装置
CN215532948U (zh) 用于衣物存储装置的支架及衣物存储装置
CN220442556U (zh) 一种带安全锁紧装置的可拆式通用锅柄及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