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70316U - 耳机充电盒 - Google Patents

耳机充电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70316U
CN217770316U CN202221206520.4U CN202221206520U CN217770316U CN 217770316 U CN217770316 U CN 217770316U CN 202221206520 U CN202221206520 U CN 202221206520U CN 217770316 U CN217770316 U CN 217770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arphone
push rod
state
wireless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65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昌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065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70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70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70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盒体、推杆和操作部,盒体包括充电仓,充电仓用于收纳无线耳机并为无线耳机充电;推杆设置在盒体内,并可伸入充电仓;操作部设置在盒体外;其中,操作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时,无线耳机位于充电仓内;在第二状态时,操作部被操作以使推杆将无线耳机自充电仓向外推出,操作部移动方向平行于无线耳机推出方向,无线耳机被推出后,增大了无线耳机的外露的部分的体积,使得无线耳机的主体部分能够外露,即使无线耳机的外观圆润光滑,也可方便的进行拿取,从而解决了目前无线耳机难以从充电仓中取出使用的难题。

Description

耳机充电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充电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相比于有线耳机具有收纳方便、外形美观、可省去如手机等电子设备的3.5mm耳机接口等优势,已成为目前广泛应用的产品。无线耳机需要配套使用耳机充电盒,耳机充电盒包括充电仓,无线耳机收纳在充电仓中进行充电。
在构思及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无线耳机的体积较小,收纳在充电仓中时外露的部分的更小,且无线耳机通常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外观圆润光滑,导致难以从充电仓中取出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能方便的将无线耳机从充电仓中取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充电仓,所述充电仓用于收纳无线耳机并为所述无线耳机充电;推杆,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并可伸入所述充电仓;以及
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盒体外;
其中,所述操作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无线耳机位于所述充电仓内;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操作部被操作以使所述推杆将所述无线耳机自所述充电仓向外推出,所述操作部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无线耳机推出方向。
可选地,
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所述充电仓包括左充电仓和右充电仓,所述左充电仓用于收纳所述左耳机,所述右充电仓用于收纳所述右耳机;
所述推杆包括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和连接杆,所述第一顶杆和所述第二顶杆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顶杆与所述第二顶杆;
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操作部受到推力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顶杆和所述第二顶杆同向移动,所述第一顶杆伸入所述左充电仓以推动所述左耳机,所述第二顶杆伸入所述右充电仓以推动所述右耳机。
可选地,所述盒体包括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左充电仓之间通过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右充电仓之间通过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顶杆、所述第二顶杆和所述连接杆均容置在所述内腔,所述第一顶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左充电仓,所述第二顶杆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右充电仓。
可选地,所述盒体还包括操作孔,所述操作孔连通所述内腔和所述盒体的外部,所述操作部通过所述操作孔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操作部被推动时,所述操作部在所述操作孔的空间移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操作部位于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操作部位于第二位置;所述操作部在推力的作用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或者,所述操作部在推力作用下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释放所述操作部后,所述操作部自动从所述第二位置返回所述第一位置。
可选地,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驱动件,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操作部用于向所述驱动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驱动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驱动所述连接杆移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容置在所述内腔,且所述驱动件通过传动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和/或,
可选地,所述操作部包括按键或触控按钮,所述按键被按压或所述触控按钮被触控以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推杆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磁吸触点,所述磁吸触点位于所述充电仓的内壁,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磁吸接头,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磁吸接头与所述磁吸触点磁性连接,从所述第二状态返回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磁吸接头与所述磁吸触点之间具有磁性吸引力。
可选地,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充电仓,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盖体打开以露出所述无线耳机。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耳机充电盒,通过设置操作部和推杆,操作部被操作后能使推杆将无线耳机从充电仓中向外推出,无线耳机被推出后,增大了无线耳机的外露的部分的体积,使得无线耳机的主体部分能够外露,即使无线耳机的外观圆润光滑,也可方便的进行拿取,从而解决了目前无线耳机难以从充电仓中取出使用的难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盒体,11-外壳,12-内壳,101-左充电仓,102-右充电仓,103-内腔,104-操作孔;
20-推杆,21-第一顶杆,22-第二顶杆,23-连接杆;
30-操作部;
40-盖体;
50-无线耳机,51-左耳机,52-右耳机。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具有同样命名的部件、特征、要素可能具有相同含义,也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其具体含义需以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解释或者进一步结合该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文进行确定。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或”、“和/或”、“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等可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例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A、B、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和B和C”,再如,“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和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采用了诸如S10、S20等步骤代号,其目的是为了更清楚简要地表述相应内容,不构成顺序上的实质性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能会先执行S20后执行S10等,但这些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者“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者“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智能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申请中描述的智能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智能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
后续描述中将以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盒体10、推杆20和操作部30。
盒体10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外壳11套在内壳12周围,外壳11和内壳12之间围合一内腔103。
内腔103中设有蓄电池、电路板和若干连接线,蓄电池为可充电电池,电路板上设有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与该蓄电池连接,用于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进行电源管理,连接线可用于连接电路板和蓄电池,以及电路板和内壳12等。
外壳11设有充电口,该充电口与电路板之间亦可通过连接线连接,可通过数据线连接该充电口与外部电源,使得外部电源通过该充电口为蓄电池充电,外部电源可为市电、蓄电池、如车载USB接口、电脑USB接口等。
内壳12包括一充电仓,该充电仓用于收纳无线耳机50,充电仓的一端外露,无线耳机50可通过外露的一端放入充电仓或从充电仓中取出。无线耳机50可为蓝牙耳机,可为杆式耳机、豆式耳机等类型,体积小,通常为入耳式耳机,为方便佩戴并兼具外形美观,通常为人体工学设计,外观圆润光滑。充电仓内设有触点,该触点可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板连接,无线耳机50设有对应的接头,当无线耳机50放置在充电仓内时,无线耳机50的接头与充电仓内的触点接触实现电连接,蓄电池为无线耳机50充电。
可选的,充电仓内的触点为磁吸触点,磁吸触点位于充电仓的内壁,无线耳机50的接头为磁吸接头,在第一状态时,磁吸接头与磁吸触点磁性连接,从第二状态返回第一状态时,磁吸接头与磁吸触点之间具有磁性吸引力。通过设置磁吸触点和磁吸接头,使得无线耳机50充电时只需将磁吸接头与磁吸触点相接触,此时由于磁力作用,无线耳机50会被稳定的固定在充电仓内而不会移动和晃动。在无线耳机50使用完毕需要收纳和充电时,将无线耳机50放入充电仓,在磁吸接头和磁吸触点未接触时,由于磁性吸引力的作用,能够自动的将无线耳机50固定在充电仓中,并使得磁吸触点和磁吸接头接触而进行充电。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无线耳机50快速便捷的收纳及充电,结构简单。
其他可选的,无线耳机50的接头和充电仓内的触点亦可采用卡接等方式实现连接。
推杆20设置在盒体10内,推杆20可伸入充电仓。可选的,推杆20可设置在内腔103或者充电仓。
操作部30设置在盒体10外,具体可设置在盒体10外周表面,人可通过操作操作部30实现所需功能。
其中,操作部3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第一状态时,操作部30无操作,无线耳机50位于充电仓内,充电仓为无线耳机50充电。无线耳机50被稳定的收纳和固定在充电仓中。
在第二状态时,操作部30被操作以使推杆20伸入充电仓,并将无线耳机50自充电仓向外推出,可选地,操作部30移动方向平行于无线耳机50推出方向。无线耳机50从被稳定的收纳和固定在充电仓中到改变收纳和充电的状态,无线耳机50相对盒体10松动并结束充电,从充电仓的外露的一端伸出,可方便拿取。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操作部30和推杆20,操作部30被操作后能使推杆20将无线耳机50从充电仓中向外推出,无线耳机50被推出后,增大了无线耳机50的外露的部分的体积,使得无线耳机50的主体部分能够外露,即使无线耳机50的外观圆润光滑,也可方便的进行拿取,从而解决了目前无线耳机50难以从充电仓中取出使用的难题。
耳机充电盒还包括盖体40,盖体40与盒体10转动连接,在第一状态时,盖体40封闭充电仓,在第二状态时,盖体40打开以露出无线耳机50。通过设置盖体40,可以使得耳机充电盒形成整体,在无线耳机50不使用并收纳在充电仓中时,盒体10和盖体40闭合能够对无线耳机50进行有效的保护。
耳机充电盒的使用步骤为:将盖体40相对于盒体10转动而打开,使得无线耳机50外露,将操作部30设置为第二状态,使得推杆20推出无线耳机50,取出无线耳机50使用,将盖体40复位而封闭充电仓,必要时可将耳机充电盒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当无线耳机50使用完毕,再次将盖体40打开,露出充电仓,将无线耳机50放入充电仓以对无线耳机50进行充电,再次将盖体40关闭,以使得盖体40封闭无线耳机50和充电仓,此时操作部30为第一状态。
可选的,操作部30还可包括第三状态,在第三状态时,通过操作操作部30,可以将盖体40打开以露出无线耳机50和/或充电仓。其中,第三状态时,对操作部30的操作方式例如为按压或触控,其与第二状态时对操作部30的操作方式有所区别,以避免操作混淆。
可选的,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轨道,轨道设置在盒体10内,推杆20与轨道滑动连接。推动的移动通过轨道进行导向和限位,能使得推动的移动更顺畅和稳定。
无线耳机50包括左耳机51和右耳机52;充电仓包括左充电仓101和右充电仓102,左充电仓101用于收纳左耳机51,右充电仓102用于收纳右耳机52。对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无线耳机50,左耳机51和右耳机52通常设计为对称结构,左耳机51用于佩戴在左耳,右耳机52用于佩戴在右耳,自然具有防呆功能。根据左耳机51和右耳机52的结构特点,可对应设置左充电仓101和右充电仓102的形状和尺寸,以使左耳机51在左充电仓101中能稳定的被固定,右耳机52在右充电仓102中能稳定的被固定。在此,左耳机51、右耳机52、左充电仓101和右充电仓102的具体形状、结构等均不作具体限定。
推杆20包括第一顶杆21、第二顶杆22和连接杆23,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22平行设置,连接杆23连接第一顶杆21与第二顶杆22。具体的,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22可为沿直线延伸的直杆,连接杆23可为弯曲延伸的弯杆,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22的同侧的一端端部与连接杆23连接,相背的另一端朝向盖体40的方向。以图1所示的角度为例,盖体40和盒体10的设置方向为上下方向,左耳机51和右耳机52的设置方向为左右方向。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22的延伸方向可大致为上下方向,第一顶杆21设置在对应左耳机51的位置,第二顶杆22设置在对应右耳机52的位置。连接杆23大致为弧形,绕设在左耳机51和右耳机52的外周,连接杆23的一端与第一顶杆2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顶杆22连接。
在第二状态时,操作部30受到推力移动,使得连接杆23带动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22同步移动,第一顶杆21伸入左充电仓101以推动左耳机51,第二顶杆22伸入右充电仓102以推动右耳机52。其中,以图1所示的角度为例,连接杆23受到推力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能够带动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22同步沿上下方向移动。在第一状态时,操作部30未操作,连接杆23、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22处于初始位置,第一顶杆21与左耳机51,第二顶杆22与右耳机52均不接触。在第二状态时,操作部30平行于第一顶杆21及第二顶杆22方向被操作,连接杆23受到推力由下自上移动,带动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22由下自上移动,进而推动左耳机51由左充电仓101中推出,右耳机52由右充电仓102中推出。
通过设置推杆20为第一顶杆21、第二顶杆22和连接杆23的结构,通过控制连接杆23的运动即可控制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22的运动,进而将左耳机51和右耳机52同时推出,推杆20的结构简单,运动的控制容易。
可选地,内腔103与左充电仓101之间通过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连通,内腔103与右充电仓102之间通过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连通,第一顶杆21、第二顶杆22和连接杆23均容置在内腔103,第一顶杆21通过第一通孔伸入左充电仓101,第二顶杆22通过第二通孔伸入右充电仓102。
具体而言,在内壳12上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开设位置对应左耳机51和右耳机52。在内腔103设第一顶杆21、第二顶杆22和连接杆23可具有足够的空间,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也不会对耳机充电盒的整体结构和外观有重大改变,如此可在现有的耳机充电盒的基础上进行少许改进,即可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案,降低成本。
可选地,在充电仓中设推杆20,即在左充电仓101中设第一顶杆21,在右充电仓102中设第二顶杆22,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22移动,进而将左耳机51和右耳机52推出。本实施例可不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也无需设置连接杆23,可通过如电机等驱动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22移动。可选地,对于充电仓和无线耳机50形状大致对应,两者之间几乎紧贴的现有的耳机充电盒而言,需要增加充电仓的尺寸,以使充电仓具有足够空间容纳第一顶杆21、第二顶杆22和必要的驱动结构。
可选地,盒体10还包括操作孔104,操作孔104连通内腔103和盒体10的外部,操作部30通过操作孔104与连接杆23连接。在第二状态时,操作部30被推动,操作部30在操作孔104的空间移动以带动连接杆23移动。
以图1所示角度为例,操作孔104可大致呈长方形,其长度方向大致为上下方向,宽度方向大致为左右方向。操作部30与操作孔104的左右两侧壁接触而不能在宽度方向上移动,操作部30与操作孔104的上下两侧壁的至少一侧壁具有间隔距离,从而使得操作部30可在上下方向移动。操作部30与连接杆23连接的方式可为粘接、卡接、螺接等方式,使得操作部30和连接杆23固定为一体,推动操作部30,使得连接杆23跟随操作部30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22移动。通过推动操作部30带动连接杆23的机械结构的方式实现所需的运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选的,操作部30的表面可设置凹凸不平的纹理,方便推动。操作部30和推杆20的材料可选为具有较高强度的轻质材料,例如,操作部30的材料可为塑料或铝合金等,推杆20的材料可为工程塑料或轻质合金等。
以图1所示角度为例,在第一状态时,操作部30位于第一位置,该第一位置位于最靠下的位置,即操作部30在操作孔104的空间移动至最靠下且不能再向下移动的位置。在第二状态时,操作部30位于第二位置,第二位置可位于最靠上的位置,即操作部30在操作孔104的空间移动至最靠上且不能再向上移动的位置。
可选地,操作部30在推力的作用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也就是说,操作部30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者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均需要施加推力推动才可到达。在第一位置时,无线耳机50收纳在充电仓内进行充电,开始推动操作部30向第二位置运动后,推杆20跟随操作部30运动,进而与无线耳机50接触并对无线耳机50施加压力;随着操作部30的继续移动,推杆20对无线耳机50的压力逐渐增大,并逐渐改变收纳和充电的状态,相对盒体10松动,能够从充电仓中向外移动;当操作部30到达第二位置时,无线耳机50被推出至主体部分外露,能够方便的进行拿取;将无线耳机50取出使用后,需使得操作部30复位至第一位置,再反向推动操作部30移动直至到达第一位置为止。当无线耳机50结束使用需要收纳和充电时,操作部30无需动作。
可选地,操作部30在推力作用下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释放操作部30后,操作部30自动从第二位置返回第一位置。
相比于操作部30从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需要推力推动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的操作部30的复位无需推力,可自动复位,能够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当无线耳机50和耳机充电盒之间通过磁性吸引力实现收纳和充电的方案中,在操作部30将无线耳机50推出并使得操作部30位于第二位置时,操作部30可暂不复位,在无线耳机50使用完毕放回充电仓中时,操作部30处于被释放的不受推力状态,在无线耳机50的自重以及无线耳机50与耳机充电盒之间的磁性吸引力的作用下,无线耳机50能够推动推杆20移动,进而带动操作部30复位至第一位置。
可选的,亦可通过设置弹簧等弹性件实现操作部30的复位,具体为弹性件连接盒体10和推杆20,在操作部30位于第一位置时,弹性件处于无弹性形变的状态,在操作部30位于第二位置时,弹性件处于具有弹性形变的状态,释放操作部30后,弹性件的弹性力(可为拉力或压力)带动推杆20移动,进而带动操作部30复位。
操作部30的复位还可采用其他任意可行的方式,不做过多限制。
可选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驱动件,操作部30与驱动件电连接,驱动件与连接杆23连接,操作部30用于向驱动件输出控制信号,驱动件根据控制信号驱动连接杆23移动。
驱动件可为步进电机、气缸等,操作部30包括按键或触控按钮,按键被按压或触控按钮被触控以输出控制信号。操作部30与驱动件之间可为无线连接,也可为通过信号线等方式连接。操作部30和驱动件之间还可设有控制件,操作部30的操作信号传输给控制件,控制件再根据操作信号输出控制信号给驱动件,实现对驱动件的控制。
相比于手动推动操作部30带动推杆20移动,以推出无线耳机50的方案而言,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驱动件,操作部30无需推动,只需按压或触控,即可使得驱动件作用于推杆20,实现推出无线耳机50,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可选的,驱动件容置在内腔103,且驱动件通过传动件与连接杆23连接。传动件可为曲柄连杆机构、齿轮齿条结构等任意可行的结构,通过设置传动件可降低驱动件的传动比、改变驱动件的设置位置等,能使得推杆20的移动更顺滑和稳定,增加可靠性。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设备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在本申请中,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术语概念、技术方案和/或应用场景描述,一般只在第一次出现时进行详细描述,后面再重复出现时,为了简洁,一般未再重复阐述,在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等内容时,对于在后未详细描述的相同或相似的术语概念、技术方案和/或应用场景描述等,可以参考其之前的相关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申请记载的范围。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充电仓,所述充电仓用于收纳无线耳机并为所述无线耳机充电;推杆,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并可伸入所述充电仓;以及
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盒体外;
其中,所述操作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无线耳机位于所述充电仓内;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操作部被操作以使所述推杆将所述无线耳机自所述充电仓向外推出,所述操作部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无线耳机推出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包括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和连接杆,所述第一顶杆和所述第二顶杆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顶杆与所述第二顶杆;
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操作部受到推力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顶杆和所述第二顶杆同向移动,所述第一顶杆伸入左充电仓以推动左耳机,所述第二顶杆伸入右充电仓以推动右耳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左充电仓之间通过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右充电仓之间通过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顶杆、所述第二顶杆和所述连接杆均容置在所述内腔,所述第一顶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左充电仓,所述第二顶杆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右充电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还包括操作孔,所述操作孔连通所述内腔和所述盒体的外部,所述操作部通过所述操作孔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操作部被推动时,所述操作部在所述操作孔的空间移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操作部位于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操作部位于第二位置;所述操作部在推力的作用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或者,所述操作部在推力作用下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释放所述操作部后,所述操作部从所述第二位置返回所述第一位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驱动件,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操作部用于向所述驱动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驱动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驱动所述连接杆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容置在所述内腔,且所述驱动件通过传动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和/或所述操作部包括按键或触控按钮,所述按键被按压或所述触控按钮被触控以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推杆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磁吸触点,所述磁吸触点位于所述充电仓的内壁,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磁吸接头,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磁吸接头与所述磁吸触点磁性连接,从所述第二状态返回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磁吸接头与所述磁吸触点之间具有磁性吸引力。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充电仓,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盖体打开以露出所述无线耳机。
CN202221206520.4U 2022-05-18 2022-05-18 耳机充电盒 Active CN217770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6520.4U CN217770316U (zh) 2022-05-18 2022-05-18 耳机充电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6520.4U CN217770316U (zh) 2022-05-18 2022-05-18 耳机充电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70316U true CN217770316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5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6520.4U Active CN217770316U (zh) 2022-05-18 2022-05-18 耳机充电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70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72580B1 (en) Power adapter
US20150031452A1 (en) Game Controller for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US2014018729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ase Capable of Performing Multiple Functions
CN1770053A (zh) 用于在电子装置中存放结构的设备
CN203911991U (zh) 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外壳及用户交互系统
CN103427224A (zh) 移动终端
CN102217288A (zh) 电子装置
CN211427312U (zh) 贴片型控制器
CN217770316U (zh) 耳机充电盒
CN112153515B (zh) 电子设备
CN211455818U (zh) 分离式电池模组、电子设备及设备组件
CN210488675U (zh) 充电宝租借柜
US20170265314A1 (en) Shell for mobile device and mobile device
CN102376915A (zh) 电子设备及其电池锁定装置
US2008029161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208226610U (zh) 便携式移动电源
CN111030212B (zh) 一种多功能耳机充电盒
CN209343335U (zh) 分体式翻译机
CN111464916B (zh) 一种屏幕分离式外置声卡
KR100663644B1 (ko) 마우스 및 이를 갖는 휴대용 컴퓨터
CN101646313B (zh) 可改变形状的心型装置
CN109850338B (zh) 收纳设备
CN217640158U (zh) 一种智能指环
CN107426384A (zh)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213844086U (zh) 手写笔、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