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3766U - 一种建筑物内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物内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3766U
CN217763766U CN202221594783.7U CN202221594783U CN217763766U CN 217763766 U CN217763766 U CN 217763766U CN 202221594783 U CN202221594783 U CN 202221594783U CN 217763766 U CN217763766 U CN 217763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pening
air conditioning
duct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947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志聪
杨润源
林兆文
王子豪
连润祥
黎国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11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K11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11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K11 Group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3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3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2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物内的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包括空调箱,送风系统,回风及排风系统,新风系统,以及至少一个消毒装置。消毒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以喷洒消毒剂进空调系统,消毒剂将在整套空调系统中循环,使得整套空调系统送至送风口的空气及所至区域都经过消毒的。在空调系统在正常运作下,可以在疫情环境中,提供高效能及可靠的通风系统的全面消毒。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物内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系统,尤其是适用于建筑物内的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新冠病毒是一种可气溶胶传播,商场、办公楼、剧场等室内公共场所使用中央空调存在潜在危险,需要特别关注。大型建筑内通常使用的是带回风的通风系统。这种系统导致建筑物内各个位置的空气相互掺混,无论病例处于何处,病毒都有可能通过回风进入通风系统传播到建筑物的各区域,造成室内空气传播。
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下称“指南”)指出,如果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为全空气系统(即包括回风的通风系统)时,应关闭回风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
此方法有效达到防疫目的,但是排风将带走大量室内能量,不利环保。对于现行通风系统由于最初设计目的差异,部分设计无法满足长时间全日全新风的使用要求,加大排风量会提升系统使用效能及使用时间,部分组件使用寿命会明显降低。
指南中同时指出,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停用并且彻底清洗空调通风系统。但是在进行消毒时,办公区区域中的日常业务运营被迫中断。消毒装置仅限于办公区域以及空气处理单元的核心和过滤器。整个空气循环路径的其他部分,特别是在假天花板内部分,很难及时有效消毒。定期消毒天花板内循环部分也存在实践困难,领域内也没有有效消毒计划。而该部分又是空气循环路径的一个重要部分,很有可能变成病毒和细菌的温床。
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操作便捷,符合成本效益和系统机制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内的通风系统,包括:空调箱,对于其中的空气进行温度和/或湿度调节;送风系统,位于空调箱出口以及位于室内的送风口之间并通过管道相连通,将经过空调箱调节的空气送至送风口;回风及排风系统,其包括位于室内的回风口,位于建筑物外墙的排气口,与空调箱直接或间接联通的第一开口,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以将室内空气部分回送至空调箱,部分排出建筑物;新风系统,其包括位于建筑物外墙的进风口以及位于空调箱的第二开口,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以将室外空气(新风)送至空调箱;以及至少一个消毒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以喷洒消毒剂,使得送至送风口的空气是经过消毒的。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内的通风系统的消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种通风系统,该通风系统包括空调箱,对于其中的空气进行温度和/或湿度调节;送风系统,位于空调箱出口以及位于室内的送风口之间并通过管道相连通,将经过空调箱调节的空气送至送风口;回风及排风系统,其包括位于室内的回风口,位于建筑物外墙的排气口,位于空调箱的第一开口,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以将室内空气部分的排出建筑物,部分回送至空调箱;新风系统,其包括位于建筑物外墙的进风口以及位于空调箱的第二开口,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以将室外空气送至空调箱;安装至少一个消毒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以喷出消毒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位置在回风及排风系统的管道内,新风系统的管道内,空调箱内,和/或空调箱与送风口之间的管道内;以及通过开口向通风系统内喷洒消毒剂,使得送至送风口的空气是经过消毒的。消毒剂将在整套空调系统中循环,使得整套空调系统所有部份都经过消毒。
附图说明
参照本说明书的余下部分和附图可以对本发明的性能和优点作进一步的理解;这些附图中同一个组件的标号相同。在某些情况下,子标记被放在某个标号与连字符后面以表示许多相似组件的其中一个。当提到某个标号但没有特别写明某一个已有的子标记时,就是指所有这些类似的组件。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通风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风系统消毒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提供一种符合成本效益和系统机制的更好的通风系统。其中所述通风系统是具有回风及排风系统的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HVAC)系统或者机械通风与空气调节(MVAC)系统。低成本高能效的提供一种通风系统,使得经过本发明的通风系统使重新进入室内的空气经过消毒,无气溶胶传播风险。
发明人还提供一种对于整个通风系统内部空气循环路径的一种消毒方法,此循环路径从空调箱(AHU),送风管道(SAD),可变风量箱(VAV)末端和空气扩散器到办公区域,然后再通过假天花上的回风格栅经假天花上的空间返回空调箱,中途可排出部分室内空气和/或引入新风。此方法可以用作整个空气循环路径的常规消毒,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以增强卫生水平并降低感染风险。在进行消毒时,办公区区域中的日常业务运营不会中断。同时对当前HVAC/MVAC系统的修改极小,部署简单,无需拆除任何设施或装饰,另一方面本消毒方法的操作营运成本不高。
以下参照下述示例更详细地描述实施例,示例在此仅是通过说明的方式提供,并不是旨在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内的通风系统,包括:空调箱,对于其中的空气进行温度和/或湿度调节,进而实现对其负责供应的区域中的空气进行温度和/或湿度调节;送风系统,位于空调箱出口以及位于室内的送风口之间并通过管道相连通,将经过空调箱调节的空气送至送风口;回风及排风系统,其包括位于室内的回风口,位于建筑物外墙的排气口,与空调箱直接或间接联通的第一开口,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以将室内空气部分排出建筑物,部分回送至空调箱;新风系统,其包括位于建筑物外墙的进风口以及位于空调箱的第二开口,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以将室外空气送至空调箱;以及至少一个消毒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以喷洒消毒剂,使得送至送风口的空气是经过消毒的。消毒装置安放在方便安装维护的位置,其与开口通过管道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消毒装置的至少一个开口的位置在回风及排风系统的管道内,新风系统的管道内,空调箱内,和/或送风系统的管道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风及排风系统的第一开口位于新风系统管道内,通过第二开口将部分室内空气与新风混合后送至空调箱,而消毒装置的开口的位置在室内空气与新风混合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风及排风系统的第一开口位于空调箱内,而消毒装置的开口的位置在靠近第一开口的回风及排风系统管道内和/或靠近第一开口的空调箱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毒剂为二氧化氯,而消毒装置为带液体存储的雾化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消毒剂是其他市面可见的无毒环保,对生命(包括人以及动植物)没有危害的消毒剂。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毒装置安装在空调箱,管道附近易于接触的位置,以方便的补充消毒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安装多个消毒装置,而每个消毒装置根据其开口的位置装有相同或不同浓度的消毒剂。根据预定的排放时间表或临时要求,二氧化氯将自动直接排放到通风系统的指定位置。雾化装置采用超声波雾化技术控制在排放在通风系统中二氧化氯的准确浓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毒装置上还具有无线通信装置,可以用于远程控制并反馈消毒装置的工作状态。上述无线通信可以通过WIFI连接实现。工作状态包括消毒装置的打开和关闭,消毒剂喷洒浓度及剂量,消毒剂存量。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控制是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实现的,可以设定消毒的时间表、提供消毒报告以跟踪卫生条件,由程序自动操作,而无需多次反复人工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因应特定情况(例如突发案例),进行额外增加的消毒。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毒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可以通过监测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信号或AHU的信号,以确保在AHU运行时启动消毒过程。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可以检测管道或者空调箱内的消毒剂浓度,并且与预设值对比做出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风系统中还包括过滤装置,位于空调箱与送风口之间的管道内。这种过滤装置可以是常规的过滤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毒装置可进行远程控制。例如通过与一个远程智能终端信号连接,通过远程智能终端上的操作控制消毒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内的通风系统的消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本发明的通风系统,其包括:空调箱,对于其中的空气进行温度和/或湿度调节;送风系统,位于空调箱出口以及位于室内的送风口之间并通过管道相连通,将经过空调箱调节的空气送至送风口;回风及排风系统,其包括位于室内的回风口,位于建筑物外墙的排气口,位于空调箱的第一开口,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以将室内空气部分回送至空调箱,部分排出建筑物;新风系统,其包括位于建筑物外墙的进风口以及位于空调箱的第二开口,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以将室外空气送至空调箱;安装至少一个消毒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以喷出消毒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位置在回风及排风系统的管道内,新风系统的管道内,空调箱内,和/或空调箱与送风口之间的管道内;以及通过开口向通风系统内喷洒消毒剂,使得送至送风口的空气是经过消毒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此方法可以实现对于HVAC或MVAC系统的空气循环路径的全部路径或部分路径的消毒。
以下参照附图1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位于建筑物内的通风系统100,包括空调箱110,并通过送风系统111与位于室内的送风口112连接;回风及排风系统120,其包括位于室内的回风口121,位于建筑物外墙的排气口122,与空调箱直接或间接联通的第一开口123,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124;新风系统130,其包括位于建筑物外墙的进风口131以及位于空调箱的第二开口132,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133;以及至少一个消毒装置140,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41以喷洒消毒剂。在一个实施例中141a–141g指代开口可以放置在系统中的不同的位置。例如消毒装置的开口在回风及排风系统120的管道内(141a),新风系统130的管道内(141b),空调箱内(141c),空调箱与送风口之间的管道内(141d),室内空气与新风混合处(141e),靠近第一开口的回风及排风系统管道120内(141f)和/或靠近第一开口的空调箱内(141g)。在实施例中消毒装置的开口141可以位于上述任何一个或者多个位置,也可以轻微调整放置在整个系统中其他具有相同功效的位置。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开口141可以以物理或者电子的方式被独立控制开关。通风系统100还包括过滤部分,例如,常规的过滤网151和UV灯152等,通常位于空调箱110与送风口112之间的送风系统111上。在进一步实施例中,过滤部分还包括针对所使用的消毒剂过滤部件,使得经过消毒的空气中的消毒剂基本被过滤至不存在或特定浓度以下,以确保从送风口112排出的空气符合特定要求。
参照附图2,描述的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风系统消毒流程示意图。步骤200回风及排风系统将室内空气部分排出建筑物,部分回送至空调箱。步骤201新风系统将室外空气送至空调箱。步骤202空调箱对于其中的混合空气进行温度和/或湿度调节。同时步骤203对于步骤200,201和/或203中的空气进行消毒。步骤204经过消毒的空气从送风口112送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步骤203中,图1中的开口141g在回风进入空调箱的同时喷洒消毒剂,使得新风和回风在混匀的同时被消毒,然后经过常规过滤送至送风口112的同时对该部分管道进行消毒。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步骤203中,图1中的开口141a在回风进入管道时即开始消毒。使得回风及排风系统管道被消毒的同时,保证排气口排放的空气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潜在污染,也可以对后继循环部分进行消毒。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步骤203中,图1中的开口141b在新风进入管道时即开始消毒。在周围环境存在污染的情况下,确保仍然可以获得被消毒的新风,同时消毒新风系统管道,以及后继循环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步骤204前,还可选的包括过滤步骤(未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过滤步骤采用针对所使用的消毒剂的过滤部件过滤已消毒的空气,使得其中的消毒剂的浓度低于特定要求,以确保从送风口112排出的空气符合特定要求。
本空调消毒系统具有以下特别之处。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世卫”)定义为A1级别最好的消毒剂。一般二氧化氯以雾化方式使用,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才能有消毒效果,但同时浓度会超出世卫的安全标准(不能高于100ppb或0.1ppm),因此消毒时需要清场,不可以在有人的环境下进行消毒。本空调消毒系统中使用的消毒剂,使用超声波雾化技术和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准确地控制空气中二氧化氯的浓度,达到消毒效果的同时,确保不会超过世卫的安全标准。而空调消毒系统使用时所检测的空气中二氧化氯浓度为10ppb以下或0.01ppm以下,符合世卫的安全标准。因此,空调消毒系统使用时,由于浓度非常低,对人类(包括孕妇及婴儿)及动物无害,不需要清场,可以在有人的环境下进行消毒。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改造现有HVAC/MVAC系统的方法。现有常规系统包括空调箱对于其中的空气进行温度和/或湿度调节;送风系统,位于空调箱出口以及位于室内的送风口之间并通过管道相连通,将经过空调箱调节的空气送至送风口;回风及排风系统包括位于室内的回风口,位于建筑物外墙的排气口,与空调箱直接或间接联通的第一开口,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以将室内空气部分排出建筑物,部分回送至空调箱;新风系统,其包括位于建筑物外墙的进风口以及位于空调箱的第二开口,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以将室外空气送至空调箱。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提供至少一个消毒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在现有系统适当的位置开孔,将消毒装置的开口密封连接至开口,使得消毒装置可以通过开口将消毒剂喷洒至所述系统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安置开口的适当位置在回风及排风系统的管道内,新风系统的管道内,空调箱内,和/或空调箱与送风口之间的管道内,室内空气与新风混合处,靠近第一开口的回风及排风系统管道内和/或靠近第一开口的空调箱内。消毒装置安放在方便安装维护的位置,其与开口通过管道连接。该经改造的系统以前述方法操作,可以取得类似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具有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期变形,并且可以达到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本申请中,术语“包括”指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元件,即是并不排除其他元件。
本申请中,术语“空调箱”指对送入建筑物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制冷、清新等任一种或多种操作的一套装置,其可以是整体形成一个装置,也可以是由管道或接口相连的几个装置的结合。
本申请中,术语“基本”“约”和“大约”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以仍然确保所讨论特征的技术效果的准确度区间。该术语通常表示与所示数值的偏差为10%,优选为5%。
本说明书中示例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仅作为示例,其中一个方法的示例不会对另一个方法的示例造成限制。在一幅附图中讨论的装置/方法可以被添加到其他附图中的装置/方法或与之交换。此外,具体的数字数据值(例如具体数量,数量,类别等)或其他特定信息仅用于讨论示例实施例,而并非用此类具体信息来限制示例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物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箱,对于其中的空气进行温度和/或湿度调节;
送风系统,位于空调箱出口以及位于室内的送风口之间并通过管道相连通,将经过空调箱调节的空气送至送风口;
回风及排风系统,其包括位于室内的回风口,位于建筑物外墙的排气口,与空调箱直接或间接联通的第一开口,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以将室内空气部分回送至空调箱,部分排出建筑物;
新风系统,其包括位于建筑物外墙的进风口以及位于空调箱的第二开口,以及连接其间的管道,以将室外空气送至空调箱;以及
至少一个消毒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以喷洒消毒剂,使得送至送风口的空气是经过消毒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位置在回风及排风系统的管道内,新风系统的管道内,空调箱内,和/或送风系统的管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新风系统管道内,通过第二开口将部分室内空气与新风混合后送至空调箱,而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位置在室内空气与新风混合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空调箱内,而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位置在靠近第一开口的回风及排风系统管道内或空调箱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剂为二氧化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为带液体存储的雾化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上还具有无线通信装置,其用于控制并反馈消毒装置的工作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可进行远程控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包括消毒装置的打开和关闭,消毒剂喷洒浓度及剂量,消毒剂存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
CN202221594783.7U 2021-06-25 2022-06-23 一种建筑物内通风系统 Active CN21776376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HK32021033665.9 2021-06-25
HK32021033665 2021-06-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3766U true CN217763766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977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3687.6A Pending CN115523562A (zh) 2021-06-25 2022-06-23 一种建筑物内通风系统及建筑物内通风系统的消毒方法
CN202221594783.7U Active CN217763766U (zh) 2021-06-25 2022-06-23 一种建筑物内通风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3687.6A Pending CN115523562A (zh) 2021-06-25 2022-06-23 一种建筑物内通风系统及建筑物内通风系统的消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5523562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3562A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0565B2 (en) Building decontamination with vaporous hydrogen peroxide
JP2003227622A (ja) 殺菌水を用いた除菌脱臭空調システム
US20220370274A1 (en) Field-type modular negative pressure isolation room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field-type modular negative pressure isolation room system
US10251969B2 (en) HVAC fluid dispersant system
US20080257985A1 (en) Maximally Decontaminating Mist Spraying Device
CN217763766U (zh) 一种建筑物内通风系统
US20200217523A1 (en) An air treatment system
CN110594888A (zh) 一种空气消毒机
Martin Jr et al. Ultraviolet germicidal irradiation: Current best practices
WO2007029044A1 (en) Disinfectant and deodorant doser for purifica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ystems or for disinfection and deodorization of rooms
US20080011002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Rooms Required To Be Sterilized
US20220357066A1 (en) Ultraviolet Germicidal Irradiation Light and Bipolar Ionization Control by HVAC Thermostats
CN1470811A (zh) 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回风)消毒方法
CN212618900U (zh) 一种适用于集中式中央空调的消毒灭菌装置
JP2013213657A (ja) 空調機
JPH05322218A (ja) 室内空気消毒方法
JP2004077002A (ja) 空調機
CN112254269A (zh) 中央集中式空调自动清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H06214A (ja) 室内空気消毒方法
CN214891584U (zh) 一种用于空气杀菌的空调通道系统
RU2475271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еззаражи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в зданиях
CN212339474U (zh) 用于集中空调的杀菌消毒装置
CN214664837U (zh) 一种基于光触媒消毒的空调末端
CN217654036U (zh) 消毒灭菌式全空气空调机组
JP7425807B2 (ja) オゾン除菌システム、オゾン除菌装置、空気調和機、オゾン除菌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