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1155U - 内燃机预燃室喷嘴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预燃室喷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1155U
CN217761155U CN202221716781.0U CN202221716781U CN217761155U CN 217761155 U CN217761155 U CN 217761155U CN 202221716781 U CN202221716781 U CN 202221716781U CN 217761155 U CN217761155 U CN 217761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engine
nozzle
internal combustion
hol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67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娥
胡昱
李骏
周飞鲲
杜喜云
戈非
王磊
张蒙蒙
赖钧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Xianhu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Xianhu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Xianhu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Foshan Xianhu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2217167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1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1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1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内燃机预燃室喷嘴,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设有中心轴线,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设有多个绕所述中心轴线圆周排布的主喷孔,所述主喷孔在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径向上的截面设为孔截面,所述孔截面呈条状孔结构。设置为条形孔状的主喷孔,可在有限位置的情况下降低相邻的两个主喷孔的间距,因此可以在不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情况,显著减少火焰射流中间的间隙死区,从而提升整体燃烧的燃烧性能,降低内部残余废气。

Description

内燃机预燃室喷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内燃机预燃室喷嘴。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天然气、氢气等燃气内燃机,会存在两个燃烧室,一个是位于底部的主燃烧室,另外一个是位于顶部的预燃室,预燃室和主燃烧室之间通过喷嘴连接。当处于内燃机压缩过程,活塞会从下往上运动,带动气体从燃烧室进入预燃室。进入预燃室后的气体被火花塞点燃后,预燃室内部会形成高温高压的涡流,这种火焰射流会通过主喷孔射入主燃烧室,点燃主燃烧室的混合气。主燃烧室压力开始急剧增加,活塞被推动开始自上而下运动,对外做功。
现有的技术中,大多采用若干个圆孔环绕一圈形成作为预燃室喷嘴。孔型喷嘴受其外形和数量的限制,传统孔型喷嘴由于外侧孔之间的孔间距较大,这一大间隙会导致火焰射流存在死区,从而影响整个燃烧室燃烧速率,并会增加缸内的残余废气,影响整体燃烧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内燃机预燃室喷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内燃机预燃室喷嘴,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设有中心轴线,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设有多个绕所述中心轴线圆周排布的主喷孔,所述主喷孔在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径向上的截面设为孔截面,所述孔截面呈条状孔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为条形孔状的主喷孔,可在有限位置的情况下降低相邻的两个主喷孔的间距,因此可以在不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情况,显著减少火焰射流中间的间隙死区,从而提升整体燃烧的燃烧性能,降低内部残余废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自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内侧至外侧,所述孔截面的长度逐渐增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孔截面的长度逐渐增大以进一步降低相邻的两个主喷孔的间距,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燃烧的燃烧性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底部设有底部喷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部喷孔使火焰射流可以从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底部流出,使燃烧室的底部可流入火焰射流,减少火焰射流的“死区”,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喷孔的数量设有两层,两层所述主喷孔上下排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喷孔的前端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向下倾斜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孔截面呈腰型孔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腰型孔状的孔截面可避免矩形孔的边角位置的应力集中问题,可延长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孔截面呈长方形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为条形孔状的主喷孔,可在有限位置的情况下降低相邻的两个主喷孔的间距,因此可以在不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情况,显著减少火焰射流中间的间隙死区,从而提升整体燃烧的燃烧性能,降低内部残余废气。
本实用新型用于内燃机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主喷孔;200、底部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内燃机预燃室喷嘴,其设有中心轴线。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下端的周面开设有多个主喷孔100,多个主喷孔100绕中心轴线圆周等距排布。主喷孔100在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径向方向上的截面设置为孔截面,孔截面呈矩形孔状结构。主喷孔100自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内侧至外侧其长度逐渐增大(此处的长度指孔截面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主喷孔100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在其他实施例中,主喷孔100的数量可设置为八个等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采用八个主喷孔100,当燃烧产生过高压力时,可以更均匀地承受来自燃烧涡流的气流冲击,减少最大应力应变,从而提升预燃室装置的耐久性。同时,由于单个主喷孔的长度减少,两个主喷孔100之间的间距被进一步降低,燃烧射流的死区减少,燃烧性能增强),四个主喷孔100单层排布。主燃烧室的气体随着活塞压缩,部分进入预燃室,预燃室内部空腔充满高压燃气,燃气被点燃后,高温高压的火焰射流通过主喷孔100,由侧方呈阵列式射入主燃烧室内,设置为矩形状的主喷孔100,可在有限位置的情况下降低相邻的两个主喷孔100的间距,因此可以在不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情况,显著减少火焰射流中间的间隙死区,从而提升整体燃烧的燃烧性能,降低内部残余废气。
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底端开设有底部喷孔200,底部喷孔200位于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底部中心位置,底部喷孔200呈圆形通孔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底部喷孔200也可设置为其他形状的孔结构),底部喷孔200使火焰射流可以从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底部流出,使燃烧室的底部可流入火焰射流,减少火焰射流的“死区”,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主喷孔100的数量设置为八个,孔截面呈腰型孔状结构(即孔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具有半圆结构的长条孔状结构),腰型孔可以减少矩形孔的边角流动死区,提升喷嘴射流的强度。同时,腰型孔的两侧是圆弧面,腰型孔状的孔截面可避免矩形孔的边角位置的应力集中问题,预燃室可靠性可以进一步得到提升,可延长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使用寿命。
并且本实施例的主喷孔100的前端(指主喷孔100远离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一端)相对于中心轴线向下倾斜设置。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方案的主喷孔100的数量设置为十六个,十六个主喷孔100分为上下两层排布,每层主喷孔100的数量设置为八个,通过将主喷孔100分层设置,可有效降低上下方向的射流间隙,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主喷孔100设置为圆孔结构,并且本实施例的主喷孔100分上下两层排布,两层主喷孔100错位设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内燃机预燃室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设有中心轴线,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设有多个绕所述中心轴线圆周排布的主喷孔(100),所述主喷孔(100)在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径向上的截面设为孔截面,所述孔截面呈条状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预燃室喷嘴,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内侧至外侧,所述孔截面的长度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预燃室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预燃室喷嘴的底部设有底部喷孔(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预燃室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孔(100)的数量设有两层,两层所述主喷孔(100)上下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预燃室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孔(100)的前端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向下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预燃室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截面呈腰型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预燃室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截面呈长方形孔结构。
CN202221716781.0U 2022-07-05 2022-07-05 内燃机预燃室喷嘴 Active CN217761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6781.0U CN217761155U (zh) 2022-07-05 2022-07-05 内燃机预燃室喷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6781.0U CN217761155U (zh) 2022-07-05 2022-07-05 内燃机预燃室喷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1155U true CN217761155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72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6781.0U Active CN217761155U (zh) 2022-07-05 2022-07-05 内燃机预燃室喷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1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69152B (zh) 一种包含强滚流预燃室的汽油机点火机构
CA1206827A (en) Torch ignition 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3389634A (zh) 一种强挤流高湍流离心式活塞燃烧室及燃烧系统
JP2814346B2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燃焼室構造
CN217761155U (zh) 内燃机预燃室喷嘴
US4686941A (en) Turbulence generator for two-stroke spark-assisted diesel engines
WO2020196210A1 (ja) 副室式内燃機関
US6877477B2 (en) Fuel injection system
JP3235302B2 (ja) 副室式ガスエンジン
JP7226527B2 (ja) 副室式内燃機関
US4048973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rovided with pre-combustion chamber
CN113685261A (zh) 一种包含共享射流口预燃室的汽油机点火机构
JPH04228821A (ja) 直接噴射式ディーゼル機関の燃焼室
US4489687A (en) Piston having fuel diverting barrier means
JP4145177B2 (ja) エンジン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15355080B (zh) 一种燃烧系统以及气体发动机
CN216811944U (zh) 活塞和发动机
CN218760118U (zh) 一种基于预燃室喷射旋流火焰促进缸内燃烧的供气系统
US20070261667A1 (en) Spark igni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direct fuel injection
CN215979597U (zh) 一种强挤流高湍流离心式活塞燃烧室及燃烧系统
CN118008612A (zh) 一种预燃室活塞
CN115822773A (zh) 一种基于预燃室喷射旋流火焰促进缸内燃烧的供气系统
KR19980025758U (ko) 엔진의 피스톤구조
JPH07150943A (ja) 副室式内燃機関の燃焼室
CN116677511A (zh) 活塞及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