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0668U - 一种电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0668U
CN217740668U CN202221675179.7U CN202221675179U CN217740668U CN 217740668 U CN217740668 U CN 217740668U CN 202221675179 U CN202221675179 U CN 202221675179U CN 217740668 U CN217740668 U CN 217740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cavity
accommodating
cavity
battery device
cel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51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s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s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s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s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51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0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0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0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含电芯模块(163)和本体(1)。其中,所述本体(1)设有第一容纳腔(11)和集液腔(14),所述第一容纳腔(11)用于放置所述电芯模块(163);所述第一容纳腔(11)和所述集液腔(14)相互连通,并且所述集液腔(14)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的下方,通过依靠漏液自身重力的方式将所述电芯模块(163)产生的漏液快速排放至所述集液腔(14),以降低电芯模块(163)发生破损;也就是将漏液进行收集,以避免本体(1)被腐蚀,同时实现漏液和电芯模块(163)释放的易燃易爆的气体以及电路板等其他部件之间的隔离,提升了电池装置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动力、储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愈来愈越受到重视。锂离子电池经过长期使用后,电解液会产生一些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氢气等。由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在电池装置中无法快速流通至外界,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多次循环放电,易燃易爆的气体积累得越来越多,会导致电池出现鼓包,继而导致电解液泄漏。而电解液中存在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很容易引起产品的外壳被腐蚀以及引发电路板短路,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存在电解液泄露的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旨在解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装置,电池装置包含电芯模块和本体,本体设有:
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电芯模块;
集液腔,第一容纳腔和集液腔相互连通,并且集液腔位于第一容纳腔的下方,集液腔用于收集电芯模块产生的漏液。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本体还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开口间隔排布于第一容纳腔的底壁,开口与集液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电池装置还包含电路板,本体还设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电路板,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互隔离且相互密闭。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电池装置还包含风机模块,本体还设有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和第一容纳腔相互连通,风机模块安装于第三容纳腔内,风机模块的出风端连通至外界,第三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互隔离且相互密闭。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第三容纳腔和第一容纳腔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相邻的两个第三容纳腔之间设置一第一容纳腔。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电池装置还包含多个透气阀,透气阀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三容纳腔和第一容纳腔,且相邻的第一容纳腔与第三容纳腔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透气阀相连通,透气阀用于防止水汽进入第一容纳腔中。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电池装置还包含第一防护件,第一防护件安装于风机模块的入风端。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本体还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第一容纳腔通过进风口与外界空气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风口间隔排布于第一容纳腔的周向侧壁。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电池装置还包含第二防护件,第二防护件覆盖于进风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装置包含电芯模块和本体,本体设有第一容纳腔和集液腔。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电芯模块,并且,第一容纳腔和集液腔相互连通。其中,集液腔用于收集电芯模块产生的漏液,为了第一容纳腔内的漏液加快流出,不产生聚集,因此,集液腔设置于第一容纳腔的下方,利用漏液自身的重力将其收集到集液腔中,以避免外壳被腐蚀;同时实现漏液和电芯模块释放的易燃易爆的气体以及电路板等其他部件之间的隔离,提升了电池装置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装置的截面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界截面图;
图3为图1中A的细节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本体;11、第一容纳腔;12、第二容纳腔;13、第三容纳腔;120、风机模块;1121、第一防护件;110、进风口;1101、第二防护件;111、开口;14、集液腔;15、透气阀;163、电芯模块;164、电路板;171、上盖;172、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解释定义:以读者面向说明书附图为例,读者的上方为本申请的附图中的上方,以读者的下方为本申请的附图中的下方。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可以知道,现有技术中,离子电池经过长期使用后,电解液会产生一些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氢气等。由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在电池装置中无法快速流通至外界,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多次循环放电,易燃易爆的气体积累得越来越多,会导致电池出现鼓包,继而导致电解液泄漏。而电解液中存在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很容易引起产品的外壳被腐蚀以及引发电路板短路,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电解液的漏液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阻止电池发生严重的火灾。
其中,请参照图1至图5,电池装置包含电芯模块163和本体1,本体1设有第一容纳腔11和集液腔14。第一容纳腔11用于放置电芯模块163。并且,第一容纳腔11和集液腔14相互连通;其中,集液腔14用于收集电芯模块163产生的漏液。即,从电芯模块163中泄露的电解液。
优选地,为了第一容纳腔11内的漏液加快流出,不产生聚集,因此,集液腔14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1的下方,利用漏液自身的重力将其收集到集液腔14中,以避免本体1的外壳被腐蚀,同时实现漏液和电芯模块163释放的易燃易爆的气体以及电路板164等其他部件之间的隔离,提升了电池装置的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的电池装置的截面图,本体1还设有至少一个开口111。
具体地,开口111间隔排布于第一容纳腔11的底壁,开口111与集液腔14相连通。可以知道,电芯模块163安装于第一容纳腔11,电芯模块163中的电解液泄露后会流入第一容纳腔11内部,并且会汇聚在第一容纳腔11的底部区域,开口111用于将漏液导入集液腔14中。
在本申请中,开口1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并且,开口111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第一容纳腔11的底壁的实际尺寸进行设置。当然,在该开口111附近也可以通过设置其他的导流部件(未标号)加快漏液的收集,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图2和图4,电池装置还包含电路板164,本体1还设有第二容纳腔12,第二容纳腔12用于放置电路板164。
优选地,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相互隔离且相互密闭;可以知道,若第一容纳腔11的电芯模块163发生鼓包进而破损的时候,会释放一些易燃易爆的有害气体,而电路板164长期使用后会发热,长此以往,电路板164会发生起火,该气体遇到明火后,会使得火灾更加严重。因此将易燃易爆的气体和电路板164进行隔离,有助于降低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的风险。
可以知道,电芯模块163和电路板164之间可以设置相对应的防护部件(未标号),如绝缘部件或者密封部件,只需实现两者的电性连接即可,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电池装置还包含风机模块120,本体1还设有第三容纳腔13。其中,第三容纳腔13和第一容纳腔11相互连通,风机模块120安装于第三容纳腔13内,风机模块120的出风端连通至外界,用于将第一容纳腔11内部的电芯模块163泄露的易燃易爆的有害气体抽到外界。
可以知道,第三容纳腔13可以理解为排出易燃易爆的有害气体的风道,因此,第三容纳腔13和第二容纳腔12相互隔离且相互密闭设置,以将电路板164和电芯模块163隔离开来,同样有利于降低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的风险,本方案暂未详细图示。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用于供电路板164存放的单独的第二容纳腔12,即本方案请参照图1和图2。也就是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设置为同一个腔。由于风机模块120会产生气流,因此,将电路板164安装于该气流的上风口(可以理解为后述技术方案中的第三容纳腔13的进风口110位置附近),避免易燃易爆的有害气体接触到电路板164,同样有利于降低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容纳腔13和第一容纳腔11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相邻的两个第三容纳腔13之间设置一第一容纳腔11。
可选地,请参照本申请中的图1至图5,一个第一容纳腔11和相邻的一个第三容纳腔13相互连通,一个第一容纳腔11和相邻的一个第三容纳腔13一形成一组排风组(未标号)。也就是,第一容纳腔11和第三容纳腔13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第三容纳腔13同时连通于一个第一容纳腔11,本方案暂未图示。当然,本申请中的第一容纳腔11和第三容纳腔13是沿线性排列的。第一容纳腔11和第三容纳腔13也可以随机排列,此时,第一容纳腔11和第三容纳腔13为一对多的关系,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知道,一般电芯模块163本身在某种程度来说是全密封的,因此在不同温度、环境和海拔压强下,电芯模块163内外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差,因此会设置阀门(未标号)以用于防爆、防水、透气、防尘和平衡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电芯模块163的内部安装电芯模块163的第一容纳腔11是通过电芯模块163上的阀门(未标号)相互连通的。并且,电池装置还包含多个透气阀15,透气阀15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三容纳腔13和第一容纳腔11,且相邻的第一容纳腔11与第三容纳腔13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透气阀15相连通,以便于将电芯模块163泄露的气体导流至第三容纳腔13中,该方案暂无图示。
可选地,上述阀门和透气阀15为类型一致的阀,且同样具有防爆、防水、透气、防尘和平衡压力的特点。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设置为同一个,即电路板164和电芯模块163位于同一腔室,也就是本申请中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即电芯模块163通过至少一透气阀15连通于第三容纳腔13,并且电路板164安装于该气流的上风口(可以理解为后述技术方案中的第三容纳腔13的进风口110位置附近)。
可选地,上述透气阀15具有防爆、防水、透气、防尘和平衡压力的特点。
本申请中的本体1设置为常规的立方体结构,请参照本申请中的图4,本体1包含上盖171和下盖172,上盖171和下盖172可以为金属材质。上盖171和下盖172扣合形成上述的第一容纳腔11、第一容纳腔11和第一容纳腔11。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装置还包含第一防护件1121,第一防护件1121安装于风机模块120的入风端。具体地,风机模块120安装于该本体1的周向位置的侧壁。
当然,该本体1也可以为其他的立体形状。
可选地,第一防护件1121具有防水、透气、防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作用。如第一防护件1121可以为防水透气膜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还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110,具体地,该进风口110位于该本体1的周向位置的侧壁;并且,进风口110和风机模块120相对设置,有利于减少风力损失。其中,第一容纳腔11通过进风口110与外界空气连通,即进风口110用于进风。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风口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风口110间隔排布于第一容纳腔11的周向侧壁。
当然,为了本体1更加美观,进风口110可以有规律地排布,如,沿着线性排布,或者沿着几何形状的轮廓线间隔排布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装置还包含第二防护件1101,第二防护件1101覆盖于进风口110设置。
可选地,第二防护件1101为具有防水、透气、防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作用。如第二防护件1101可以为防水透气膜等。
本申请中的电池装置除了在电芯模块163中电解液和气体泄漏的情况下保证电池装置内部的安全外,在日常使用中也可以为电芯模块163提供较好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风机模块120将电芯模块163内的空气抽出至外界,以使得电芯模块163所处腔室(第一容纳腔11)的空气不断和外界进行交换,以达到将热气流排出至外界的目的,避免热失控,大大提升了电池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含电芯模块(163)和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设有:
第一容纳腔(11),所述第一容纳腔(11)用于放置所述电芯模块(163);
集液腔(14),所述第一容纳腔(11)和所述集液腔(14)相互连通,并且所述集液腔(14)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的下方,所述集液腔(14)用于收集所述电芯模块(163)产生的漏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还设有至少一个开口(111),所述开口(111)间隔排布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的底壁,所述开口(111)与所述集液腔(1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含电路板(164),所述本体(1)还设有第二容纳腔(12),所述第二容纳腔(12)用于放置所述电路板(164),所述第一容纳腔(1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12)相互隔离且相互密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含风机模块(120),所述本体(1)还设有第三容纳腔(13),所述第三容纳腔(13)和所述第一容纳腔(11)相互连通,所述风机模块(120)安装于所述第三容纳腔(13)内,所述风机模块(120)的出风端连通至外界,所述第三容纳腔(13)和所述第二容纳腔(12)相互隔离且相互密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腔(13)和所述第一容纳腔(11)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容纳腔(13)之间设置一所述第一容纳腔(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含多个透气阀(15),所述透气阀(15)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三容纳腔(13)和所述第一容纳腔(11),且相邻的所述第一容纳腔(11)与所述第三容纳腔(13)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透气阀(15)相连通,所述透气阀(15)用于防止水汽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1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含第一防护件(1121),所述第一防护件(1121)安装于所述风机模块(120)的入风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还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110),所述第一容纳腔(11)通过所述进风口(110)与外界空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口(110)间隔排布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的周向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含第二防护件(1101),所述第二防护件(1101)覆盖于所述进风口(110)设置。
CN202221675179.7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电池装置 Active CN217740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5179.7U CN217740668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电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5179.7U CN217740668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电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0668U true CN217740668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5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5179.7U Active CN217740668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电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06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90607B1 (ko) 배터리 시스템 내의 열폭주 가스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210403875U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111164794A (zh) 电池用排气装置和包括其的电池
CN112018320A (zh) 用于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CN216720210U (zh) 储能系统
CN113054300A (zh) 一种电池热失控换热结构、电池总成及车辆
CN216488385U (zh) 一种定向排气装置、电池及储能预制仓
US20240186648A1 (en) Directional exhaust device, battery, and energy storage prefabricated chamber
CN215771408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17740668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114824553A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114937853A (zh) 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和电池包
CN212366138U (zh) 动力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2136503U (zh) 一种野外作业用的防爆型锂电池
CN218351530U (zh) 一种锂电池防爆结构
CN111834556A (zh) 一种耐高温磷酸铁锂电池
AU2022354509A1 (en) Battery storage system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battery modules
CN216213693U (zh) 一种监测并降温的锂电池防爆设备
CN213816262U (zh) 一种保护装置及电池包
CN210607418U (zh) 一种新型可防水锂电池
CN110466764B (zh) 一种燃料电池无人机的动力舱壳体结构
CN219739170U (zh) 一种散热密封锂电池
CN210467905U (zh) 电池组
CN215731830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外壳
CN216166942U (zh) 一种双胆电饭煲的排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