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9599U - 变焦镜头 - Google Patents

变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9599U
CN217739599U CN202220862663.4U CN202220862663U CN217739599U CN 217739599 U CN217739599 U CN 217739599U CN 202220862663 U CN202220862663 U CN 202220862663U CN 217739599 U CN217739599 U CN 217739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zoom lens
zoom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626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兴安
陈瑶
应永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626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9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9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9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变焦透镜群组、光阑、第二固定透镜群组、对焦透镜群组和第三固定透镜群组,所述变焦透镜群组可沿光轴移动,用于所述变焦镜头在广角端和长焦端之间的光学变焦,所述对焦透镜群组可沿光轴移动,用于补偿光学变焦过程中像面位置的变化,所述对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G4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G2满足如下关系:‑2.70<FG4/FG2<‑2.0。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镜头,采用“正‑负‑正‑正‑正”的五群架构,可实现超过11倍的变倍比,满足广角、畸变低、大光圈和高分辨率的性能需求,可实现全焦段4K成像。

Description

变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现阶段,视频会议办公早已成为高效率关键性的办公沟通协作方法,网络摄像头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力工具。伴随视频会议刚性需求的引进,对视讯类镜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视讯镜头多为定焦镜头,另变焦镜头的分辨率多在2M、4M水平,视场角有限,分辨率不高,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更强的更清晰的图像实际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平视场角可达80°,最大光圈可达1.65,分辨率高,并且在高低温状态下也能清晰成像的变焦镜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变焦透镜群组、光阑、第二固定透镜群组、对焦透镜群组和第三固定透镜群组,所述变焦透镜群组沿光轴可移动,用于所述变焦镜头在广角端和长焦端之间的光学变焦,所述对焦透镜群组沿光轴可移动,用于补偿光学变焦过程中像面位置的变化,所述对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G4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G2满足如下关系:-2.70<FG4/FG2<-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组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群组,所述变焦透镜群组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群组,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群组,所述对焦透镜群组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群组,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群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组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备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备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和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为胶合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1满足如下关系:12.0<|R1/F1|<2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ABB2的范围为65<ABB2<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的最大口径SD1和所述变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如下关系:0.79<SD1/FOV<0.9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变焦透镜群组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备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备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和具备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透镜、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和具备负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对焦透镜群组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五透镜和具备负光焦度的第十六透镜,所述第十五透镜和所述第十六透镜为胶合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十五透镜的折射率IND15和所述第十六透镜的折射率IND16满足如下关系:0.02<IND16-IND15<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光焦度的第十七透镜、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八透镜和具备负光焦度或正光焦度的第十九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十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0、所述第十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2、所述第十八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8和所述第十九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9满足如下关系:7.10<CT10+CT12+CT18+CT19<8.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变焦透镜群组、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所述对焦透镜群组和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中,包含至少六枚非球面透镜,其中包含至少四枚塑胶非球面透镜,且所述非球面透镜的两个面均为非球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变焦透镜群组、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和所述对焦透镜群组中,包含至少两枚玻璃非球面透镜,且所述玻璃非球面透镜的两个面均为非球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变焦镜头在任一变焦状态下的光圈值Fno满足如下关系:1.65≤Fno<3.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组的焦距FG1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12.20<FG1/FW<14.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变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G2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2.20<FG2/FW<-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的焦距FG3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9.70<FG3/FW<1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对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G4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4.40<FG4/FW<5.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的焦距FG5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7.30<FG5/FW<1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变焦透镜群组的行程D2和所述变焦镜头的总长TTL满足如下关系:0.25<|D2/TTL|<0.3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对焦透镜群组的行程D4和所述变焦透镜群组的行程D2满足如下关系:0.36<|D4/D2|<0.4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变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G2,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的行程D2满足如下关系:-0.31<FG2/|D2|<-0.2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对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G4,与所述对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4满足如下关系:1.57<FG4/|D4|<1.9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位置时的焦距FW,与所述变焦镜头在长焦端位置时的焦距FT之间满足:11.40<FT/FW<12.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镜头,采用“正-负-正-正-正”的五群架构,可实现超过11倍的变倍比,满足广角、畸变低、大光圈和高分辨率的性能需求,可实现全焦段4K成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和特定玻璃材料的选择,保证了在高低温条件下也有良好的解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设置对焦透镜群组的焦距和变焦透镜群组的焦距之间的关系,能够调整变焦透镜群组、对焦透镜群组及整体变焦镜头系统的公差敏感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使用塑胶非球面,一方面,使得镜头的制作成本得以降低,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降低镜头重量,便于携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设置变焦透镜群组沿光轴运动的行程、对焦透镜群组沿光轴运动的行程以及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的相互关系,可以使得透镜组的运动行程较短,响应速度较快,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变焦、对焦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透镜光焦度、焦距及透镜中心厚度的合理设置,可实现高相对照度,从而使得镜头能够均匀的收集各视场角度的能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设置透镜的阿贝数、折射率及透镜中心厚度,有利于校正系统色差。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在镜头广角端的MTF图;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在镜头长焦端的MTF图;
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在镜头广角端的低温-40℃离焦曲线图;
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在镜头广角端的高温+80℃离焦曲线图;
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在镜头长焦端的低温-40℃离焦曲线图;
图7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在镜头长焦端的高温+80℃离焦曲线图;
图8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在镜头广角端的MTF图;
图10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在镜头长焦端的MTF图;
图1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在镜头广角端的低温-40℃离焦曲线图;
图1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在镜头广角端的高温+80℃离焦曲线图;
图1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在镜头长焦端的低温-40℃离焦曲线图;
图1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在镜头长焦端的高温+80℃离焦曲线图;
图1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在镜头广角端的MTF图;
图17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在镜头长焦端的MTF图;
图18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在镜头广角端的低温-40℃离焦曲线图;
图19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在镜头广角端的高温+80℃离焦曲线图;
图20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在镜头长焦端的低温-40℃离焦曲线图;
图2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在镜头长焦端的高温+80℃离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变焦透镜群组G2、光阑STO、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对焦透镜群组G4和第三固定透镜群组G5,所述变焦透镜群组可沿光轴移动,用于所述变焦镜头在广角端和长焦端之间的光学变焦,所述对焦透镜群组可沿光轴移动,用于补偿光学变焦过程中像面位置的变化,,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的焦距FG4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的焦距FG2满足如下关系:-2.70<FG4/FG2<-2.0;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群组,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群组,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群组,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群组,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G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群组。
通过采用“正-负-正-正-正”的五群架构,实现了超过11倍的变倍比,满足了广角、畸变低、大光圈和高分辨率的性能需求,实现了全焦段4K成像。
通过合理设置对焦透镜群组的焦距和变焦透镜群组的焦距之间的关系,能够调整变焦透镜群组、对焦透镜群组及整体变焦镜头系统的公差敏感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变焦镜头在任一变焦状态下的光圈值Fno满足:1.65≤Fno<3.7。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备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备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和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所述第一透镜L1和所述第二透镜L2为胶合透镜;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具备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具备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和具备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透镜L10、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L11和具备负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L12;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L13、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L14、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五透镜L15和具备负光焦度的第十六透镜L16,所述第十五透镜L15和所述第十六透镜L16为胶合透镜;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G5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光焦度的第十七透镜L17、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八透镜L18和具备负光焦度或正光焦度的第十九透镜L19。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和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G5中,至少包含6枚非球面透镜,其中包含至少四枚塑胶非球面透镜,且所述非球面透镜的两个面均为非球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和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中,至少包含2枚玻璃非球面透镜,且所述玻璃非球面透镜的两个面均为非球面。
通过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和特定的玻璃材料选择,保证了变焦镜头在高低温条件下也有良好的解像,且合理使用塑胶非球面,一方面,使得镜头的制作成本得以降低,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降低镜头重量,便于携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的焦距FG1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12.20<FG1/FW<14.10;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的焦距FG2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2.20<FG2/FW<-1.90;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的焦距FG3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9.60<FG3/FW<13.10;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的焦距FG4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4.40<FG4/FW<5.30;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G5的焦距FG5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7.20<FG5/FW<10.10;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位置时的焦距FW,与变焦镜头在长焦端位置时的焦距FT之间满足:11.50<FT/FW<12.30。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的行程D2和所述变焦镜头的总长TTL满足如下关系:0.24<|D2/TTL|<0.30;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的行程D4和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的行程D2满足如下关系:0.36<|D4/D2|<0.45。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的焦距FG2,与变焦透镜群组G2的行程D2之间满足如下关系:-0.31<FG2/|D2|<-0.27;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的焦距FG4,与对焦透镜群组G4的行程D4之间满足如下关系:1.50<FG4/|△D4|<2.0。
通过合理设置变焦透镜群组沿光轴运动的行程、对焦透镜群组沿光轴运动的行程以及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的相互关系,可以使得透镜组的运动行程较短,响应速度较快,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变焦、对焦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透镜L1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满足:12.0<|R1/F1|<24.0。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十透镜L10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0、所述第十二透镜L12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2、所述第十八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8和所述第十九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9满足如下关系:7.0<CT10+CT12+CT18+CT19<8.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十五透镜L15的折射率IND15和所述第十六透镜L16的折射率IND16满足如下关系式:0.02<IND16-IND15<0.08;所述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ABB2的范围为65<ABB2<100;所述第一透镜L1的最大口径SD1和所述变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如下关系式:0.78<SD1/FOV<0.88。
通过合理设置透镜的阿贝数、折射率及透镜中心厚度,有利于校正系统色差,同时,光焦度和焦距的合理设置,可实现高相对照度,从而使得镜头能够均匀的收集各视场角度的能量。
以下以三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具体说明该变焦镜头。在下列各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物侧面记为OBJ,像侧面记为IMA,孔径光阑STO记为一面,胶合镜组的胶合面记为一面,例如由2枚透镜胶合组成的一个双胶合透镜共有3面。
具体符合上述条件式的各实施例的参数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091
表1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变焦镜头的非球面透镜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01
式中,z为沿光轴方向,垂直于光轴的高度为h的位置处曲面到顶点的轴向距离;c表示非球面曲面顶点处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分别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十四阶、十六阶……的非球面系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R值)、厚度、材料的折射率、阿贝数,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02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11
表2
在该实施例中,非球面数据如下表3所示,其中K为该表面的二次曲面常数,A4、A6、A8、A10、A12分别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的非球面系数:
序号 K A4 A6 A8 A10 A12
S16 -13.1098 -2.422E-4 1.419E-6 -1.237E-8 5.199E-11 0.00
S17 0.00 -1.344E-4 5.958E-7 -4.639E-9 2.419E-11 0.00
S19 -2.7033 -5.702E-5 4.079E-7 -3.664E-8 2.058E-11 0.00
S20 0.00 -2.057-E4 8.445E-7 -3.245E-8 8.211E-11 0.00
S21 0.00 -8.468E-5 -5.896E-7 2.757E-8 -3.471E-10 0.00
S22 0.00 -8.464E-5 -2.381E-7 2.430E-8 -3.490E-10 0.00
S23 0.00 -1.895E-7 2.226E-6 -1.415E-8 1.849E-11 0.00
S24 0.00 1.280E-4 1.613E-6 -1.568E-8 0.00 0.00
S25 -1.6377 -2.566E-5 -3.916E-7 2.258E-9 -1.278E-11 0.00
S26 0.00 2.409E-5 -4.157E-7 3.747E-9 -1.655E-11 0.00
S34 -0.0278 1.409E-4 1.892E-4 -8.459E-8 2.911E-9 0.00
S35 -0.1694 4.087E-4 -1.624E-5 3.282E-8 -7.679E-10 0.00
S36 30.00 -9.820E-4 -1.710E-5 1.590E-8 9.035E-9 0.00
S37 12.7317 -1.013E-3 -2.399E-6 1.352E-8 4.152E-9 0.00
表3
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长焦端变倍数据,如下表4所示。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12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21
表4
参见图1至图7,结合表1至表4,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采用共计19枚透镜,其中7枚非球面透镜,镜头广角端光圈可达1.65,大光圈,广角、畸变低,满足全4K分辨率,高低温性能良好,照度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R值)、厚度、材料的折射率、阿贝数,如下表5所示: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22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31
表5
在该实施例中,非球面数据如下表6所示,其中K为该表面的二次曲面常数,A4、A6、A8、A10、A12分别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的非球面系数:
序号 K A4 A6 A8 A12 A14
S16 -36.9347 -2.981E-4 2.963E-6 -4.411E-8 3.573E-10 -1.165E-12
S17 0.00 -1.299E-4 4.907E-7 -1.128E-8 1.372E-10 -5.439E-13
S19 -2.0158 -1.268E-5 1.138E-6 -7.300E-8 8.419E-10 -8.872E-12
S20 1.7252 -1.139E-4 1.099E-6 -8.489E-8 8.618E-10 -5.990E-12
S23 0.00 -4.596E-5 9.593E-7 2.421E-8 -2.630E-11 -9.781E-12
S24 0.00 1.507E-5 7.804E-7 4.436E-8 -3.219E-10 0.00
S25 -2.4863 -3.509E-5 -4.558E-8 -1.668E-9 -1.060E-10 1.795E-12
S26 -5.9205 9.948E-6 -8.236E-8 3.436E-9 -1.862E-10 2.361E-12
S34 -0.4726 -6.066E-6 -7.068E-6 6.344E-7 -2.002E-8 1.985E-10
S35 2.1906 9.626E-4 -4.898E-5 3.048E-6 -1.237E-7 2.107E-9
S36 4.2633 5.027E-4 1.122E-5 -5.671E-7 -2.032E-2 1.111E-9
S37 1.1935 7.279E-5 4.873E-5 -2.958E-6 8.319E-8 -8.521E-10
表6
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长焦端变倍数据,如下表7所示。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32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41
表7
参见图8至图14,结合表1、表5至表7,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采用共计19枚透镜,其中6枚非球面透镜,镜头广角端光圈可达1.8,大光圈,广角、畸变低,满足全4K分辨率,高低温性能良好,照度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R值)、厚度、材料的折射率、阿贝数,如下表8所示: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42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51
表8
在该实施例中,非球面数据如下表9所示,其中K为该表面的二次曲面常数,A4、A6、A8、A10、A12分别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的非球面系数:
序号 K A B C D E
S15 -39.0635 -3.137E-4 3.1938E-6 -4.705E-8 3.8253E-10 -1.216E-12
S16 0.00 -1.557E-4 8.2479E-7 -1.443E-8 1.5621E-10 5.899E-13
S18 -2.3919 -2.218E-5 1.2038E-6 -6.364E-8 5.7184E-10 -3.723E-12
S19 0.7791 -1.292E-4 1.6268E-6 -8.644E-8 8.4277E-10 -3.886E-12
S22 0.00 -2.000E-5 1.8124E-6 1.6473E-8 -3.898E-40 2.4480E-12
S23 0.00 4.6103E-5 1.3498E-6 4.0945E-8 -6.558E-10 3.3217E-12
S24 -2.3014 -3.722E-5 -2.409E-7 1.6807E-9 -1.522E-10 2.2947E-12
S25 -13.5366 8.554E-6 -2.964E-7 8.5971E-9 -2.507E-10 2.9500E-12
S33 -0.5084 -3.517E-5 -9.964E-6 6.7848E-7 -2.115E-8 1.6114E-10
S34 3.9041 5.1949E-4 -4.157E-5 2.7811E-6 -1.099E-7 1.8968E-9
S35 6.4049 3.3279E-4 9.8303E-6 -7.201E-7 -1.998E-8 1.2937E-9
S36 5.1397 2.9536E-4 4.4267E-5 -2.991E-6 8.176E-8 -6.709E-10
表9
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长焦端变倍数据,如下表10所示。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52
Figure BDA0003595046410000161
表10
参见图15至图21,结合表1、表8至表10,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采用共计19枚透镜,其中6枚非球面透镜,镜头广角端光圈可达1.8,大光圈,广角、畸变低,满足全4K分辨率,高低温性能良好,适用于低照度场景,大倍率的光学变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变焦透镜群组、光阑、第二固定透镜群组、对焦透镜群组和第三固定透镜群组,变焦透镜群组可沿光轴移动,用于所述变焦镜头在广角端和长焦端之间的光学变焦,对焦透镜群组可沿光轴移动,用于补偿光学变焦过程中像面位置的变化,所述对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G4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G2满足如下关系:-2.70<FG4/FG2<-2.0;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镜头水平视场角可达80°,最大光圈可达1.65。该视讯会议类变焦镜头,通过合理的群组组合,实现了广角低畸变,市场应用范围广;镜头的分辨率可达4K,并且相对照度高,更好的满足了视讯需求。通过合理分配透镜光焦度,在高低温状态下也能保证清晰的成像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变焦透镜群组(G2)、光阑(STO)、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对焦透镜群组(G4)和第三固定透镜群组(G5),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沿光轴可移动,用于所述变焦镜头在广角端和长焦端之间的光学变焦,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沿光轴可移动,用于补偿光学变焦过程中像面位置的变化,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的焦距FG4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的焦距FG2满足如下关系:-2.70<FG4/FG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群组,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群组,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群组,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群组,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G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备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备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和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所述第一透镜(L1)和所述第二透镜(L2)为胶合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满足如下关系:12.0<|R1/F1|<2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ABB2的范围为65<ABB2<1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的最大口径SD1和所述变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如下关系:0.79<SD1/FOV<0.9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具备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具备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和具备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透镜(L10)、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L11)和具备负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L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L13)、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L14)、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五透镜(L15)和具备负光焦度的第十六透镜(L16),所述第十五透镜(L15)和所述第十六透镜(L16)为胶合透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五透镜(L15)的折射率IND15和所述第十六透镜(L16)的折射率IND16满足如下关系:0.02<IND16-IND15<0.08。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G5)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光焦度的第十七透镜(L17)、具备正光焦度的第十八透镜(L18)和具备负光焦度或正光焦度的第十九透镜(L19)。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透镜(L10)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0、所述第十二透镜(L12)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2、所述第十八透镜(L18)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8和所述第十九透镜(L19)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9满足如下关系:7.10<CT10+CT12+CT18+CT19<8.3。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和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G5)中,包含至少六枚非球面透镜,其中包含至少4枚塑胶非球面透镜,且所述非球面透镜的两个面均为非球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和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中,包含至少两枚玻璃非球面透镜,且所述玻璃非球面透镜的两个面均为非球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镜头在任一变焦状态下的光圈值Fno满足如下关系:1.65≤Fno<3.7。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的焦距FG1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12.20<FG1/FW<14.10。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的焦距FG2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2.20<FG2/FW<-1.80。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的焦距FG3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9.70<FG3/FW<13.0。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的焦距FG4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4.40<FG4/FW<5.30。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G5)的焦距FG5和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FW满足如下关系:7.30<FG5/FW<11.0。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的行程D2和所述变焦镜头的总长TTL满足如下关系:0.25<|D2/TTL|<0.31。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的行程D4和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的行程D2满足如下关系:0.36<|D4/D2|<0.45。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的焦距FG2,与所述变焦透镜群组(G2)的行程D2满足如下关系:-0.31<FG2/|D2|<-0.27。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的焦距FG4,与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4)的行程D4满足如下关系:1.57<FG4/|D4|<1.98。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位置时的焦距FW与所述变焦镜头在长焦端位置时的焦距FT满足如下关系:11.40<FT/FW<12.20。
CN202220862663.4U 2022-04-13 2022-04-13 变焦镜头 Active CN217739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2663.4U CN217739599U (zh) 2022-04-13 2022-04-13 变焦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2663.4U CN217739599U (zh) 2022-04-13 2022-04-13 变焦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9599U true CN217739599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7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62663.4U Active CN217739599U (zh) 2022-04-13 2022-04-13 变焦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95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7530A (zh) * 2023-03-29 2023-04-28 深圳市东正光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及光学镜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7530A (zh) * 2023-03-29 2023-04-28 深圳市东正光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及光学镜头
CN116027530B (zh) * 2023-03-29 2023-06-30 深圳市东正光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及光学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7135C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括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4620150B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使用该变焦透镜系统的电子成像装置
CN110955035A (zh) 变焦镜头
CN217739599U (zh) 变焦镜头
CN111103677A (zh) 一种高清变焦镜头和安防摄像装置
CN211014817U (zh) 变焦镜头
CN114895443B (zh) 变焦镜头
CN112068294A (zh) 变焦镜头
CN217767016U (zh) 变焦镜头
CN217879799U (zh) 变焦镜头
CN115236843B (zh) 变焦镜头
CN217767015U (zh) 变焦镜头
CN217385974U (zh) 变焦镜头
CN216927241U (zh) 变焦镜头
US11656444B2 (en) Zoom lens group
CN215813530U (zh) 变焦镜头
CN212302052U (zh) 变焦镜头
CN212302054U (zh) 变焦镜头
CN114839752A (zh) 变焦镜头
CN114089522A (zh) 变焦镜头
CN213482553U (zh) 变焦镜头
CN213482555U (zh) 一种变焦镜头
CN112346227A (zh) 一种变焦镜头
CN112083560A (zh) 变焦镜头
CN216927243U (zh) 变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