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7113U - 一种led背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背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7113U
CN217737113U CN202221088829.8U CN202221088829U CN217737113U CN 217737113 U CN217737113 U CN 217737113U CN 202221088829 U CN202221088829 U CN 202221088829U CN 217737113 U CN217737113 U CN 217737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d
plate
shell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88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888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7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7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7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背光源,包括:承载组件,承载组件包括壳体、壳盖和透光板,透光板嵌装在壳盖上,壳盖扣接在壳体上,壳盖和壳体之间形成容纳腔;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设在容纳腔内的LED灯条、导光板、反光膜和漫射板,LED灯条围设在导光板的外侧,反光膜和漫射板依次叠设在导光板上,漫射板背离反光膜的一面与透光板相对;亮度调节组件,亮度调节组件包括亮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亮度传感器安装在容纳腔内,控制器安装在壳体上,并与亮度传感器和LED灯条相连。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如何能有效提高发光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的技术问题,具有发光均匀、亮度恒定且发光稳定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LED背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LED背光源。
背景技术
LED背光源是背光源的一种,由于其具有使用寿命长、发光效率高、无干扰、性价比高等优点,故被广泛应用于透视尺寸测量,透明物体表面缺陷、污渍、内部异物检测,轮廓定位侧量,大面积电路板电子元器件检测与识别以及LED坏点检测中。现有的LED背光源均是采用将光源安装在导光板后方的方式进行布光,并由控制器直接给定一个特定的输出电压控制光源发光。明显地,这不仅导致发光不均匀,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光源会产生光衰,亮度下降,从而导致发光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能有效提高发光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背光源,包括:
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壳体、壳盖和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嵌装在所述壳盖上,所述壳盖扣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盖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容纳腔;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的LED灯条、导光板、反光膜和漫射板,所述LED灯条围设在所述导光板的外侧,所述反光膜和所述漫射板依次叠设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漫射板背离所述反光膜的一面与所述透光板相对;
亮度调节组件,所述亮度调节组件包括亮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亮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亮度传感器和所述LED灯条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反光膜的一面上贴设有反光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漫射板背离所述反光膜的一面上叠设有菲林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板为钢化玻璃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灯条包括电路板和固设在所述电路板上的LED灯组,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控制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灯组包括多个发出白光的第一 LDE灯和多个发出红外光的第二LED灯,所述第一LED灯的数量和所述第二 LED灯的数量相同,并交错均匀分布在所述电路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为透明亚克力网点导光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漫射板为乳白色亚克力漫射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板位于所述壳盖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LED灯条围设在导光板的外侧,以及将反光膜和漫射板依次叠设在导光板的设置,这就使得光线经漫射导光后形成均匀的照射光,从而有效提高了发光的均匀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亮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如下配合:光学传感器实时监测LED光源的光学数据,并将监测到的光学数据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收到的光学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LED灯条的发光情况的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提高发光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承载组件,11、壳体,12、壳盖,13、透光板,2、光源组件,21、LED灯条,22、导光板,23、反光膜,24、漫射板, 25、反光纸,26、菲林片,3、亮度调节组件,31、亮度传感器,3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LED背光源,包括:承载组件1,所述承载组件1包括壳体11、壳盖12和透光板13,所述透光板13嵌装在所述壳盖 12上,所述壳盖12扣接在所述壳体11上,所述壳盖12和所述壳体11之间形成容纳腔,这样设置使得壳盖12和壳体11拆装方便,提高了维护的便捷性。
光源组件2,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的LED灯条21、导光板22、反光膜23和漫射板24,所述LED灯条21围设在所述导光板22的外侧,所述反光膜23和所述漫射板24依次叠设在所述导光板22上,所述漫射板24背离所述反光膜23的一面与所述透光板13相对,这样设置使得 LED灯条21发出的光线经漫射导光后形成均匀的照射光,从而有效提高了发光的均匀性。
亮度调节组件3,所述亮度调节组件3包括亮度传感器31和控制器32,所述亮度传感器31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控制器32安装在所述壳体 11上,并与所述亮度传感器31和所述LED灯条21相连。通过亮度传感器 31以及控制器32如下配合:光学传感器实时监测LED光源的光学数据,并将监测到的光学数据发送给控制器32,控制器32将收到的光学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若小于预设数据,则控制器32调亮LED灯条21,否则,保持LED灯条21的亮度不变,有效保证了亮度恒定在预设数据以上,从而提高发光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LED背光源,包括:承载组件1,所述承载组件1包括壳体11、壳盖12和透光板13,所述透光板13嵌装在所述壳盖 12上,具体地,所述透光板13为钢化玻璃板。所述壳盖12扣接在所述壳体11上,所述壳盖12和所述壳体11之间形成容纳腔,这样设置使得壳盖 12和壳体11拆装方便,提高了维护的便捷性。
光源组件2,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的LED灯条21、导光板22、反光膜23和漫射板24,所述LED灯条21围设在所述导光板22的外侧,所述LED灯条21包括电路板和固设在所述电路板上的LED灯组,所述LED灯组包括多个发出白光的第一LDE灯和多个发出红外光的第二LED 灯,所述第一LED灯的数量和所述第二LED灯的数量相同,并交错均匀分布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反光膜23和所述漫射板24依次叠设在所述导光板 22上,所述漫射板24背离所述反光膜23的一面与所述透光板13相对,具体地,所述导光板22为透明亚克力网点导光板22,所述漫射板24为乳白色亚克力漫射板24。这样设置不仅使得发出的光线经漫射导光后形成均匀的照射光,提高了发光的均匀性,而且能发出白光或者红外光量两种检测需求。
亮度调节组件3,所述亮度调节组件3包括亮度传感器31和控制器32,所述亮度传感器31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控制器32安装在所述壳体 11上,并与所述亮度传感器31和所述电路板相连。通过亮度传感器31以及控制器32如下配合:光学传感器实时监测LED光源的光学数据,并将监测到的光学数据发送给控制器32,控制器32将收到的光学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若小于预设数据,则控制器32调亮LED灯条21,否则,保持LED 灯条21的亮度不变,有效保证了亮度恒定在预设数据以上,从而提高发光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了发光亮度,所述导光板22背离所述反光膜23的一面上贴设有反光纸25。
为了使得最终得到的图案可呈现出动态效果,所述漫射板24背离所述反光膜23的一面上叠设有菲林片26。
为了提高壳盖12的使用寿命,所述透光板13位于所述壳盖12的中部。
为了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和效率,所述壳体11上还设有安装板。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LED灯条21围设在导光板22的外侧,以及将反光膜23和漫射板24依次叠设在导光板22的设置,使得光线经漫射导光后形成均匀的照射光;又通过设置的亮度传感器31以及控制器32如下配合:光学传感器实时监测LED光源的光学数据,并将监测到的光学数据发送给控制器32,控制器32将收到的光学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LED灯条21的发光情况的进行调整,有效保证了亮度恒定在预设数据以上,从而有效提高发光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壳体、壳盖和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嵌装在所述壳盖上,所述壳盖扣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盖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容纳腔;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的LED灯条、导光板、反光膜和漫射板,所述LED灯条围设在所述导光板的外侧,所述反光膜和所述漫射板依次叠设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漫射板背离所述反光膜的一面与所述透光板相对;
亮度调节组件,所述亮度调节组件包括亮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亮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亮度传感器和所述LED灯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反光膜的一面上贴设有反光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板背离所述反光膜的一面上叠设有菲林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为钢化玻璃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条包括电路板和固设在所述电路板上的LED灯组,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控制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组包括多个发出白光的第一LED灯和多个发出红外光的第二LED灯,所述第一LED 灯的数量和所述第二LED灯的数量相同,并交错均匀分布在所述电路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透明亚克力网点导光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板为乳白色亚克力漫射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位于所述壳盖的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安装板。
CN202221088829.8U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led背光源 Active CN217737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8829.8U CN217737113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led背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8829.8U CN217737113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led背光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7113U true CN217737113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6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8829.8U Active CN217737113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led背光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7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69189B2 (en) LED backlight module
CN100363814C (zh) 照明装置、背光组件和配有此装置和组件的液晶显示设备
JP3126462U (ja) 光源モジュール
EP3321565B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171505B (zh) 光源装置以及使用了该光源装置的照明装置
JPWO2010004610A1 (ja) 導光板ユニット及びこの導光板ユニット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KR10047279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유닛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0736670B1 (ko) 고효율 발광다이오드 백라이트 유닛
CN217737113U (zh) 一种led背光源
KR20020041480A (ko) 엘씨디의 백 라이트 광원 모듈
CN211372037U (zh) 一种新型面板灯
CN100422814C (zh) 背光模块
US6719436B1 (en) LED area-light source module used for LCD
CN209246004U (zh) 光源支架、光源组件及灯具
JPH0432776Y2 (zh)
JP2003207780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0796482B1 (ko) 백라이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8995839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928176U (zh) 一种高出光的液晶显示屏结构
CN219225269U (zh) 一种可以优化灯前视觉效果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19283108U (zh) 一种大尺寸背光源
CN21746742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690123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9735107U (zh) 护眼照明装置
CN210053457U (zh) 一种超薄高亮度手机led背光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