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1756U - 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21756U
CN217721756U CN202222583324.5U CN202222583324U CN217721756U CN 217721756 U CN217721756 U CN 217721756U CN 202222583324 U CN202222583324 U CN 202222583324U CN 217721756 U CN217721756 U CN 217721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ir inlet
air
shell
pipe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33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丽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Dingto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uob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uob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uob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833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21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21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21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包括外壳和散热组件,外壳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组件的安装通孔和用于进气的进气通孔,散热组件包括上管件和下管件,下管件上设有用于进气的进风通孔,上管件的内壁上设有导热板,上管件与下管件的开口端共同设有用于引导空气流动的风扇;安装通孔位于外壳顶部,进气通孔位于外壳两侧端面底部,所述进气通孔的外侧设有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组件。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导向空气有序地进入到电设备内部流通,可以减少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与电设备内部的摩擦,提高空气流通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诸如服务器、主机等在使用时,内部会进行大量的数据运算,导致设备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若通风或降温不及时则会损坏设备。
现有技术中,电设备外壳上开设有大量的散热孔,并且内部配备有散热风扇进行散热,但是这种散热方式的空气流动是无序的,在热空气从电设备内部散发出来之后容易再次进入到电设备内部,造成电设备的散热效率降低,同时,由于空气无序流动会不断的与电设备的散热孔内壁多次摩擦产生多余的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设备外壳开设大量散热孔造成空气无序流动导致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包括外壳和散热组件,外壳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组件的安装通孔和用于进气的进气通孔;
散热组件包括上管件和下管件,下管件上设有用于进气的进风通孔,上管件的内壁上设有导热板,上管件与下管件的开口端共同设有用于引导空气流动的风扇;安装通孔位于外壳顶部,进气通孔位于外壳两侧端面底部,所述进气通孔的外侧设有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组件。
进一步地,下管件采用隔热材料。
进一步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板和过滤网,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安装过滤网的散热通孔。
进一步地,外壳上设有弹性板,安装板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外壳的侧面,安装板的另一端设有供弹性板滑入的固定槽。
进一步地,上管件和下管件的侧视图投影形状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在外壳两侧底部设置了进气通孔,通过使空气从外壳两侧底部进入并从外壳上方尾部排出的方式,可以避免热空气再次被吸入到外壳内部而降低通风效率,同时在空气流通过程中空气直接从两侧底部进入然后上升,避免了空气在外壳内部有限的空间内随意流动。
2、通过在外壳的进气通孔处设置可以方便拆卸下来的过滤网,可以方便的过滤进入外壳的空气,同时也可以方便的清理更换过滤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管件和下管件的局部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管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组件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外壳;101、安装通孔;102、进气通孔;2、散热组件;21、上管件;22、下管件;2201、进风通孔;23、风扇;24、导热板;3、过滤组件;31、安装板;3101、散热通孔;3102、固定槽;32、过滤网;33、弹性板;4、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如图1-图7所示,包括外壳1和散热组件2,进气通孔102的外侧设有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组件3,过滤组件3包括安装板31和过滤网32,安装板31上设有用于安装过滤网32的散热通孔3101,外壳1上设有弹性板33,安装板3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外壳1的侧面,安装板31的另一端设有供弹性板33滑入的固定槽310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壳1的侧面设置进气通孔102,可以使空气从电设备的两侧底部进入到电设备内部,从底部进入温度更低的空气,同时在进气通孔102外侧设置可以过滤空气的过滤网32可以方便的对进入到电设备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可以避免电设备内部堆积灰尘;另外,由于安装板31的一端与外壳1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板33固定,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的将安装有过滤网32的安装板31拆卸下来进行清理。
外壳1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组件2的安装通孔101和用于进气的进气通孔102;另外,在外壳1的底部设有用于配合支撑在另一组电设备上方的上管件21上的支撑座4,在多组电设备需要堆叠放置的时候可以相互配合使用,在单独放置的时候支撑座4可以支撑在电设备下方避免电设备直接与平面接触影响散热。
散热组件2包括上管件21和下管件22,下管件22采用隔热材料,采用隔热材料的下管件22位于外壳1内部的时候,可以避免吸收空气中散发的热量,可以避免在外壳1内部发热。
上管件21和下管件22的侧视图投影形状为圆弧形,通过将上管件21和下管件22设置成圆环形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流动的空气对上管件21和下管件22的摩擦(当空气流速比较快的时候,局部快速流动的空气会与管道内壁发生摩擦),可以避免空气在流通过程中在上管件21和下管件22之间发热。
下管件22上设有用于进气的进风通孔2201,上管件21的内壁上设有导热板24,上管件21与下管件22的开口端共同设有用于引导空气流动的风扇23;安装通孔101位于外壳1顶部,进气通孔102位于外壳1两侧端面底部。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外部空气从外壳1两侧底部的进气通孔102进入到电设备内部并吸收电设备内部产生的热量,之后随着风扇23的转动,电设备内部被加热的空气从下管件22上的进风通孔2201进入到上管件21与下管件22之间,在经过导热板24的时候,将部分热量传递到导热板24上,可以快速对电设备内部进行降温,之后随着风扇23的转动继续带动空气流动从上管件21和下管件22的尾部排出,通过空气从电设备两侧底部进入从电设备上方尾部排出的方式,可以避免热空气再次被吸入到电设备内部降低通风效率,同时在空气流通过程中空气直接从两侧底部进入然后上升,避免了空气在电设备内部有限的空间内随意流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包括外壳(1)和散热组件(2),所述外壳(1)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组件(2)的安装通孔(101)和用于进气的进气通孔(102);
其特征在于,散热组件(2)包括上管件(21)和下管件(22),所述下管件(22)上设有用于进气的进风通孔(2201),所述上管件(21)的内壁上设有导热板(24),所述上管件(21)与下管件(22)的开口端共同设有用于引导空气流动的风扇(23);所述安装通孔(101)位于外壳(1)顶部,所述进气通孔(102)位于外壳(1)两侧端面底部,所述进气通孔(102)的外侧设有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件(22)采用隔热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安装板(31)和过滤网(32),所述安装板(31)上设有用于安装过滤网(32)的散热通孔(3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有弹性板(33),所述安装板(3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外壳(1)的侧面,所述安装板(31)的另一端设有供弹性板(33)滑入的固定槽(3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件(21)和下管件(22)的侧视图投影形状为圆弧形。
CN202222583324.5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 Active CN217721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3324.5U CN21772175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3324.5U CN21772175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21756U true CN217721756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4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3324.5U Active CN21772175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21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0370B (zh) 散热模组
CN103809711B (zh) 电子装置
CN105716046A (zh) 一种全方位对流的主动型散热器及应用该散热器的舞台灯
CN108491054B (zh) 一种基于气体对流热交换的服务器散热结构
CN113031273B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及其散热机构
CN217721756U (zh) 一种电设备通风结构
CN110785701A (zh) 散热系统及摄影摄像设备
CN2483754Y (zh) 笔记本式电脑散热装置
CN210274684U (zh) 一种散热型电路板
CN210428337U (zh) 一种改善出风的散热装置
CN210864590U (zh) 一种辅助散热式一体机
CN114625228A (zh) 主机设备
CN20982175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服务器
CN105517421A (zh) 电子设备的电离除尘装置
CN111491491A (zh) 一种高效散热机架式服务器
CN205579514U (zh) 一种全方位对流的主动型散热器及应用该散热器的舞台灯
CN218107266U (zh) 一种洁净室进气结构
CN216905703U (zh) 虚拟头显设备用散热装置及虚拟头显设备
CN215872455U (zh) 一种用于电力作业现场监管的智能终端
CN216286472U (zh) 一种中心服务器高效散热设备
CN21095484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电子元件安装机箱
CN212727872U (zh) 一种5g通讯设备的多通道石墨散热模组
CN218998642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箱
CN216566044U (zh) 一种电控盒散热装置及高温热水机组
CN220986066U (zh) 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5

Address after: Room D22B2b, 22B, Unit D, Building 1, Fuhua Building, No. 20 Luoyu Road,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after: Hubei Dingto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 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ZhuoB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