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9003U - 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9003U
CN217719003U CN202221492596.8U CN202221492596U CN217719003U CN 217719003 U CN217719003 U CN 217719003U CN 202221492596 U CN202221492596 U CN 202221492596U CN 217719003 U CN217719003 U CN 217719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fixed
panel
support
contro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925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卫娟
李扬
贾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he Dat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ejie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ejie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ejie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925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9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9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9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涉及乐器收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共鸣面板、底板和出音孔,共鸣面板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内部开设有出音孔,出音孔的上端且位于共鸣面板的内侧设置有支架,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共鸣板,底板的上端且位于共鸣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自动收音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能够将拾音装置安装固定在古筝内侧,进而避免对演奏者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古筝的发声原理来源于古筝内部的声波振动,将拾音装置安装在古筝内侧使得有效提升了收音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收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
背景技术
古筝又名汉筝,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古筝结构由面板、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现有的一些古筝在演奏中需要进行录音时,需要借助拾音装置对演奏的音乐进行收录,然而现有的一些拾音装置安装固定在古筝的外部,在进行收录前需要对拾音装置进行调试,导致对演奏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从外部进行收音的效果较差,同时在收录前和收录后均需要手动开启关闭拾音装置,导致拾音装置会收录进除演奏本身以外的大量杂音,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在收录前和收录后均需要手动开启关闭拾音装置,导致拾音装置会收录进除演奏本身以外的大量杂音,较为不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包括共鸣面板、底板和出音孔,所述共鸣面板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底板与共鸣面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出音孔的上端且位于共鸣面板的内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底板固定,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共鸣板,所述共鸣板的顶端与共鸣面板相贴合,所述支架与共鸣板之间通过细杆固定,所述底板的上端且位于共鸣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自动收音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卡块和弹簧,所述底板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每个所述卡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位于卡槽内侧,所述卡块的另一端贯穿共鸣面板并延伸至共鸣面板外侧,所述卡块与卡槽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与卡块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收音组件包括有电动伸缩杆、L形底座、放置座、振动传感器和触杆,所述底板的上端且位于支架的一侧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有L形底座,所述底板的内部且位于L形底座的下端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L形底座的底端位于限位滑槽内并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所述L形底座的内侧固定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内侧固定有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的顶端固定有触杆,所述触杆与共鸣板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收音组件还包括有控制终端、收音外壳、信号接收板、SD储存卡和麦克风,所述底板的上端且位于支架的另一侧固定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振动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底板的上端且位于支架的两端均固定有收音外壳,每个所述收音外壳的内部均固定有信号接收板,所述信号接收板上还设置有SD储存卡,每个所述收音外壳内侧的上端还固定有麦克风,所述信号接收板与控制终端电性连接,所述麦克风与信号接收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的一端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远离控制终端的一端贯穿底板并延伸至底板外侧。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收音外壳的内侧且位于麦克风的上端均固定有音罩。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能够将拾音装置安装固定在古筝内侧,进而避免对演奏者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古筝的发声原理来源于古筝内部的声波振动,将拾音装置安装在古筝内侧使得有效提升了收音效果,通过限位组件使得方便将底板进行拆卸,进而方便对其内部的零件进行维护。
2、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收音组件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在古筝进行收录前和收录后均能够通过振动传感器对古筝发出的振动进行感知,进而自动控制麦克风对演奏进行收录,避免在收录前后收录进除演奏以外的杂音,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共鸣面板内侧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收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共鸣面板;2、底板;3、出音孔;4、卡块;5、弹簧;6、支架;7、共鸣板;8、电动伸缩杆;9、L形底座;10、放置座;11、振动传感器;12、触杆;13、控制终端;14、电源线;15、收音外壳;16、信号接收板;17、SD储存卡;18、麦克风;19、音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包括共鸣面板1、底板2和出音孔3,共鸣面板1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底板2,底板2的内部开设有出音孔3,为了方便安装拆卸底板2,底板2与共鸣面板1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
具体的,限位组件包括有卡块4和弹簧5,底板2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每个卡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卡块4,为了使底板2与共鸣面板1限位卡接,卡块4的一端位于卡槽内侧,卡块4的另一端贯穿共鸣面板1并延伸至共鸣面板1外侧,为了方便滑动卡块4后使其自动复位,卡块4与卡槽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弹簧5,每个弹簧5的一端均与卡块4固定,弹簧5的另一端与底板2固定;
为了方便对共鸣面板1演奏时产生的声波振动进行传导,出音孔3的上端且位于共鸣面板1的内侧设置有支架6,支架6与底板2固定,支架6的顶端设置有共鸣板7,共鸣板7的顶端与共鸣面板1相贴合,支架6与共鸣板7之间通过细杆固定,为了对振动进行感知,进而方便自动开启收录,底板2的上端且位于共鸣面板1的内侧还设置有自动收音组件;
具体的,自动收音组件包括有电动伸缩杆8、L形底座9、放置座10、振动传感器11和触杆12,为了方便对振动传感器11的位置进行移动,底板2的上端且位于支架6的一侧固定有电动伸缩杆8,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固定有L形底座9,为了对L形底座9的位置进行限位,底板2的内部且位于L形底座9的下端开设有限位滑槽,L形底座9的底端位于限位滑槽内并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L形底座9的内侧固定有放置座10,为了方便对共鸣板7的振动进行感知,放置座10的内侧固定有振动传感器11,振动传感器11的顶端固定有触杆12,触杆12与共鸣板7相贴合;
其中,自动收音组件还包括有控制终端13、收音外壳15、信号接收板16、SD储存卡17和麦克风18,为了在振动传感器11感知到振动后能够自动开启收录,底板2的上端且位于支架6的另一侧固定有控制终端13,控制终端13与振动传感器11电性连接,为了方便对控制终端13提供电力,控制终端13的一端连接有电源线14,电源线14远离控制终端13的一端贯穿底板2并延伸至底板2外侧,为了方便控制麦克风18进行收录,底板2的上端且位于支架6的两端均固定有收音外壳15,每个收音外壳15的内部均固定有信号接收板16,为了对收录的音频进行储存,信号接收板16上还设置有SD储存卡17,每个收音外壳15内侧的上端还固定有麦克风18,为了对控制终端13的控制信号进行接收,信号接收板16与控制终端13电性连接,为了使信号接收板16接收到信号后方便控制麦克风18开始收录,麦克风18与信号接收板16电性连接,为了有效提升收录音质,每个收音外壳15的内侧且位于麦克风18的上端均固定有音罩19。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首先将控制终端13通过电源线14外接电源,当演奏者开始弹奏时,通过共鸣面板1对弹奏的声波振动进行共鸣,进而使共鸣面板1产生振动,当共鸣面板1振动时通过共鸣板7对振动进行传导,进而通过振动传感器11上端的触杆12对振动进行感知,使得通过振动传感器11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终端13,当控制终端13接收到电信号后通过信号接收板16控制麦克风18自动开始收录,进而无需调试即可直接进行收录,当演奏者需要练习弹奏无需进行收录时,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8带动L形底座9进行滑动,进而带动振动传感器11从共鸣板7下端移出,使得解除触杆12与共鸣板7的贴合状态,进而当共鸣板7振动时也不会开启自动收录,当需要对自动收音组件进行维护时,按压两个卡块4使卡块4滑入底板2内部,进而解除共鸣面板1与底板2之间的卡接,方便取出底板2对自动收音组件进行维护,当需要将底板2重新安装回共鸣面板1内侧时,通过弹簧5的弹力特性推动卡块4重新滑入共鸣面板1内,进而使共鸣面板1和底板2重新卡接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包括共鸣面板(1)、底板(2)和出音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面板(1)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内部开设有出音孔(3),所述底板(2)与共鸣面板(1)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出音孔(3)的上端且位于共鸣面板(1)的内侧设置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底板(2)固定,所述支架(6)的顶端设置有共鸣板(7),所述共鸣板(7)的顶端与共鸣面板(1)相贴合,所述支架(6)与共鸣板(7)之间通过细杆固定,所述底板(2)的上端且位于共鸣面板(1)的内侧还设置有自动收音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卡块(4)和弹簧(5),所述底板(2)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每个所述卡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卡块(4),所述卡块(4)的一端位于卡槽内侧,所述卡块(4)的另一端贯穿共鸣面板(1)并延伸至共鸣面板(1)外侧,所述卡块(4)与卡槽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弹簧(5),每个所述弹簧(5)的一端均与卡块(4)固定,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与底板(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音组件包括有电动伸缩杆(8)、L形底座(9)、放置座(10)、振动传感器(11)和触杆(12),所述底板(2)的上端且位于支架(6)的一侧固定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固定有L形底座(9),所述底板(2)的内部且位于L形底座(9)的下端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L形底座(9)的底端位于限位滑槽内并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所述L形底座(9)的内侧固定有放置座(10),所述放置座(10)的内侧固定有振动传感器(11),所述振动传感器(11)的顶端固定有触杆(12),所述触杆(12)与共鸣板(7)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音组件还包括有控制终端(13)、收音外壳(15)、信号接收板(16)、SD储存卡(17)和麦克风(18),所述底板(2)的上端且位于支架(6)的另一侧固定有控制终端(13),所述控制终端(13)与振动传感器(11)电性连接,所述底板(2)的上端且位于支架(6)的两端均固定有收音外壳(15),每个所述收音外壳(15)的内部均固定有信号接收板(16),所述信号接收板(16)上还设置有SD储存卡(17),每个所述收音外壳(15)内侧的上端还固定有麦克风(18),所述信号接收板(16)与控制终端(13)电性连接,所述麦克风(18)与信号接收板(16)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13)的一端连接有电源线(14),所述电源线(14)远离控制终端(13)的一端贯穿底板(2)并延伸至底板(2)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收音外壳(15)的内侧且位于麦克风(18)的上端均固定有音罩(19)。
CN202221492596.8U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 Active CN217719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92596.8U CN217719003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92596.8U CN217719003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9003U true CN217719003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802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92596.8U Active CN217719003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9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61212B2 (en) Magnetically secured instrument trigger
US10096309B2 (en) Magnetically secured instrument trigger
US5134920A (en) Transducer device for musical instruments
EP3236671A1 (en) Sound pickup device and sound processing device
WO2012014888A1 (ja) 変換装置
CN217719003U (zh) 一种带有基于乐器共鸣板物理振动拾音装置的古筝
US4230013A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N205881432U (zh) 一种带有计时功能的多功能吉他
EP3236670A1 (en) Sound pickup device and sound processing device
CN101676991A (zh) 多媒体概念吉他
CN105575377A (zh) 弦乐的腔体式拾音单元
CN106991996A (zh) 一种自带多功能的电贝斯或电吉他
CN205595061U (zh) 弦乐的腔体式拾音单元
CN210378454U (zh) 一体式压电条拾音器
CN209461147U (zh) 一种便携式电木鼓
CN210378453U (zh) 一种自带放音设备的电声乐器
CN210349300U (zh) 一种独立镲帽结构的镲片
CN219627895U (zh) 一种压电陶瓷拾音器
CN212434243U (zh) 一种电声古筝
CN219936668U (zh) 一种脚踏鼓击器
CN213904911U (zh) 一种新型贴鼓
CN109036356A (zh) 一种可收音录音的便携式静音吉他
US3011381A (en) Accordion pickup
CN211350072U (zh) 一种乐器同频加振开声的拾音器
CN215643657U (zh) 一种吉他用调音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4

Address after: Floor 1, Building G, Yangzhou Software Park, No. 201 Wenchang East Road,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City,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0

Patentee after: Lehe Dat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085 room 0719, 7 / F, No.26 shangdixin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EJIEL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