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5445U -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5445U
CN217715445U CN202221045513.0U CN202221045513U CN217715445U CN 217715445 U CN217715445 U CN 217715445U CN 202221045513 U CN202221045513 U CN 202221045513U CN 217715445 U CN217715445 U CN 217715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heating device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win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55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奭
吴限
涂钢
张攀
周建平
杨玉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outh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outh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outh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outh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455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5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5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5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模块以及上端呈敞口状的水箱,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输气管道及延伸到所述水箱内的至少一组加热棒;所述输气管道包括若干“U”型的铜管,所述水箱的敞口上设有顶盖,若干所述铜管均位于所述水箱内,且每组铜管的两端均穿设在所述顶盖内,每相邻的两组铜管之间均通过固定在所述顶盖上的弯头连通,以于所述水箱内形成呈蛇形的所述输气管道;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采用的热水加热压缩空气的方式,空气不会产生电离现象,水箱内的热水存热时间长,利于加热温度保持稳定;同时,输气管道采用多根U型铜管串接在一起,延长压缩气体在输气管道内的留存时间,有利于水箱内的热水进行充分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为防止压缩空气储存装置内的压缩气体在喷出时因断热而膨胀,造成喷嘴周围凝结水分,在压缩空气喷出前需要对其进行加热。
授权公告号为CN2041281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压缩气体在喷出时具有较高的气体流速,该装置中采用的是电加热丝结构,且电加热丝放置在三通管道之中,加热过程中,压缩空气与电加热丝接触时间较短,较易使压缩气体加热不充分,同时,高温下的电加热丝较易与空气产生电离以及造成电加热丝的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模块以及上端呈敞口状的水箱,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输气管道及延伸到所述水箱内的至少一组加热棒;所述输气管道包括若干“U”型的铜管,所述水箱的敞口上设有顶盖,若干所述铜管均位于所述水箱内,且每组铜管的两端均穿设在所述顶盖内,每相邻的两组铜管之间均通过固定在所述顶盖上的弯头连通,以于所述水箱内形成呈蛇形的所述输气管道。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水箱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两组固定器单元,每组所述固定器单元内均设有一组套设在所述水箱外壁上的卡箍以及与所述卡箍相连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架的连接孔;两组所述卡箍之间通过若干竖直设置的板条连接。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卡箍两端接头处各设有一组板状的第一弯折部,且两组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板面相互平行;每组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另一端弯折成型有一组板状的第二弯折部,两组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板面上均开设有长条孔;
两组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通过一组第一紧固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具有向所述卡箍一侧凹陷的凹陷部,两组所述第二弯折部的长条孔内各穿设有一组与所述凹陷部相连的第二紧固螺栓。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两组所述固定器单元分别为上固定器及设于所述上固定器下方的下固定器,其中,所述下固定器中的卡箍上还设有若干延伸到所述水箱底部下方的托片。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输气管道上还设有压力表。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顶盖上设有与所述水箱内部相通的注水口。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顶盖的下端面设有耐高温的橡胶塞,所述橡胶塞插入所述敞口内,用以密封所述水箱。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顶盖上还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与水箱的内部连通。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顶盖与水箱之间还设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水箱上端两侧外壁上的两组第一耳座,所述顶盖上设有与两组所述第一耳座一一对应的两组第二耳座,每组第一耳座和第二耳座之间通过螺纹销相连。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棒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加热棒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顶盖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采用的热水加热压缩空气的方式,相较于电热丝加热,空气不会产生电离现象,且水箱内的热水存热时间长,利于加热温度保持稳定。
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中,输气管道采用多根U型铜管串接在一起,延长压缩气体在输气管道内的留存时间,有利于水箱内的热水进行充分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中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中的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中的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2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加热模块,10-顶盖,11-橡胶塞,12-输气管道,120-铜管,121-弯头,122-进气口,123-出气口,124-压力表,13-加热棒,14-注水口,15-泄压阀,16-锁定机构,160-第一耳座,161-第二耳座,162-螺纹销,17-水箱,2-固定架,2a-上固定器,2b-下固定器,2c-固定器单元,20-卡箍,200-第一弯折部,201-第二弯折部,2010-长条孔,21-连接板,210-连接孔,211-凹陷部,22-板条,23-第一紧固螺栓,24-第二紧固螺栓,25-托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模块1及固定架2两部分结构。
其中,加热模块1包括有输气管道12、水箱17以及延伸到所述水箱17内的至少一组加热棒13,输气管道12上设有进气口122和出气口123,进气口122用于连接压缩气源,出气口123用于连接用气设施。
所述水箱17的上端呈敞口状,水箱17的敞口上设有顶盖10,其中,参照图1,所述顶盖10与水箱17之间还设有锁定机构16,用以将顶盖10可拆式地固定在水箱17上。
参照图1,所述锁定机构16包括设于所述水箱17上端两侧外壁上的两组第一耳座160,所述顶盖10上设有与两组所述第一耳座160上下一一对应的两组第二耳座161,每组第一耳座160和第二耳座161之间通过螺纹销162相相连;此外,所述顶盖10的下端面设有耐高温的橡胶塞11,所述橡胶塞11插入所述敞口内,用以密封所述水箱17。
参照图1、图3和图4,所述输气管道12包括若干“U”型的铜管120,若干所述铜管120均位于所述水箱17内且间隔均匀地一字排列;每组铜管120的两端均朝上并穿设在所述顶盖10内,每相邻的两组铜管120之间均通过固定在所述顶盖10上的弯头121连通,即参照图1,最左侧的铜管120的一端为进气口122,其另一端通过弯头121与相邻的第二组铜管120的进气端连接,第二组铜管120的出气端通过弯头121与相邻的第三组铜管120的进气端连接,按照此顺序依次排列,最后一组铜管的出气端构成出气口123。
以上有若干铜管120和弯头121串联而成的输气管道12在水箱17内呈蛇形布置,增大了在水箱内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保证了压缩气体的充分加热。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气管道12上通过三通结构连接有压力表124,用以检测压缩气体的压力;此外,所述顶盖10上设有泄压阀15,所述泄压阀15与水箱17的内部连通,水箱17内的热水产生蒸汽,炒锅一定压力后,可沿着泄压阀15排出,顶盖10上设有与所述水箱17内部相通的注水口14;所述加热棒1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加热棒13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顶盖10上。
参照图2和图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2包括两组固定器单元2c,每组所述固定器单元2c内均设有一组套设在所述水箱17外壁上的卡箍20以及与所述卡箍20相连的连接板21,其中,所述连接板21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架2的连接孔210,以便于将该加热装置固定到空气压缩设备等外设结构上。
参照图1,两组所述卡箍20之间通过若干竖直设置的板条22连接。
参照图5,所述卡箍20两端接头处各设有一组板状的第一弯折部200,且两组所述第一弯折部200的板面相互平行,每组所述第一弯折部200的另一端弯折成型有一组板状的第二弯折部201,两组所述第二弯折部201的板面上均开设有长条孔2010,两组所述第一弯折部200之间通过一组第一紧固螺栓23连接,所述连接板21的中部具有向所述卡箍20一侧凹陷的凹陷部211,两组所述第二弯折部201的长条孔2010内各穿设有一组与所述凹陷部211相连的第二紧固螺栓24;通过第一紧固螺栓23可调节卡箍20的松紧度,而将第二紧固螺栓24穿设在长条孔2010内,使得卡箍20在不同的松紧度下,均能方便地安装到连接板21上。
此外,参照图2,两组所述固定器单元2c分别为上固定器2a及设于所述上固定器2a下方的下固定器2b,其中,所述下固定器2b中的卡箍20上还设有若干延伸到所述水箱17底部下方的托片25,托片25可托起水箱17的底部,进一步增强固定架2对水箱17的固定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模块(1)以及上端呈敞口状的水箱(17),所述加热模块(1)包括输气管道(12)及延伸到所述水箱(17)内的至少一组加热棒(13);所述输气管道(12)包括若干“U”型的铜管(120),所述水箱(17)的敞口上设有顶盖(10),若干所述铜管(120)均位于所述水箱(17)内,且每组铜管(120)的两端均穿设在所述顶盖(10)内,每相邻的两组铜管(120)之间均通过固定在所述顶盖(10)上的弯头(121)连通,以于所述水箱(17)内形成呈蛇形的所述输气管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水箱(17)的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包括两组固定器单元(2c),每组所述固定器单元(2c)内均设有一组套设在所述水箱(17)外壁上的卡箍(20)以及与所述卡箍(20)相连的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架(2)的连接孔(210);两组所述卡箍(20)之间通过若干竖直设置的板条(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20)两端接头处各设有一组板状的第一弯折部(200),且两组所述第一弯折部(200)的板面相互平行;每组所述第一弯折部(200)的另一端弯折成型有一组板状的第二弯折部(201),两组所述第二弯折部(201)的板面上均开设有长条孔(2010);
两组所述第一弯折部(200)之间通过一组第一紧固螺栓(23)连接,所述连接板(21)的中部具有向所述卡箍(20)一侧凹陷的凹陷部(211),两组所述第二弯折部(201)的长条孔(2010)内各穿设有一组与所述凹陷部(211)相连的第二紧固螺栓(2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器单元(2c)分别为上固定器(2a)及设于所述上固定器(2a)下方的下固定器(2b),其中,所述下固定器(2b)中的卡箍(20)上还设有若干延伸到所述水箱(17)底部下方的托片(2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道(12)上还设有压力表(12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上设有与所述水箱(17)内部相通的注水口(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的下端面设有耐高温的橡胶塞(11),所述橡胶塞(11)插入所述敞口内,用以密封所述水箱(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上还设有泄压阀(15),所述泄压阀(15)与水箱(17)的内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与水箱(17)之间还设有锁定机构(16),所述锁定机构(16)包括设于所述水箱(17)上端两侧外壁上的两组第一耳座(160),所述顶盖(10)上设有与两组所述第一耳座(160)一一对应的两组第二耳座(161),每组第一耳座(160)和第二耳座(161)之间通过螺纹销(162)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1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加热棒(13)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顶盖(10)上。
CN202221045513.0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 Active CN217715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5513.0U CN21771544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5513.0U CN21771544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5445U true CN217715445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93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5513.0U Active CN21771544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54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12293A (en) Modular tubular solar energy collector apparatus
CN217715445U (zh)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风电专用加热装置
CN201096339Y (zh) 百万等级单列布置的卧式u形管式高压加热器
KR101917713B1 (ko) 세차용 스팀 발생장치
CN211903293U (zh) 一种大功率风道加热器
CN107726345B (zh) 一种电厂净烟气再热系统
CN2937940Y (zh) 真空管立式串联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
AU2013100028B4 (en) Hybrid energy production PV solar panel
CN211650197U (zh) 一种带预热功能的除氧器
CN210036392U (zh) 一种组装式纵向隔板结构
CN210570195U (zh) 用于换热管的扰流件及热交换装置及热水器
CN209910182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管及石墨烯热水设备
CN208936519U (zh) 高效率单端口水平单管自然循环复合式电加热装置
CN201032302Y (zh) 一种串联式储水管排
CN219640753U (zh) 一种倒置式蒸汽冷却器
CN214841165U (zh) 一种换热站自动化控温一体化装置
CN217426896U (zh) 电池包
CN218329212U (zh) 蒸汽加热电辅热的烘箱加热炉
CN219656119U (zh) 一种提高锅炉热交换的预热装置
CN210624558U (zh) 用于锅炉烟气加热原水的加热器装置
CN210241733U (zh) 一种便于拆卸维修的低损坏率浴霸
CN213955395U (zh) 一种清洁能源与市政热网互补的供热系统装置
CN216536923U (zh) 一种三乙胺加热转换器
CN215174963U (zh) 一种锅炉省煤器
CN216281301U (zh) 一种方便更换电热管的高效电蓄热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