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1410U - 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1410U
CN217711410U CN202221467493.6U CN202221467493U CN217711410U CN 217711410 U CN217711410 U CN 217711410U CN 202221467493 U CN202221467493 U CN 202221467493U CN 217711410 U CN217711410 U CN 217711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fixedly connected
insulation layer
layer structure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674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弥
侯勇军
陈雨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ilu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ilu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ilu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ilu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674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1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1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1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54Roof garden systems; Roof coverings with high solar reflect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32Roof garden system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包括种植箱,所述种植箱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柱,所述固定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柱和移动柱,实现对种植箱的高度进行调节,既可以实现隔热效果,又能够实现通风,有利于屋顶保持干燥,减少雨水侵蚀,避免了屋顶过于潮湿导致出现漏水等情况,设置伸缩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屋顶,适用性更强,便于安装,有利于减少时间的消耗,且后期进行清理同样也比较方便,有利于提高清理的效率,避免了由于绿化而导致屋顶出现大面积难清理的污渍。

Description

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生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物的屋顶一般都存在着脏、乱、差的现象,同时顶层温度高,有时还漏水,常用的方法为防水是涂沥青;防热是加盖水泥砖,但都不能长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屋顶绿化不仅能提高城市的景观水平,还有隔热、防水功能,怎样通过屋顶绿化来实现隔热节能、防水、绿化、环保四位一体的功能。
申请人在申请本发明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屋顶隔热防水绿化结构”,其申请号为“201620657366.0”,该专利主要通过设置绿化植物和斜板,通过利用绿化植物来达到隔热防水的效果,但是该装置占用屋顶空间,使得屋顶空间的利用率降低,忽略了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到既能隔热,也可以提高屋顶空间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包括种植箱,所述种植箱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远离种植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与固定柱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外表面与固定块的底部相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种植箱的内部设置有土壤,且土壤的内部设置有营养物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土壤的底部设置有隔板,且隔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漏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漏孔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种植箱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集水槽的右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外部安装有输水管,且输水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表面与种植箱的外表面相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水箱,且集水箱位于输水管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集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集水箱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种植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种植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板,且输水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下方设置有喷洒区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柱和移动柱,实现对种植箱的高度进行调节,既可以实现隔热效果,又能够实现通风,有利于屋顶保持干燥,减少雨水侵蚀,避免了屋顶过于潮湿导致出现漏水等情况。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通过设置伸缩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屋顶,适用性更强,便于安装,有利于减少时间的消耗,且后期进行清理同样也比较方便,有利于提高清理的效率,避免了由于绿化而导致屋顶出现大面积难清理的污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固定柱;2、承载板;3、螺纹杆;4、连接板;5、固定块;6、移动柱;7、种植箱;8、土壤;9、喷洒区域;10、漏孔;11、集水槽;12、输水管;13、固定板;14、集水箱;15、出水管;16、连接柱;17、输水板;18、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包括种植箱7,种植箱7用于种植绿植,种植箱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柱6,移动柱6用于支撑种植箱7,移动柱6远离种植箱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用于固定移动柱6,且固定块5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柱1,固定柱1用于对装置进行固定,且对移动柱6进行一定的限位,固定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承载板2的底部连接有电路,通过电性连接使得螺纹杆3进行转动从而进行上下移动调节,承载板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外表面与固定柱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螺纹杆3用于装置的高度调节,螺纹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用于对接螺纹杆3和固定块5,且连接板4的外表面与固定块5的底部相贴合。
种植箱7的内部设置有土壤8,且土壤8的内部设置有营养物质,土壤8用于绿植的培育,营养物质提供绿植生长的养分,有利于保持绿植的生长,土壤8的底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土壤8与底部集水槽11分隔开,避免土壤8堵塞集水槽11,且隔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漏孔10,漏孔10用于将土壤内多余的水分排入集水槽11,漏孔10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11,集水槽11位于种植箱7的内部集水槽11将收集的部分水流输送进集水箱14,集水槽11的右侧壁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外部安装有输水管12,输水管12用于集水槽11内部的水流输送,且输水管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用于保护输水管12,也方便集水箱14的固定,固定板13的侧表面与种植箱7的外表面相贴合,固定板1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水箱14,集水箱14用于大雨天气进行雨水收集,且集水箱14位于输水管12的下方,集水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远离集水箱14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塞,利用橡胶塞可以排出集水箱14内部的水流,种植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6,连接柱16远离种植箱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板17,输水板17内部设置有输送管路,且输水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18,喷头18的下方设置有喷洒区域9,喷头18用于对喷洒区域9进行喷洒,喷头外表面设置多个喷孔。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根据屋顶的种类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利用控制开关对螺纹杆3进行高度调节,调整好种植箱7的高度,开始对喷洒区域9进行喷洒,水流从喷头18内部的喷孔喷出,经过喷洒的土壤8会融合内部的营养物质提供给绿植进行吸收,多余的水分会通过土壤8底部隔板外表面的漏孔10进入集水槽11,当集水槽11内部水流达到一定高度则会通过输水管12流入集水箱14,然后拔掉集水箱14底部的橡皮塞让水流到预设的管道里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包括种植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柱(6),所述移动柱(6)远离种植箱(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柱(1),所述固定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外表面与固定柱(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且连接板(4)的外表面与固定块(5)的底部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7)的内部设置有土壤(8),且土壤(8)的内部设置有营养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8)的底部设置有隔板,且隔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漏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孔(10)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11),所述集水槽(11)位于种植箱(7)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1)的右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外部安装有输水管(12),且输水管(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的侧表面与种植箱(7)的外表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水箱(14),且集水箱(14)位于输水管(12)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5),所述出水管(15)远离集水箱(14)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6),所述连接柱(16)远离种植箱(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板(17),且输水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18),所述喷头(18)的下方设置有喷洒区域(9)。
CN202221467493.6U 2022-06-14 2022-06-14 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 Active CN217711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67493.6U CN217711410U (zh) 2022-06-14 2022-06-14 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67493.6U CN217711410U (zh) 2022-06-14 2022-06-14 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1410U true CN217711410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80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67493.6U Active CN217711410U (zh) 2022-06-14 2022-06-14 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1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16023A1 (zh) 一种城市用建筑外墙绿化装置
CN108019001B (zh) 一种绿色屋顶及节水系统
CN210238957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CN209897740U (zh)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的屋顶结构
CN214015179U (zh) 一种绿化节能型建筑外墙装饰
CN213897834U (zh) 海绵城市绿色屋顶结构
CN217711410U (zh) 屋顶生态隔热层结构装置
CN213187316U (zh) 一种装配式室外绿化墙体结构
CN211369018U (zh) 一种节能环保建筑结构
CN205145866U (zh) 一种建筑工地的降尘装置
CN209227910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CN208338451U (zh) 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
CN103938807B (zh) 一种绿色生态环保屋顶及其施工方法
CN214508208U (zh) 一种花坛雨水循环系统
CN206547524U (zh) 一种用于园林景观的节水喷淋装置
CN210987194U (zh) 一种建筑屋顶屋面绿色种植结构
CN211037576U (zh) 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系统
CN110463474B (zh) 一种自循环温室灌溉系统
CN208152408U (zh) 一种隔热种植砌块
CN217299512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屋顶结构
CN210316253U (zh) 一种防渗漏的种植屋面结构
CN216713604U (zh) 一种建筑用保温节能屋面结构
CN219691238U (zh) 一种具有集雨功能的绿化围挡
CN215346088U (zh) 一种建筑屋顶水循环生态种植系统
CN216292292U (zh) 具有防水隔热效果的屋顶绿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