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1375U -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1375U
CN217711375U CN202221380028.9U CN202221380028U CN217711375U CN 217711375 U CN217711375 U CN 217711375U CN 202221380028 U CN202221380028 U CN 202221380028U CN 217711375 U CN217711375 U CN 217711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ycled concrete
stirrup
roof beam
protective
fr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800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国存
陈广秀
马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hunlicheng Concret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Shunlicheng Concret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Shunlicheng Concret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Shunlicheng Concret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800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1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1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1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混凝土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包括混凝土梁主体,所述混凝土梁主体包括多个等距分布的箍筋,所述箍筋内部四个拐角处安装有FRP筋,其中所述箍筋外侧以及FRP筋外侧均设有可保证使用寿命的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安装在箍筋外侧的防护板,且所述FRP筋外侧安装有防护套,所述箍筋内部安装有可有效保证强度的加强结构,所述防护板内部浇筑有再生混凝土基体,所述防护板外侧浇筑有再生混凝土层,通过设置防护结构,使得该再生混凝土梁的耐腐蚀性被大大的提高,同时也可有效缓解钢筋锈蚀的现象进而提高了该再生混凝土梁的耐久性。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混凝土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土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与实际工程中,对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因此再生混凝土主要应用于道路及各种构筑物垫层中,再生混凝土梁是使用废旧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制成的梁,可以用作为房屋建筑、桥梁建筑等工程结构中基本的承重构件。
但是,现有技术中再生混凝土梁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一般再生骨料经过机械破碎,其内部微裂缝较多,加速了钢筋的锈蚀,造成再生混凝土梁的结构受力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梁有一定的差距,且现有再生混凝土梁结构较为单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再生混凝土梁的强度不能被有效的保证。
因此需要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包括混凝土梁主体,所述混凝土梁主体包括多个等距分布的箍筋,所述箍筋内部四个拐角处安装有FRP筋,其中所述箍筋外侧以及FRP筋外侧均设有可保证使用寿命的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安装在箍筋外侧的防护板,且所述FRP筋外侧安装有防护套,所述箍筋内部安装有可有效保证强度的加强结构,所述防护板内部浇筑有再生混凝土基体,所述防护板外侧浇筑有再生混凝土层;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箍筋内部四个拐角处的固定板,其中所述每两个斜对角设置的固定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箍筋固定安装在防护板内部,且防护套固定连接在箍筋内部四个拐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在箍筋内部四个拐角处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防护结构,当该再生混凝土梁主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防护板以及防护套的设置可以有效缓解钢筋锈蚀的现象,同时该再生混凝土梁中采用FRP筋带体普通钢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再生混凝土梁的耐腐蚀性,使得该再生混凝土梁的耐腐蚀性被大大的提高,同时也可有效缓解钢筋锈蚀的现象进而提高了该再生混凝土梁的耐久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加强结构,通过设置的固定板、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将固定板倾斜固定在箍筋内部四个拐角处,同时对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在箍筋内部倾斜安装,从而在箍筋内部倾安装的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在箍筋内部共同支撑,从而可以有效保证该再生混凝土梁的支撑强度,使得该再生混凝土梁的支撑强度可以被大大的提高,从而保证了该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梁主体;101、再生混凝土基体;102、再生混凝土层;103、FRP筋;104、箍筋;2、防护结构;201、防护套;202、防护板;3、加强结构;301、固定板;302、第一支撑杆;303、第二支撑杆;304、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包括混凝土梁主体1,混凝土梁主体1包括多个等距分布的箍筋104,箍筋104内部四个拐角处安装有FRP筋103,其中箍筋104外侧以及FRP筋103外侧均设有可保证使用寿命的防护结构2,防护结构2包括安装在箍筋104外侧的防护板202,且FRP筋103外侧安装有防护套201,箍筋104内部安装有可有效保证强度的加强结构3,防护板202内部浇筑有再生混凝土基体101,防护板202外侧浇筑有再生混凝土层102;
加强结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箍筋104内部四个拐角处的固定板301,其中每两个斜对角设置的固定板301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02以及第二支撑杆303。
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和图3,箍筋104固定安装在防护板202内部,且防护套201固定连接在箍筋104内部四个拐角处。
实施例,请参照图3,第一支撑杆302与第二支撑杆303交叉设置,第一支撑杆302与第二支撑杆303之间通过连接头304连接安装,固定板301在箍筋104内部四个拐角处倾斜设置。
工作原理:当该再生混凝土梁主体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防护板202以及防护套201的设置可以有效缓解钢筋锈蚀的现象,同时该再生混凝土梁中采用FRP筋103带体普通钢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再生混凝土梁的耐腐蚀性,使得该再生混凝土梁的耐腐蚀性被大大的提高,同时也可有效缓解钢筋锈蚀的现象进而提高了该再生混凝土梁的耐久性,且通过设置的固定板301、第一支撑杆302以及第二支撑杆303,将固定板301倾斜固定在箍筋104内部四个拐角处,同时对第一支撑杆302以及第二支撑杆303在箍筋104内部倾斜安装,从而在箍筋104内部倾安装的第一支撑杆302以及第二支撑杆303在箍筋104内部共同支撑,从而可以有效保证该再生混凝土梁的支撑强度,使得该再生混凝土梁的支撑强度可以被大大的提高,从而保证了该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包括混凝土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主体(1)包括多个等距分布的箍筋(104),所述箍筋(104)内部四个拐角处安装有FRP筋(103),其中所述箍筋(104)外侧以及FRP筋(103)外侧均设有可保证使用寿命的防护结构(2),所述防护结构(2)包括安装在箍筋(104)外侧的防护板(202),且所述FRP筋(103)外侧安装有防护套(201),所述箍筋(104)内部安装有可有效保证强度的加强结构(3),所述防护板(202)内部浇筑有再生混凝土基体(101),所述防护板(202)外侧浇筑有再生混凝土层(102);
所述加强结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箍筋(104)内部四个拐角处的固定板(301),其中每两个斜对角设置的所述固定板(301)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02)以及第二支撑杆(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104)固定安装在防护板(202)内部,且防护套(201)固定连接在箍筋(104)内部四个拐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02)与第二支撑杆(303)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02)与第二支撑杆(303)之间通过连接头(304)连接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01)在箍筋(104)内部四个拐角处倾斜设置。
CN202221380028.9U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 Active CN217711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0028.9U CN217711375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0028.9U CN217711375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1375U true CN217711375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97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80028.9U Active CN217711375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1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8378B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节点
CN217711375U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frp筋再生混凝土梁
CN112160415B (zh) 一种纤维增强混凝土框架结构
CN111236091A (zh) 一种波形钢腹板箱梁桥的混凝土内衬加固结构
CN216380181U (zh) 一种腹板嵌入式外包frp-混凝土组合梁结构
CN210086610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剪力墙的叠合板
CN210216716U (zh) 一种基于弯剪分离的装配式混凝土梁-耗能段连接节点
CN214006235U (zh) 一种抗震型加气混凝土板材配筋结构
CN216740348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单坡双t板
CN214364049U (zh) 一种高承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CN212743474U (zh) 一种用于加固无梁楼盖托板式柱帽的l型钢件
CN218149160U (zh) 一种免支撑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CN219327222U (zh) 一种预制玄武岩筋混凝土叠合楼板
CN213951904U (zh) 一种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桥梁架构
CN216690049U (zh) 一种带有防碰撞结构的超高强混凝土板
CN116145531B (zh) 一种集簇式连接的装配式frp-uhpc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94919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横梁结构
CN214573334U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结构
CN214364079U (zh) 一种铅夹层铝合金可更换连梁
CN214939427U (zh) 一种基于桥墩修复的抗震结构
CN220550677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CN215483521U (zh) 一种楼盖结构
CN21144727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
CN109057010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CN216379114U (zh) 一种桥梁空心板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