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0890U - 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0890U
CN217710890U CN202221029547.0U CN202221029547U CN217710890U CN 217710890 U CN217710890 U CN 217710890U CN 202221029547 U CN202221029547 U CN 202221029547U CN 217710890 U CN217710890 U CN 217710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dock
water
decompression
communicating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95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狄东全
肖广明
苏炜斌
昌孝雷
陈连春
柴浩
胡威海
徐德爽
贲巍巍
范东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295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0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0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0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包括,第一排水单元,沿坞室底板,所述第一排水单元为若干个,若干个排水单元形成若干的排水管道,以及用于排水管道排水连接的第一集水井;第二排水单元,所述第二排水单元设置于坞墙处,用于坞墙处的排水;连通器,所述连通器设置于第一排水单元以及第二排水单元之间,所述连通器设置有渗透孔,所述第二排水单元中的排水通过连通器上的渗透孔,进入第一排水单元内,以实现排放。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通器,使得坞墙的排水和坞室的排水得以连通,进而结构简单,优化了船坞结构,减少复杂工序,节约工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均有着积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船坞底板减压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干船坞底板减压排水系统领域,排水系统对降低地下水对坞底板及坞墙的扬压力(上浮力)起到关键作用,该排水系统也可将坞室内积攒的雨水及时排出。减压排水系统直接关系到船坞的稳定和安全,是船坞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该系统在船坞中的布置及结构形式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工期及成本,因此本发明在船坞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现有的船坞中,没有将坞墙的排水与坞室进行连接,使得整个船坞结构复杂,制作工序长,工期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其将坞墙同坞室底板减压排水层连接起来,将坞墙后侧的渗水连同坞室底板地下渗水一同排出,对优化船坞结构,减少复杂工序,节约工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均有着积极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包括,
第一排水单元,沿坞室底板,所述第一排水单元为若干个,若干个排水单元形成若干的排水管道,以及用于排水管道排水连接的第一集水井;
第二排水单元,所述第二排水单元设置于坞墙处,用于坞墙处的排水;
连通器,所述连通器设置于第一排水单元以及第二排水单元之间,所述连通器设置有渗透孔,所述第二排水单元中的排水通过连通器上的渗透孔,进入第一排水单元内,以实现排放。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连通器,使得坞墙的排水和坞室的排水得以连通,进而结构简单,优化了船坞结构,减少复杂工序,节约工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均有着积极意义。
本技术方案中,增加的第二排水单元,主要用于坞墙的排水,而坞墙的排水,能够确保坞墙的强度,避免积水导致强度将弱,使得坞墙出现坍塌等事故。
本技术方案中,在坞室底板上形成很多第一排水单元,进而能够实现对于底板上的最大可能的排水,将坞室底板的渗水及时进行排出,确保正常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器包括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内设有腔体,所述坞墙通过所述腔体与所述坞室底板相通。
本技术方案中,选用弹性支撑体,首先,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支撑两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实现两者的连通;其次,弹性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受到水压冲击等情况时,进行初步的变形,抵抗水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撑体外侧的渗水保护结构,由内之外,所述渗水保护结构至少包括粒径大于腔体直径的第一碎石层以及外侧的土工布防护层。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防护层以及碎石层,能够对弹性支撑体的外周进行保护,同时水流等可以渗透进入,不影响其他排水和水流,一举两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支撑体为波纹管结构,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水单元以及第二排水单元连通。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波纹管结构,波纹管管壁较薄,灵敏度较高,测量范围为数十帕至数十兆帕。它的开口端固定,密封端处于自由状态,并利用辅助的螺旋弹簧或簧片增加弹性。工作时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沿管子长度方向伸长,使活动端产生与压力成一定关系的位移。活动端带动指针即可直接指示压力的大小。波纹管常常与位移传感器组合起来构成输出为电量的压力传感器,有时也用作隔离元件。由于波纹管的伸展要求较大的容积变化,因此它的响应速度低于波登管。波纹管适于测量低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排水单元包括位于坞墙底部的渗水层,以及分别与渗水层和连通器同时相通的坞墙集水井。
本技术方案中,利用渗水层收集坞墙内的渗水,然后通过坞墙集水井以及连通器,使其进入坞室内,在坞室内实现排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至少在所述坞室底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设有两组排水管道,且每个排水管道上,至少在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集水井。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两种方向的排水管道,使得排水能够多方向的排出收集,而设置多个坞室集水井,使得排水管道内的水能够尽快进入坞室集水井,提高排水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于坞室底板长度和/或宽度方向的雨水排水槽,所述雨水排水槽用于将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集水井进行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单独设置雨水排水槽,能够便于雨水的排出,而雨水排水槽与坞室集水井连接,进而雨水进入坞室集水井内,实现雨水的排出,尤其在大雨情况时,能够尽快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雨水集水井,以及位于雨水排水槽上的排水泵站,所述排水泵站分别与雨水集水井以及排水管道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增加排水泵站,能够加快雨水的排出和吸出,在大雨或者水较多时,能够加快排出,提高排水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连通器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层的渗水结构,所述渗水结构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碎石层以及第三碎石层。
本技术方案中,在连通器高度方向,还设置渗水结构,进而上下两层之间,除了连通器,还可以通过渗水结构进行渗水,提高整个的排水效率,实现高效减压排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靠近所述第一排水单元侧为所述第二碎石层,所述第二碎石层的碎石粒径大于所述第三碎石层的碎石粒径。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不同粒径的碎石层进行渗水,尤其是开始的粒径比较大,进而缝隙大,渗水效果好,能够尽快将坞墙的排水,渗入到底部的船坞室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通器与第一排水单元的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排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排水单元;110、排水管道;120、第一集水井;200、第二排水单元;210、渗水层;220、坞墙集水井;300、连通器;310、弹性支撑体;320、腔体;330、渗水保护结构;331、第一碎石层;332、土工布防护层;340、渗水结构;341、第二碎石层;342、第三碎石层;400、雨水排水槽;410、雨水集水井;420、排水泵站;500、坞墙;600、坞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相对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结合结构进行介绍。
具体地,公开了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包括,
第一排水单元,沿坞室底板,所述第一排水单元为若干个,若干个排水单元形成若干的排水管道,以及用于排水管道排水连接的第一集水井;
第二排水单元,所述第二排水单元设置于坞墙处,用于坞墙处的排水;
连通器,所述连通器设置于第一排水单元以及第二排水单元之间,所述连通器设置有渗透孔,所述第二排水单元中的排水通过连通器上的渗透孔,进入第一排水单元内,以实现排放。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通器,使得坞墙的排水和坞室的排水得以连通,进而结构简单,优化了船坞结构,减少复杂工序,节约工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均有着积极意义。
本实施例中,增加的第二排水单元,主要用于坞墙的排水,而坞墙的排水,能够确保坞墙的强度,避免积水导致强度将弱,使得坞墙出现坍塌等事故。
本实施例中,在坞室底板上形成很多第一排水单元,进而能够实现对于底板上的最大可能的排水,将坞室底板的渗水及时进行排出,确保正常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连通器。
参照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结合结构进行介绍。
具体地,公开了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包括,
第一排水单元100,沿坞室600底板,所述第一排水单元100为若干个,若干个排水单元100形成若干的排水管道110,以及用于排水管道110排水连接的第一集水井120;
第二排水单元200,所述第二排水单元200设置于坞墙500处,用于坞墙500处的排水;
连通器300,所述连通器300设置于第一排水单元100以及第二排水单元200之间,所述连通器300设置有渗透孔,所述第二排水单元200中的排水通过连通器300上的渗透孔,进入第一排水单元100内,以实现排放。
具体地,所述连通器300包括弹性支撑体310,所述弹性支撑体310内设有腔体320,所述坞墙通过所述腔体320与所述坞室底板相通。
本实施例中,选用弹性支撑体,首先,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支撑两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实现两者的连通;其次,弹性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受到水压冲击等情况时,进行初步的变形,抵抗水压。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撑体310外侧的渗水保护结构330,由内之外,所述渗水保护结构330至少包括粒径大于腔体320直径的第一碎石层331以及外侧的土工布防护层332。
本实施例中,设置防护层以及碎石层,能够对弹性支撑体的外周进行保护,同时水流等可以渗透进入,不影响其他排水和水流,一举两得。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体310为波纹管结构,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水单元100以及第二排水单元200连通。
本实施例中,采用波纹管结构,波纹管管壁较薄,灵敏度较高,测量范围为数十帕至数十兆帕。它的开口端固定,密封端处于自由状态,并利用辅助的螺旋弹簧或簧片增加弹性。工作时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沿管子长度方向伸长,使活动端产生与压力成一定关系的位移。活动端带动指针即可直接指示压力的大小。波纹管常常与位移传感器组合起来构成输出为电量的压力传感器,有时也用作隔离元件。由于波纹管的伸展要求较大的容积变化,因此它的响应速度低于波登管。波纹管适于测量低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两个排水单元。
首先,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第二排水单元200包括位于坞墙500底部的渗水层210,以及分别与渗水层210和连通器300同时相通的坞墙集水井220。
本实施例中,利用渗水层收集坞墙内的渗水,然后通过坞墙集水井以及连通器,使其进入坞室内,在坞室内实现排水。
进一步地,渗水层210选用20-40mm的碎石层构成。
进一步地,至少在所述坞室底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设有两组所述排水管道110,且每个排水管道110上,至少在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集水井120。
本实施例中,设置两种方向的排水管道,使得排水能够多方向的排出收集,而设置多个坞室集水井,使得排水管道内的水能够尽快进入坞室集水井,提高排水效率。同时,坞墙内的渗水,进入坞室内,然后通过坞室内的集水井以及排水管道进行排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坞室底板长度和/或宽度方向的雨水排水槽400,所述雨水排水槽400用于将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集水井120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单独设置雨水排水槽,能够便于雨水的排出,而雨水排水槽与坞室集水井连接,进而雨水进入坞室集水井内,实现雨水的排出,尤其在大雨情况时,能够尽快排出。
参照附图3所示,还包括雨水集水井410,以及位于雨水排水槽400上的排水泵站420,所述排水泵站420分别与雨水集水井410以及排水管道400连接。
本实施例中,增加排水泵站,能够加快雨水的排出和吸出,在大雨或者水较多时,能够加快排出,提高排水效率。
进一步地,沿所述连通器300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层的渗水结构340,所述渗水结构340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碎石层341以及第二碎石层342。
本实施例中,在连通器高度方向,还设置渗水结构,进而上下两层之间,除了连通器,还可以通过渗水结构进行渗水,提高整个的排水效率,实现高效减压排水。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第一排水单元100侧为所述第二碎石层341,所述第二碎石层341的碎石粒径大于所述第三碎石层342的碎石粒径。
本实施例中,通过不同粒径的碎石层进行渗水,尤其是开始的粒径比较大,进而缝隙大,渗水效果好,能够尽快将坞墙的排水,渗入到底部的船坞室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参照具体使用进行介绍。
参照附图1所示,该减压排水系统由2层不同的级配碎石构成,从下到上依次为一层土工布,一层20CM厚5-20MM碎石,一层30CM厚20-40MM碎石,此时通过这些构成整个的连通器300。通过带孔波纹管连接集水井构成坞室底板减压排水系统,同时该波纹管外侧包裹冲洗干净的级配碎石(级配碎石粒径大于带孔波纹管孔径),厚度15CM,外侧包裹工业土工布。减压排水层的顶面(碎石层)与底板垫层之间铺设一层塑料薄膜,防止浇垫层时水泥浆渗入减压排水层内。
参照附图2所示,本减压排水系统采用连通器原理,将坞室底板和坞墙底板通过碎石层(即连通器300)形成相互连接的整体。坞墙底板靠近前沿墙位置处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井,可将坞墙后方的渗水通过该集水井排入坞墙底板的碎石层内。根据连通器原理,该部分水会通过碎石层到达坞室底板下方的排水管内,然后通过底板下方纵横交错的排水管道最终排入排水泵站被抽出坞室。排水管外侧由粒径大于孔径的级配碎石包裹,同时级配碎石外侧包裹一层土工织物,该土工织物大大增加了该排水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坞室底板排水系统由雨水排水系统和减压排水层排水系统两部分组成。雨水排水系统通过坞室底板排水明沟将船坞雨水排入雨水集水井,通过排水泵站将雨水抽出坞室。
减压排水层排水系统通过减压排水层内纵横交叉布置钻有进水孔的排水管将地下水排入排水泵站。减压排水层底部用土工布与原土及外露桩基的周边隔离,既可作为过滤体,亦可使其上部级配碎石与土壤分隔,保证级配碎石的干净整洁。
船坞施工过程中,坞室基坑开挖见底时是船坞在建过程中受力情况最为不利的时段,因此,在挖土见底后,立即投入早已准备好的人力、设备与材料,随挖土工序的完成而立即进行减压排水层及坞底板的施工,减压排水层是随挖土的进度而推进的,横向排水管可随横向分段完成而完成,纵向排水管会随横向底板的推进而逐渐延伸,管口的露头要采取如用土工布将其临时封堵的措施,防止杂物进入。底板垫层混凝土浇筑后,既可停止降水,将降水深井用混凝土封死。此时减压排水层的外伸管口会有地下水流出,要及时将水引入集水坑内抽走。
本发明主要是对一种连通器式减压排水系统进行全面而实用的阐述。本系统通过连通器原理将坞墙同坞室底板减压排水层连接起来,将坞墙后侧的渗水连同坞室底板地下渗水一同排出。本发明对优化船坞结构,减少复杂工序,节约工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均有着积极意义。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排水单元,沿坞室底板,所述第一排水单元为若干个,若干个排水单元形成若干的排水管道,以及用于排水管道排水连接的第一集水井;
第二排水单元,所述第二排水单元设置于坞墙处,用于坞墙处的排水;
连通器,所述连通器设置于第一排水单元以及第二排水单元之间,所述连通器设置有渗透孔,所述第二排水单元中的排水通过连通器上的渗透孔,进入第一排水单元内,以实现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包括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内设有腔体,所述坞墙通过所述腔体与所述坞室底板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撑体外侧的渗水保护结构,由内之外,所述渗水保护结构至少包括粒径大于腔体直径的第一碎石层以及外侧的土工布防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为波纹管结构,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水单元以及第二排水单元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单元包括位于坞墙底部的渗水层,以及分别与渗水层和连通器同时相通的坞墙集水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坞室底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设有两组排水管道,且每个排水管道上,至少在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集水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坞室底板长度和/或宽度方向的雨水排水槽,所述雨水排水槽用于将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集水井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水集水井,以及位于雨水排水槽上的排水泵站,所述排水泵站分别与雨水集水井以及排水管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通器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层的渗水结构,所述渗水结构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碎石层以及第三碎石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排水单元侧为所述第二碎石层,所述第二碎石层的碎石粒径大于所述第三碎石层的碎石粒径。
CN202221029547.0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 Active CN217710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9547.0U CN217710890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9547.0U CN217710890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0890U true CN217710890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92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9547.0U Active CN217710890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0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26294U (zh)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
CN103147464A (zh) 一种地下室抗浮板的泄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530996U (zh) 多井点组合降水设施
CN108035423A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势能加压雨水排蓄系统及方法
CN217710890U (zh) 一种船坞施工用减压排水装置
CN112726659A (zh) 一种双重防倒灌挡土墙排水管及其使用方法
CN111642369A (zh) 一种用于生态型加筋土边坡结构的太阳能滴灌系统及其铺设方法
CN209603202U (zh) 地下室抗浮排水结构
CN114032937B (zh) 一种基坑排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3726514B (zh) 地下连续墙的防渗漏结构及防渗漏施工方法
CN212336114U (zh) 一种坡地建筑绿色生态自排水抗浮装置
CN114575359A (zh) 一种弱渗透土层边坡地下水灾害治理方法
CN212375869U (zh) 一种新型防水基坑结构
CN113914342A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肥槽降排水施工方法
CN111206624A (zh) 一种用于地下建/构筑物减压抗浮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140780U (zh) 防淤堵生态透水箱涵
CN207863099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势能加压雨水排蓄系统
CN110359444A (zh) 一种用于固结软地基的水平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2129256U (zh) 一种用于地下建/构筑物减压抗浮结构
CN221030534U (zh) 一种车库底板零堵塞排水系统
CN211690357U (zh) 一种基坑防水支护挡土墙
CN111549807A (zh) 水利工程基坑管井结合轻型井点降排水方法
CN210917422U (zh) 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现场的排水布置结构
CN213478356U (zh) 一种隧道顶板防水引流结构
CN219568929U (zh) 一种地铁车站土建施工基坑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