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5605U - 一种坐姿矫正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坐姿矫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5605U
CN217695605U CN202220386410.4U CN202220386410U CN217695605U CN 217695605 U CN217695605 U CN 217695605U CN 202220386410 U CN202220386410 U CN 202220386410U CN 217695605 U CN217695605 U CN 217695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connecting rod
main body
lower bas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864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民
龚能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864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5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5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5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坐姿矫正器,该结构包括主体外壳(1)、下底座(2)和主体组件(3),所述的下底座(2)套设于所述的主体外壳(1)内,所述的主体组件(3)套设于所述的下底座(2)内,所述的主体组件(3)上设置有按键(4),所述的按键(4)能驱动所述的主体组件(3)与下底座(2)之间的扣合或者松脱,以使所述的主体组件(3)能相对所述的主体外壳(1)和下底座(2)上下高度调节。本申请的坐姿矫正器具有可实现高度调节,单手即可操作,更加便捷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坐姿矫正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坐姿矫正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坐姿矫正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健康也愈发重视,长期坐姿不良,会引起脊柱弯曲、背部不对称地隆起、含胸哈背、近视等多种问题。所以坐姿矫正器已经逐渐成为孩子成才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辅助工具。
坐姿矫正器一般包括上部的矫正部和下方的底座,矫正部用于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限制和矫正,底座用于与桌面等进行夹持固定;目前的坐姿矫正器一般矫正部都是固定一个方向(如胸托就是朝着使用者胸部位置,与胸部贴合实现支撑、限位作用),不能进行旋转,这样当不需要矫正部与身体之间的接触限位,但是同时又想利用矫正部的高度对身体的矫正进行限位,这种无法旋转的矫正器就无法满足要求;此外,传统的坐姿矫正器,其用于调节坐姿矫正器高低的按钮多是设置于主体外壳上,在调整过程就需要双手操作,一只手操作按钮,另一只手将矫正器进行调高或者调低,然后按钮再次按压进行高度定位,这种结构给操作的便捷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高度调节,单手即可操作,更加便捷的坐姿矫正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坐姿矫正器,该结构包括主体外壳、下底座和主体组件,所述的下底座套设于所述的主体外壳内,所述的主体组件套设于所述的下底座内;所述的主体组件上设置有按键,所述的按键能驱动所述的主体组件与下底座之间的扣合或者松脱,以使所述的主体组件能相对所述的主体外壳和下底座上下高度调节。
采用上述结构,在主体组件上设置按键,摒弃了传统主体外壳上设置按键的方式,本申请的这种在主体组件上设置按键的结构可以在调整矫正器高低过程、单手操作,操作更加的便捷;此外,本申请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按键实现了主体组件与下底座之间的扣合或者松脱,并且在松脱状态下可以驱动主体组件相对所述的主体外壳和下底座上下高度调节,从而为不同身高体型的使用者提供更加适配的矫正高度,而且按键的操作过程就可以单手对主体组件高度的调节,因此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组件与下底座处于松脱状态下、所述的主体组件能相对所述的下底座周向旋转;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主体组件能够周向转动,而主体组件上设置了矫正部,因此其上的矫正部也就可以周向转动,这样当不需要矫正部与身体之间的接触限位,但是同时又想利用矫正部的高度对身体的矫正进行限位的时候,只要将矫正部翻转至相反侧,即可满足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组件包括矫正部、与矫正部连接的主体杆,所述的矫正部与主体杆的连接处设置所述的按键,所述的主体杆内还设置有连接杆和连接杆壳体,所述的连接杆套设于所述的连接杆壳体内,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与连接杆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的第一弹性件用于连接杆的弹性支撑,所述的连接杆的下端与连接杆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的第一卡扣能相对所述的连接杆壳体伸缩以与所述的下底座之间实现扣合或者松脱;所述的按键用于驱动所述的连接杆下压以使得所述的第一卡扣与下底座之间实现脱离;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通过按键将连接杆下压,连接杆再将第一卡扣压合并驱动第一卡扣回撤至连接杆壳体内,此时第一卡扣与下底座之间实现脱离,这样主体组件就可以相对下底座周向旋转,旋转至合适位置;此时松开按键,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支撑力作用下、连接杆上移、此时的第一卡扣凸出于连接杆壳体与下底座实现再次扣合、定位;本申请可以单手对按键操作、简单便捷。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按键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凸块、按键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的凸块的外端面设置有按键倾斜面,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与按键倾斜面对应的第一倾斜面,且按键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的按键向内按压过程所述的按键倾斜面向下抵靠第一倾斜面以使所述的连接杆向下运行;所述的第二卡扣用于与所述的矫正部扣合;采用上述结构,按键轴向向内按压即可在两个倾斜面的相互配合下将连接杆向下压合并向下运行,从而连接杆的下端对第一卡扣压合实现第一卡扣的向内伸缩;同时由于在连接杆和连接杆壳体之间设置了第一弹性件,当松开按键后弹性件向上伸展再次将按键顶出,连接杆向上运行,降低对第一卡扣的压合力,第一卡扣凸出;而按键的外壁设置第二卡扣可以和矫正部扣合,能够有效限制按键顶出的位置,不会导致按键与矫正部脱离,也不妨碍按键向内压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的第一卡扣上设置有与第二倾斜面相对应的卡扣倾斜面,所述的第二倾斜面与卡扣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一卡扣抵靠有能驱动其沿着连接杆壳体前后伸缩的第二弹性件;采用上述结构,当连接杆被按钮下压向下运行的时候,第二倾斜面与卡扣倾斜面抵靠并对第一卡扣向下压缩、在倾斜面的作用下第一卡扣被压缩至连接杆壳体内,实现与下底座之间的脱离,此时可以对主体组件进行周向旋转;而第二弹性件的设置,在按键脱离按压力的作用下、连接杆向上运行后,可以将第一卡扣向着连接杆壳体外侧推出,实现与下底座之间的扣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倾斜面与卡扣倾斜面之间始终相互干涉;即本申请无论按键有没有被按压,始终要维持第二倾斜面与卡扣倾斜面之间能相互接触、限位,防止第二弹性将第一卡扣完全顶出连接杆壳体。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弹性件设置有两件,且分别套设于连接杆上部的立柱上,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立柱上端的连接杆本体抵靠、另一端与连接杆壳体内部的凸台相抵靠;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对连接杆的有效弹性支撑,并且弹性支撑位点均匀,当按键没有外力按压时,两件第一弹性件弹性回复将连接杆向上顶起。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上还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的第三卡扣的长度小于连接杆底端的长度;所述的连接杆壳体上设置有供第三卡扣滑动和限位的滑槽,所述的第三卡扣不突出于所述的连接杆壳体的外表面;采用上述结构,当按压按键时,驱动连接杆向下运行、此时第一弹性件被压缩,第三卡扣沿着滑槽向下运行;而当松开按键后,第一弹性件将连接杆弹起、第三卡扣沿着滑槽向上运行直至与滑槽上边沿抵靠,保证连接杆与壳体之间不完全脱离,且不妨碍连接杆向下运行。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容置第一卡扣的凹槽,所述的第二弹性件位于第一卡扣和凹槽内壁之间、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卡扣和凹槽内壁之间相互抵靠;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的第一卡扣的长度;采用上述结构,第二弹性件可以对第一卡扣始终处于弹性抵靠状态,当连接杆向上运行对抵靠卡扣的压合力变小时,第二弹性件弹性伸长将第一卡扣沿着凹槽向外顶出并与下底座上的卡槽扣合;而当连接杆向下运行的时候则将第一卡扣向凹槽内部压合,同时第二弹性件也向内收缩以使得第一卡扣与凹槽脱离。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第四卡扣,所述的第四卡扣与所述的主体杆的上端面相扣合;采用上述结构,将连接杆套合插接于连接杆壳体内之后,二者自主体杆下端向上插接套合于主体杆内,第四卡扣凸出主体杆上端并与上端面扣合,实现主体组件的安装,方便后续主体组件的旋转和与下底座之间的定位扣合操作。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底座的侧壁设上设置有至少两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卡槽,所述的卡槽用于与所述的第一卡扣相互扣合;采用上述结构,两组卡槽的周向分布角度不同,可以实现矫正部周向角度的旋转和定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至少两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卡槽为两组,且两组卡槽之间沿着下底座的周向对称分布;即两组卡槽之间为1800的角度分布,可以实现矫正部的完全反向的翻转。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卡扣,所述的第五卡扣用于与所述的主体外壳的内壁之间相互扣合;采用上述结构,自主体外壳的底部将下底座插接套合于外壳内,当第五卡扣与主体外壳对应的卡槽位置对正后二者之间即可实现卡结;此处的第五卡扣完全的扣合在外壳内壁内,不影响整体的矫正器空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底座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六卡扣,所述的主体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内凹的止挡槽,所述的第六卡扣用于与所述的止挡槽相互配合;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实现主体组件与下底座之间的连接,在第六卡扣和对应的止挡槽的作用下,防止二者完全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坐姿矫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申请坐姿矫正器组装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申请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申请连接杆与连接杆壳体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申请连接杆、连接杆壳体和按键结合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角度)。
图6本申请接杆、连接杆壳体和按键结合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角度)。
图7本申请连接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申请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申请主体组件与下底座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内部卡扣结构可见)。
图10本申请主体组件与下底座结合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卡扣可见)。
图11本申请主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本申请主体组件与第一卡扣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1.主体外壳,2.下底座,21.卡槽,25.第五卡扣,26第六卡扣,3. 主体组件,31.矫正部,32.主体杆,33.止挡槽,4.按键,41.凸块,42.第二卡扣,43. 按键倾斜面,5.连接杆,51.第一倾斜面,52.第二倾斜面,53.第三卡扣,54.立柱,6. 连接杆壳体,61.凸台,62.滑槽,63.凹槽,64.第四卡扣,7.第一弹性件,8.第一卡扣, 81.卡扣倾斜面,9.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部件,通过中间部件固定。当一个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部件。当一个部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部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附图1-2、11-12所示,本申请的一种坐姿矫正器,该结构包括主体外壳1、下底座2和主体组件3,所述的下底座2套设于所述的主体外壳1内,所述的主体组件3套设于所述的下底座2内;所述的主体组件3上设置有按键4,所述的按键4能驱动(或者说用于控制)所述的主体组件3与下底座2之间的扣合(扣合即限定了主体组件与下底座和主体外壳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主体组件处于一种固定的使用状态)或者松脱(此处的松脱即主体组件与下底座之间无扣合状态,二者能够相对运动,彼此运动不会发生相互干涉),以使所述的主体组件3能相对所述的主体外壳1和下底座2上下高度调节 (即松脱状态可以将主体组件相对主体外壳和下底座的轴向上下移动,调整至合适的高度位置,然后扣合实现高度定位)。
采用上述结构,在主体组件上设置按键,摒弃了传统主体外壳上设置按键的方式,本申请的这种在主体组件上设置按键的结构可以在调整矫正器高低过程、单手操作,操作更加的便捷;此外,本申请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按键实现了主体组件与下底座之间的扣合或者松脱,并且在松脱状态下可以驱动主体组件相对所述的主体外壳和下底座上下高度调节,从而为不同身高体型的使用者提供更加适配的矫正高度,而且仅仅操作按键就可以驱动主体组件与下底座之间实现扣合或者松脱,因此单手操作按键就能实现高度调节和高度定位,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
本申请所述的主体组件3与下底座2处于松脱状态下、所述的主体组件3能相对所述的下底座2周向旋转;即在二者无扣合、处于松脱状态下,可以将主体组件相对下底座进行周向旋转,这样当不需要矫正部与身体之间的接触限位,但是同时又想利用矫正部的高度对身体的矫正进行限位的时候,只要将矫正部周向转动翻转至相反侧,即可满足要求;具体,如附图2、12所示,作为示例,将主体组件的外轮廓设置成圆柱形、对应的下底座的内腔也是与之匹配的圆柱形,无扣合状态下二者即可以实现灵活的周向转动;因此,本申请的这种矫正器其中的主体组件既可以上下高度调节定位,又可以实现周向的转动,实现了一种设备局部多种功能,相较于传统仅仅是固定高度和固定角度的矫正器,应用更加方便灵活,扩大了产品的应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上述主体外壳是为了保护内部的主体组件的周向旋转和高度调节结构的稳定性和不受到外力损坏的作用,当然本申请不采用主体外壳仍然可以实现本申请矫正器的高度调节和周向旋转的功能,因此本申请的主体外壳设置或者不设置均不影响本申请上述功能的实现,设置和不设置是一种等同替换,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附图2所述,本申请所述的主体组件3包括矫正部31、与矫正部31连接的主体杆32,所述的矫正部31与主体杆32的连接处设置所述的按键4,所述的主体杆32内还设置有连接杆5和连接杆壳体6,所述的连接杆5套设于所述的连接杆壳体6内,所述的连接杆5的上端与连接杆壳体6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7、所述的第一弹性件7用于连接杆5的弹性支撑,所述的连接杆5的下端与连接杆壳体6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扣8,所述的第一卡扣8能相对所述的连接杆壳体6伸缩以与所述的下底座2之间实现扣合或者松脱;所述的按键4用于驱动所述的连接杆5下压以使得所述的第一卡扣8与下底座 2之间实现脱离;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通过按键将连接杆下压,连接杆再将第一卡扣压合并驱动第一卡扣回撤至连接杆壳体内,此时第一卡扣与下底座之间实现脱离,这样主体组件就可以相对下底座上下高度调节或者周向旋转,高度调节或者旋转至合适位置,此时松开按键,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支撑力作用下、连接杆上移、此时的第一卡扣凸出于连接杆壳体与下底座实现再次扣合、定位;操作过程,单手向内按压按键,通过连接杆的联动将第一卡扣驱动撤回到连接杆壳体内,握住主体组件可以上下移动,至合适高度,松开按键在第一弹性件的驱动下、连接杆降低对第一卡扣的压力、第一卡扣凸出于连接杆壳体实现与下底座锁紧;周向旋转也可以类似上述过程单手实现操作,因此本申请的上述结构可以单手实现高度调节和周向旋转,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如附图2-3、8-9所述,本申请所述的按键4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凸块41,所述的凸块41的外端面设置有按键倾斜面43,所述的连接杆5的上端设置有与按键倾斜面43 对应的第一倾斜面51,且按键倾斜面43与第一倾斜面51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的按键 4向内按压过程所述的按键倾斜面43向下抵靠第一倾斜面51以使所述的连接杆5向下运行;所述的按键4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卡扣42,所述的第二卡扣42用于与所述的矫正部31相扣合;采用上述结构,按键轴向向内按压即可在两个倾斜面的相互配合下将连接杆向下压合并向下运行,从而连接杆的下端对第一卡扣压合实现第一卡扣的向内伸缩;同时由于在连接杆和连接杆壳体之间设置了第一弹性件,当松开按键后弹性件向上伸展再次将按键顶出,连接杆向上运行,降低对第一卡扣的压合力,第一卡扣凸出连接杆壳体;而按键的外壁设置的第二卡扣可以和矫正部扣合,能够有效限制按键顶出的位置,不会导致按键与矫正部完全脱离,也不妨碍按键向内压合。
如附图2、3所示,本申请所述的连接杆5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52,所述的第一卡扣8上设置有与第二倾斜面52相对应的卡扣倾斜面81,所述的第二倾斜面52与卡扣倾斜面81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一卡扣8抵靠有能驱动其沿着连接杆壳体前后伸缩的第二弹性件9;采用上述结构,当连接杆被按钮下压向下运行的时候,第二倾斜面与卡扣倾斜面抵靠并对第一卡扣向下压缩、在倾斜面的作用下第一卡扣被压缩至连接杆壳体内,实现与下底座之间的脱离,此时可以对主体组件进行周向旋转;而第二弹性件的设置,在按键脱离按压力的作用下、连接杆向上运行后,可以将第一卡扣向着连接杆壳体外侧推出,实现与下底座之间的扣合。
作为示例,本申请所述的第二倾斜面52与卡扣倾斜面81之间始终相互干涉;即本申请无论按键有没有被按压,始终要维持第二倾斜面与卡扣倾斜面之间能相互接触、限位,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第二弹性将第一卡扣完全顶出连接杆壳体、而影响第一卡扣的复位;当然,作为另一种限位结构,在第一卡扣与下底座扣合的前端面上设置止挡面(具体可见附图2和12中的第一卡扣的外端面结构),即允许卡扣的部分端面深入至下底座中与之扣合、另一部分端面则被下底座的内侧壁遮挡,也可以实现限位。
具体的,如附图2、7所示,本申请所述的第一弹性件7设置有两件,且分别套设于连接杆5上部的立柱54上,所述的第一弹性件7的一端与立柱54上端的连接杆本体抵靠、另一端与连接杆壳体6内部的凸台61相抵靠;即本申请作为示例第一弹性件为一根直弹簧,将该直弹簧的一端套设于立柱上方便固定,另一端与凸台抵靠,从而将弹性件置于连接杆和壳体之间;作为示例,如附图7所示,本申请在连接杆壳体的内部设置的凸台,凸台上设置供连接杆穿设和能上下滑动的通孔(该通孔于连接杆需要穿设的外轮廓的尺寸相互匹配);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对连接杆的有效弹性支撑,并且弹性支撑位点均匀,当按键没有外力按压时,两件第一弹性件弹性回复将连接杆向上顶起。
如附图3-5所示,本申请所述的连接杆5上还设置有第三卡扣53,所述的第三卡扣53的长度小于连接杆底端的长度(即第三卡扣位于连接杆上位置的延伸长度要小于连接杆底端的延伸长度);所述的连接杆壳体6上设置有供第三卡扣53滑动和限位的滑槽 62(滑槽沿着壳体外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的第三卡扣53不突出于所述的连接杆壳体6的外表面(即第三卡扣与连接杆壳体的滑槽配合后、不突出于壳体的外侧壁,以防止与主体杆内壁之间发生接触);采用上述结构,当按压按键时,驱动连接杆向下运行、此时第一弹性件被压缩,第三卡扣沿着滑槽向下运行;而当松开按键后,第一弹性件将连接杆弹起、第三卡扣沿着滑槽向上运行直至与滑槽上边沿抵靠,保证连接杆与壳体之间不完全脱离,且不妨碍连接杆向下运行。
具体的,如附图3、6所示,本申请所述的连接杆壳体6的下端设置有容置第一卡扣8的凹槽63,所述的第二弹性件9位于第一卡扣8和凹槽63内壁之间、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卡扣8和凹槽63的内壁之间相互抵靠(凹槽内壁或者第一卡扣的相应端面上可以设置用于定位第二弹性件的套合柱、不影响第一卡扣的伸缩限位均可;第二弹性件也可以是一根直弹簧);所述的凹槽63的深度大于所述的第一卡扣8的长度(或者说所述的凹槽的深度要满足当第一卡扣向其内部压缩后能够完全的与下底座之间实现脱离);采用上述结构,第二弹性件可以对第一卡扣始终处于弹性抵靠状态,当连接杆向上运行对抵靠卡扣的压合力变小时,第二弹性件弹性伸长将第一卡扣沿着凹槽向外顶出并与下底座上的卡槽扣合;而当连接杆向下运行的时候则将第一卡扣向凹槽内部压合,同时第二弹性件也向内收缩以使得第一卡扣与凹槽脱离。
如附图4、9所示,本申请所述的连接杆壳体6的上端设置有第四卡扣64,所述的第四卡扣64与所述的主体杆32的上端面相扣合;采用上述结构,将连接杆套合插接于连接杆壳体内之后,二者自主体杆下端向上插接套合于主体杆内,第四卡扣凸出主体杆上端并与上端面扣合,实现主体组件的安装,方便后续主体组件的旋转和与下底座之间的定位扣合操作。
如附图2、9-10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下底座2的侧壁设上设置有至少两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卡槽21,所述的卡槽21用于与所述的第一卡扣8相互扣合;采用上述结构,两组卡槽的周向分布角度不同,可以实现矫正部周向角度的旋转和定位;作为示例,本申请所述的至少两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卡槽21为两组,且两组卡槽21之间沿着下底座的周向对称分布,即两组卡槽之间为1800的角度分布,可以实现矫正部的完全反向的翻转;每一组的卡槽均设置有多个,沿着下底座长度方向延伸分布,两组卡槽之间具体卡槽的高度可以相同,从而主体组件周向旋转之后可以维持矫正部相同高度定位。
如附图9-10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下底座的2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卡扣25,所述的第五卡扣25用于与所述的主体外壳1的内壁之间相互扣合;采用上述结构,自主体外壳的底部(主体外壳空心设置,底部有孔)将下底座插接套合于外壳内,当第五卡扣与主体外壳对应的卡槽(设置于主体外壳的内侧壁上)位置对正后二者之间即可实现卡结;此处的第五卡扣完全的扣合在外壳内壁内,不影响整体的矫正器空间占用率。
具体的,如附图2、11-12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下底座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六卡扣26,所述的主体杆3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内凹的止挡槽33,所述的第六卡扣26用于与所述的止挡槽33相互配合;即作为示例,本申请此处的第六卡扣的朝向与其他卡扣相反,朝着的是下底座内壁的方向,用于与套合于下底座内的主体杆配合;具体的,本申请此处的止挡槽是凹设于主体杆外壁上的止挡槽,具有对称的周向呈1800的两条竖向窄滑槽部(与第六卡孔配合)和连接两个竖向窄滑槽部下方滑槽部,在主体组件周向转动过程可以沿着止挡槽的轮廓滑动和定位,也可以实现主体组件与下底座之间的连接,在第六卡扣和对应的止挡槽的作用下,防止二者完全脱离。
本申请上述矫正器的组装过程、工作原理和动作过程如下:首先将第二弹性件装入连接杆壳体下部的凹槽内,将第一卡扣也装入凹槽内;将第一弹性件套合于连接杆的立柱上,然后将连接杆插入至连接杆壳体内,并且将连接杆下端的倾斜面与第一卡扣的倾斜面之间实现干涉;然后将按键装入矫正部的按键凹槽内、且按键的卡扣与矫正部内部边沿抵靠扣合;将上述安装完成的组合件从主体杆(主体杆空心设置,下端有孔)下部的孔插接进入主体杆,至连接杆壳体的卡扣与主体杆上端面扣合,此时按键的倾斜面与连接杆上部的倾斜面之间实现干涉,形成了主体组件;然后将下底座自主体外壳的底部插接至主体外壳内,二者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实现连接;再将上述的主体组件从上往下插入下底座内、利用里面的倒扣结构相互配合;
单手将按键往里按,此时按键的的倾斜面顺着连接杆的倾斜面往前推进连接杆使其往下运动,连接杆底部的倾斜面顺着第一卡扣的倾斜面往下推进第一卡扣向着凹槽内部运动,直至第一卡扣与下底座上的卡槽之间脱离连接,单手握住主体组件可以进行上拉或者下降实现高度调节;按照前面的操作可以将主体组件拉高,同时主体组件可以进行 180°旋转,转到180°后松开按键,连接杆被第一弹性件向上顶起、降低对第一卡扣的压力,第一卡扣在第二弹性件的弹性推顶力下向着凹槽外部移动、凸出,直至进入到下底座对应方向的卡槽内实现扣合,使此时的矫正器的高度和矫正部的角度得到固定;上述操作过程单手即可实现,操作简单便捷。

Claims (14)

1.一种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主体外壳(1)、下底座(2)和主体组件(3),所述的下底座(2)套设于所述的主体外壳(1)内,所述的主体组件(3)套设于所述的下底座(2)内,所述的主体组件(3)上设置有按键(4),所述的按键(4)能驱动所述的主体组件(3)与下底座(2)之间的扣合或者松脱,以使所述的主体组件(3)能相对所述的主体外壳(1)和下底座(2)上下高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组件(3)与下底座(2)处于松脱状态下、所述的主体组件(3)能相对所述的下底座(2)周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组件(3)包括矫正部(31)、与矫正部(31)连接的主体杆(32),所述的矫正部(31)与主体杆(32)的连接处设置所述的按键(4);所述的主体杆(32)内还设置有连接杆(5)和连接杆壳体(6),所述的连接杆(5)套设于所述的连接杆壳体(6)内,所述的连接杆(5)的上端与连接杆壳体(6)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7)、所述的第一弹性件(7)用于连接杆(5)的弹性支撑,所述的连接杆(5)的下端与连接杆壳体(6)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扣(8),所述的第一卡扣(8)能相对所述的连接杆壳体(6)伸缩;所述的按键(4)用于驱动所述的连接杆(5)下压以使得所述的第一卡扣(8)与下底座(2)之间实现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4)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凸块(41)、按键(4)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卡扣(42),所述的凸块(41)的外端面设置有按键倾斜面(43),所述的连接杆(5)的上端设置有与按键倾斜面(43)对应的第一倾斜面(51),且按键倾斜面(43)与第一倾斜面(51)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的按键(4)向内按压过程所述的按键倾斜面(43)向下抵靠第一倾斜面(51)以使所述的连接杆(5)向下运行;所述的第二卡扣(42)用于与所述的矫正部(31)扣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5)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52),所述的第一卡扣(8)上设置有与第二倾斜面(52)相对应的卡扣倾斜面(81),所述的第二倾斜面(52)与卡扣倾斜面(81)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一卡扣(8)抵靠有能驱动其沿着连接杆壳体(6)前后伸缩的第二弹性件(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倾斜面(52)与卡扣倾斜面(81)之间始终相互干涉。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件(7)设置有两件,且分别套设于连接杆(5)上部的立柱(54)上,第一弹性件(7)的一端与立柱(54)上端的连接杆(5)本体抵靠、另一端与连接杆壳体(6)内部的凸台(61)相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5)上还设置有第三卡扣(53),所述的第三卡扣(53)的长度小于连接杆底端的长度;所述的连接杆壳体(6)上设置有供第三卡扣(53)滑动和限位的滑槽(62),所述的第三卡扣(53)不突出于所述的连接杆壳体(6)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壳体(6)的下端设置有容置第一卡扣(8)的凹槽(63),所述的第二弹性件(9)位于第一卡扣(8)和凹槽(63)的内壁之间、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卡扣(8)和凹槽(63)的内壁之间相互抵靠;所述的凹槽(63)的深度大于所述的第一卡扣(8)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壳体(6)的上端设置有第四卡扣(64),所述的第四卡扣(64)与所述的主体杆(32)的上端面相扣合。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座(2)的侧壁设上设置有至少两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卡槽(21),所述的卡槽(21)用于与所述的第一卡扣(8)相互扣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两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卡槽(21)为两组,且两组卡槽(21)之间沿着下底座(2)的周向对称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座(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卡扣(25),所述的第五卡扣(25)用于与所述的主体外壳(1)的内壁之间相互扣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座(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六卡扣(26),所述的主体杆(3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内凹的止挡槽(33),所述的第六卡扣(26)用于与所述的止挡槽(33)相互配合。
CN202220386410.4U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坐姿矫正器 Active CN217695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6410.4U CN217695605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坐姿矫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6410.4U CN217695605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坐姿矫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5605U true CN217695605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9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86410.4U Active CN217695605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坐姿矫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5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5530B (zh) 安全锁机构
US6152157A (en) One-touch assembling collapsible tent frame
US6409412B1 (en) Adjustable locking/unlocking structure for telescopic tube
US9538840B2 (en) Folding chair and side table thereof
EP2749188B1 (en) Baby dining chair
CN217695605U (zh) 一种坐姿矫正器
CN202147605U (zh) 安全座椅装置
TWI643582B (zh) Table lifting structure
CN209801077U (zh) 一种可倒置使用的新型三脚架
CN113203015A (zh) 活动关节及具有该活动关节的支架
CN209573957U (zh) 一种舒适度高的可调节学习椅
CN111900915A (zh) 一种太阳能板支撑结构及太阳能组件
CN209826493U (zh) 一种可伸缩的毛巾架
CN209186130U (zh) 一种带可拆卸梯子的隐形床结构
CN220688665U (zh) 伸缩式三脚架
CN220988275U (zh) 一种新型婴儿学步车多功能支腿
CN218635686U (zh) 一种儿童围栏用连接装置
CN219619198U (zh) 儿童推车
CN216822617U (zh) 活动屏风
CN213962655U (zh) 一种可调节折叠的婴幼儿童摇椅
CN219588547U (zh) 连接座和拍摄设备
CN216961782U (zh) 桌子
CN220109690U (zh) 活动限位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12113037U (zh) 一种桌牌
CN210539645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桌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