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0597U - 电缆和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电缆和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0597U
CN217690597U CN202221206054.XU CN202221206054U CN217690597U CN 217690597 U CN217690597 U CN 217690597U CN 202221206054 U CN202221206054 U CN 202221206054U CN 217690597 U CN217690597 U CN 217690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wire
cooling
cable
cool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60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丹
曹小金
薄强龙
郑海梅
杜青林
汪家伟
徐文军
康树峰
翁超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060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0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0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0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缆和充电桩,其中,电缆包括液冷主导线、外护套以及第二液冷管;液冷主导线包括第一液冷管、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液冷管内用以填充第一冷却液,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间隔设于第一液冷管内;外护套套设于液冷主导线,并与液冷主导线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空腔;第二液冷管设于空腔内,第二液冷管内用以填充第二冷却液;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其中之一为进液管,其中之另一为出液管。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在减小电缆截面积的情况下,提高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散热能力。

Description

电缆和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和充电桩。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使得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越来越被消费者关注,消费者越来越希望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能够缩短,因此大功率的充电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功率充电桩所用的充电电缆散热效率较低,目前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通常采用截面积较大的导体,从而导致充电电缆的线径较大,整根电缆的重量也较大,从而不利于工作人员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缆,旨在解决为了对电缆进行散热而使得整个电缆的线径较粗,重量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缆,包括液冷主导线、外护套以及第二液冷管;所述液冷主导线包括第一液冷管、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液冷管内用以填充第一冷却液,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液冷管内;所述外护套套设于所述液冷主导线,并与所述液冷主导线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第二液冷管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液冷管内用以填充第二冷却液;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的其中之一为进液管,其中之另一为出液管。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线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外,所述第一冷却液填充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冷却管之间;
和/或,所述第二导线包括第二导电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外,所述第一冷却液填充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冷却管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其中之一为正极线,其中之另一为负极线。
可选地,所述液冷主导线还包括地线,所述地线设于所述第一液冷管内。
可选地,所述液冷主导线和所述第二液冷管沿位于所述电缆的一径向中心线上,所述地线位于所述径向中心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位于所述径向中心线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液冷主导线的轴线偏离所述外护套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二液冷管设于外护套的轴线远离所述液冷主导线的轴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电缆还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设于所述空腔内。
可选地,所述信号线设有多根,定义所述液冷主导线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液冷管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为分界面,多根所述信号线设于所述分界面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冷管和所述第二液冷管的材质均为交联聚烯烃、聚酯弹性体、聚四氟乙烯及聚酰胺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充电桩,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缆和液泵,所述液泵与所述第一液冷管和所述第二液冷管连通形成回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液冷主导线包括第一液冷管,第一液冷管内填充第一冷却液,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设于所述第一液冷管内,使得第一冷却液可以直接对第一导线和第二导向进行散热,极大地提高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散热能力,从而可以实现在减小电缆截面积的情况下,提升电缆中电流通过的性能。并且相对于第一液冷管与第二液冷管都位于液冷主导线的方案,本技术方案中的结构更简单,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独立设置,有利于电缆整体的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电缆 10 液冷主导线
11 第一导线 111 第一导电层
113 第一绝缘层 13 第二导线
131 第二导电层 133 第二绝缘层
15 第一液冷管 151 第一冷却液
30 外护套 50 第二液冷管
51 第二冷却液 70 地线
90 信号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缆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电缆1包括液冷主导线10、外护套30以及第二液冷管50;液冷主导线10包括第一液冷管15、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第一液冷管15内用以填充第一冷却液151,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间隔设于第一液冷管15内;外护套30套设于液冷主导线10,并与液冷主导线10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空腔;第二液冷管50设于空腔内,第二液冷管50内用以填充第二冷却液51;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其中之一为进液管,其中之另一为出液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可以用作直流导线,也可以用作交流导线,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用作直流导线时,两者的极性可以相反,即第一导线11为正极,第二导线13为负极,或者是第一导线11为负极,第二导线13为正极。当然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极性也可以相同,即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均为正极或者均为负极。在一实施例中,该电缆1被用作充电线时,在电缆1充电过程中,第一导线11与第二导线13的极性相反,从而实现为电动汽车或者其他需要充电的电气设备或者电子设备充电的功能。
进一步地,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均设于第一液冷管15内,即第一导线11的第一导电层111和第二导线13的第二导电层131均设于第一液冷管15内,第一液冷管15一方面作为第一冷却液151的流通的支撑体,使得第一冷却液151可以在第一冷却管内流通,第一冷却液151流过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表面,可以将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热量吸收,进而实现第一冷却液151吸收第一导电层111和第二导电层131的热量,使得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温度降低,提高了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散热效果,并且提高了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载流量。另一方面,第一液冷管15可以对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设置于第一液冷管15内,能避免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第一液冷管15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间隔设置,一方面能避免第一导线11与第二导线13相互之间的影响,另一方面能使得第一冷却液151充分分布于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外表面,充分与二者的外表面接触,第一冷却液151流过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表面,提高了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散热效果,并且提高了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载流量。
进一步地,电缆1还设置有外护套30,外护套30套设于液冷主导线10外,并与液冷主导线10之间形成有空腔,电缆1还包括其他与液冷主导线10共存的其他导线时,其他导线设置于空腔内,外护套30可对液冷主导线10和其他导线进行收拢,避免液冷主导线10与其他导线之间形成松散的状态。具体地,外护套30的材质可以采用无卤等有毒的材质,从而使得该外护套30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另外,外护套30可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以便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供液冷主导线10或其他导线嵌套于其内,并且还通过其自身的弹性对液冷主导线10或其他导线起到较好的束缚效果,避免其内部的线体发生松散的情况。
进一步地,液冷主导线10与外护套30之间形成有空腔,第二液冷管50设于空腔内,通过在第一液冷管15外另外设置一个液冷管,将两个液冷管分开设置,避免了两个液冷管之间的影响,保证了其中一个作为吸收热量的液冷管的效果,进而保证了冷却效果。同样地,两个液冷管分开设置,也降低了电缆1的组装难度,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提高了安装效率。其中,第一冷却液151和第二冷却液51均可为水或者液氮等作为冷却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液冷主导线10包括第一液冷管15,第一液冷管15内填充第一冷却液151,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设于第一液冷管15内,使得第一冷却液151可以直接对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进行散热,极大地提高了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散热能力,从而可以实现在减小电缆1截面积的情况下,提升电缆1中电流通过的性能。并且相对于第一液冷管15与第二液冷管50都位于液冷主导线10的方案,本技术方案中的结构更简单,第一导线11与第二导线13独立设置,有利于电缆1整体的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导线11包括第一导电层111和第一绝缘层113,第一绝缘层113包覆于第一导电层111外,第一冷却液151填充于第一绝缘层113和第一液冷管15之间;
和/或,第二导线13包括第二导电层131和第二绝缘层133,第二绝缘层133包覆于第二导电层131外,第一冷却液151填充于第二绝缘层133和第一液冷管15之间。
第一导线11包括有第一导电层111和第一绝缘层113,第一绝缘层113包覆于第一导电层111外,第一绝缘层113对于第一导电层111具有隔绝的效果,防止第一导电层111与第二导电层131或者其他导体接触而发生短路的情况,保持了电缆1整体的安全性。具体地,为了实现将第一绝缘层113包覆于第一导电层111外,第一绝缘层113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压紧在第一导电层111外,再将第一液冷管15套设于第一绝缘层113外,从而减少了液冷主导线10中各部分出现松散的情况。
同样地,第二导线13包括有第二导电层131和第二绝缘层133,第二绝缘层133包覆于第二导电层131外,第二绝缘层133对于第二导电层131具有隔绝的效果,防止第二导电层131与第一导电层111或者其他导体接触而发生短路的情况,保持了电缆1整体的安全性。具体地,为了实现将第二绝缘层133包覆于第二导电层131外,第二绝缘层133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压紧在第二导电层131外,再将第一液冷管15套设于第二绝缘层133外,从而减少了液冷主导线10中各部分出现松散的情况。
通过将绝缘层包覆于第一导电层111和第二导电层131的外表面,不仅可以保证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相互绝缘隔离,避免了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极性相反出现短路的情况。另外,相对于两个液冷管均设于液冷主导线10的方案,本方案中将两个液冷管分开设置,避免了两个液冷管之间的影响,保证了其中一个作为吸收热量的液冷管的效果,进而保证了冷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其中之一为正极线,其中之另一为负极线。
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可以用作直流导线,也可以用作交流导线,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用作直流导线时,两者的极性可以相反,即第一导线11为正极,第二导线13为负极,或者是第一导线11为负极,第二导线13为正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液冷主导线10还包括地线70,地线70设于第一液冷管15内。
通过设置地线70,则能进一步提升该电缆1使用的安全性,并适用于大功率电气设备中。另外,通过将地线70也嵌套在第一液冷管15的空腔内,则使得外第一液冷管15将地线70和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3均聚拢在其内部,避免液冷主导线10出现松散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液冷主导线10和第二液冷管50位于电缆1的一径向中心线上,地线70位于径向中心线,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位于径向中心线的两侧。
如此设置,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3和地线70三者呈“品”字型排列,避免了三者在液冷主导线10内的互相干扰,保证了第一冷却液151对于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3和地线70三者吸热效果,保证了冷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液冷主导线10的轴线偏离外护套30的轴线设置,第二液冷管50设于外护套30的轴线远离液冷主导线10的轴线的一侧。
通过将液冷主导线10的轴线偏离外护套30的轴线设置,则使得液冷主导线10的至少一侧与外护套3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该间隙内可嵌入第二液冷管50,从而保证第二液冷管50、液冷主导线10与外护套30三者相互之间具有较为紧凑的结构,避免发生松散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在外护套30的轴线远离液冷主导线10的轴线的一侧,液冷主导线10与外护套30之间的间隙最大,第二液冷管50可设于该间隙内,即第二液冷管50设于外护套30的轴线远离液冷主导线10的轴线的一侧,从而进一步使得第二液冷管50、液冷主导线10以及外护套30三者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
具体地,液冷主导线10远离第二液冷管50的一侧可与外护套30的内壁贴合,也可与外护套30之间通过填充件填充。为了进一步缩小电缆1的直径,可优选将液冷主导线10远离第二液冷管50的一侧与外护套30的内壁贴合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缆1还包括信号线90,信号线90设于空腔内。
当电缆1用于充电时,电缆1中的信号线90用以传输充电信号。通过将信号线90设置于液冷主导线10和第二液冷管50外,则第一液冷管15和第二冷却液51还可对信号线90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当电缆1中设有上述第二液冷管50时,信号线90可设于第二液冷管50与液冷主导线10之间,则可使得信号线90能够填充液冷主导线10与第二液冷管50之间的空隙,进而使得电缆1中的各种导线的分布更加紧凑,从而能够减小电缆1的直径尺寸,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具体地,信号线90设于第二液冷管50与液冷主导线10之间时,信号线90的外壁可与第二液冷管50和第一液冷管15的外壁均接触,进而避免信号线90、地线70及液冷主导线10组成的整体出现松散的情况,另一方面,第一冷却液151、第二冷却液50可以对信号线进行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信号线90设有多根,定义液冷主导线10的轴线和第二液冷管50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为分界面,多根信号线90设于分界面的相对两侧。
信号线90具有多根时,多根信号线90可以为相同类型的信号线90,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信号线90。多个信号线90可堆叠设置或者通过先绞合再挤压的方式缠绕在液冷主导线10上。可以理解的是,当液冷主导线10的轴线与外护套30的轴线偏离设置时,以液冷主导线10的轴线与外护套30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为分界面,则在分界面相对的两侧,液冷主导线10与外护套30之间均具有一定间隙,多根信号线90散布在分界面相对的两侧的间隙内。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冷主导线10与第二液冷管50之间也形成有分界面,多根信号线90散布在液冷主导线10与第二液冷管50形成分界面的相对两侧,从而可以使得电缆1中各导线的布局更加紧凑,进而避免使用直径过大的外护套30,减小了电缆1的直径尺寸,更加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该电缆1。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液冷管15和第二液冷管50的材质均为交联聚烯烃、聚酯弹性体、聚四氟乙烯及聚酰胺中的一种。
绝缘层、第一液冷管15和第二液冷管50的材质可以为交联聚烯烃、聚酯弹性体、聚四氟乙烯及聚酰胺中的一种,可以理解的是,绝缘层、第一液冷管15和第二液冷管50的材质也可以为交联聚烯烃、聚酯弹性体、聚四氟乙烯及聚酰胺中的几种。通过将第一液冷管15和第二液冷管50的材质设置为上述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则使得第一液冷管15和第二液冷管50还具有绝缘的性能,因此第一液冷管15和第二液冷管50还能够对第一导电层111和第二导电层131进行绝缘保护。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液泵和电缆1,液泵与第一液冷管15和第二液冷管50连通形成回路。该电缆1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充电桩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充电桩还包括电源和充电枪,上述的电缆1连接电源和充电枪。当需要给电动汽车充电时,工作人员可一手握持充电枪,另一首拉扯电缆1到合适的位置。由于上述的电缆1的结构可以使得电缆1的直径较小,从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在拉扯电缆1时实施该操作。另外,充电桩还包括液泵,液泵与第一液冷管15和第二液冷管50连通,且三者连接成冷却回路,从而在充电过程中,第一液冷管15内的第一冷却液151和第二液冷管50内的第二冷却液51处于流动状态,进而可以将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产生的热量带走,降低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3的温度,提升电缆1的载流量,进一步可以使得电缆1的直径缩小,如此该电缆1的设置能够实现较好的良性循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冷主导线,所述液冷主导线包括第一液冷管、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液冷管内用以填充第一冷却液,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液冷管内;
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套设于所述液冷主导线,并与所述液冷主导线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空腔;及
第二液冷管,所述第二液冷管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液冷管内用以填充第二冷却液;
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的其中之一为进液管,其中之另一为出液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外,所述第一冷却液填充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冷却管之间;
和/或,所述第二导线包括第二导电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外,所述第一冷却液填充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冷却管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其中之一为正极线,其中之另一为负极线。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主导线还包括地线,所述地线设于所述第一液冷管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主导线和所述第二液冷管位于所述电缆的一径向中心线上,所述地线位于所述径向中心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位于所述径向中心线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主导线的轴线偏离所述外护套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二液冷管设于外护套的轴线远离所述液冷主导线的轴线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还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设于所述空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设有多根,定义所述液冷主导线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液冷管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为分界面,多根所述信号线设于所述分界面的相对两侧。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管和所述第二液冷管的材质均为交联聚烯烃、聚酯弹性体、聚四氟乙烯及聚酰胺中的一种。
10.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和液泵,所述液泵与所述第一液冷管和所述第二液冷管连通形成回路。
CN202221206054.XU 2022-05-18 2022-05-18 电缆和充电桩 Active CN217690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6054.XU CN217690597U (zh) 2022-05-18 2022-05-18 电缆和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6054.XU CN217690597U (zh) 2022-05-18 2022-05-18 电缆和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0597U true CN217690597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4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6054.XU Active CN217690597U (zh) 2022-05-18 2022-05-18 电缆和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05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6493U (ja) 出力端子タブと、第1出力端子管および第2出力端子管と、流体路とを備えた装置
CN114822966A (zh) 液冷线缆和充电桩
CN217655699U (zh) 电缆和充电装置
CN217690597U (zh) 电缆和充电桩
CN113450961A (zh) 功率线缆及液冷电缆
CN114843023A (zh) 充电线缆和充电桩
CN217690598U (zh) 液冷线缆和充电桩
CN218568499U (zh) 电缆和充电桩
CN114822925A (zh) 一种小线径充电线缆结构和充电装置
CN218214765U (zh) 液冷线缆和充电桩
CN218585689U (zh) 充电线缆和充电桩
CN218585688U (zh) 液冷线缆和充电桩
CN115064315A (zh) 液冷线缆和充电桩
CN114843024A (zh) 电缆和充电桩
CN218471654U (zh) 一种液冷线缆和充电装置
CN218471601U (zh) 一种小线径充电线缆结构和充电装置
CN114822928B (zh) 一种小线径大功率液冷线和充电装置
CN219832280U (zh) 一种电缆、电缆组以及车辆
CN114822927B (zh) 一种小线径液冷线和充电装置
CN217767946U (zh) 液冷线缆和充电装置
CN112259289A (zh) 一种自散热电缆
CN218004470U (zh) 线缆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4822967A (zh) 一种液冷线缆和充电装置
CN205542147U (zh) 一种新型电力电缆结构
CN218471622U (zh) 一种充电线缆及充电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