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0243U - 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0243U
CN217690243U CN202220839546.6U CN202220839546U CN217690243U CN 217690243 U CN217690243 U CN 217690243U CN 202220839546 U CN202220839546 U CN 202220839546U CN 217690243 U CN217690243 U CN 217690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resistant
temperature
cov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395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凯
潘雁翀
刁晓亮
胡胜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to CN2022208395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0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0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0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 Fire Alar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包括感温探触端和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由耐火盒、耐火盖以及包围在耐火盒外部的不锈钢外壳构成,耐火盒内设置有声音报警器,耐火盒与耐火盖之间连接处填充第一防火堵料,耐火盒与耐火盖的外表面通过耐火胶粘接有气凝胶毡;所述耐火盖和气凝胶毡设置有相通的穿线孔,不锈钢外壳对应穿线孔处设置有通孔,所述感温探触端通过耐火导线穿过通孔和穿线孔与声音报警器相连接,不锈钢外壳在通孔处填充有堵住通孔、穿线孔空隙的第二防火堵料;所述感温探触端通过固定件设置在建筑构件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监测建筑的升温情况,并及时报警建筑构件表面温度情况的超温报警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受火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引起的建筑结构倒塌主要是由于对于常用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砌体和木材等,其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均随着材料受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在温度达到600℃时,钢材在温度达到550℃时,材性会明显劣化,逐渐丧失正常工作能力。通过直接监测火灾中建筑构件的温度变化可以了解不同建筑材料组成的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损伤情况。由于高温的影响,目前针对发生火灾的建筑物内部应用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较少,且报警装置在火场建筑物内缺乏保护。因此,现亟需一种能够监测建筑内部构件的升温情况,并能够及时报警建筑构件表面温度情况的超温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监测建筑内部构件的升温情况,并能够及时报警建筑构件表面温度情况的超温报警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包括感温探触端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由耐火盒、耐火盖以及包围在耐火盒外部的不锈钢外壳构成,耐火盒内设置有声音报警器,耐火盒与耐火盖之间连接处填充第一防火堵料,耐火盒与耐火盖的外表面通过耐火胶粘接有气凝胶毡;所述耐火盖和气凝胶毡设置有相通的穿线孔,不锈钢外壳对应穿线孔处设置有通孔,所述感温探触端通过耐火导线穿过通孔和穿线孔与声音报警器相连接,不锈钢外壳在通孔处填充有堵住通孔、穿线孔空隙的第二防火堵料;所述感温探触端通过固定件设置在建筑构件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外壳由通过合页转动连接的上下两个壳体构成,两个壳体之间设置有锁扣,锁扣的锁孔中插设有螺杆,螺杆的底端设置有螺帽。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外壳由熔点≥1300℃的304不锈钢薄板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感温探触端由熔点范围在550℃-800℃的金属材料构成,所述声音报警器由断线报警器构成,声音报警器引出两根金属引线,引线与耐火导线连接,耐火导线连接感温探触端金属材料形成闭合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耐火导线采用耐火温度范围在600℃-900℃的镀镍高温云母线,导体材质为纯镍丝,绝缘材质为玻璃纤维编织加云母烧包各两层。
进一步的,所述耐火盒和耐火盖均由热传导系数≤0.12W/(m·℃),密度≤500kg/m3的防火板制作而成,耐火盒和耐火盖的厚度≥3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火堵料和所述第二防火堵料均由有机防火堵料构成,所述耐火胶采用可以达到耐高温温度≥800℃的无机耐高温胶。
进一步的,所述气凝胶毡由常温热传导系数≤0.023W/(m·℃)的A级不燃二氧化硅纳米气凝胶毡构成,气凝胶毡的厚度≥10mm。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的孔洞直径≤5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建筑内部布置具有防火保护的声音报警器,实现向火场内部人员报警提示建筑构件温度信息的功能。通过在同一构件的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建筑构件布置感温探触端,当感温探触端熔断,耐火导线将超温断路信号输送到具有防火保护的声音报警器,声音报警器进行持续鸣叫报警。通过声音报警器的报警,发生火灾建筑内部的疏散人员及灭火救援人员可以了解同一构件的不同部位的超温情况,以及不同建筑构件的超温情况,可以使得疏散人员更安全的选择疏散路线,同时降低由于建筑倒塌对灭火救援人员的造成的人身安全威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耐火盒和耐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不锈钢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不锈钢外壳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感温探触端固定在建筑构件表面的示意图;
图7为声音报警器防火保护效果温度变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感温探触端,2-耐火导线,3-建筑构件,4-固定件,5-声音报警器,6耐火盒,7耐火盖,8第一防火堵料,9气凝胶毡,10不锈钢外壳,11-耐火胶,12-穿线孔,13-第二防火堵料,101-合页,102-螺杆,103-螺帽,104一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包括感温探触端1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由耐火盒6、耐火盖7以及包围在耐火盒6外部的不锈钢外壳10构成,耐火盒6内设置有声音报警器5,耐火盒6与耐火盖7之间连接处填充第一防火堵料8,耐火盒6与耐火盖7的外表面通过耐火胶11粘接有气凝胶毡9;所述耐火盖7和气凝胶毡9设置有相通的穿线孔12,不锈钢外壳10对应穿线孔12处设置有通孔,所述感温探触端1通过耐火导线2穿过通孔和穿线孔12与声音报警器5相连接,不锈钢外壳10在通孔处填充有堵住通孔、穿线孔12空隙的第二防火堵料13;所述感温探触端1通过固定件4设置在建筑构件3的外表面。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不锈钢外壳10由通过合页101转动连接的上下两个壳体构成,两个壳体之间设置有锁扣104,锁扣104的锁孔中插设有螺杆102,螺杆102的底端设置有螺帽103。所述不锈钢外壳10由熔点≥1300℃的304不锈钢薄板构成。能够开合的不锈钢外壳10对其内的声音报警器5具有防火保护效果,当需要对声音报警器5、耐火导线2等元器件进行检修时可通过拧掉螺帽103从锁扣104中拆除螺杆102来打开不锈钢外壳10,便于声音报警器5的检修和更换。
其中,所述感温探触端1由熔点范围在550℃800℃的金属材料构成,所述声音报警器5由断线报警器构成,声音报警器5引出两根金属引线,引线与耐火导线2连接,耐火导线2连接感温探触端1金形成闭合回路。当建筑构件3表面的温度达到感温探触端1的熔断温度时,线路形成断路,声音报警器5鸣笛报警。本实施例中的声音报警器5可采用申请号为CN201910310554.4公开的一种利用固体导电材料熔点固定特性的高温安全预警装置,来实现声音报警效果。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在温度达到600℃时材性会明显劣化,钢材在温度达到550℃时,材性会明显劣化,感温探触端1的熔点范围最低为550℃能够便于及时对建筑的超温受火情况进行报警。
其中,所述耐火导线2采用耐火温度范围在600℃-900℃的镀镍高温云母线,导体材质为纯镍丝,绝缘材质为玻璃纤维编织加云母烧包各两层,耐火温度高于550℃的耐火导线2能够保证在火场中有效的将超温受火情况及时传输,避免发生导线失效的情况。
其中,所述耐火盒6和耐火盖7均由热传导系数≤0.12W/(m·℃),密度≤500kg/m3的防火板制作而成,耐火盒6和耐火盖7的厚度不低于30mm。耐火盒6和耐火盖7是保证声音报警器5在火场中安全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保护内部的声音报警器5在受火环境内持续有效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防火堵料8和所述第二防火堵料13均由有机防火堵料构成,所述耐火胶11采用可以达到耐高温温度≥800℃的无机耐高温胶。优选的,第一防火堵料8和第二防火堵料13采用满足GB238642009规定的柔性有机堵料。所述气凝胶毡9由常温热传导系数≤0.023W/(m·℃)的A级不燃二氧化硅纳米气凝胶毡构成,气凝胶毡9的厚度≥10mm。第一防火堵料8、第二防火堵料13和耐火胶11用于保证各部件之间的间隙同样具有防火保障。气凝胶毡9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起到对耐火盒6和耐火盖7的隔热保护。
其中,所述穿线孔12的孔洞直径≤5mm,最大化的降低穿线孔12的孔径能够尽量减小气凝胶毡9的开孔范围,从而尽可能的降低需要填充第二防火堵料13的漏洞范围。
图7为声音报警器防火保护效果温度变化示意图,试验炉为电加热炉,升温曲线采用20℃/min,试验初始温度约20℃。试验开始后26.7min时,炉内实测温度564℃,声音报警器5附近的温度约22℃,比试验开始时升高约2℃,钢柱表面感温探触端1金属熔断,声音报警器5成功报警,证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火保护方式有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包括感温探触端(1)和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由耐火盒(6)、耐火盖(7)以及包围在耐火盒(6)外部的不锈钢外壳(10)构成,耐火盒(6)内设置有声音报警器(5),耐火盒(6)与耐火盖(7)之间连接处填充第一防火堵料(8),耐火盒(6)与耐火盖(7)的外表面通过耐火胶(11)粘接有气凝胶毡(9);所述耐火盖(7)和气凝胶毡(9)设置有相通的穿线孔(12),不锈钢外壳(10)对应穿线孔(12)处设置有通孔,所述感温探触端(1)通过耐火导线(2)穿过通孔和穿线孔(12)与声音报警器(5)相连接,不锈钢外壳(10)在通孔处填充有堵住通孔、穿线孔(12)空隙的第二防火堵料(13);所述感温探触端(1)通过固定件(4)设置在建筑构件(3)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外壳(10)由通过合页(101)转动连接的上下两个壳体构成,两个壳体之间设置有锁扣(104),锁扣(104)的锁孔中插设有螺杆(102),螺杆(102)的底端设置有螺帽(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外壳(10)由熔点≥1300℃的304不锈钢薄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探触端(1)由熔点范围在550℃-800℃的金属材料构成,所述声音报警器(5)由断线报警器构成,声音报警器(5)引出两根金属引线,引线与耐火导线(2)连接,耐火导线(2)连接感温探触端(1)金属材料形成闭合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导线(2)采用耐火温度范围在600℃-900℃的镀镍高温云母线,导体材质为纯镍丝,绝缘材质为玻璃纤维编织加云母烧包各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盒(6)和耐火盖(7)均由热传导系数≤0.12W/(m·℃),密度≤500kg/m3的防火板制作而成,耐火盒(6)和耐火盖(7)的厚度≥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火堵料(8)和所述第二防火堵料(13)均由有机防火堵料构成,所述耐火胶(11)采用可以达到耐高温温度≥800℃的无机耐高温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毡(9)由常温热传导系数≤0.023W/(m·℃)的A级不燃二氧化硅纳米气凝胶毡构成,气凝胶毡(9)的厚度≥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12)的孔洞直径≤5mm。
CN202220839546.6U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 Active CN217690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9546.6U CN217690243U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9546.6U CN217690243U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0243U true CN217690243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3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39546.6U Active CN217690243U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0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7380B (zh) 一种超柔防火电缆
CN217690243U (zh) 一种耐火的建筑构件超温报警装置
CN110755768A (zh) 应用于箱/罩的高密封性机构
CN204739294U (zh) 防爆排烟阀执行机构
JP5864270B2 (ja) 原子力プラント温度計測システムおよび原子力プラント計装システム
KR200444844Y1 (ko) 금속재질 피복을 전선관으로 구비한 내화전선
WO2020119443A1 (zh) 一种全线路测温报警的耐火电力电缆
CN111554438A (zh) 一种耐水浸高绝缘长寿命耐火电缆
CN205692611U (zh) 一种可瓷化纳米复合绝缘材料铝合金防火电缆
KR20150044159A (ko) 내화형 부스덕트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3927994U (zh) 一种利于保证密封性能的火焰探测装置
CN204741236U (zh) 防火电缆桥架
CN207302727U (zh) 一种隔离型矿物质绝缘柔性防火电缆
CN107355581B (zh) 刚性防火箱
CN211081597U (zh) 一种具有预警功能的防火门
CN210396559U (zh) 一种防火玻璃窗
CN104300453B (zh) 易燃物处的线缆用防火结构以及包含其的电器装置
CN212695545U (zh)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箱
CN107349539B (zh) 柔性防火罩
CN204740887U (zh) 一种矿物绝缘防火计算机电缆
CN213070700U (zh) 一种防火耐高温的电缆
CN216208347U (zh) 一种能够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的新型气体密度监视器
CN212434309U (zh) 一种新型耐火电缆
CN204332486U (zh) 一种柔性矿物防火光电复合缆温度监测系统
CN213025491U (zh) 一种陶瓷化防火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