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5312U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85312U CN217685312U CN202221289863.1U CN202221289863U CN217685312U CN 217685312 U CN217685312 U CN 217685312U CN 202221289863 U CN202221289863 U CN 202221289863U CN 217685312 U CN217685312 U CN 2176853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ddle
- outdoor
- indoor
- housing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外机以及可以伸缩的鞍桥结构,室内机的后背板上设有用于测量室内机与墙体之间距离的第一激光传感器,室外机的后背板上设有用于测量室外机与墙体之间距离的第二激光传感器,显示屏实时显示第一激光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以指导用户将鞍桥结构抽拉至合适的位置,便于用户调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窗式空调器形状多为方形,属于一体式空调,由底盘、罩壳、面板、风道、室内风扇、室外风扇、电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组成,其安装后遮挡阳光的高度约为窗式空调器的总高度,客户无法享受充足的阳光;由于窗式空调器的室外部分与室内部分是一个整体,因此室外部分产生的噪音也会传到室内,导致噪音非常大,影响客户的舒适度,无法适用于对噪音敏感的客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鞍式空调器应运而生,其主要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将室内部分与室外部分分离,将室内与室外分离,有效的降低了室内噪音。室内部分主要包括面板、罩壳、底盘、室内换热器、贯流风扇、电机、风道、电控组件等部件。室外部分主要包括罩壳、底盘、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管路、电机、电机支架、轴流风扇等部件。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之间通过鞍桥连接在一起,鞍桥具有可伸缩模式,通过调节鞍桥的长度尺寸,使马鞍式空调器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窗口。
现有鞍桥结构可以伸缩,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用户无法直观地获知鞍桥的调节大小情况,用户不知何时调节到位以及调节到位后鞍桥是否能够处在可靠定位的位置,用户体验较差。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马鞍式空调器,通过激光传感器实时检测室内外机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并在显示器上实时显示数据,便于用户调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包括位于室内侧的室内机、位于室外侧的室外机、以及连接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的鞍桥结构,所述鞍桥结构可以伸缩,以调节所述室内机与墙体、所述室外机与墙体之间的距离;
第一激光传感器,设于所述室内机的后背板上,用于测量所述室内机与墙体之间的距离;
第二激光传感器,设于所述室外机的后背板上,用于测量所述室外机与墙体之间的距离;
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的测量数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室内机的面板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鞍桥结构的顶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鞍桥结构包括室内鞍桥壳、室外鞍桥壳以及鞍桥罩壳;
所述室外鞍桥壳套设于所述室内鞍桥壳的外侧,所述室外鞍桥壳与所述室内鞍桥壳可以相对运动,所述室内鞍桥壳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机连接,所述室外鞍桥壳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机连接;
所述鞍桥罩壳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室外鞍桥壳连接;
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鞍桥罩壳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鞍桥壳在朝向所述室内机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室内竖向部,所述室内竖向部构成所述室内机的后背板;
所述室外鞍桥壳在朝向所述室外机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室外竖向部,所述室外竖向部构成所述室外机的后背板。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的左右两侧以及所述室内竖向部上分别设有进风口,所述室内机的顶部设有出风口。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的左右两侧、顶部以及所述室外竖向部上分别设有进风口,所述室外机的前侧设有出风口。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鞍桥罩壳上设有向其内侧凸出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室外鞍桥壳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鞍桥壳的顶板上设有挡水翻边,所述挡水翻边上设有排水部,落在所述室外鞍桥壳的顶板上的水经所述排水部向室外侧排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水翻边设于所述室外鞍桥壳的顶板的周向侧边上,包括沿所述室外鞍桥壳的顶板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水翻边、第二挡水翻边、第三挡水翻边及第四挡水翻边;
所述第一挡水翻边靠近所述室外机,并与所述室外机的机壳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挡水翻边上设有排水开口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所公开的马鞍式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后背板上设有用于测量室内机与墙体之间距离的第一激光传感器,室外机的后背板上设有用于测量室外机与墙体之间距离的第二激光传感器,显示屏实时显示第一激光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以指导用户将鞍桥结构抽拉至合适的位置,便于用户调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马鞍式空调器从室内侧观察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马鞍式空调器从室外侧观察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马鞍式空调器的鞍桥结构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省略鞍桥罩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室内鞍桥壳与室外鞍桥壳之间的滑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鞍桥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部放大图;
图8为根据实施例的室内鞍桥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结构从Q1向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实施例的室内鞍桥壳的爆炸图;
图11为根据实施例的室外鞍桥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结构从Q2向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实施例的室外鞍桥壳的爆炸图;
图14为根据实施例的室外鞍桥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结构从Q3向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室内机;
111-室内顶出风口,112-室内前进风口,113-室内后进风口;
200-室外机;
211-室外前出风口,212-室外侧进风口,213-室外后进风口,214-室外顶进风口;
220-可调节螺栓;
300-鞍桥结构;
310-室内鞍桥壳,311-室内鞍桥L型底板,3111-室内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112-室内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12-室内鞍桥盖板,313-第一贯通腔,314-室内鞍桥加强板;
320-室外鞍桥壳,321-室外鞍桥L型底板,3211-室外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212-室外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22-室外鞍桥盖板,323-第二贯通腔,324-室外鞍桥加强板;
330-鞍桥罩壳,331-鞍桥罩壳的顶板,332-鞍桥罩壳的侧板,3321-鞍桥罩壳的侧板横向部,3322-鞍桥罩壳的侧板竖向部,333-凸起部;
340-滑轨,341-外轨,342-内轨;
400-显示屏;
511-第一挡水翻边,512-第二挡水翻边,513-第三挡水翻边,514-第四挡水翻边,521-第一排水部,522-第二排水部,530-导水部,531-主导水板,532-侧导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马鞍式空调器]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参照图1,其包括位于室内侧的室内机100、位于室外侧的室外机200、以及连接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的鞍桥结构300。
该马鞍式空调器为N型结构,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分别设于鞍桥结构300的两端、且位于鞍桥结构300的同侧。
将马鞍式空调器安装至窗口上时,鞍桥结构300直接坐落在窗口上,室内机100位于室内侧,室外机200位于室外侧。
由于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均位于窗口的下方,所以该马鞍式空调器解决了现有一体式窗机安装后遮挡阳光的问题。
通过鞍桥结构300将室内机100与室外机200分离,有助于避免室外机200的噪音传到室内侧,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室内机100主要包括机壳、室内换热器、接水盘、贯流风扇、风道等部件。
室外机200主要包括机壳、室外换热器、轴流风扇、压缩机等部件。
[鞍桥结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鞍桥结构300可以伸缩,通过鞍桥结构300长度的调节,来调节室内机与墙体、室外机与墙体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
图1和图2所示为鞍桥结构300未拉伸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鞍桥结构300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鞍桥结构300可以设置多个伸缩档位,便于调节和使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00的后背板上设有用于测量室内机与墙体之间距离的第一激光传感器(未图示),室外机200的后背板上设有用于测量室外机与墙体之间距离的第二激光传感器(未图示),显示屏400实时显示第一激光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以指导用户将鞍桥结构300抽拉至合适的位置,便于用户调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激光传感器体积小,便于安装,测量准确。
用户在安装马鞍式空调器的过程中,根据显示屏400上显示的室内外机与墙体之间的距离数据,来有针对性的进行鞍桥结构300的抽拉,大大提高安装效率及准确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0可以设于室内机100的面板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0也可以设于鞍桥结构300的顶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鞍桥结构300包括室内鞍桥壳310、室外鞍桥壳320以及鞍桥罩壳330。
室内鞍桥壳310的结构参照图8至图10,其内形成有第一贯通腔313,室内鞍桥壳310与室内机100固定连接。
室外鞍桥壳320的结构参照图11至图13,其内形成有第二贯通腔323,室外鞍桥壳320与室外机200固定连接。
室外鞍桥壳320套设于室内鞍桥壳310的外侧,室内鞍桥壳310与室外鞍桥壳320可以相对运动,以实现鞍桥结构300的伸缩。
鞍桥罩壳330的一端与室内机100连接,另一端与室外鞍桥壳320连接,显示屏400设于鞍桥罩壳330上。
鞍桥结构300未拉伸时,参照图1和图2,鞍桥罩壳330将室内鞍桥壳310和室外鞍桥壳320均遮挡。
鞍桥结构300拉伸时,参照图3和图4,室内鞍桥壳310会外露,此时鞍桥罩壳330将外露的室内鞍桥壳310遮挡。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室内鞍桥壳310与室外鞍桥壳320之间设有滑动部,以使室内鞍桥壳310与室外鞍桥壳320之间的滑动运动更为可靠、顺畅。
滑动部可以为滑轨结构,也可以为设于二者之间的滑道、滑块结构等。
滑动部采用滑轨340时,参照图5,滑轨的外轨341与室外鞍桥壳320的内壁固定连接,滑轨的内轨342与室内鞍桥壳310的外壁固定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鞍桥结构300在朝向室内机100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室内竖向部,室内竖向部构成室内机100的后背板,与室内机100的底板固定连接。室内竖向部上设有第一激光传感器。
鞍桥结构300在朝向室外机200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室外竖向部,室外竖向部构成室外机200的后背板,与室外机200的底板固定连接。室外竖向部上设有第二激光传感器。
鞍桥结构300通过两个竖向部分别与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固定连接,有助于提高室内机100、室外机200及鞍桥结构300三者之间的结构稳固性。
鞍桥结构300能够承载一部分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的重量,通过鞍桥结构300将重量转移到窗口上,有助于提高马鞍式空调器整机安装后的安全性,减小坠机风险。
[鞍桥结构-室内鞍桥壳]
对于室内鞍桥壳310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至图10,室内鞍桥壳310包括室内鞍桥L型底板311和室内鞍桥盖板312,室内鞍桥盖板312设于室内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111的顶部,围成第一贯通腔313。
室内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112即为上文提及的室内竖向部,构成室内机100的后背板,参照图4,室内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112与室内机100的底板固定连接。
室内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111与竖向部3112的转接位置处设有室内鞍桥加强板314,进一步提高室内鞍桥L型底板3111的结构强度。
[鞍桥结构-室外鞍桥壳]
对于室外鞍桥壳320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至图13,室外鞍桥壳320包括室外鞍桥L型底板321和室外鞍桥盖板322,室外鞍桥盖板322设于室外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221的顶部,围成第二贯通腔323。
室外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212即为上文提及的室外竖向部,构成室外机200的后背板,参照图14,室外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212与室外机200的底板固定连接。
室外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221与竖向部3222的转接位置处设有室外鞍桥加强板324,进一步提高室外鞍桥L型底板321的结构强度。
[鞍桥结构-鞍桥罩壳]
对于鞍桥罩壳330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鞍桥罩壳330包括鞍桥罩壳顶板331和鞍桥罩壳侧板332,鞍桥罩壳顶板331将鞍桥结构300的顶部遮挡,鞍桥罩壳侧板332将鞍桥结构300的侧面遮挡。
鞍桥罩壳侧板332为L型结构,鞍桥罩壳侧板的横向部3321将鞍桥结构300的侧面遮挡,鞍桥罩壳侧板的竖向部3322与室内机100的侧板固定连接,构成室内机100侧面的一部分,同时实现鞍桥罩壳330在室内机100上的固定安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7,鞍桥罩壳侧板的横向部3321上设有向其内侧凸出的凸起部333,凸起部333与室外鞍桥壳320通过连接件(比如螺钉)固定连接,实现室内鞍桥壳310与室外鞍桥壳320相对运动至所需位置后的定位。
鞍桥结构300拉伸到位后,鞍桥罩壳330与室外鞍桥壳320固定连接,由于室内鞍桥壳310和鞍桥罩壳330均与室内机100固定连接,而室外鞍桥壳320与室外机20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鞍桥结构300在固定位置处的止位固定。
凸起部333的设置,使得在鞍桥罩壳330的外侧面上形成凹陷,螺钉嵌入凹陷结构内,避免螺钉的外端面外凸于鞍桥罩壳330而划伤用户。
[鞍桥结构的排水结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14,室外鞍桥壳320的顶板上设有挡水翻边,挡水翻边上设有排水部,室外鞍桥壳320顶板上的水经排水部向马鞍式空调器的外侧排出,避免水经鞍桥结构流入鞍桥结构300内部及室内机100的内部,提高整机的防水性能。
马鞍式空调器安装在窗口上时,室外鞍桥壳320的顶板外露,外部水(比如雨水或上楼层滴落的水)会落在室外鞍桥壳320的顶板上,挡水翻边对水起到汇集作用,再经排水部排向外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排水部设置在室外鞍桥盖板322靠近室外机200的机壳的一侧,使水朝室外侧排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4和图15,挡水翻边设于盖板(室外鞍桥盖板322)的周向侧边上,包括沿盖板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水翻边511、第二挡水翻边512、第三挡水翻边513及第四挡水翻边514。
第一挡水翻边511靠近室外机200,并与室外机200的机壳固定连接,第一挡水翻边511上设有第一排水部521,水经第一排水部521向室外侧排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6,第一排水部521为开口结构,开口结构处设有自盖板向下延伸的导水部530,对水起到导流作用,避免水从第一排水部521的开口向下流动时到处淋洒。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导水部530包括主导水板531和设于主导水板531左右两侧的侧导水板532,两个侧导水板532之间的距离自盖板向下逐渐减小,形成类似簸箕的结构,对水流起到较好的汇流和导流效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4,第二挡水翻边512的一端与第一挡水翻边511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隙,形成第二排水部522,和/或第四挡水翻边514的一端与第一挡水翻边511的另一端之间具有间隙,形成第二排水部522。
第二排水部522为形成于盖板左右两侧的开口结构,增大盖板上排水口的数量,提高排水效果,避免水无法及时排出汇集在盖板上而倒流入室内的情况。
第一排水部521和第二排水部522的设置,大大提高鞍桥结构300的排水效率,并且无需额外增加部件,只需要在鞍桥结构300上开设出排水口结构即可,便于加工制作,成本低。
并且,该排水结构不会影响鞍桥结构300的伸缩动作,不会对整机的功能造成负影响。
[室内机-室内侧进出风]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00的后背板与室内侧墙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室内机100的进出风方式为:参照图2,室内机100的前侧和背侧进风,顶部出风,也即室内机100的左右两侧以及室内竖向部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室内机100的顶部设有出风口。
具体为,室内机100的前侧板上设有室内前进风口112,室内机100的后背板上设有室内后进风口113,室内机100的顶部设有室内顶出风口111。
室内空气从室内前进风口112和室内后进风口113流入室内机100的内腔中,经室内换热器换热后,从室内顶出风口111流出。
室内机100的后背板与室内侧墙体之间的间隙为室内机100的背侧进风提供了可能性。
室内机100的前侧和背侧同时进风,相较于现有窗机,进风量显著增加,有助于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整机换热效率。
前侧和背侧同时进风的方式,在保证足够进风量的同时,取消底部进风,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机底部进风所导致的接水盘增大风阻、冷凝水溢出滴落的问题。
由于不需要在室内机底部开设进风口,也就不需要在室内机的底板与接水盘之间预留太大的空间,有助于减小室内机的整体高度,减小室内占用空间。
室内机的后背板开设镂空状的进风口,搭配相应的凹型设计,有助于减小室内机重量,也有助于提高室内机后背板的结构强度。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室内前进风口112和室内后进风口113处分别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未标示),过滤灰尘和杂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室内顶出风口111朝向室内侧倾斜,利于换热后的气体向室内侧流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00的后背板与室内侧墙体之间设置垫块或可调节螺栓(未图示),提高室内机100的安装稳固性。
[室外机-室外侧进出风]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200的后背板与室外侧墙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室外机200的进出风方式为:参照图1,室外机200的左右两侧、顶部及背侧分别进风,前侧出风,也即室外机200的左右两侧、顶部以及室外竖向部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室外机200的前侧设有出风口。
具体为,室外机200的后背板上设有室外后进风口213,室外机200的左右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室外侧进风口212,室外机200的顶板上设有室外顶进风口214,室外机200的前侧板上设有室外前出风口211。
室外空气从室外后进风口213、室外侧进风口212、室外顶进风口214流入室外机200的内腔中,经室外换热器换热后,从室外前出风口211流出。
室外机200的后背板与室外侧墙体之间的间隙为室外机200的背侧进风提供了可能性。
室外机200采用四面进风的方式,增大进风量,有助于提高室外换热器的散热效率,提高整机的换热效率。
在室外机200的后背板和底板上开设镂空状的进风口,搭配相应的凹型设计,有助于减小室外机重量,也有助于提高室外机后背板和底板的结构强度。
室外后进风口213与室外机内的轴流风扇正对,大大增强室外轴流风扇运转时从室外吸入空气的能力,提高通过气流对室外换热器的散热效果。
室外底进风口在增大进风量的同时,可避免吸入落叶等杂质的问题。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200的后背板与室外侧墙体之间设置垫块(未图示)或可调节螺栓220,提高室外机200的安装稳固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包括位于室内侧的室内机、位于室外侧的室外机、以及连接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的鞍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桥结构可以伸缩,以调节所述室内机与墙体、所述室外机与墙体之间的距离;
第一激光传感器,设于所述室内机的后背板上,用于测量所述室内机与墙体之间的距离;
第二激光传感器,设于所述室外机的后背板上,用于测量所述室外机与墙体之间的距离;
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的测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室内机的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鞍桥结构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鞍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桥结构包括室内鞍桥壳、室外鞍桥壳以及鞍桥罩壳;
所述室外鞍桥壳套设于所述室内鞍桥壳的外侧,所述室外鞍桥壳与所述室内鞍桥壳可以相对运动,所述室内鞍桥壳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机连接,所述室外鞍桥壳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机连接;
所述鞍桥罩壳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室外鞍桥壳连接;
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鞍桥罩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鞍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鞍桥壳在朝向所述室内机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室内竖向部,所述室内竖向部构成所述室内机的后背板,所述室内竖向部上设有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
所述室外鞍桥壳在朝向所述室外机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室外竖向部,所述室外竖向部构成所述室外机的后背板,所述室外竖向部上设有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鞍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的左右两侧以及所述室内竖向部上分别设有进风口,所述室内机的顶部设有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鞍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机的左右两侧、顶部以及所述室外竖向部上分别设有进风口,所述室外机的前侧设有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鞍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桥罩壳上设有向其内侧凸出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室外鞍桥壳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鞍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鞍桥壳的顶板上设有挡水翻边,所述挡水翻边上设有排水部,落在所述室外鞍桥壳的顶板上的水经所述排水部向室外侧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鞍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水翻边设于所述室外鞍桥壳的顶板的周向侧边上,包括沿所述室外鞍桥壳的顶板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水翻边、第二挡水翻边、第三挡水翻边及第四挡水翻边;
所述第一挡水翻边靠近所述室外机,并与所述室外机的机壳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挡水翻边上设有排水开口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89863.1U CN217685312U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89863.1U CN217685312U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85312U true CN217685312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04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89863.1U Active CN217685312U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85312U (zh) |
-
2022
- 2022-05-27 CN CN202221289863.1U patent/CN2176853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37707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US20080000253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218120160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的鞍桥抽拉刻度结构及马鞍式空调器 | |
WO2023202213A1 (zh) | 一种窗式空调器 | |
CN218119982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室内机及马鞍式空调器 | |
WO2023160066A1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室外机及马鞍式空调器 | |
CN217685486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室外机及马鞍式空调器 | |
CN217817114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壳及马鞍式空调器 | |
CN217357237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 |
CN217685312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 |
CN115493206A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室内机及马鞍式空调器 | |
CN101631991A (zh) | 空调的减振结构 | |
CN218119976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的排水结构及马鞍式空调器 | |
CN210861424U (zh) | 蜗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WO2023160598A1 (zh) | 一种换热器及马鞍式空调器 | |
CN217817031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 |
CN218120158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的接水盘结构及马鞍式空调器 | |
WO2023160064A1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 |
CN115493204A (zh) | 一种窗式空调器 | |
CN218120149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的机壳加强结构及马鞍式空调器 | |
CN100339659C (zh) | 空调器用排水装置 | |
CN217685310U (zh) | 一种马鞍式窗机鞍桥定位结构及马鞍式窗机 | |
CN217685483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窗式空调器 | |
CN206683098U (zh) | 空调室外机除尘装置 | |
CN219036886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