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4700U - 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4700U
CN217684700U CN202221104748.2U CN202221104748U CN217684700U CN 217684700 U CN217684700 U CN 217684700U CN 202221104748 U CN202221104748 U CN 202221104748U CN 217684700 U CN217684700 U CN 217684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ace
lighting
tray
power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047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其伟
刘慈军
秦俊光
房海明
姜雪松
李谊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uofuduo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o Fluori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o Fluori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o Fluori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047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4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4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4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涉及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包括承载架、光伏板、吸顶照明灯具、导光管、漫射器、采光罩、驱动电池组及驱动电路,采光罩通过承载架嵌于建筑上端面外,光伏板通过承载架与建筑外表面连接,并通过驱动电路与驱动电池组电气连接,采光罩通过导光管与漫射器连通,吸顶照明灯具与建筑物顶部内表面连接,并分别与驱动电池组、操控开关及驱动电路电气连接。本新型在满足室内照明作业时,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照明作业的灵活性,满足不同采光及照明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运行中,极大的提高了自然光及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照明作业的运行能耗,并有效的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抗损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属太阳能照明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室内照明工作中,利用太阳能发电或直接利用自然光直接进行照明作业的设备越来越多,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20525742.4”的“一种太阳能吸顶灯”、专利申请号为“201920477577.X”的“一种多功能太阳能LED吸顶灯”,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当前的所使用的该类产品在使用中,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利用太阳能发电进行照明作业,但一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灯具与太阳能电池板间易受到线路及等灯具设备限制,照明作业的灵活性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在照明作业中对电能依赖性较强,尤其是在地下室等常年采光较差的环境中运行时,当前传统的太阳能灯具运行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光伏发电的电能难以有效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从而导致节能效果相对较差,综合照明效果相对较差,依然难以有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太阳能照明灯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新型提供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该新型在满足室内照明作业时,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照明作业的灵活性,满足不同采光及照明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运行中,极大的提高了自然光及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照明作业的运行能耗,并有效的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抗损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包括承载架、光伏板、吸顶照明灯具、导光管、漫射器、采光罩、驱动电池组、操控开关及驱动电路,采光罩通过承载架嵌于建筑上端面外,光伏板若干,通过承载架与建筑外表面连接,且各光伏板环绕采光罩轴线均布,其板面与采光罩光轴呈30°—90°夹角,各光伏板间相互并联,并分别通过驱动电路与驱动电池组电气连接,同时,光伏板下端面与采光罩下端面间间距为0至采光罩高度的1.5倍,采光罩通过导光管与漫射器连通,且漫射器嵌于吸顶照明灯具内并与吸顶照明灯具同轴分布,吸顶照明灯具与建筑物顶部内表面连接,并分别与驱动电池组、操控开关及驱动电路电气连接,驱动电池组、驱动电路均嵌于建筑侧壁内表面,操控开关若干,且至少一个操控开关嵌于建筑侧壁外表面,且各操控开关间相互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架包括托盘、底座、导流板、电动伸缩杆、旋转电机及倾角传感器,所述底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框架结构,其下端面与至少四个导流板垂直连接,并通过导流板与建筑外表面连接,且各导流板高度不小于5毫米,并环绕托盘轴线均布,且各导流板间相互首尾连接并构成与托盘同轴分布的菱形环状结构,所述采光罩下端面与底座槽底连接并同轴分布,其上端面位于底座上端面外至少10毫米,所述托盘2—4个,均为横断面呈矩形的“凵”字形槽状结构,其下端面设一个倾角传感器,且每个托盘上端面内均嵌入至少一个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上端面与托盘上端面平行分布,所述托盘环绕底座轴线均布,且各托盘均通过旋转电机与至少一条电动伸缩杆上端面铰接,且托盘上端面与底座上端面间夹角为0°—90°,所述电动伸缩杆下端面另通过旋转电机与底座铰接,且电动伸缩杆轴线与底座上端面呈0°—180°夹角,且当电动伸缩杆与底座上端面垂直分布时,托盘与底座上端面间间距最大;当电动伸缩杆与底座上端面夹角为0°时,托盘位于底座外,且托盘位于最低位置;当电动伸缩杆与底座上端面夹角大于120°,且各托盘中相邻两个托盘的侧壁相抵,各托盘与底座间构成闭合腔体结构的防护腔,且防护腔包覆在采光罩外,同时所述电动伸缩杆、旋转电机及倾角传感器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侧壁下端面设柔性护套板,且当托盘与底座间构成防护腔时,各柔性护套板包覆在底座外,并使防护腔构成密闭的腔体结构,同时防护腔对应的托盘上端面与底座上端面呈0°—6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下端面所连接的旋转电机通过滑块与底座外侧面及外侧面中任意一个表面间滑动连接,且滑块与底座间通过导向滑轨滑动连接,并通过定位销与导向滑轨连接,同时导向滑轨嵌于底座侧表面内并与底座底部平行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吸顶照明灯具包括底托、承载台、驱动导轨、亮度传感器、照明灯,所述底托为横断面呈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底托上端面与建筑物顶部连接,所述漫射器与底托下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且漫射器通过导光管与采光罩连接,所述照明灯至少一个,并通过承载台与驱动导轨间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导轨与底托下端面连接,并与底托下端面平行分布,所述承载台前端面于照明灯间通过三维转台机构连接,其照明灯光轴与漫射器光轴呈0°—60°夹角,所述承载台前端面另设一个亮度传感器,且驱动导轨、亮度传感器、照明灯及三维转台机构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导轨为直线导轨及环形导轨中的任意一种,且当为环形导轨时,驱动导轨为与底托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并包覆在漫射器外。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管、漫射器间通过调光器连接,且所述调光器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操控开关包括至少一个墙壁开关及至少一个遥控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为以FPGA芯片、DSP芯片中任意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驱动电路另设电子开关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
本新型在满足室内照明作业时,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照明作业的灵活性,满足不同采光及照明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运行中,极大的提高了自然光及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照明作业的运行能耗,并有效的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抗损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新型;
图1为本新型处于采光罩采光及光伏发电状态时局部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光罩不工作状态时承载架、光伏板、采光罩间连接结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施工,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新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包括承载架1、光伏板2、吸顶照明灯具3、导光管4、漫射器5、采光罩6、驱动电池组7、操控开关8及驱动电路9,采光罩6通过承载架1嵌于建筑上端面外,光伏板2若干,通过承载架1与建筑外表面连接,且各光伏板2环绕采光罩6轴线均布,其板面与采光罩6光轴呈30°—90°夹角,各光伏板2间相互并联,并分别通过驱动电路9与驱动电池组7电气连接,同时,光伏板2下端面与采光罩6下端面间间距为0至采光罩6高度的1.5倍,采光罩6通过导光管4与漫射器5连通,且漫射器5嵌于吸顶照明灯具3内并与吸顶照明灯具3同轴分布,吸顶照明灯具3与建筑物顶部内表面连接,并分别与驱动电池组7、操控开关8及驱动电路9电气连接,驱动电池组7、驱动电路9均嵌于建筑侧壁内表面,操控开关8若干,且至少一个操控开关8嵌于建筑侧壁外表面,且各操控开关8间相互并联。
重点说明的,所述承载架1包括托盘11、底座12、导流板13、电动伸缩杆14、旋转电机15及倾角传感器16,所述底座12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框架结构,其下端面与至少四个导流板13垂直连接,并通过导流板13与建筑外表面连接,且各导流板13高度不小于5毫米,并环绕托盘11轴线均布,且各导流板13间相互首尾连接并构成与托盘11同轴分布的菱形环状结构,所述采光罩6下端面与底座12槽底连接并同轴分布,其上端面位于底座12上端面外至少10毫米,所述托盘11共2—4个,均为横断面呈矩形的“凵”字形槽状结构,其下端面设一个倾角传感器16,且每个托盘11上端面内均嵌入至少一个光伏板2,所述光伏板2上端面与托盘11上端面平行分布,所述托盘11环绕底座12轴线均布,且各托盘11均通过旋转电机15与至少一条电动伸缩杆14上端面铰接,且托盘11上端面与底座12上端面间夹角为0°—90°,所述电动伸缩杆14下端面另通过旋转电机15与底座12铰接,且电动伸缩杆14轴线与底座12上端面呈0°—180°夹角,且当电动伸缩杆14与底座12上端面垂直分布时,托盘11与底座12上端面间间距最大;当电动伸缩杆14与底座12上端面夹角为0°时,托盘11位于底座12外,且托盘11位于最低位置;当电动伸缩杆14与底座12上端面夹角大于120°,且各托盘11中相邻两个托盘11的侧壁相抵,各托盘11与底座12间构成闭合腔体结构的防护腔17,且防护腔17包覆在采光罩6外,同时所述电动伸缩杆1、旋转电机15及倾角传感器16均与驱动电路9电气连接。
同时,所述托盘11侧壁下端面设柔性护套板18,且当托盘11与底座12间构成防护腔18时,各柔性护套板18包覆在底座12外,并使防护腔17构成密闭的腔体结构,同时防护腔17对应的托盘11上端面与底座12上端面呈0°—60°夹角。
此外,所述电动伸缩杆14下端面所连接的旋转电机15通过滑块141与底座12外侧面及外侧面中任意一个表面间滑动连接,且滑块141与底座12间通过导向滑轨142滑动连接,并通过定位销143与导向滑轨142连接,同时导向滑轨142嵌于底座12侧表面内并与底座12底部平行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顶照明灯具3包括底托31、承载台32、驱动导轨33、亮度传感器34、照明灯35,所述底托31为横断面呈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底托31上端面与建筑物顶部连接,所述漫射器5与底托31下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且漫射器5通过导光管4与采光罩6连接,所述照明灯35至少一个,并通过承载台32与驱动导轨33间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导轨33与底托下端面连接,并与底托31下端面平行分布,所述承载台32前端面于照明灯35间通过三维转台机构36连接,其照明灯35光轴与漫射器5光轴呈0°—60°夹角,所述承载台32前端面另设一个亮度传感器34,且驱动导轨33、亮度传感器34、照明灯35及三维转台机构36均与驱动电路9电气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驱动导轨33为直线导轨及环形导轨中的任意一种,且当为环形导轨时,驱动导轨33为与底托31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并包覆在漫射器5外。
在运行中,当使用照明灯进行照明作业时,一方面通过驱动导轨对照明灯的工作位置;另一方面通过三维转台机构调整照明灯的照射角度,从而达到灵活调整照明范围的目的,提高照明灵活性。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导光管4、漫射器5间通过调光器37连接,且所述调光器37与驱动电路9电气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操控开关8包括至少一个墙壁开关及至少一个遥控开关。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9为以FPGA芯片、DSP芯片中任意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驱动电路另设电子开关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根据照明作业的需要,对吸顶照明灯具和漫射器装配,然后在建筑物内设定顶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然后对承载架、光伏板、吸顶照明灯具、导光管、漫射器、采光罩、驱动电池组、操控开关及驱动电路进行装配,并将装配后的吸顶照明灯具安装至工作位置,将光伏板、漫射器、采光罩通过承载架安装之建筑物外表面,并使导光管嵌于建筑物内,最后将驱动电路与建筑的供电电路电气连接,即可完成本新型装配。
在运行中,首先通过吸顶照明灯具的亮度传感器对室内亮度进行检测,当需要照明作业时,由漫射器和照明灯中任意一种或两种同时对室内照明作业;同时,在户外处于白天且光照良好时,驱动承载架的电动伸缩杆、旋转电机同步运行,一方面使各托盘展开至托盘外侧位置;另一方面调整各托盘的工作角度,并由倾角传感器对调节角度检测,使托盘上端面的光伏板与阳光照射角度接近90°,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然后一方面由各光伏板进行光伏发电,并将电能存储在驱动电池组内备用;另一方面由采光罩和导光管配合,将外部的阳光直接输送至漫射器,由漫射器对输入的阳关进行散射,即可直接利用外部自然光照明,降低照明作业能耗。
其中,承载架在运行中,当室外发生降雨、扬尘等易对采光罩造成损伤情况,夜晚等采光不好的情况下,由承载架的电动伸缩杆、旋转电机配合,使得各托盘包覆在托盘上方,并与托盘构成的防护腔对采光罩进行防护,与此同时,在托盘在通过导流板与建筑物连接时,通过导流板构成的菱形环状结构,一方面对采光罩底部及采光罩所连接的导光管包覆防护;另一方面通过菱形结构的倾斜面对降雨行程径流、大风的气流进行分流,防止降水、气流及降水和气流中的污染物对承载架进行分流,从而降低外部环境对采光罩造成的污染和损害。
本新型在满足室内照明作业时,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照明作业的灵活性,满足不同采光及照明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运行中,极大的提高了自然光及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照明作业的运行能耗,并有效的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抗损能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新型范围内。本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包括承载架、光伏板、吸顶照明灯具、导光管、漫射器、采光罩、驱动电池组、操控开关及驱动电路,所述采光罩通过承载架嵌于建筑上端面外,所述光伏板若干,通过承载架与建筑外表面连接,且各光伏板环绕采光罩轴线均布,其板面与采光罩光轴呈30°—90°夹角,各光伏板间相互并联,并分别通过驱动电路与驱动电池组电气连接,同时,所述光伏板下端面与采光罩下端面间间距为0至采光罩高度的1.5倍,所述采光罩通过导光管与漫射器连通,且所述漫射器嵌于吸顶照明灯具内并与吸顶照明灯具同轴分布,所述吸顶照明灯具与建筑物顶部内表面连接,并分别与驱动电池组、操控开关及驱动电路电气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池组、驱动电路均嵌于建筑侧壁内表面,操控开关若干,且至少一个操控开关嵌于建筑侧壁外表面,且各操控开关间相互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包括托盘、底座、导流板、电动伸缩杆、旋转电机及倾角传感器,所述底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框架结构,其下端面与至少四个导流板垂直连接,并通过导流板与建筑外表面连接,且各导流板高度不小于5毫米,并环绕托盘轴线均布,且各导流板间相互首尾连接并构成与托盘同轴分布的菱形环状结构,所述采光罩下端面与底座槽底连接并同轴分布,其上端面位于底座上端面外至少10毫米,所述托盘2—4个,均为横断面呈矩形的“凵”字形槽状结构,其下端面设一个倾角传感器,且每个托盘上端面内均嵌入至少一个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上端面与托盘上端面平行分布,所述托盘环绕底座轴线均布,且各托盘均通过旋转电机与至少一条电动伸缩杆上端面铰接,且托盘上端面与底座上端面间夹角为0°—90°,所述电动伸缩杆下端面另通过旋转电机与底座铰接,且电动伸缩杆轴线与底座上端面呈0°—180°夹角,且当电动伸缩杆与底座上端面垂直分布时,托盘与底座上端面间间距最大;当电动伸缩杆与底座上端面夹角为0°时,托盘位于底座外,且托盘位于最低位置;当电动伸缩杆与底座上端面夹角大于120°,且各托盘中相邻两个托盘的侧壁相抵,各托盘与底座间构成闭合腔体结构的防护腔,且防护腔包覆在采光罩外,同时所述电动伸缩杆、旋转电机及倾角传感器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侧壁下端面设柔性护套板,且当托盘与底座间构成防护腔时,各柔性护套板包覆在底座外,并使防护腔构成密闭的腔体结构,同时防护腔对应的托盘上端面与底座上端面呈0°—60°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下端面所连接的旋转电机通过滑块与底座外侧面及外侧面中任意一个表面间滑动连接,且滑块与底座间通过导向滑轨滑动连接,并通过定位销与导向滑轨连接,同时导向滑轨嵌于底座侧表面内并与底座底部平行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顶照明灯具包括底托、承载台、驱动导轨、亮度传感器、照明灯,所述底托为横断面呈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底托上端面与建筑物顶部连接,所述漫射器与底托下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且漫射器通过导光管与采光罩连接,所述照明灯至少一个,并通过承载台与驱动导轨间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导轨与底托下端面连接,并与底托下端面平行分布,所述承载台前端面于照明灯间通过三维转台机构连接,其照明灯光轴与漫射器光轴呈0°—60°夹角,所述承载台前端面另设一个亮度传感器,且驱动导轨、亮度传感器、照明灯及三维转台机构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导轨为直线导轨及环形导轨中的任意一种,且当为环形导轨时,驱动导轨为与底托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并包覆在漫射器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漫射器间通过调光器连接,且所述调光器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开关包括至少一个墙壁开关及至少一个遥控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为以FPGA芯片、DSP芯片中任意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驱动电路另设电子开关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
CN202221104748.2U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 Active CN217684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04748.2U CN217684700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04748.2U CN217684700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4700U true CN217684700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7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04748.2U Active CN217684700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47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4436A (zh) * 2023-02-03 2023-05-09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外部动力自动调节式光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6114651A (zh) * 2022-12-27 2023-05-16 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养殖工船养殖舱的智能照明系统及其照明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4651A (zh) * 2022-12-27 2023-05-16 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养殖工船养殖舱的智能照明系统及其照明方法
CN116114651B (zh) * 2022-12-27 2024-06-04 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养殖工船养殖舱的智能照明系统及其照明方法
CN116094436A (zh) * 2023-02-03 2023-05-09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外部动力自动调节式光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6094436B (zh) * 2023-02-03 2024-06-11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外部动力自动调节式光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84700U (zh) 一种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体式吸顶灯
CN204358628U (zh) 导光管led照明系统
CN205332065U (zh) 一种带有充电桩的新能源路灯
CN203384874U (zh) 一种太阳光跟踪照明装置
CN105823000A (zh) 一种太阳能庭院灯
CN216619647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太阳能发电路灯
CN205716974U (zh) 一种太阳能庭院灯
CN205191487U (zh) 管道天窗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结合的智能化照明系统
CN115451365A (zh) 一种光伏发电led路灯
CN103453434B (zh) 一种太阳光跟踪照明装置
CN211151080U (zh) 一种智能化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照明装置
CN207865268U (zh) 一种建筑地下室用自然采光装置
CN2501941Y (zh) 智能型太阳能屋顶
CN206269028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单轴式跟踪系统
CN215522944U (zh) 一种环保建筑施工采光设施
CN213633483U (zh) 一种太阳能自发光式风向标
CN217441519U (zh) 一种光纤导光系统和光储直柔系统互补的建筑照明系统
CN220771087U (zh)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风光互补路灯
CN216345978U (zh) 一种高效储能太阳能灯
CN201803290U (zh) 太阳能移动板房照明灯
CN207364900U (zh) 一种复合型模块化的建筑照明系统
CN203336448U (zh) 太阳能照明灯及社区照明系统
CN211040755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可移动式照明装置
CN108916783A (zh) 一种智能路灯
CN210490793U (zh) 一种照明灯具用太阳能供电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B602, Building A2, Area A, Yinlong Industrial Zone, 292 Shenshan Road (Longgang Section), Longdong Community, Baolo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uofuduo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116 floor 5, building A5, Yinlong industrial city, No. 292, Shenshan Road, Longdong community,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O-FLUORI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