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7139U - 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7139U
CN217677139U CN202220224395.3U CN202220224395U CN217677139U CN 217677139 U CN217677139 U CN 217677139U CN 202220224395 U CN202220224395 U CN 202220224395U CN 217677139 U CN217677139 U CN 217677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fixedly connected
treatment box
generating device
o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243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靖楠
钱思桐
江宝炫
陈展
陈鸣鸣
宋宝翼
徐清萍
董彩文
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22202243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7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7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7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处理箱,处理箱通过支撑板一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处理箱的顶部具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处理箱的内部竖直设置有轴体;轴体的两端均与处理箱转动连接,电动机的输出轴和轴体固定连接,支撑板一的下方设置有消毒箱,消毒箱和处理箱相连通;当使用者开启电动机时,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轴体转动,进一步的带动多个叶片转动,从而能够加快药液与废水的混合速率,提升处理效果;当叶片随着轴体转动对废水进行搅拌时,废水能从通孔中流过,以增加废水的流动性,进一步的提升搅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量的细菌以及有机成分,极易产生异味,也容易传播疾病,对于生活废水的处理一般是先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大型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然后进行排放。
目前废水处理方法一般是通过在废水中添加药剂进行处理,但随着药剂加入废水中不能快速与废水混合导致处理效果差;另一方面,目前的光催化臭氧装置不便于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废水处理方法一般是通过在废水中添加药剂进行处理,但随着药剂加入废水中不能快速与废水混合导致处理效果差;另一方面,目前的光催化臭氧装置不便于移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通过支撑板一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具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螺接有盖体,所述进料管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和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的内部竖直设置有轴体;所述轴体的两端均与所述处理箱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轴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一的下方设置有消毒箱,所述消毒箱和所述处理箱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消毒箱通过支撑板二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所述消毒箱的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和所述支撑板二固定连接;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远离所述消毒箱的一侧设置有氧气发生装置,所述氧气发生装置和所述支撑板二固定连接;所述氧气发生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和所述消毒箱依次连通。
优选的,所述消毒箱和所述处理箱通过连接管一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一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阀一;所述消毒箱的内部竖直设置有紫外线灯管,所述紫外线灯管和所述消毒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消毒箱的下方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连通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消毒箱通过连接管二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二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阀二。
优选的,所述轴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均与所述轴体固定连接;每一个所述叶片的侧壁上均具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滤网层;所述滤网层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滤网层和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均与所述过滤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多个所述万向轮呈一行多列或多行多列,每一个所述万向轮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电动机,当使用者开启电动机时,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轴体转动,进一步的带动多个叶片转动,从而能够加快药液与废水的混合速率,提升处理效果;当叶片随着轴体转动对废水进行搅拌时,废水能从通孔中流过,以增加废水的流动性,进一步的提升搅拌效果。
(2)通过设置万向轮,该万向轮的设置可提高本装置的灵活性,方便工作人员调节本装置在地面上的位置;而万向轮设置的数量越多,本装置对地面的压强越小,能够减小本装置对地面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理箱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毒箱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架;3、处理箱;4、支撑板一;5、进料管;6、盖体;7、电动机;8、轴体;9、消毒箱;10、支撑板二;11、臭氧发生装置;12、氧气发生装置;13、连接管一;14、控制阀一;15、紫外线灯管;16、储液箱;17、过滤器;18、连接管二;19、控制阀二;20、叶片;21、通孔;22、滤网层;23、活性炭过滤层;2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和底座1固定连接,支撑架2的内部设置有处理箱3,处理箱3通过支撑板一4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处理箱3的顶部具有进料管5,进料管5的顶部螺接有盖体6,进料管5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7,电动机7和处理箱3固定连接,处理箱3的内部竖直设置有轴体8;轴体8的两端均与处理箱3转动连接,电动机7的输出轴和轴体8固定连接,支撑板一4的下方设置有消毒箱9,消毒箱9和处理箱3相连通。
消毒箱9通过支撑板二10与支撑架2相连接;消毒箱9的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装置11,臭氧发生装置11和支撑板二10固定连接;臭氧发生装置11远离消毒箱9的一侧设置有氧气发生装置12,氧气发生装置12和支撑板二10固定连接;氧气发生装置12、臭氧发生装置11和消毒箱9依次连通。轴体8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叶片20,多个叶片20均与轴体8固定连接;每一个叶片20的侧壁上均具有多个通孔21。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24;多个万向轮24呈一行多列或多行多列,每一个万向轮24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处理箱3,使废水和药液通过进料管5送至到处理箱3中;通过设置盖体6,该盖体6的设置对进料管5进行密封。通过设置电动机7,当电动机7工作时,电动机7的输出轴带动轴体8上的多个叶片20转动,从而加快药液和废水的混合速率。通过设置万向轮24,该万向轮24的设置,便于移动本装置,其中万向轮24具有锁紧功能。
通过设置臭氧发生装置11和氧气发生装置12,本装置中,氧气发生装置12产生的氧气会进入到臭氧发生装置11中,此时臭氧发生装置11内发生反应产生臭氧,紧接着该臭氧进入到消毒箱9内,从而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消毒箱9和处理箱3通过连接管一13相连通,连接管一13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阀一14;消毒箱9的内部竖直设置有紫外线灯管15,紫外线灯管15和消毒箱9固定连接。消毒箱9的下方设置有储液箱16,储液箱16和底座1固定连接,储液箱16的顶部连通有过滤器17;过滤器17和消毒箱9通过连接管二18相连通;连接管二18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阀二19。过滤器17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滤网层22;滤网层22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23;滤网层22和活性炭过滤层23均与过滤器17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控制阀一14,该控制阀一14的设置可控制处理箱3中的液体是否通过连接管一13进入到消毒箱9中。通过设置紫外线灯管15,该紫外线灯管15的设置可再次对液体进行杀菌消毒。通过设置过滤器17,该过滤器17的设置可对液体进行过滤;其中过滤器17的顶部可具有箱盖,使用者可通过拆卸箱盖,以便于对过滤层进行更换。通过设置滤网层22,该滤网层22可过滤掉液体中的颗粒物。通过设置活性炭过滤层23,该活性炭过滤层23的设置可过滤掉液体中的异味。其中滤网层22和活性炭过滤层23可通过卡扣和卡槽的方式与过滤器17相连接。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电动机7,当使用者开启电动机7时,电动机7的输出轴带动轴体8转动,进一步的带动多个叶片20转动,从而能够加快药液与废水的混合速率,提升处理效果;当叶片20随着轴体8转动对废水进行搅拌时,废水能从通孔21中流过,以增加废水的流动性,进一步的提升搅拌效果。通过设置万向轮24,该万向轮24的设置可提高本装置的灵活性,方便工作人员调节本装置在地面上的位置;而万向轮24设置的数量越多,本装置对地面的压强越小,能够减小本装置对地面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和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的内部设置有处理箱(3),所述处理箱(3)通过支撑板一(4)与所述支撑架(2)固定连接;
所述处理箱(3)的顶部具有进料管(5),所述进料管(5)的顶部螺接有盖体(6),所述进料管(5)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7),所述电动机(7)和所述处理箱(3)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3)的内部竖直设置有轴体(8);
所述轴体(8)的两端均与所述处理箱(3)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机(7)的输出轴和所述轴体(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一(4)的下方设置有消毒箱(9),所述消毒箱(9)和所述处理箱(3)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毒箱(9)通过支撑板二(10)与所述支撑架(2)相连接;
所述消毒箱(9)的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装置(11),所述臭氧发生装置(11)和所述支撑板二(10)固定连接;
所述臭氧发生装置(11)远离所述消毒箱(9)的一侧设置有氧气发生装置(12),所述氧气发生装置(12)和所述支撑板二(10)固定连接;
所述氧气发生装置(12)、所述臭氧发生装置(11)和所述消毒箱(9)依次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毒箱(9)和所述处理箱(3)通过连接管一(13)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一(13)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阀一(14);
所述消毒箱(9)的内部竖直设置有紫外线灯管(15),所述紫外线灯管(15)和所述消毒箱(9)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毒箱(9)的下方设置有储液箱(16),所述储液箱(16)和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16)的顶部连通有过滤器(17);
所述过滤器(17)和所述消毒箱(9)通过连接管二(18)相连通;
所述连接管二(18)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阀二(1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体(8)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叶片(20),多个所述叶片(20)均与所述轴体(8)固定连接;
每一个所述叶片(20)的侧壁上均具有多个通孔(2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17)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滤网层(22);
所述滤网层(22)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23);
所述滤网层(22)和所述活性炭过滤层(23)均与所述过滤器(17)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24);
多个所述万向轮(24)呈一行多列或多行多列,每一个所述万向轮(24)均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CN202220224395.3U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 Active CN217677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4395.3U CN217677139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4395.3U CN217677139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7139U true CN217677139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9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24395.3U Active CN217677139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7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14635Y (zh) 光触媒杀菌灭藻装置
CN203173894U (zh) 一种自清洗过流式杀菌水箱
CN211871520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除臭装置
CN21289426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小型废水处理装置
CN211078740U (zh) 一种高效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CN207537310U (zh) 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7677139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光催化臭氧装置
CN102531252B (zh) 用于水体杀菌的三维电极和光催化联用的方法和装置及应用
CN218778814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循环过滤装置
CN215559752U (zh) 一种自来水厂用节能环保型净水装置
CN213608580U (zh) 一种适用于垃圾中转站的组合式除臭设备
CN215250140U (zh) 一种医疗污水高效处理装置
CN213623678U (zh) 一种农畜产品加工用废水环保处理装置
CN201746368U (zh) 一种用于饮用水安全消毒的脉冲等离子体装置
CN211847541U (zh) 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装置
CN208038261U (zh)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8916992U (zh) 一种医院污水处理装置
CN207659246U (zh) 一种采用微生物过滤技术回收废水中的尿氮化合物的装置
CN211050346U (zh) 一种光能臭氧消毒设备
CN217600543U (zh) 环保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2687775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垃圾拦截装置
CN220334900U (zh) 小型一体化医疗废水消杀系统
CN220684887U (zh) 一种医疗污水处理装备
CN218739634U (zh) 一种牛养殖用圈舍消毒装置
CN217724147U (zh) 一种厨房垃圾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