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60647U - 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60647U
CN217660647U CN202220405175.0U CN202220405175U CN217660647U CN 217660647 U CN217660647 U CN 217660647U CN 202220405175 U CN202220405175 U CN 202220405175U CN 217660647 U CN217660647 U CN 217660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wang
fixedly connected
bevel gear
shell
dige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051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芳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 Xiaodo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4051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60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60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60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属于健身器械领域。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电源箱,电源箱右侧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A,锥齿轮A上侧啮合连接有锥齿轮B,锥齿轮B前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A,转动杆A右部内滑动连接有呈L字型结构的转动杆B,转动杆B右端前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前侧设有按摩块。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按摩块围绕转动槽做环形运动,通过按摩块与人腹部贴合并转动,实现对腹部的按摩,有效的解决了手部不便活动的人对腹部进行按摩的问题,有效的促进了饭后消化,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且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
背景技术
饭后做适量的运动可以提升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和吸收,因为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必须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以进行初步消化,因此饭后做一定量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对于部分身体素质较差老年人来说,身体活动不便,不宜做幅度过大或运动量较多的运动,因此通过手掌揉腹的方式来帮助身体促进消化,在中医学上,频频摩擦腹部可使胃肠蠕动加快,使胃液增多,有助消化,正常排泄。但用手对腹部按摩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对于一些手部不方便的人来说难以实现。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绑带,所述外壳右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弹力布,所述外壳内安装有电源箱,所述电源箱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A,所述锥齿轮A上侧啮合连接有锥齿轮B,所述锥齿轮B前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A,所述转动杆A右部内滑动连接有呈L字型结构的转动杆B,所述转动杆B右端前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转动杆B右端前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壁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B,所述固定板前侧设有按摩块。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魔术贴绑带一面为魔术贴毛面,另一个所述魔术贴绑带一面为魔术贴刺面,两个所述魔术贴绑带之间粘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B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A,所述弹簧A左端与转动杆A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外壳前部开设有呈环形结构的转动槽,所述轴承外圈与转动槽滚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按摩块呈梯型结构,且所述按摩块后壁开设的凹槽与弹簧B前端连接固定。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与转动杆A滑动连接的转动杆B转动,转动杆B带动按摩块围绕转动槽做环形运动,通过按摩块与人腹部贴合并转动,实现对腹部的按摩,有效的解决了手部不便活动的人对腹部进行按摩的问题,有效的促进了饭后消化,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且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当按摩块在转动时,梯型结构的按摩块与弹簧B配合,使得按摩块前壁能最大化的贴合于人体腹部,符合人体工学,提升了按摩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杆A结构解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杆B、连接板及按摩块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外壳;101、转动槽;2、魔术贴绑带;3、弹力布;4、电源箱;5、电机;6、锥齿轮A;7、锥齿轮B;8、转动杆A;9、转动杆B;10、弹簧A;11、轴承;12、固定板;13、弹簧B;14、按摩块;140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包括外壳1,外壳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绑带2,外壳1右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弹力布3,外壳1内安装有电源箱4,电源箱4右侧设有电机5,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A6,锥齿轮A6上侧啮合连接有锥齿轮B7,锥齿轮B7前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A8,转动杆A8右部内滑动连接有呈L字型结构的转动杆B9,转动杆B9右端前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1,转动杆B9右端前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前壁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B13,固定板12前侧设有按摩块14。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源箱4内设有电池及控制机构,使用时通过电机5带动与锥齿轮A6啮合的锥齿轮B7转动,锥齿轮B7带动转动杆A8转动,转动杆A8带动转动杆B9通过轴承11在转动槽101内做环形转动,转动杆B9前侧的按摩块14与人体的腹部贴合进行转动按摩。
具体的,其中一个魔术贴绑带2一面为魔术贴毛面,另一个魔术贴绑带2一面为魔术贴刺面,两个魔术贴绑带2之间粘接配合。
进一步的,转动杆B9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A10,弹簧A10左端与转动杆A8连接固定。
再进一步的,外壳1前部开设有呈环形结构的转动槽101,轴承11外圈与转动槽101滚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按摩块14呈梯型结构,且按摩块14后壁开设的凹槽1401与弹簧B13前端连接固定。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弹力布3与人体腹部贴合,通过两个魔术贴绑带2将本装置固定于腰间,通过电机5带动与锥齿轮A6啮合的锥齿轮B7转动,锥齿轮B7带动转动杆A8转动,转动杆A8带动转动杆B9通过轴承11在转动槽101内做环形转动,梯型结构的按摩块14与弹簧B13配合,使得按摩块14前壁能最大化的贴合于人体腹部,同时转动杆B9转动时带动连接板12转动,连接板12通过弹簧B13带动按摩块14对腹部进行转动按摩,帮助人体促进消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绑带(2),所述外壳(1)右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弹力布(3),所述外壳(1)内安装有电源箱(4),所述电源箱(4)右侧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A(6),所述锥齿轮A(6)上侧啮合连接有锥齿轮B(7),所述锥齿轮B(7)前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A(8),所述转动杆A(8)右部内滑动连接有呈L字型结构的转动杆B(9),所述转动杆B(9)右端前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1),所述转动杆B(9)右端前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前壁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B(13),所述固定板(12)前侧设有按摩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魔术贴绑带(2)一面为魔术贴毛面,另一个所述魔术贴绑带(2)一面为魔术贴刺面,两个所述魔术贴绑带(2)之间粘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B(9)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A(10),所述弹簧A(10)左端与转动杆A(8)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前部开设有呈环形结构的转动槽(101),所述轴承(11)外圈与转动槽(101)滚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块(14)呈梯型结构,且所述按摩块(14)后壁开设的凹槽(1401)与弹簧B(13)前端连接固定。
CN202220405175.0U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 Active CN217660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5175.0U CN217660647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5175.0U CN217660647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60647U true CN217660647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0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5175.0U Active CN217660647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60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90183U (zh) 一种小儿消化不良辅助按摩装置
CN210542396U (zh) 一种腰部护理按摩装置
CN217660647U (zh) 一种饭后助消化设备
CN211705233U (zh) 胃肠科护理肠胃蠕动辅助按摩装置
CN215821664U (zh) 肿瘤科适用的放疗防呕吐装置
CN211067915U (zh) 一种腹部舒缓按摩护理装置
CN215021950U (zh) 消化科用胃肠胀气辅助治疗装置
CN209714004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康复护理带
CN113413545A (zh) 一种医疗穿戴式磁疗护理康复装置
CN211461103U (zh) 肠胀气辅助治疗装置
CN213696428U (zh) 一种助眠枕
CN210698205U (zh) 一种医院病房用护理装置
CN113288762B (zh) 一种治疗辅助装置
CN211863282U (zh) 一种便携式振腹按摩装置
CN218979682U (zh) 一种脸部按摩美容装置
CN210903977U (zh) 一种脑部康复治疗头圈
CN218420363U (zh) 中医内科用按摩治疗装置
CN213553569U (zh) 一种促肠蠕动按摩器
CN213218970U (zh) 一种多功能颈椎治疗仪
CN215308102U (zh) 手掌按摩提拉训练器
CN213941427U (zh) 一种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用按摩舒缓装置
CN217339343U (zh) 一种单穴位按摩仪
CN216258197U (zh) 一种促进消化的内科护理用按摩装置
CN218280082U (zh) 远红外线经络理疗排酸美容按摩笔
CN214910224U (zh) 一种辅助老年患者胃肠蠕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Xiaodong

Inventor after: Xiao Fangfeng

Inventor before: Xiao Fangf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8

Address after: 100,085 North Gate of Yard 31, Qinghe Xiaoyi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ou Xiaodong

Address before: No. 52, Lujia Lane, Gus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Xiao Fangf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