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3572U - 一种便携式路由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路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3572U
CN217643572U CN202221697692.6U CN202221697692U CN217643572U CN 217643572 U CN217643572 U CN 217643572U CN 202221697692 U CN202221697692 U CN 202221697692U CN 217643572 U CN217643572 U CN 217643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r
clamping
router body
shell
prot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76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梦非
杨涛
彭琮
赵品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etron Yik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etron Yik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etron Yik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etron Yik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76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3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3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3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属于路由器技术领域,包括:路由器本体、保护壳及底壳。路由器本体外侧的底部至少设有两个连接座;保护壳为一侧设有开口的盒体结构,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配合时,保护壳形成开口朝下并罩设于路由器本体外侧的保护状态,第一卡块与第二卡槽卡接配合时,保护壳形成开口朝上并支撑于路由器本体下侧的支撑状态;底壳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且底壳周侧设有与第三卡槽对应并卡接配合的第二卡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携带时对路由器本体进行防护,便于携带路由器,还能够通过保护壳的支撑,实现对路由器本体的防水,装置在使用时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路由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由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路由器。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路由器是互联网络的枢纽,"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已成为实现各种骨干网内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然而现有的路由器基本上都是安放在某个地方,以便于他人使用,但是网络覆盖的面积有限,而一些特殊的人员因工作的需要,其工作地方经常改变,因此需要经常的路由器的位置。
公开号为CN214675496U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网络便携式防尘路由器,其解决了路由器插口大多裸露在外缺少防护装置,使用时间长之后往往灰尘多造成接触不良,无法正常使用,路由器体积较大不便于团队携带在外使用等问题。但现有的路由器仍存在一些问题,路由器在携带时容易碰撞一些物体或摔落,易导致路由器磨损或损坏,不方便人员对路由器进行携带,路由器在使用时需放置在地面或桌面上,放置后通常其底部与地面或者桌面平齐,防水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便携式路由器,解决现有技术中路由器不便携带、防水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包括:
路由器本体,路由器本体外侧的底部至少设有两个连接座,连接座的上侧开设有第一卡槽,连接座的下侧突出于路由器本体的下侧并开设有第二卡槽,连接座靠近路由器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三卡槽,路由器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
保护壳,保护壳为一侧设有开口的盒体结构,保护壳的开口一侧设有能够与多个第一卡槽或多个第二卡槽对应并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块,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配合时,保护壳形成开口朝下并罩设于路由器本体外侧的保护状态,第一卡块与第二卡槽卡接配合时,保护壳形成开口朝上并支撑于路由器本体下侧的支撑状态,保护壳周侧均匀开设有第二散热孔;
底壳,底壳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且底壳周侧设有与第三卡槽对应并卡接配合的第二卡块,底壳设于路由器本体下侧并能够盖设于处于保护状态的保护壳的开口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本体的上侧设有收纳槽,路由器本体具有两个转动设于收纳槽的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内侧与天线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固定件,用以固定收纳后的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设有两组,每个固定件均包括弹簧伸缩杆及压板,弹簧伸缩杆一端与保护壳连接,弹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压板相连,压板与天线的顶端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座设有四个,四个连接座均匀设于路由器本体下侧的四角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为长条状,若干个第一散热孔依次均匀布置于路由器本体的下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背离开口的一侧设有多个垫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垫块设有四个,四个垫块分别位于靠近保护壳四角的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内侧的四角处均设有固定块,固定块靠近保护壳中心的一侧设有第四卡槽,底壳活动插设于保护壳内,第四卡槽与第二卡块卡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内侧呈镜像布置有两个绕线杆,绕线杆为L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的连接座、保护壳及底壳,使保护壳能够罩设在路由器本体外侧,配合设置的底壳能够盖于保护壳的开口上,并通过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块、第三卡槽与第二卡块的卡接配合,能够分别实现对保护壳及底壳的固定,保护壳与底壳配合能够围设在路由器本体外侧,用以在携带时对路由器本体进行防护,避免路由器本体产生磨损或损坏,便于携带;配合设置的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及第二卡槽,在使用时,底壳可拆卸,保护壳能够设于路由器本体下侧进行支撑,实现对路由器本体的防水,通过将第二卡槽与第一卡块卡接固定,可实现对保护壳的固定,第一散热孔设置在路由器本体的下侧,路由器本体内热量能够经由第一散热孔从第二散热孔散发出,能够进一步避免水通过第一散热孔进入到路由器本体内,利于提高其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路由器一实施方式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路由器一实施方式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路由器一实施方式的路由器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路由器一实施方式的路由器本体仰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路由器一实施方式的保护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路由器一实施方式的保护壳仰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由器本体;11、连接座;111、第一卡槽;112、第二卡槽;113、第三卡槽;12、第一散热孔;13、收纳槽;14、天线;2、保护壳;21、第一卡块;22、第二散热孔;23、固定件;231、弹簧伸缩杆;232、压板;24、垫块;25、固定块;26、绕线杆;3、底壳;31、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本体1、保护壳2及底壳3。
如图1至图2所示,路由器本体1外侧的底部至少设有两个连接座11,连接座11的上侧开设有第一卡槽111,连接座11的下侧突出于路由器本体1的下侧并开设有第二卡槽112,连接座11靠近路由器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三卡槽113,如图4至图5所示,路由器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12;
如图1至图3所示,保护壳2为一侧设有开口的盒体结构,保护壳2的开口一侧设有能够与多个第一卡槽111或多个第二卡槽112对应并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块21,第一卡块21与第一卡槽111卡接配合时,保护壳2形成开口朝下并罩设于路由器本体1外侧的保护状态,第一卡块21与第二卡槽112卡接配合时,保护壳2形成开口朝上并支撑于路由器本体1下侧的支撑状态,如图6所示,保护壳2周侧均匀开设有第二散热孔22;
如图1至图2所示,底壳3与连接座11可拆卸连接,且底壳3周侧设有与第三卡槽113对应并卡接配合的第二卡块31,底壳3设于路由器本体1下侧并能够盖设于处于保护状态的保护壳2的开口处。
本装置中,在路由器本体1需要携带时,可将保护壳2的开口朝下并罩设在路由器本体1上,此可将第一卡块21对应插入第一卡槽111并卡接配合,对保护壳2进行固定,还可将底壳3放于路由器本体1的下侧,通过将第二卡块31插入至第三卡槽113并卡接配合,实现对底壳3的固定,使保护壳2及底壳3能够配合围于路由器本体1,路由器本体1携带过程中,其外壳不易受碰撞而被破坏;路由器本体1在使用时,可将底壳3在连接座11上拆卸下来,此时路由器本体1的第一散热孔12露出,并将保护壳2的开口朝上,使路由器本体1设于保护壳2上方,此时第一卡块21能够对应插入第二卡槽112并卡接配合,保护壳2能够支撑在路由器本体1的下侧,避免路由器本体1与桌面上的水接触,路由器本体1内热量能够经由第一散热孔12从第二散热孔22散发出,能够进一步避免水通过第一散热孔12进入到路由器本体1内。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本体1的上侧设有收纳槽13,路由器本体1具有两个转动设于收纳槽13的天线14,通过设置的收纳槽13及天线14,具体的,天线14通过铰接件与收纳槽13的槽壁相连,且收纳槽13的长度大于两天线14的高度之和,使需携带路由器本体1时,可转动天线14,并将天线14收纳至收纳槽13中,利于提高该设备的便携性。
进一步的,保护壳2内侧与天线14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固定件23,用以固定收纳后的天线14,通过设置的固定件23,具体的,保护壳2罩设在路由器本体1上时,固定件23与天线14对应,使利用固定件23能够实现对天线14的固定,避免在携带时造成天线14的损坏。
进一步的,固定件23设有两组,每个固定件23均包括弹簧伸缩杆231及压板232,弹簧伸缩杆231一端与保护壳2连接,弹簧伸缩杆231的另一端与压板232相连,压板232与天线14的顶端对应,具体的,在保护壳2罩设在路由器本体1上,第一卡块21与第一卡槽111卡接配合时,压板232会对应压在天线14的顶端,此时,压板232会使弹簧伸缩杆231压缩,弹簧伸缩杆231产生回弹力使压板232抵紧天线14,其对天线14的固定效果好,以避免天线14与保护壳2碰撞。
进一步的,连接座11设有四个,四个连接座11均匀设于路由器本体1下侧的四角处,使利用四个连接座11能够实现在保护壳2位于两个不同状态时,对保护壳2的四角进行卡接固定,还能够对底壳3的四角进行卡接固定,其固定的稳定性更高。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2背离开口的一侧设有多个垫块24,在保护壳2支撑于路由器本体1下方时,多个垫块24能够对保护壳2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保护壳2内侧的四角处均设有固定块25,固定块25靠近保护壳2中心的一侧设有第四卡槽,底壳3活动插设于保护壳2内,第四卡槽与第二卡块31卡接配合,通过设置的固定块25及第四卡槽,使底壳3能够与保护壳2配合并放入至保护壳2内,并能够通过将底壳3的第二卡块31固定在第四卡槽中,实现对底壳3的固定,使路由器本体1在使用时,底壳3能够取下并放于保护壳2内进行收纳。
如图4、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垫块24设有四个,四个垫块24分别位于靠近保护壳2四角的位置处,通过设置的四个垫块24,使四个垫块24分别位于靠近保护壳2四角的位置处,其支撑的稳定性高。
如图3、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2内侧呈镜像布置有两个绕线杆26,绕线杆26为L形结构,通过设置的绕线杆26,具体的,两绕线杆26均与保护壳2的壳体一侧组合呈“U”形结构,组成的两个“U”形结构的开口背向布置,使用时,可将网线置于“U”形结构内,并环形两个绕线杆26进行收卷,便能够实现对网线的收纳。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12为长条状,若干个第一散热孔12依次均匀布置于路由器本体1的下表面,利于路由器本体1内散发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12充分散热。
工作原理:在携带时,转动天线14使天线14收纳在收纳槽13内,将网线绕于两绕线杆26进行收卷,并将保护壳2开口朝下罩设在路由器本体1上,随后将第一卡块21与第一卡槽111逐一对应卡接固定,再将底壳3放于路由器本体1下侧,将第二卡块31与第三卡槽113逐一对应卡接固定,即可实现对保护壳2及底壳3的固定,在携带时对路由器本体1进行防护,此时压板232抵于天线14上,对天线14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将保护壳2及底壳3均取下,将网线取出,随后将底壳3放于保护壳2内,使第二卡块31与固定块25的第四卡槽卡接配合,即实现对底壳3的收纳及固定,将保护壳2开口朝上,使路由器本体1正方在保护壳2的开口处,随后将第一卡块21与第二卡槽112逐一对应卡接配合以固定保护壳2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接座11、保护壳2及底壳3,使保护壳2能够罩设在路由器本体1外侧,配合设置的底壳3能够盖于保护壳2的开口上,并通过第一卡槽111与第一卡块21、第三卡槽113与第二卡块31的卡接配合,能够分别实现对保护壳2及底壳3的固定,保护壳2与底壳3配合能够围设在路由器本体1外侧,用以在携带时对路由器本体1进行防护,避免路由器本体1产生磨损或损坏,便于携带;配合设置的第一散热孔12、第二散热孔22及第二卡槽112,在使用时,底壳3可拆卸,保护壳2能够设于路由器本体1下侧进行支撑,实现对路由器本体1的防水,通过将第二卡槽112与第一卡块21卡接固定,可实现对保护壳2的固定,第一散热孔12设置在路由器本体1的下侧,路由器本体1内热量能够经由第一散热孔12从第二散热孔22散发出,能够进一步避免水通过第一散热孔12进入到路由器本体1内,利于提高其防水性能。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由器本体,所述路由器本体外侧的底部至少设有两个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连接座的下侧突出于所述路由器本体的下侧并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连接座靠近路由器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三卡槽,所述路由器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
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为一侧设有开口的盒体结构,所述保护壳的开口一侧设有能够与多个第一卡槽或多个第二卡槽对应并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配合时,保护壳形成开口朝下并罩设于路由器本体外侧的保护状态,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配合时,保护壳形成开口朝上并支撑于路由器本体下侧的支撑状态,所述保护壳周侧均匀开设有第二散热孔;
底壳,所述底壳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且底壳周侧设有与第三卡槽对应并卡接配合的第二卡块,所述底壳设于所述路由器本体下侧并能够盖设于处于保护状态的保护壳的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本体的上侧设有收纳槽,路由器本体具有两个转动设于所述收纳槽的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内侧与所述天线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固定件,用以固定收纳后的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有两组,每个所述固定件均包括弹簧伸缩杆及压板,所述弹簧伸缩杆一端与所述保护壳连接,弹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相连,所述压板与所述天线的顶端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座均匀设于路由器本体下侧的四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为长条状,若干个所述第一散热孔依次均匀布置于所述路由器本体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背离开口的一侧设有多个垫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垫块分别位于靠近保护壳四角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内侧的四角处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保护壳中心的一侧设有第四卡槽,所述底壳活动插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第四卡槽与所述第二卡块卡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内侧呈镜像布置有两个绕线杆,所述绕线杆为L形结构。
CN202221697692.6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便携式路由器 Active CN217643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7692.6U CN217643572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便携式路由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7692.6U CN217643572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便携式路由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3572U true CN217643572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30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7692.6U Active CN217643572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便携式路由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3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43572U (zh) 一种便携式路由器
CN210670081U (zh) 一种5g无线光纤控制盒
CN217789798U (zh) 一种交换机用防护机箱
CN218888645U (zh) 一种防护型网关设备
CN208210173U (zh) 一种室外分体式无线通信基站的防护装置
CN214547838U (zh) 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装备的保障警示装置
CN206611535U (zh) 一种易于拆卸的网络设备保护架
CN213547718U (zh) 一种poe交换机控制系统
CN211791863U (zh) 一种通信稳定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10124014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
CN213043805U (zh) 一种具有防震结构抗干扰性能好的加固网络交换机
CN211829887U (zh) 一种美式变电站的外壳结构
CN210841708U (zh) 一种新型智能安全帽
CN210629533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防尘路由器
CN109756345B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控制装置
CN112422417A (zh) 一种便于放置和防护的物联网网关
CN211320697U (zh) 一种建筑电气配电柜用保护网结构
CN220493020U (zh) 一种路由器防护装置
CN217849694U (zh) 一种无线基站用防护组件
CN220823103U (zh) 一种便携式路由器
CN213581499U (zh) 一种挂墙式光纤终端盒
CN219697843U (zh) 一种全向麦克风的防护结构
CN212909741U (zh) 一种野外监控设备防护装置
CN212851431U (zh) 一种用于5g移动网络通讯设备新型保护套
CN218183679U (zh) 一种ups主机电源保护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