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2766U - 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2766U
CN217642766U CN202220725789.7U CN202220725789U CN217642766U CN 217642766 U CN217642766 U CN 217642766U CN 202220725789 U CN202220725789 U CN 202220725789U CN 217642766 U CN217642766 U CN 217642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ontrollable relay
energy storage
normally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257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正
罗元林
杨德志
卢诗妍
梅占涛
陈秉喜
杨显辉
张荣刚
文冬昱
胡浩
范祥智
张欢
曾聪
陈国华
李慧海
李继良
陈从禹
向柯
龚政
王春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ian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ian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ian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ian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257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2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2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2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属于储能电站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储能电站预制舱的安全联动设备驱动电源是提前预置和固定的,对于后期增加或者更换一些安全联动设备存在供电不便的问题。其主控盒可根据驱动联动设备所需电源进行智能选择、智能控制、智能输出,其既有固定电源输出,同时也有可变电源输出;同时,不论固定电源输出还是可变电源输出,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常态闭合或者常态断开,即根据联动设备需求进行智能选择供电输出或者供电断开。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储能电站的安全预警是通过监测单元锂电池的电压、电流、两极温度,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进入BMS系统,发生热失控时BMS系统切断电源和喷射舱内放置的七氟丙烷等灭火剂,这些驱动电源是提前预置和固定的,至于其它联动设施比如排气扇、预制舱舱门等,未进行联动控制。
通过BMS系统切断电源和喷射舱内放置的七氟丙烷等灭火剂,这样的安全预警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因为驱动电源是提前预置和固定的,对于临时更换或者后期使用维护七氟丙烷喷射装置则大大降低了可选择性和灵活性。
2、其它联动设施比如排气扇、预制舱舱门等则未进行联动控制,一方面不符合安全预警一体联动的智能处置的发展方向,起不到真正安全预警的作用,另外一方面锂电池热失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比如CO等,这些联动设备没有联动开启,会影响舱内人员生命安全。
3、因为驱动电源是提前预置和固定的,对于后期增加或者更换一些安全联动设施则需要更换系统增加供电设施,并需要更改BMS软件系统驱动程序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解决现有储能电站预制舱的安全联动设备驱动电源是提前预置和固定的,对于后期增加或者更换一些安全联动设备存在供电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包括主控盒,主控盒内设置有MCU主控芯片,所述MCU主控芯片通过两端IO接口分别电信号连接有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和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分别电信号连接有第一可控继电器和第二可控继电器,所述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分别电信号连接有第三可控继电器和第四可控继电器;
所述第一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入端电连接有固定DC12V电源,所述第一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DC12V常开端和DC12V常闭端,所述第二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入端电连接有固定DC24V电源,所述第二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DC24V常开端和DC24V常闭端,所述第三可控继电器的电器输入端电连接有0~250V-AC可变电压,所述第三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0~250V-AC可变电压常开端和0~250V-AC可变电压常闭端,所述第四可控继电器的电器输入端电连接有0~250V-AC可变电压,所述第四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0~250V-AC可变电压常开端和0~250V-AC可变电压常闭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和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的型号为TLP521-4。
进一步地,固定DC24V电源为板载固定DC24V电压,最大电流为10A。
进一步地,固定DC12V电源为板载固定DC12V电压,最大电流为20A。
进一步地,0~250V-AC可变电压的最大电流为8A。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主控盒可根据驱动联动设备所需电源进行智能选择、智能控制、智能输出,其既有固定电源输出,同时也有可变电源输出;同时,不论固定电源输出还是可变电源输出,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常态闭合或者常态断开,即根据联动设备需求进行智能选择供电输出或者供电断开,解决了现有储能电站预制舱的安全联动设备驱动电源是提前预置和固定的,对于后期增加或者更换一些安全联动设备存在供电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两路固定电压输出:①DC12V(最大电流20A),输入电源采用板载电压,这样方便预制舱内电源需求为DC12V的联动设备直接使用,常态需要电压供给就接第一可控继电器常闭端,常态需要断电就接第一可控继电器常开端;②DC24V(最大电流10A),输入电源采用板载电压,这样方便预制舱内电源需求为DC24V的联动设备直接使用,常态需要电压供给就接第二可控继电器常闭端,常态需要断电就接第二接可控继电器常开端;两路可变电源可控输出:根据预制舱内联动设备实际电源需要,将0~250V-AC范围内电压,最大电流8A的电源接入,联动设备再根据需求接入第三可控继电器或第四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常态需要电压供给就接常闭端,常态需要断电就接常开端,解决了现有储能电站预制舱的安全联动设备驱动电源是提前预置和固定的,对于后期增加或者更换一些安全联动设备存在供电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使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原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包括主控盒,主控盒内设置有MCU主控芯片,所述MCU主控芯片通过两端IO接口分别电信号连接有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和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分别电信号连接有第一可控继电器和第二可控继电器,所述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分别电信号连接有第三可控继电器和第四可控继电器;
所述第一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入端电连接有固定DC12V电源,所述第一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DC12V常开端和DC12V常闭端,所述第二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入端电连接有固定DC24V电源,所述第二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DC24V常开端和DC24V常闭端,所述第三可控继电器的电器输入端电连接有0~250V-AC可变电压,所述第三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0~250V-AC可变电压常开端和0~250V-AC可变电压常闭端,所述第四可控继电器的电器输入端电连接有0~250V-AC可变电压,所述第四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0~250V-AC可变电压常开端和0~250V-AC可变电压常闭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和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的型号为TLP521-4。
进一步地,固定DC24V电源为板载固定DC24V电压,最大电流为10A。
进一步地,固定DC12V电源为板载固定DC12V电压,最大电流为20A。
进一步地,0~250V-AC可变电压的最大电流为8A。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固定电源DC12V输出:主控盒的MCU主控芯片IO口电信号连接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TLP521-4,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TLP521-4其中一路驱动控制第一可控继电器,第一可控继电器电气输入端采用板载固定电压DC12V,第一可控继电器电气输出端分两路:一路常闭输出DC12V,一路常开输出DC12V,安全预警系统根据探测逸出气体状况,主控MCU芯片实施智能控制第一继电器在常开和常闭之间切换,外部联动设备(比如排气扇或者预制舱舱门等)根据实际需要分别接入常开端或者常闭端,该路控制属于固定电压DC12V(最大电流20A)智能控制输出,适合联动设备电源需求为DC12V(最大电流20A)的环境;
固定电源DC24V输出:主控盒的MCU主控芯片IO口电信号连接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TLP521-4,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TLP521-4其中一路驱动控制第二可控继电器,第二可控继电器电气输入端采用板载固定电压DC24V,第二可控继电器电气输出端分两路:一路常闭输出DC24V,一路常开输出DC24V,安全预警系统根据探测逸出气体状况,主控MCU芯片实施智能控制第二继电器在常开和常闭之间切换,外部联动设备(比如排气扇或者预制舱舱门等)根据实际需要分别接入常开端或者常闭端,该路控制属于固定电压DC24V(最大电流10A)智能控制输出,适合联动设备电源需求为DC24V(最大电流10A)的环境;
可变电源可控输出1:主控盒的主控芯片IO口电信号连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TLP521-4,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TLP521-4其中一路驱动控制第三可控继电器,第三可控继电器电气输入端根据联动设备电源需求接入外部可变电压(0-250V AC,最大8A),第三可控继电器电气输出端分两路:一路常闭输出外部可变电压(0-250V AC,最大8A),一路常开输出外部可变电压(0-250V AC,最大电流8A),安全预警系统根据探测逸出气体状况,主控MCU芯片实施智能控制第三可控继电器在常开和常闭之间切换,外部联动设备(比如排气扇或者预制舱舱门或者其它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分别接入常开端或者常闭端,该路控制属于可变电源智能可控输出,适合电源需求在0~250V-AC(最大电流8A)的任意联动设备,便于后期更换或者增加联动设备(只需要变换输入电压值即可);
可变电源可控输出2:主控盒的主控芯片IO口电信号连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TLP521-4,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TLP521-4其中一路驱动控制第四可控继电器,第四可控继电器电气输入端根据联动设备电源需求接入外部可变电压(0-250V AC,最大8A),第四可控继电器电气输出端分两路:一路常闭输出外部可变电压(0-250V AC,最大8A),一路常开输出外部可变电压(0-250V AC,最大电流8A),安全预警系统根据探测逸出气体,主控MCU芯片实施智能控制第四可控继电器在常开和常闭之间切换,外部联动设备(比如排气扇或者预制舱舱门或者其它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分别接入常开端或者常闭端,该路控制属于可变电源智能可控输出,适合电源需求在0-250V AC(最大电流8A)的任意联动设备,便于后期更换或者增加联动设备(只需要变换输入电压值即可)。
主控盒可根据驱动联动设备所需电源进行智能选择、智能控制、智能输出,其既有固定电源输出,同时也有可变电源输出;同时,不论固定电源输出还是可变电源输出,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常态闭合或者常态断开,即根据联动设备需求进行智能选择供电输出或者供电断开,解决了现有储能电站预制舱的安全联动设备驱动电源是提前预置和固定的,对于后期增加或者更换一些安全联动设备存在供电不便的问题。
其中,两路固定电压输出:①DC12V(最大电流20A),输入电源采用板载电压,这样方便预制舱内电源需求为DC12V的联动设备直接使用,常态需要电压供给就接第一可控继电器常闭端,常态需要断电就接第一可控继电器常开端;②DC24V(最大电流10A),输入电源采用板载电压,这样方便预制舱内电源需求为DC24V的联动设备直接使用,常态需要电压供给就接第二可控继电器常闭端,常态需要断电就接第二接可控继电器常开端;两路可变电源可控输出:根据预制舱内联动设备实际电源需要,将0~250V-AC范围内电压,最大电流8A的电源接入,联动设备再根据需求接入第三可控继电器或第四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常态需要电压供给就接常闭端,常态需要断电就接常开端,解决了现有储能电站预制舱的安全联动设备驱动电源是提前预置和固定的,对于后期增加或者更换一些安全联动设备存在供电不便的问题。
实施例1
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包括主控盒,主控盒内设置有MCU主控芯片,所述MCU主控芯片通过两端IO接口分别电信号连接有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和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分别电信号连接有第一可控继电器和第二可控继电器,所述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分别电信号连接有第三可控继电器和第四可控继电器;
所述第一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入端电连接有固定DC12V电源,所述第一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DC12V常开端和DC12V常闭端,所述第二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入端电连接有固定DC24V电源,所述第二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DC24V常开端和DC24V常闭端,所述第三可控继电器的电器输入端电连接有0~250V-AC可变电压,所述第三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0~250V-AC可变电压常开端和0~250V-AC可变电压常闭端,所述第四可控继电器的电器输入端电连接有0~250V-AC可变电压,所述第四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0~250V-AC可变电压常开端和0~250V-AC可变电压常闭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和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的型号为TLP521-4。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固定DC24V电源为板载固定DC24V电压,最大电流为10A。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固定DC12V电源为板载固定DC12V电压,最大电流为20A。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0~250V-AC可变电压的最大电流为8A。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前文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盒,主控盒内设置有MCU主控芯片,所述MCU主控芯片通过两端IO接口分别电信号连接有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和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分别电信号连接有第一可控继电器和第二可控继电器,所述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分别电信号连接有第三可控继电器和第四可控继电器;
所述第一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入端电连接有固定DC12V电源,所述第一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DC12V常开端和DC12V常闭端,所述第二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入端电连接有固定DC24V电源,所述第二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DC24V常开端和DC24V常闭端,所述第三可控继电器的电器输入端电连接有0~250V-AC可变电压,所述第三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0~250V-AC可变电压常开端和0~250V-AC可变电压常闭端,所述第四可控继电器的电器输入端电连接有0~250V-AC可变电压,所述第四可控继电器的电气输出端包括0~250V-AC可变电压常开端和0~250V-AC可变电压常闭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四路光耦和第二光电隔离四路光耦的型号为TLP521-4。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DC24V电源为板载固定DC24V电压,最大电流为10A。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DC12V电源为板载固定DC12V电压,最大电流为20A。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0~250V-AC可变电压的最大电流为8A。
CN202220725789.7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 Active CN217642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5789.7U CN217642766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5789.7U CN217642766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2766U true CN217642766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6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25789.7U Active CN217642766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2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7908U (zh) 一种电气控制柜
CN206585390U (zh) 一种用于后台监控的电弧光保护系统
CN102710026B (zh) 远程用电管理系统
CN206947797U (zh) 一种用于发电厂的新型检修电源箱
CN209197796U (zh) 一种集装箱储能智能监控系统
CN106410971A (zh) 一种中置柜的监测与控制系统
CN106571662A (zh) 电动汽车及其热失控唤醒电路
CN107833510A (zh) 110kV变电间隔体感实训设备及实训方法
CN217642766U (zh) 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
CN206164215U (zh) 一种中置柜的监测与控制系统
CN207625278U (zh) 一种新型感应炉逆变电源与炉体隔离控制系统
CN213690268U (zh) 一种移动储能车的rtu控制装置
CN208849269U (zh) 静调柜
CN209516700U (zh) 电池充电系统
CN111697705A (zh) 基于多源信息控制的配电一体化装置
CN104143958A (zh) 一种光伏主动安全系统
CN201656264U (zh) 开关柜接地刀闸位置灯光指示装置
CN114784900A (zh) 一种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电源智能输出装置
CN110212638A (zh) 风机抗台备用电源控制系统、方法和风机
JP2013509852A (ja) 太陽放射を使用して電流を生成するための設備、およびそのような設備を備える建物の安全を確保するための方法
CN202165941U (zh) 配电箱应急照明装置
CN207650958U (zh) 基于物联网集中管理控制应用的电气火灾预警控制主机
CN209601963U (zh) 矿用柴油机单轨吊机车甲烷测量保护停机系统
CN208224877U (zh) 一种大功率排风扇和加热器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02651895U (zh) 远程用电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