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2744U -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2744U
CN217642744U CN202221338951.6U CN202221338951U CN217642744U CN 217642744 U CN217642744 U CN 217642744U CN 202221338951 U CN202221338951 U CN 202221338951U CN 217642744 U CN217642744 U CN 217642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voltage
circuit
grid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89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军
倪玮强
张烨
李想
栗维勋
袁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2213389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2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2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27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涉及光伏发电技术技术领域,该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包括:光伏板阵列,配置为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电压扰动电路,与光伏板阵列通讯连接,电压扰动电路配置为输出扰动电压;逆变器,与电压扰动电路通讯连接,以接收电压扰动电路发出的扰动电压;以及并网开关,通讯连接逆变器和电网,并网开关配置为在逆变器输出的电压超过孤岛电压阈值时,断开逆变器和电网之间的电路。该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结构简单,应用成本较低,并且可以快速得到检测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当电网由于电气故障或自然因素等原因中断供电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仍然向周围的负载供电,从而形成一个电力公司无法控制的自给供电孤岛。当“孤岛现象”发生时,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将与周围的负载组成一个单独的、不可控的自给供电“孤岛”,且由于光伏发电的特性,使得“孤岛”内负载的供电质量严重降低,因此,需要及时、有效地消除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中的孤岛现象,将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从电网中切除,以保护负载安全。而在现有技术中,检测孤岛现象的系统结构较为复杂,通常需要依赖于复杂的算法来判定,不能及时得到检测结果,并且应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其结构简单,应用成本较低,并且可以快速得到检测结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包括:
光伏板阵列,配置为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电压扰动电路,与所述光伏板阵列通讯连接,所述电压扰动电路配置为输出扰动电压;
逆变器,与所述电压扰动电路通讯连接,以接收所述电压扰动电路发出的扰动电压;以及
并网开关,通讯连接所述逆变器和电网,所述并网开关配置为在所述逆变器输出的电压超过孤岛电压阈值时,断开所述逆变器和所述电网之间的电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还包括SPWM电路,所述SPWM电路的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所述电压扰动电路的连接端,所述SPWM电路的输出端通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SPWM信号输入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电压扰动电路包括电感、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功率管、第二开关以及开关控制器,所述电感的一端通讯连接所述光伏板阵列,所述电感的另一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讯连接所述电容的一端,且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电容的连接端通讯连接所述逆变器,所述电容的另一端通讯连接所述功率管的源极,且所述电容与所述功率管的连接端接地,所述功率管的漏极通讯连接所述电感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连接端,所述第二开关配置为设于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电容之间的电路上,所述开关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或闭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电压扰动电路还包括分压支路,所述分压支路的一端通讯连接电源正极,所述分压支路的另一端接地,且所述分压支路与所述功率管的栅极通讯连接,所述分压支路配置为调节所述功率管的栅极的电压,以改变所述功率管的导通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分压支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三开关,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以及所述第四电阻依次串联,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构造为通讯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接地,所述功率管的栅极通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并联设置有所述第三开关,所述开关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断开或闭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电压扰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一开关,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通讯连接所述电感与所述光伏板阵列的连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讯连接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连接端,所述第一开关设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以及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连接端之间的电路,所述开关控制器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断开或闭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并网开关包括电压检测电路、脱扣装置以及开关本体,所述电压检测电路通讯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所述脱扣装置,所述脱扣装置与所述开关本体连接,所述开关本体配置为连通或断开所述逆变器和所述电网之间的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配置为在所述逆变器输出的电压超过所述孤岛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脱扣装置驱动所述开关本体断开。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并网开关还包括控制电路和时延驱动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讯连接所述时延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时延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通讯连接所述脱扣装置,所述控制电路配置为根据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发出的信号,控制所述时延驱动电路发出脱扣信号,以使所述脱扣装置驱动所述开关本体断开。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时延驱动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二电容、第四二极管、第一晶体管以及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的连接端通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且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的连接端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串联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的连接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的连接端通讯连接所述脱扣装置,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时延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端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七电阻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的三者连接端。
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其通过光伏板阵列将光能转化电能,电压扰动电路与光伏板阵列通讯连接,通过电压扰动电路可以输出扰动电压,通过逆变器与电压扰动电路通讯连接,通过并网开关通讯连接逆变器和电网,使得并网开关在检测到逆变器输出的电压超过孤岛电压阈值时,即出现孤岛现象时,可以及时断开逆变器和电网之间的电路,这样,可以将光伏板阵列从电网中切除,进而有效地消除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中的孤岛现象,其得到检测结果的过程和断开电路的过程简单快捷,并且增加的电压扰动电路不用构建复杂的结构,也不需要复杂的算法,使得整体结构简单,应用成本较低,有利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扰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并网开关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并网开关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时延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10-光伏板阵列;120-电压扰动电路;121-分压支路;L-电感;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C-第一电容;V1-功率管;S1-第一开关;S2-第二开关;S3-第三开关;21-开关控制器;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130-逆变器;140-并网开关;141-电压检测电路;142-脱扣装置;143-开关本体;144-控制电路;145-时延驱动电路;R21-第五电阻;R22-第六电阻;R23-第七电阻;R24-第八电阻;R25-第九电阻;C21-第二电容;D21-第三二极管;D22-第四二极管;T21-第一晶体管;T22-第二晶体管;150-SPWM电路;200-电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可以包括光伏板阵列110,光伏板阵列110可以接收光能,并且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如图1所示,该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电压扰动电路120,电压扰动电路120与光伏板阵列110通讯连接,电压扰动电路120可以输出扰动电压。具体地,扰动电压的干扰量可以通过改变频率、改变相位来实现。
如图1所示,该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还可以包括逆变器130,逆变器130与电压扰动电路120通讯连接,逆变器130可以接收电压扰动电路120发出的扰动电压,并且从输出端输出,另外,逆变器130还可以将光伏板阵列110存储的直流电能,转化为定压或者调频调压的交流电,方便后续输送电能。
如图1所示,该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并网开关140,通讯连接逆变器130和电网200,应当理解的是,在并网开关140处于闭合的状态下,逆变器130与电网200之间的电路连通,逆变器130输出的电压可以输送至电网200,在并网开关140处于断开的状态下,逆变器130与电网200之间的电路断开,逆变器130输出的电压无法输出至电网200。
需要说明的是,在逆变器130输出的电压正常为电网200输电的过程中,由于电网200的强大纠正能力,使得电压扰动电路120输出的扰动电压不会对电网200产生影响。而当电网200出现故障而中断供电时,即出现孤岛现象时,由于扰动电压的影响,逆变器130输出的电压将产生大幅度波动,具体地,并网开关140在检测到逆变器130输出的电压超过孤岛电压阈值时,可以认为此时出现了孤岛现象,从而可以及时断开逆变器130和电网200之间的电路,将光伏板阵列110从电网200中切除,进而有效地消除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中的孤岛现象,其得到检测结果的过程和断开电路的过程简单快捷,并且增加的电压扰动电路120不用构建复杂的结构,也不需要复杂的算法,使得整体结构简单,应用成本较低,有利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的广泛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孤岛电压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申请对孤岛电压阈值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其通过光伏板阵列110将光能转化电能,电压扰动电路120与光伏板阵列110通讯连接,通过电压扰动电路120可以输出扰动电压,通过逆变器130与电压扰动电路120通讯连接,通过并网开关140通讯连接逆变器130和电网200,使得并网开关140在检测到逆变器130输出的电压超过孤岛电压阈值时,即出现孤岛现象时,可以及时断开逆变器130和电网200之间的电路,这样,可以将光伏板阵列110从电网200中切除,进而有效地消除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中的孤岛现象,其得到检测结果的过程和断开电路的过程简单快捷,并且增加的电压扰动电路120不用构建复杂的结构,也不需要复杂的算法,使得整体结构简单,应用成本较低,有利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的广泛应用。
如图1所示,该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还可以包括SPWM(脉冲宽度调制)电路,SPWM电路150的输入端通讯连接逆变器130和电压扰动电路120的连接端,SPWM电路150的输出端通讯连接逆变器130的SPWM信号输入端。
具体地,在太阳光照稳定的情况下,光伏板阵列110能够将大量的光能转换为足够的电能,满足光伏并网要求。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电网200中整体电压大小、电压频率的限制,通过SPWM电路150,可以向逆变器130输出稳定的PWM信号,使得逆变器130输出符合并网要求的电压,此时,并网开关140处于闭合状态,逆变器130和电网200之间的电路连通,该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可以持续向电网200供电。
而在电网200部分发生故障导致断电的情况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将出现孤岛现象,此时,SPWM电路150将不受电网200中整体电压大小、电压频率的限制。因此,在出现孤岛现象的情况下,当电压扰动电路120产生的扰动电压经逆变器130输出后,其电压大小将超出设定的孤岛电压阈值范围,并网开关140在检测到逆变器130输出的电压超过孤岛电压阈值时,可以认为此时出现了孤岛现象,从而可以及时断开逆变器130和电网200之间的电路,将光伏板阵列110从电网200中切除,进而有效地消除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中的孤岛现象。
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扰动电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压扰动电路120包括电感L、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容C、功率管V1、第二开关S2以及开关控制器21,电感L的一端通讯连接光伏板阵列110,电感L的另一端通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通讯连接电容的一端,且第二二极管D2与电容的连接端通讯连接逆变器130,电容的另一端通讯连接功率管V1的源极,且电容与功率管V1的连接端接地,功率管V1的漏极通讯连接电感L和第二二极管D2的连接端,第二开关S2配置为设于第二二极管D2和电容之间的电路上,开关控制器21配置为控制第二开关S2断开或闭合。
在一实施例中,开关控制器21可以根据系统预设程序结合系统当前的实际状态,控制第二开关S2断开或者闭合。
具体地,利用电感L作为储能元件,通过控制功率管V1的通断特性,在第二二极管D2单向导通的特性下,使得功率管V1关断时,电感L向第一电容C放电,第一电容C两端的电压升高,而功率管V1导通时,电感L中的电流经过功率管V1接地,电感L处于储能状态。
如图2所示,该电压扰动电路120还包括分压支路121,分压支路121的一端通讯连接电源正极,分压支路121的另一端接地,且分压支路121与功率管V1的栅极通讯连接,分压支路121配置为调节功率管V1的栅极的电压,以改变功率管V1的导通状态。
具体地,分压支路121通过调整功率管V1栅极的电压大小,可以改变功率的导通状态,其稳定性较好,不仅实现了稳定控制功率的通断,而且避免了电感L受到大电流的冲击,延迟了电感L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该分压支路121可以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第三开关S3,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依次串联,第二电阻R2的一端构造为通讯连接电源正极,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地,功率管V1的栅极通讯连接于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连接端,第三电阻R3的两端并联设置有第三开关S3,开关控制器21配置为控制第三开关S3断开或闭合。
具体地,通过开关控制器21控制第三开关S3闭合或者断开,可以调整施加在功率管V1栅极的电压大小,从而可以调整功率的导通状态。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的阻值大小,使得功率管V1由线性放大状态平稳地进入饱和状态,对功率管V1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延长功率管V1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功率管V1处于饱和状态时完全导通。
在一实施例中,开关控制器21可以根据系统预设程序结合系统当前的实际状态,控制第三开关S3断开或者闭合。
如图2所示,电压扰动电路120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以及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1的一端通讯连接电感L与光伏板阵列110的连接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通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通讯连接电容与第二二极管D2的连接端,第一开关S1设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以及电容与第二二极管D2的连接端之间的电路,开关控制器21构造为控制第一开关S1的断开或闭合。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以及第一开关S1所在的支路可以构成充电支路,该充电支路可以避免电感L在并网开关140初始合闸时,被施加一个较大的感应电流,对应地,该充电支路也可以避免第一电容C在并网开关140初始合闸时,被施加一个较大的充电电流。因此,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以及第一开关S1所构成的充电支路,可以降低电感L和第一电容C出现故障的风险,从而可以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整体的运行稳定性。
具体地,在并网开关140初始合闸时,开关控制器21可以控制第二开关S2置于断开状态,控制第一开关S1置于闭合状态,这样,电感L与第二二极管D2组成的支路与第一电容C断开,第一电阻R1与第一二极管D1组成的支路与第一电容C相连,第一电容C处于充电状态,待第一电容C上的电压达到预设值时,开关控制器21可以控制第一开关S1置于断开状态,控制第二开关S2置于闭合状态,然后,电压扰动电路120可以正常工作,这样,通过前述控制过程,可以降低电感L和第一电容C出现故障的风险,从而可以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整体的运行稳定性。
图3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并网开关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并网开关140可以包括电压检测电路141、脱扣装置142以及开关本体143,电压检测电路141通讯连接逆变器130和脱扣装置142,脱扣装置142与开关本体143连接,开关本体143配置为连通或断开逆变器130和电网200之间的电路,电压检测电路141配置为在逆变器130输出的电压超过孤岛电压阈值时,控制脱扣装置142驱动开关本体143断开。
具体地,在电压检测电路141检测到逆变器130输出的电压超过孤岛电压阈值时,可以认为此时系统出现了孤岛现象,电压检测电路141可以输出控制信号,使得脱扣装置142运动,以驱动开关本体143断开逆变器130和电网200之间的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电压检测电路141在相关技术中均有涉及,本申请对于电压检测电路141的具体结构不再详细介绍。
图4为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并网开关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并网开关140还可以包括控制电路144和时延驱动电路145,控制电路144的输入端通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141,控制电路144的输出端通讯连接时延驱动电路145的输入端,时延驱动电路145的输出端通讯连接脱扣装置142,控制电路144配置为根据电压检测电路141发出的信号,控制时延驱动电路145发出脱扣信号,以使脱扣装置142驱动开关本体143断开。
具体地,当电压检测电路141检测到逆变器130输出的电压超出设定的孤岛电压阈值范围时,认为出现“孤岛现象”,此时,控制电路144向时延驱动电路145发出控制信号,由于时延驱动电路145的输出端通讯连接脱扣装置142,时延驱动电路145可以向脱扣装置142发送脱扣信号,以使脱扣装置142驱动开关本体143由闭合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从而将光伏板阵列110从电网200中切除,进而有效地消除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中的孤岛现象。应当理解的是,时延驱动电路145可以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延迟部分时间在发出脱扣信号,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部分瞬时出现的工况而导致开关本体143误触发的情况发生,有效地保证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100运行的稳定性。
图5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时延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时延驱动电路145包括第五电阻R21、第六电阻R22、第七电阻R23、第八电阻R24、第九电阻R25、第二电容C21、第四二极管D22、第一晶体管T21以及第二晶体管T22,第五电阻R21的一端通讯连接控制电路144的输出端,第五电阻R21的另一端通讯连接第二电容C21的一端,第二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21与第二电容C21的连接端通讯连接第四二极管D22的负极端,第四二极管D22的正极端通讯连接第一晶体管T21的基极以及第六电阻R22的一端,第六电阻R22的另一端通讯连接第一晶体管T21的发射极,且第六电阻R22与第一晶体管T21的发射极的连接端接地,第一晶体管T21的集电极通过串联第七电阻R23和第八电阻R24通讯连接控制电路144的输出端,第七电阻R23和第八电阻R24的连接端通讯连接第二晶体管T22的基极,第二晶体管T22的发射极通讯连接控制电路144的输出端,第二晶体管T22的集电极通讯连接第九电阻R25的一端,且第二晶体管T22的集电极与第九电阻R25的连接端通讯连接脱扣装置142,第九电阻R25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当控制电路144的输出端IN输入正电压时,第二晶体管T22处于关闭状态,第二电容C21处于充电状态。随着第二电容C21的充电过程持续进行,经过一段时延后,第二电容C21的电压逐渐升高,当达到一定电压值后,第四二极管D22被击穿,使得第一晶体管T21的基极电压升高进而导通,第一晶体管T21导通后,第二晶体管T22的基极电压被拉低,使得第二晶体管T22导通,向脱扣装置142输出高电压,使其进行脱扣动作。
如图5所示,该时延驱动电路145还可以包括第三二极管D21,第三二极管D21的正极端通讯连接控制电路144的输出端,第三二极管D21的负极端通讯连接第五电阻R21、第七电阻R23以及第二晶体管T22的发射极的三者连接端。
具体地,在时延驱动电路145中,利用第三二极管D21的单向导通特性,可以对时延驱动电路145整体起到保护作用。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板阵列,配置为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电压扰动电路,与所述光伏板阵列通讯连接,所述电压扰动电路配置为输出扰动电压;
逆变器,与所述电压扰动电路通讯连接,以接收所述电压扰动电路发出的扰动电压;以及
并网开关,通讯连接所述逆变器和电网,所述并网开关配置为在所述逆变器输出的电压超过孤岛电压阈值时,断开所述逆变器和所述电网之间的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还包括SPWM电路,所述SPWM电路的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所述电压扰动电路的连接端,所述SPWM电路的输出端通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SPWM信号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扰动电路包括电感、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功率管、第二开关以及开关控制器,所述电感的一端通讯连接所述光伏板阵列,所述电感的另一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讯连接所述电容的一端,且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电容的连接端通讯连接所述逆变器,所述电容的另一端通讯连接所述功率管的源极,且所述电容与所述功率管的连接端接地,所述功率管的漏极通讯连接所述电感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连接端,所述第二开关配置为设于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电容之间的电路上,所述开关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或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扰动电路还包括分压支路,所述分压支路的一端通讯连接电源正极,所述分压支路的另一端接地,且所述分压支路与所述功率管的栅极通讯连接,所述分压支路配置为调节所述功率管的栅极的电压,以改变所述功率管的导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支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三开关,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以及所述第四电阻依次串联,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构造为通讯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接地,所述功率管的栅极通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并联设置有所述第三开关,所述开关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断开或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扰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一开关,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通讯连接所述电感与所述光伏板阵列的连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讯连接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连接端,所述第一开关设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以及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连接端之间的电路,所述开关控制器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断开或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开关包括电压检测电路、脱扣装置以及开关本体,所述电压检测电路通讯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所述脱扣装置,所述脱扣装置与所述开关本体连接,所述开关本体配置为连通或断开所述逆变器和所述电网之间的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配置为在所述逆变器输出的电压超过所述孤岛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脱扣装置驱动所述开关本体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开关还包括控制电路和时延驱动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讯连接所述时延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时延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通讯连接所述脱扣装置,所述控制电路配置为根据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发出的信号,控制所述时延驱动电路发出脱扣信号,以使所述脱扣装置驱动所述开关本体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驱动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二电容、第四二极管、第一晶体管以及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的连接端通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且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的连接端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串联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的连接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的连接端通讯连接所述脱扣装置,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端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七电阻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的三者连接端。
CN202221338951.6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642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8951.6U CN217642744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8951.6U CN217642744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2744U true CN217642744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1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895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642744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2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08632A1 (zh) 一种快速关断方法、光伏组件关断器和光伏系统
US10790769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system for enhancing endurance to anomalous voltage for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CN110224381B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其光伏发电系统
WO2022052646A1 (zh) 一种直流汇流箱、逆变器、光伏系统及保护方法
US8897040B2 (en) Power converter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a power converter system
KR102234290B1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CN102163851A (zh) 用于电力转换器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604607B (zh) 光伏(pv)模块的保护电路、用于操作该保护电路的方法和含这种保护电路的光伏(pv)系统
EP3001530A1 (en) Photovolta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1626738B2 (en) Photovoltaic system
US20230163626A1 (en) Battery assembly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02005772A (zh) 一种并网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29644B (zh) 逆变装置及供电系统
CN2874894Y (zh) 抗大风、无级卸载的风力发电控制器
CN101841233B (zh) 基于ac/ac变换器的动态电压补偿装置
US20240014664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voltage of direct current combiner box
CN217642744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CN116247711A (zh) 一种基于负荷优先级控制的储能系统
CN112260254B (zh) 一种故障电流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213817249U (zh) 一种户用储能系统的输出装置
CN109936194B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供电电路
WO2020146999A1 (en) Pv power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and pv power plant using the same
CN219067877U (zh) 一种多功能光伏并网箱系统
CN221226377U (zh) 一种户储一体机电池加热系统
CN220172915U (zh)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