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2436U - 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42436U CN217642436U CN202221852860.4U CN202221852860U CN217642436U CN 217642436 U CN217642436 U CN 217642436U CN 202221852860 U CN202221852860 U CN 202221852860U CN 217642436 U CN217642436 U CN 2176424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sleeve
- sets
- butt joint
- group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包括线缆防磨损套筒,线缆防磨损套筒包括顶部加工成型有套嵌口的套筒本体和加工成型于套筒本体外壁上的若干组环形槽,套嵌口的两侧延伸有两组弧形叶片,两组弧形叶片与若干组环形槽内均内嵌有若干组滚珠,相邻两组环形槽等距开设,套筒本体的内部形成有线缆槽,线缆槽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夹紧片,夹紧片与线缆槽之间形成有安装口,安装口内设置有挤压垫片。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对电力线缆铺设安装过程中防磨损的装置,该防磨损套筒可以在电缆需要进行拖拽时,预先套嵌于线缆的表面,一方面可以减小线缆与地面接触时的磨损,另一方面提高了线缆铺设过程中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电缆设备之间通过线缆进行连接,所以对线缆的安全铺设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的电缆铺设安装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在实际的线缆铺设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有时需要将线缆进行拖拽以达到对线缆的延伸和定位铺设,在工作人员拖拽的过程中如果地面较为粗糙,容易导致在拖拽安装的过程中电缆的表皮受到磨损,缺乏相应的处理手段。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解决了在实际的线缆铺设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有时需要将线缆进行拖拽以达到对线缆的延伸和定位铺设,在工作人员拖拽的过程中如果地面较为粗糙,容易导致在拖拽安装的过程中电缆的表皮受到磨损,缺乏相应的处理手段,这一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包括线缆防磨损套筒,所述线缆防磨损套筒包括顶部加工成型有套嵌口的套筒本体和加工成型于套筒本体外壁上的若干组环形槽,所述套嵌口的两侧延伸有两组弧形叶片,两组所述弧形叶片与若干组环形槽内均内嵌有若干组滚珠,相邻两组所述环形槽等距开设,所述套筒本体的内部形成有线缆槽,所述线缆槽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夹紧片,所述夹紧片与线缆槽之间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置有挤压垫片,所述挤压垫片的一端与夹紧片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线缆槽内壁相连接,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均匀开设有三组对接口且另一端均匀安装有三组对接插杆,所述对接插杆配合对接口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筒本体与弧形叶片均采用塑料材质且两者一体成型,所述弧形叶片外翻且呈弧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嵌口的宽度小于线缆槽的宽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紧片的表面包裹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表面呈波纹状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挤压垫片采用弹性金属材料且表面加工成型有若干组挤压槽,若干组所述挤压槽呈层叠状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对接口的内部固定有金属垫片,所述对接插杆的端部采用磁性材质,所述对接插杆的直径与对接口的内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方案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对电力线缆铺设安装过程中防磨损的装置,该防磨损套筒可以在电缆需要进行拖拽时,预先套嵌于线缆的表面,一方面可以减小线缆与地面接触时的磨损,另一方面提高了线缆铺设过程中的便捷性。
2.本方案所设计的防磨损套筒结构简单,当无需使用时,可以将防磨损套筒之间进行拼接收纳,当需要使用时,将防磨损套筒直接套嵌于线缆上,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防磨损套筒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防磨损套筒右视结构图。
图中:1、套嵌口;2、套筒本体;3、环形槽;4、弧形叶片;5、滚珠;6、线缆槽;7、夹紧片;8、安装口;9、挤压垫片;10、对接口;11、对接插杆;12、防滑垫;13、挤压槽;14、金属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包括线缆防磨损套筒,线缆防磨损套筒包括顶部加工成型有套嵌口1的套筒本体2和加工成型于套筒本体2外壁上的若干组环形槽3,套嵌口1的两侧延伸有两组弧形叶片4,两组弧形叶片4与若干组环形槽3内均内嵌有若干组滚珠5,相邻两组环形槽3等距开设,套筒本体2的内部形成有线缆槽6,线缆槽6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夹紧片7,夹紧片7与线缆槽6之间形成有安装口8,安装口8内设置有挤压垫片9,挤压垫片9的一端与夹紧片7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线缆槽6内壁相连接,套筒本体2的一端均匀开设有三组对接口10且另一端均匀安装有三组对接插杆11,对接插杆11配合对接口10使用。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套筒本体2与弧形叶片4均采用塑料材质且两者一体成型,弧形叶片4外翻且呈弧面结构。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套嵌口1的宽度小于线缆槽6的宽度,便于将线缆卡入。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夹紧片7的表面包裹有防滑垫12,防滑垫12的表面呈波纹状结构,提高夹紧片7与线缆接触部位的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挤压垫片9采用弹性金属材料且表面加工成型有若干组挤压槽13,若干组挤压槽13呈层叠状分布,这样的设计方式便于挤压垫片9挤压夹紧片7可以对线缆的两侧起到夹紧的目的。
具体地,对接口10的内部固定有金属垫片14,对接插杆11的端部采用磁性材质,对接插杆11的直径与对接口10的内径相同,这样的设计方式便于相邻两组线缆防磨损套筒进行拼接收纳整理。
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对线缆进行铺设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对线缆进行拖拽移动,工作人员可以预先将若干组线缆防磨损套筒间隔式套嵌于线缆上,使得线缆卡入至限位槽6内并通过夹紧片7自适应夹紧,操作完毕后,当需要对线缆进行拖拽时可以通过滚珠5减小摩擦并使得工作人员拖拽过程中更加省力,当铺设完毕后,工作人员可以将线缆防磨损套筒脱离,并将相邻两组线缆防磨损套筒进行拼接收纳整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防磨损套筒,所述线缆防磨损套筒包括顶部加工成型有套嵌口(1)的套筒本体(2)和加工成型于套筒本体(2)外壁上的若干组环形槽(3),所述套嵌口(1)的两侧延伸有两组弧形叶片(4),两组所述弧形叶片(4)与若干组环形槽(3)内均内嵌有若干组滚珠(5),相邻两组所述环形槽(3)等距开设,所述套筒本体(2)的内部形成有线缆槽(6),所述线缆槽(6)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夹紧片(7),所述夹紧片(7)与线缆槽(6)之间形成有安装口(8),所述安装口(8)内设置有挤压垫片(9),所述挤压垫片(9)的一端与夹紧片(7)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线缆槽(6)内壁相连接,所述套筒本体(2)的一端均匀开设有三组对接口(10)且另一端均匀安装有三组对接插杆(11),所述对接插杆(11)配合对接口(10)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2)与弧形叶片(4)均采用塑料材质且两者一体成型,所述弧形叶片(4)外翻且呈弧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嵌口(1)的宽度小于线缆槽(6)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片(7)的表面包裹有防滑垫(12),所述防滑垫(12)的表面呈波纹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垫片(9)采用弹性金属材料且表面加工成型有若干组挤压槽(13),若干组所述挤压槽(13)呈层叠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口(10)的内部固定有金属垫片(14),所述对接插杆(11)的端部采用磁性材质,所述对接插杆(11)的直径与对接口(10)的内径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52860.4U CN217642436U (zh) | 2022-07-19 | 2022-07-19 | 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52860.4U CN217642436U (zh) | 2022-07-19 | 2022-07-19 | 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42436U true CN217642436U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33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52860.4U Active CN217642436U (zh) | 2022-07-19 | 2022-07-19 | 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42436U (zh) |
-
2022
- 2022-07-19 CN CN202221852860.4U patent/CN2176424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642436U (zh) | 一种电力线缆防破损安装装置 | |
CN113097927B (zh) | 一种通信机房用穿线器 | |
CN211405290U (zh) | 用于电缆沟牵引线敷设的穿线器 | |
CN214100682U (zh) | 电力护套管 | |
CN216084417U (zh) | 一种散热稳定性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 | |
CN214255557U (zh) | 一种电工套管连接弯头 | |
CN212725768U (zh) | 一种便于排线的通信连接器 | |
CN211209176U (zh) | 一种防划伤的电缆防护套 | |
CN209880239U (zh) | 一种具有抗压结构的电缆 | |
CN210628943U (zh) | 马鞍形井内电缆敷设专用滑车 | |
CN211149016U (zh) | 一种信息工程光纤电缆传送装置 | |
CN218070565U (zh) | 一种关于电气管线的连接保护装置 | |
CN211957162U (zh) | 多功能拖链电缆 | |
CN211296138U (zh) | 一种mpp电力管 | |
CN217718200U (zh) | 一种光缆铺设用牵引头 | |
CN217427528U (zh) | 用于电缆穿线敷设的电缆快速连接器 | |
CN215069402U (zh) | 一种高功率电力传输电缆 | |
CN212366696U (zh) | 一种线缆保护管 | |
CN214476564U (zh) | 一种防抽出电缆 | |
CN207150109U (zh) | 一种线路收集母线槽 | |
CN218352029U (zh) | 一种线缆布线钢线穿线器 | |
CN218415656U (zh) | 一种弱电工程线管用防护装置 | |
CN219435592U (zh) | 一种多芯分支组合电缆 | |
CN213460119U (zh) | 一种可变出线口径的圆形电连接器尾夹 | |
CN214255534U (zh) | 一种电工套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