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1078U - 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1078U
CN217641078U CN202222446324.0U CN202222446324U CN217641078U CN 217641078 U CN217641078 U CN 217641078U CN 202222446324 U CN202222446324 U CN 202222446324U CN 217641078 U CN217641078 U CN 217641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rea
sliding
pressing surface
torsion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463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ny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ny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ny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ny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463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1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1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1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按键结构包括开关触发件、按键以及传动组件。开关触发件设于终端设备的壳体内。按键滑动连接于壳体,按键具有相背的按压面和抵接面,抵接面朝向开关触发件设置,按压面具有抵接区域以及位于抵接区域两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传动组件设于壳体,传动组件分别连接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传动组件用于当按压面对应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一处受到按压力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另一处沿第一方向移动并挤压或接触开关触发件,以使开关触发件被触发,其中,第一方向为按压面至抵接面的方向。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能够在按压按键一端时,带动另一端沿按压方向移动,使得按压手感均衡,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等终端设备会在侧部设有按键,当用户按压按键时会触发终端设备的相应操作,例如开关机或调节音量大小。然而,为了方便用户按压按键,现有终端设备的按键通常为长条状,其尺寸较长,面积较大,而开关触发件往往对应设置于按键内侧的中部位置,且开关触发件尺寸较小,与按键中部接触的面积约为直径1mm,也因此容易导致用户按压按键一端时另一端翘起,按压手感不均衡,影响用户使用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能够在按压按键一端时,带动另一端沿按压方向移动,使得按压手感均衡,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
开关触发件,所述开关触发件设于终端设备的壳体内;
按键,所述按键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按键具有相背的按压面和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朝向所述开关触发件设置,所述按压面具有抵接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抵接区域两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所述传动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当所述按压面对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处受到按压力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按压面对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另一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抵接区域挤压或接触所述开关触发件,以使所述开关触发件被触发;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按压面至所述抵接面的方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相背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齿轮部和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传动件的相背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齿轮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齿轮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齿轮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齿轮部和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连接;
所述按压面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一处受到按压力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滑动部朝背离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滑动,所述第一齿轮部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滑动部朝背离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上滑动,带动所述按压面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按压面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一处受到按压力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滑动部朝背离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上滑动,所述第二齿轮部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滑动部朝背离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滑动,带动所述按压面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部为圆柱齿轮结构,所述第一滑动部通过第一过渡部与所述第一齿轮部连接,所述第一过渡部垂直于所述第一齿轮部的轴向并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部的外周面;
所述第二齿轮部为圆柱齿轮结构,所述第二滑动部通过第二过渡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连接,所述第二过渡部垂直于所述第二齿轮部的轴向并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部的外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朝背离所述按压面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动部可相对所述第一滑槽朝背离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滑动;
所述第二区域朝背离所述按压面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动部可相对所述滑槽朝背离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上滑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部为圆柱结构,所述第一滑动部的轴向与所述第一齿轮部的轴向一致;
第二滑动部为圆柱结构,所述第二滑动部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齿轮部的轴向一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所述第一扭簧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齿轮部的轴孔,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一扭簧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一齿轮部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滑动部朝所述第二区域滑动,使得所述按压面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一处获得沿第二方向移动的力;
所述第二扭簧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齿轮部的轴孔,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二扭簧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二齿轮部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滑动部朝所述第一区域滑动,使得所述按压面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一处获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力;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反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固定磁性件,所述固定磁性件设于所述壳体;
所述第一区域设有第一移动磁性件,所述第一移动磁性件和所述固定磁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固定磁性件和所述第一移动磁性件之间形成阻止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磁力;
所述第二区域设有第二移动磁性件,所述第二移动磁性件和所述固定磁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固定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磁性件之间形成阻止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磁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抵接区域对应所述开关触发件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挤压或接触所述开关触发件,以使所述开关触发件触发。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按键结构和所述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通过在壳体设置传动组件,使得传动组件分别连接于按键抵接面两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从而在按压面对应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的一处,也即是按键的一端,受到按压力沿第一方向时,带动按压面对应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的另一处,也即是按键的另一端,一同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抵接面的抵接区域挤压或接触壳体内的开关触发件,以使开关触发件被触发,终端设备做出相应操作。由此可知,在按压按键一端时,能够带动另一端一同沿按压方向移动,使得按键的按压手感均衡,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终端设备;10、按键结构;11、开关触发件;12、按键;121、按压面;122、抵接面;1221、抵接区域;1222、第一区域;1223、第二区域;123、第一连接部;1231、第一滑槽;124、第二连接部;1241、第二滑槽;125、凸块;13、传动组件;131、第一传动件;1311、第一齿轮部;1312、第一滑动部;1313、第一过渡部;132、第二传动件;1321、第二齿轮部;1322、第二滑动部;1323、第二过渡部;133、第一传动齿轮;134、第二传动齿轮;14、第一扭簧;15、第二扭簧;20、壳体;21、第一转动轴;22、第二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正如本申请的背景技术所述,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按键大多设置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侧面,考虑到手机为了实现轻薄化设计,侧面的面积有限,故而按键大多设置为长条状,以便于用户按压。而开关触发件对应设置于按键内侧的中部位置,且相对按键而言,其尺寸较小,容易导致用户按压按键一端时,按键的另一端翘起,影响按压手感均衡性。
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因开关触发件与按键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按压按键时容易发生一端翘起,影响按压手感均衡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通过设置分别与按键的两端连接的传动组件,从而在按键一端沿按压方向移动时,带动另一端一同沿按压方向移动,从而有利于改善按键的按压手感均衡,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1可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1包括壳体20以及按键结构10。按键结构10包括开关触发件11、按键12以及传动组件13。开关触发件11设于终端设备1的壳体20内。按键12滑动连接于壳体20,按键12具有相背的按压面121和抵接面122,抵接面122朝向开关触发件11设置,按压面121具有抵接区域1221以及位于抵接区域1221两侧的第一区域1222和第二区域1223。传动组件13设于壳体20,传动组件13分别连接于第一区域1222和第二区域1223,传动组件13用于当按压面121对应第一区域1222和第二区域1223中的一处受到按压力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按压面121对应第一区域1222和第二区域1223中的另一处沿第一方向移动,抵接区域1221挤压或接触开关触发件11,以使开关触发件11被触发。其中,第一方向为按压面至抵接面的方向。
第一方向也即是按压方向。示例性的,第一方向可如图2中的X0方向所示,图2中的按键12处于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抵接区域1221挤压开关触发件,使得开关触发件11被触发的状态。
通过在壳体20设置传动组件13,使得传动组件13分别连接于按键12抵接面122两侧的第一区域1222和第二区域1223,从而在按压面121对应其中第一区域1222和第二区域1223中的一处,也即是按键12的一端,受到按压力沿第一方向运动时,带动按压面121对应第一区域1222和第二区域1223中的另一处,也即是按键12的另一端,一同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抵接面122的抵接区域1221挤压或接触壳体20内的开关触发件11,以使开关触发件11被触发。可以理解的,开关触发件11与终端设备1壳体20内的电路板电连接,因此,当开关触发件11被触发后,终端设备1能够做出相应操作,例如开关机、调节音量、电子书翻页等。由于在按压按键12一端时,按键12的另一端能够被带动着一同沿按压方向移动,有利于改善按压手感,使得按键12的按压手感均衡,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3包括第一传动件131和第二传动件132,第一传动件131的相背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齿轮部1311和第一滑动部1312,第二传动件132的相背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齿轮部1321和第二滑动部1322,第一滑动部1312滑动连接于第一区域1222,第二滑动部1322滑动连接于第二区域1223,第一齿轮部1311转动连接于壳体20,第二齿轮部1321转动连接于壳体20,第一齿轮部1311和第二齿轮部1321啮合连接。
按压面121对应第一区域1222的一处受到按压力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滑动部1312朝背离第二区域1223的方向上滑动,第一齿轮部1311相对壳体20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相对壳体20转动,以使第二滑动部1322朝背离第一区域1222的方向上滑动,带动按压面121对应于第二区域1223的一处沿第一方向移动。按压面121对应第二区域1223的一处受到按压力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二滑动部1322朝背离第一区域1222的方向上滑动,第二齿轮部1321相对壳体20转动,带动第一齿轮相对壳体20转动,以使第一滑动部1312朝背离第二区域1223的方向上滑动,带动按压面121对应于第一区域1222的一处沿第一方向移动。
通过使得第一齿轮部1311和第二齿轮部1321啮合连接,从而在按键12受到按压时,第一齿轮部1311和第二齿轮部1321能够朝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将按压面121对应第一区域1222的一处收到的按压力转换为对第二区域1223的拉力,或将按压面121对应第二区域1223的一处收到的按压力转换为对第一区域1222的拉力,实现按键12两端同时沿第一方向运动的目的。
具体地,可在终端设备1的壳体20内设置如图3所示的第一转动轴21和第二转动轴22,第一转动轴21可穿设于第一齿轮部1311的轴孔内,以使第一齿轮部1311可相对所述第一转动轴21转动,实现第一齿轮部1311与壳体20的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22可穿设于第二齿轮部1321的轴孔内,以使第二齿轮部1321可相对所述第二转动轴22转动,实现第二齿轮部1321与壳体20的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为保证按压面121对应第一区域1222的一处受到按压力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滑动部1312朝背离第二区域1223的方向上滑动,而非朝向第二区域1223的方向上滑动,则需要确保第一齿轮部1311的转轴在抵接面122的投影始终位于第一滑动部1312朝向第二区域1223的一侧。为保证按压面121对应第二区域1223的一处受到按压力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二滑动部1322朝背离第一区域1222的方向上滑动,而非朝向第一区域1222的方向滑动,则需要确保第二齿轮部1321的转轴在抵接面122的投影始终位于第二滑动部1322朝向第一区域1222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齿轮部1311为圆柱齿轮结构,第一滑动部1312通过第一过渡部1313与第一齿轮部1311连接,第一过渡部1313垂直于第一齿轮部1311的轴向并连接于第一齿轮部1311的外周面。第二齿轮部1321为圆柱齿轮结构,第二滑动部1322通过第二过渡部1323与第二齿轮部1321连接,第二过渡部1323垂直于第二齿轮部1321的轴向并连接于第二齿轮部1321的外周面。可以理解的,第一齿轮部1311与第二齿轮部1321为圆柱状,第一过渡部1313连接于第一齿轮部1311的外周面,第一齿轮部1311的外周面未与第一过渡部1313连接的位置可沿其环向设有多个卡齿,第二过渡部1323连接于第二齿轮部1321的外周面,第二齿轮部1321的外周面未与第二过渡部1323连接的位置可沿其环向设有多个卡齿,第一齿轮部1311与第二齿轮部1321的卡齿啮合连接。第一过渡部1313连接第一齿轮部1311的外周面,第二过渡部1323连接第二齿轮部1321的外周面,则无需在第一过渡部1313上开设通孔,第一过渡部1313与第一齿轮部1311层叠之后再通过轴承连接,有利于减少制造成本,同时,由于第一过渡部1313与第一齿轮部1311并非层叠设置,有利于减薄终端设备1的厚度,实现终端设备1的轻薄化设计。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222朝背离按压面121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123,第一连接部123设有第一滑槽1231,第一滑动部1312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1231,第一滑动部1312可相对第一滑槽1231朝背离第二区域1223的方向上滑动。第二区域1223朝背离按压面121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124,第二连接部124设有第二滑槽1241,第二滑动部1322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1241,第二滑动部1322可相对滑槽朝背离第一区域1222的方向上滑动。通过在第一区域1222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123开设第一滑槽1231,在第二区域1223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124上开设第二滑槽1241,使得第一滑槽1231和第二滑槽1241的槽深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成夹角设置,而非平行设置,则第一滑动部1312沿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均能够抵接于第一滑槽1231的槽壁面,第二滑动部1322沿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均能够抵接于第二滑槽1241的槽壁面,无需另外设置卡接部即可在按键12沿第一方向或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时,限制第一滑动部1312于第一滑槽1231中,限制第二滑动部1322于第二滑槽1241中。
优选地,第一滑槽1231和第二滑槽1241可为通槽,且第一滑槽1231和第二滑槽124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区域1222至第二区域1223的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部1312为圆柱结构,第一滑动部1312的轴向与第一齿轮部1311的轴向一致。第二滑动部1322为圆柱结构,第二滑动部1322的轴向与第二齿轮部1321的轴向一致。可以理解的,当按键12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按键12与第一传动件131、第二传动件132之间的夹角逐渐较小,也即是第一过渡部1313与按键12、第二过渡部1323与按键1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因此,本实施例中使得第一滑动部1312和第二滑动部1322为圆柱结构,则第一滑动部1312在第一滑槽1231中滑动的同时能够进行旋转,第二滑动部1322在第二滑槽1241中滑动的同时能够进行旋转,从而无需使得第一滑动部1312转动连接于第一过渡部1313,第二滑动部1322转动连接于第二过渡部1323,有利于简化第一传动件131和第二传动件132的结构,降低第一传动件131和第二传动件132的加工难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1312和第二滑动部1322也可为非圆柱结构,第一滑动部1312转动连接于第一过渡部1313,第二滑动部1322转动连接于第二过渡部1323。
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3还包括第一传动齿轮133和第二传动齿轮134,第一传动齿轮133和第二传动齿轮134转动连接于壳体20,第一传动齿轮133和第一齿轮部1311、第二传动齿轮134啮合连接,第二传动齿轮134和第二齿轮部1321啮合连接。
由于第一传动件131的第一滑动部1312滑动连接于第一区域1222,第二传动件132的第二滑动部1322滑动连接于第二区域1223,若第一传动件131的第一齿轮部1311和第二传动件132的第二齿轮部1321直接连接,则按键12、第一传动件131和第二传动件132之间形成类似三角形的结构,若第一传动件131与按键12之间的夹角,或第二传动件132与按键12之间的夹角过小,容易导致第一传动件131和第二传动件132与开关触发件11发生碰撞,因此,在保证第一传动件131与按键12、第二传动件132与按键12之间的夹角的基础上,为了实现第一齿轮部1311和第二齿轮部1321之间的啮合连接,则连接第一齿轮部1311和第一滑动部1312的第一过渡部1313,和连接第二齿轮部1321和第二滑动部1322的第二过渡部1323的长度需相应增大,也因此容易导致传动组件13占用终端设备1壳体20内过多的空间。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传动齿轮133和第二传动齿轮134,实现第一齿轮部1311和第二齿轮部1321之间力的传递,无需第一齿轮部1311和第二齿轮部1321之间直接啮合,有利于减少终端设备1壳体20内部空间的占用。
具体地,第一传动齿轮133和第二传动齿轮134的位置、大小可根据终端设备1的壳体20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且除了第一传动齿轮133和第二传动齿轮134之外,还可以增设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只需保证第一齿轮部1311和第二齿轮部1321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按键结构10还包括第一扭簧14和第二扭簧15,第一扭簧14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齿轮部1311的轴孔,第一扭簧14的一端连接于壳体20,另一端连接于第一齿轮部1311,第一扭簧14用于提供使第一齿轮部1311转动以带动第一滑动部1312朝第二区域1223滑动,使得按压面121对应第一区域1222的一处获得沿第二方向移动的力。第二扭簧15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齿轮部1321的轴孔,第二扭簧15的一端连接于壳体20,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齿轮部1321,第二扭簧15用于提供使第二齿轮部1321转动以带动第二滑动部1322朝第一区域1222滑动,使得按压面121对应第二区域1223的一处获得沿第二方向移动的力。其中,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反向。
为了使得按键12在按压力撤除之后能够自动回弹,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齿轮部1311的轴孔设置第一扭簧14,在第二齿轮部1321的轴孔设置第二扭簧15,从而能够利用第一扭簧14形变提供的弹力促使第一齿轮部1311转动,和第二扭簧15形变提供的弹力促使第二齿轮部132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滑动部1312和第二滑动部1322朝中部的抵接区域1221滑动,将按键12沿第二方向顶出。同时,在按压按键12时,若按键12需沿第一方向上移动,至少需要在按键12上施加能够使得第一扭簧14和第二扭簧15形变的按压力,有利于提高按键12的按压手感。示例性的,第二方向可如图2中的X1方向所示。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按键结构10还包括固定磁性件,固定磁性件设于壳体20。第一区域1222设有第一移动磁性件,第一移动磁性件和固定磁性件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固定磁性件和第一移动磁性件之间形成阻止第一区域1222沿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磁力。第二区域1223设有第二移动磁性件,第二移动磁性件和固定磁性件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固定磁性件和第二移动磁性件之间形成阻止第二区域1223沿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磁力。通过在壳体20上设置固定磁性件,第一区域1222和第二区域1223分别设置第一移动磁性件和第二移动磁性件,从而在施加于按键12上的按压力撤除之后,按键12能够在磁力作用下沿第二方向自动回弹。
一些实施例中,抵接区域1221对应开关触发件11设有凸块125,凸块125用于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挤压或接触开关触发件11,以使开关触发件11被触发。通过在开关触发件11上设置凸块125,改变凸块125的材质和强度,有利于保护开关触发件11,降低开关触发件11损坏的可能性,延长开关触发件11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包括:
开关触发件,所述开关触发件设于终端设备的壳体内;
按键,所述按键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按键具有相背的按压面和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朝向所述开关触发件设置,所述按压面具有抵接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抵接区域两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所述传动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当所述按压面对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处受到按压力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按压面对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另一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抵接区域挤压或接触所述开关触发件,以使所述开关触发件被触发;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按压面至所述抵接面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相背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齿轮部和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传动件的相背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齿轮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齿轮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齿轮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齿轮部和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连接;
所述按压面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一处受到按压力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滑动部朝背离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滑动,所述第一齿轮部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滑动部朝背离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上滑动,带动所述按压面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按压面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一处受到按压力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滑动部朝背离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上滑动,所述第二齿轮部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滑动部朝背离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滑动,带动所述按压面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部为圆柱齿轮结构,所述第一滑动部通过第一过渡部与所述第一齿轮部连接,所述第一过渡部垂直于所述第一齿轮部的轴向并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部的外周面;
所述第二齿轮部为圆柱齿轮结构,所述第二滑动部通过第二过渡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连接,所述第二过渡部垂直于所述第二齿轮部的轴向并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部的外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朝背离所述按压面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动部可相对所述第一滑槽朝背离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滑动;
所述第二区域朝背离所述按压面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动部可相对所述滑槽朝背离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为圆柱结构,所述第一滑动部的轴向与所述第一齿轮部的轴向一致;
第二滑动部为圆柱结构,所述第二滑动部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齿轮部的轴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所述第一扭簧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齿轮部的轴孔,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一扭簧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一齿轮部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滑动部朝所述第二区域滑动,使得所述按压面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一处获得沿第二方向移动的力;
所述第二扭簧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齿轮部的轴孔,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二扭簧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二齿轮部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滑动部朝所述第一区域滑动,使得所述按压面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一处获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力;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反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固定磁性件,所述固定磁性件设于所述壳体;
所述第一区域设有第一移动磁性件,所述第一移动磁性件和所述固定磁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固定磁性件和所述第一移动磁性件之间形成阻止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磁力;
所述第二区域设有第二移动磁性件,所述第二移动磁性件和所述固定磁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固定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磁性件之间形成阻止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磁力。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区域对应所述开关触发件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挤压或接触所述开关触发件,以使所述开关触发件被触发。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和所述壳体。
CN202222446324.0U 2022-09-16 2022-09-16 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17641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6324.0U CN217641078U (zh) 2022-09-16 2022-09-16 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6324.0U CN217641078U (zh) 2022-09-16 2022-09-16 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1078U true CN217641078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37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46324.0U Active CN217641078U (zh) 2022-09-16 2022-09-16 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1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0757B2 (en) Sliding button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088507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ecured battery
US8143545B2 (en) Sliding button mechanism
EP1398940A2 (en) Hinge device for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CN104051175A (zh) 按键结构
TWM282435U (en) Mobile phone structure
CN110049215B (zh) 伸出式功能组件、中框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1616555A (zh)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模组
CN208656877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侧键固定机构及其移动终端
CN109192576B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17641078U (zh) 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0460699B (zh) 全面屏手机
US11617277B2 (en) Hinge mechanism
EP1574938A3 (en) A switch assembly
EP2323353A1 (en) Side key modul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W200823730A (en) Encoding mechanism with tilt wheel
EP2141897A1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keypad lifting mechanism
CN101657076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US8278578B2 (en) Key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117026A (zh) 具有实体按键的显示装置
CN2731778Y (zh) 导引指示装置的座体固定结构
CN218182501U (zh) 接线端子及电器设备
CN100562957C (zh) 开关装置
CN113891600B (zh) 电子设备
CN101652037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