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2946U - 一种离心式循环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心式循环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2946U
CN217632946U CN202121151146.8U CN202121151146U CN217632946U CN 217632946 U CN217632946 U CN 217632946U CN 202121151146 U CN202121151146 U CN 202121151146U CN 217632946 U CN217632946 U CN 217632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over plate
pump body
fixed shaft
power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11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光影
易家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ilingte Pum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ilingte Pum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ilingte Pum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ilingte Pum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511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2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2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2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离心式循环泵,所述装置用于高效稳定输送液体,具体包括泵体和前盖板;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包括定轴和转子轭;所述前盖板与泵体之间设置有导流环;所述导流环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本公开提供的装置利用导流环内设置多个导流片用于缓冲流体,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利用滑动轴承减小转子轭在定轴上转动的摩擦力,并且滑动轴承对定轴有固定作用,提高动力机构的稳定性;利用多个壳体的封装结构提高密封性能,减少密封件的使用,节省装置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离心式循环泵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水泵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离心式循环泵。
背景技术
水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的水泵多为电机驱动或电磁驱动,动力装置与功能装置相互独立,动力装置的防水性能往往不佳,因此大大限制了水泵在某些特殊环境中使用。水泵的动力装置与功能装置独立设置的结构使其进水口与出水口往往不在一条直线上,进水方向与出水方向相互垂直,出水口的设置位置大大增加了水泵的体积,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使水泵在某些特殊环境使用时可能受体型限制。
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一些离心式循环泵,此类水泵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在一条轴线上,增加了水泵的可使用环境,其动力装置防水性能好,甚至可以作为潜水泵使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454559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轴流水泵,并具体公开了该装置包括交直流电机、进水口、出水口、叶轮,所述交直流电机包括设置于电机壳体内的定子、定子内的转子和转子内的转轴,所述叶轮固定连接与所述转轴的一端、邻近进水口处,所述交直流电机设置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在一条直线上;在所述电机壳体内近表面处设置有水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该技术方案公开的一种交直流轴流水泵虽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机与水泵的密封容易出现漏水、漏电的问题,但是其多个隔离护套的设置会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并且其转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晃动,进而增大使用过程中的噪音。另一方面,该技术方案中水泵结构紧凑,水流流动通道均为直线式,水流经涡轮式叶轮作用甩出后冲击力大,而直线式流动通道无法缓冲水流的冲击力,使得整个泵体振动大、不稳定。
如现有技术公开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4153998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筒轴式水泵,该装置是一种机电一体的新型水泵,电动机定子采用了的定子铁芯骨架固定铁芯磁极的设计,实现了绕组外嵌磁极内置、定子内腔和定子绕组在空间上完全独立,具有对定子绕组的防水功能,定子铁芯骨架与水泵端盖组成了泵体和转子的托架,转子采用了直筒轴式设计,水泵以转子直筒轴为机轴,在其中安装了叶片,使他将转子、机轴、叶轮于一身。该技术方案公开的水泵装置虽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机械能耗小的优势,但是运行过程中,水随叶轮旋转并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此时射出的水接触到壁面有较大的冲击力,容易使泵体振动、不稳定。
如现有技术公开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4454559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轴流水泵,并具体公开了该装置包括交直流电机、进水口、出水口、叶轮,所述交直流电机包括设置于电机壳体内的定子、定子内的转子和转子内的转轴,所述叶轮固定连接与所述转轴的一端、邻近进水口处,所述交直流电机设置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在一条直线上;在所述电机壳体内近表面处设置有水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该技术方案公开的一种交直流轴流水泵虽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机与水泵的密封容易出现漏水、漏电的问题,但是其多个隔离护套的设置会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并且其转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晃动,进而增大使用过程中的噪音。
从现有技术公开的内容来看,目前使用的循环水泵存在泵体容易振动、不稳定、防水性能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泵体容易振动、不稳定、防水性能差等问题,提供一种离心式循环泵,该装置用于高效稳定输送液体。
本公开的构思之一是在于通过改变水流的流动路径,进而使水泵的振动减小。
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在前盖板与泵体之间设置导流环用于液体导向流通,导流环可对液体进行缓冲减小泵体振动。
更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导流环内设置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内设置有多个导流片,导流片使得经过导流通道后的水流相对较稳定,起到降噪减震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泵体设置有第一通道用于液体流通,第一通道与导流通道连通,使得水流经过泵体还可对泵体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起到缓冲作用。
更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水泵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设置于同一轴线上,且进水通道、出水通道与第一通道平行,增大对液体流动的缓冲作用,进而使水泵振动减小。
本公开提供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包括泵体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泵体内;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包括定轴和转子轭;
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转子轭和定轴,所述转子轭通过连接件在定轴上实现转动。
所述连接件为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使得定轴与转子轭的间隙相对较小,从而可提高精度,进而使得转子轭转动的稳定性较好,可起到减震消噪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连接定轴的一端用于固定定轴,所述固定槽和定轴处于动力机构的旋转轴线上。
定轴与固定槽处于同一轴线时,转子轭高速运动状态下会产生离心力,定轴在离心力作用下产生偏移和振动,当定轴与固定槽处于同一轴线时,此时固定槽固定定轴最佳,同心轴的设置提高了动力机构的稳定性,减小动力机构工作状态下的振动,进而也减小了工作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式循环泵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内设置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连接定轴远离固定槽的一端,所述固定部件使定轴稳定在泵体内。
滑动轴承连接转子轭和定轴,减小了转子轭与定轴的摩擦阻力,固定槽固定定轴的一端,减小了动力机构的振动。但是动力机构的部件之间仍然存在间隙,且当动力机构高速运转时仍会产生振动,固定部件连接在定轴远离固定槽的一端,可以有效减缓动力机构因转动而产生的偏移,固定部件与固定槽分别固定定轴的一端,大大提高了转子的稳定性能,动力机构工作状态下受固定部件与固定槽的作用振动减小,进而噪音也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套装在第一壳体外,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液体流通。
水流经过了泵体中的第一通道,水流会将泵体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得泵体内转子和定子工作环境温度相对稳定,进而保证工作效率,并可延长设备的连续工作时间,不易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使用稳定性较好;而且经过泵体的水流还可对泵体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起到缓冲,并对噪音起到吸附的作用,进而使得设备工作时振动和噪音均相对较小。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板与泵体之间设置有导流环,所述前盖板还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前盖板与导流环形成的工作腔内,所述工作腔通过导流环与第一通道连通。
导流环与前盖板构成了工作空腔,使得导流环代替了部分的前盖板和泵体,使得整体体积更小,更适合在空间相对较小的地方使用。液体受叶轮作用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受导流环和第一通道的缓冲作用,对泵体的冲击减小,进而使泵体振动减小。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环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内设有多个导流片,多个导流片沿周向均布,且导流片的内侧与内环连接,导流片的外侧与外环连接。
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水流均是经过导流通道导流,在导流通道内多个导流片的作用下,对水流周向旋转的限制较好,使得经过导流通道后的水流相对较稳定,从而减少水流的能量损耗,也可减少水流产生的噪声。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片近叶轮的一端与导流环近叶轮的一端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导流片近泵体的一端与导流环近泵体的一端端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上述设置使得旋转的水流进入到导流环入口的阻力更小,进一步减少能量的损耗,而在导流片的限制作用下,使得水流从导流环出口流出后,水流的直线性较好,水流较稳定性,不易出现紊流的情况,可进一步起到降噪减震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相邻的导流片在泵体上的同一横截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叠,使得导流片对水流作用效果更好,起到较好的束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的进水处直径大于叶轮出水处直径,使得液体在叶轮作用下获得较大的线速度。
当叶轮的进水处直径大于叶轮出水处直径时,液体在被叶轮甩出后会获得较大的线速度,进而使得液体的流速增大,流体速度越大,产生的负压越大,使得叶轮吸水的性能越好。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与转子传动连接,所述叶轮设置在动力机构的旋转轴线上。
叶轮受动力机构的作用转动工作,叶轮的工作转速大会产生离心力,当叶轮、动力机构、固定槽、固定机构处于同一轴线时,可以有效控制叶轮因离心力产生的偏移,保证了叶轮的稳定性,实现高效降震降噪,并且提高装置的安装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式循环泵还包括后盖板,所述泵体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一端连接前盖板,所述第三壳体的另一端连接后盖板;且第三壳体与前盖板之间以及第三壳体与后盖板之间均设有密封件密封;
所述第三壳体套装在第二壳体的外侧。
第三壳体设置后,只需要密封两个位置即可将整个外壳的内腔密封,不但可降低整体的密封难度,降低生产成本,还可减少泄漏的风险,进而提高整体的使用稳定性,使用寿命较长。
更进一步的,所述前盖板设置有进水通道,所述后盖板设置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连接第一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处于同一轴线,且所述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的轴线与动力机构的旋转轴线重合。
上述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的设置方式使得循环水泵为直线式,直线式循环泵的体积小且适合安装的环境多,大大提高了水泵的使用便利性。水流在泵体内流动轨迹与动力机构的同心度高,此时水流流动稳定,且对动力机构的振动有缓冲作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减小泵体振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的管径一致,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管径远大于导流通道与第一通道的管径,所述第一通道入水口的直径小于第一通道出水口的直径。
上述设置使得液体进入水泵的流速与排出水泵的流速一致,减小液体流速对水泵的影响,提高泵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离心式循环泵接通电源后,转子轭受电流及定子作用在定轴上转动,叶轮受转子轭带动开始工作,水流经进水通道后被叶轮甩出,甩出的水流流经导流环,水流受导流环内导流片的缓冲进入第一通道,最后经出水通道输出,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平行或处于同一轴线上,使得进水通道的水流与出水通道的水流为同一方向,构成离心式直线泵。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离心式循环泵,该装置用于高效稳定输送液体,利用导流环内设置多个导流片用于缓冲流体,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利用滑动轴承减小转子轭在定轴上转动的摩擦力,并且滑动轴承对定轴有固定作用,提高动力机构的稳定性;利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设置平行或处于同一轴线,减小循环泵的体积,使得循环泵在多种环境下可以安装使用;利用多个壳体的封装结构提高密封性能,减少密封件的使用,节省装置加工成本;利用叶轮、定轴的同轴度控制提高循环泵的稳定性能,高效降震降噪。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本公开一种离心式循环泵的剖视图;
图2:本公开一种离心式循环泵中导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公开一种离心式循环泵中导流环的剖视图;
其中,1、泵体;2、定子;3、转子轭;4、定轴;5、连接件;6、第一壳体;7、第二壳体;8、第一通道;9、前盖板;10、固定部件;11、导流环;12、叶轮;13、导流通道;14、导流片;15、后盖板;16、第三壳体;17、密封件;18、进水通道;19、出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
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具体的如下:
图1是本公开中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一种离心式循环泵,该装置用于高效稳定输送液体,具体包括泵体1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泵体1内;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子和定子2,所述转子包括转子轭3和定轴4;
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连接转子轭3和定轴2,所述转子轭3通过连接件5在定轴4上实现转动;
所述连接件5为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使得定轴4与转子轭3的间隙相对较小,从而可提高精度,进而使得转子轭3转动的稳定性较好,可起到减震消噪效果。
更进一步的,本公开还可以提供如下的一种实施例:
该实施例的构思在于利用多个壳体的封装结构提高密封性能,减少密封件的使用,提高密封性能。
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包括泵体1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泵体1内;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子和定子2,所述转子包括转子轭3和定轴4;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连接转子轭3和定轴2,所述转子轭3通过连接件5在定轴4上实现转动;所述连接件5为滑动轴承;
所述泵体包括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第一壳体6内,所述第一壳体6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连接定轴2的一端用于固定定轴2,所述固定槽和定轴2处于动力机构的旋转轴线上。
定轴2与固定槽处于同一轴线时,转子轭3高速运动状态下会产生离心力,定轴2在离心力作用下产生偏移和振动,当定轴2与固定槽处于同一轴线时,此时固定槽固定定轴2最佳,同心轴的设置提高了动力机构的稳定性,减小动力机构工作状态下的振动,进而也减小了工作噪音。
所述离心式循环泵包括前盖板9,所述前盖板9内设置有固定部件10,所述固定部件10连接定轴2远离固定槽的一端,所述固定部件10使定轴2稳定在泵体1内。
滑动轴承连接转子轭3和定轴2,减小了转子轭3与定轴2的摩擦阻力,固定槽固定定轴2的一端,减小了动力机构的振动。但是动力机构的部件之间仍然存在间隙,且当动力机构高速运转时仍会产生振动,固定部件10连接在定轴2远离固定槽的一端,可以有效减缓动力机构因转动而产生的偏移,固定部件10与固定槽分别固定定轴2的一端,大大提高了转子的稳定性能,动力机构工作状态下受固定部件10与固定槽的作用振动减小,进而噪音也减小。
所述第二壳体7套装在第一壳体6外,所述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6之间形成第一通道8,所述第一通道8用于液体流通。
水流经过了泵体1中的第一通道8,水流会将泵体1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得泵体1内转子和定子2工作环境温度相对稳定,进而保证工作效率,并可延长设备的连续工作时间,不易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使用稳定性较好;而且经过泵体1的水流还可对泵体1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起到缓冲,并对噪音起到吸附的作用,进而使得设备工作时振动和噪音均相对较小。
更进一步的,本公开还可以提供如下的一种实施例:
该实施例的构思在于改变水流的流动路径,进而使水泵的振动减小。
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包括泵体1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泵体1内;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子和定子2,所述转子包括转子轭3和定轴4;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连接转子轭3和定轴2,所述转子轭3通过连接件5在定轴4上实现转动;所述连接件5为滑动轴承;所述泵体1包括第一壳体6,所述第一壳体6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连接定轴4的一端用于固定定轴4,所述固定槽、动力机构、定轴4处于第一壳体6的中心轴线上;所述泵体包括第二壳体7,所述第二壳体7套装在第一壳体6的外侧,所述第一壳体6与第二壳体7之间形成第一通道8,所述第一通道8用于液体流通;所述离心式循环泵包括前盖板9,所述前盖板9内设置有固定部件10,所述固定部件10连接定轴2远离固定槽的一端,所述固定部件10使定轴2稳定在泵体1内;
所述前盖板9与泵体1之间设置有导流环11,所述前盖板9还设置有叶轮12,所述叶轮12位于前盖板9与导流环11形成的工作腔内,所述工作腔通过导流环11与第一通道8连通。
导流环11与前盖板9构成了工作空腔,使得导流环11代替了部分的前盖板9和泵体1,使得整体体积更小,更适合在空间相对较小的地方使用。液体受叶轮12作用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受导流环11和第一通道8的缓冲作用,对泵体1的冲击减小,进而使泵体1振动减小。
所述导流环11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之间形成导流通道13,所述导流通道13内设有多个导流片14,多个导流片14沿周向均布,且导流片4的内侧与内环连接,导流片14的外侧与外环连接。
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水流均是经过导流通道13导流,在导流通道13内多个导流片14的作用下,对水流周向旋转的限制较好,使得经过导流通道13后的水流相对较稳定,从而减少水流的能量损耗,也可减少水流产生的噪声。
所述导流片14近叶轮12的一端与导流环11近叶轮12的一端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导流片14近泵体1的一端与导流环11近泵体1的一端端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上述设置使得旋转的水流进入到导流环11入口的阻力更小,进一步减少能量的损耗,而在导流片14的限制作用下,使得水流从导流环11出口流出后,水流的直线性较好,水流较稳定性,不易出现紊流的情况,可进一步起到降噪减震的作用。
所述两个相邻的导流片14在泵体1上的同一横截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叠,使得导流片14对水流作用效果更好,起到较好的束流作用。
所述叶轮12的进水处直径大于叶轮12出水处直径,使得液体在叶轮12作用下获得较大的线速度。
当叶轮12的进水处直径大于叶轮12出水处直径时,液体在被叶轮12甩出后会获得较大的线速度,进而使得液体的流速增大,流体速度越大,产生的负压越大,使得叶轮12吸水的性能越好。
更进一步的,本公开还可以提供如下的一种实施例:
该实施例的构思在于利用装置的同轴度控制提高循环泵的稳定性能,高效降震降噪。
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包括泵体1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泵体1内;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子和定子2,所述转子包括转子轭3和定轴4;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连接转子轭3和定轴2,所述转子轭3通过连接件5在定轴4上实现转动;所述连接件5为滑动轴承;所述泵体1包括第一壳体6,所述第一壳体6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连接定轴4的一端用于固定定轴4,所述固定槽、动力机构、定轴4处于第一壳体6的中心轴线上;所述泵体包括第二壳体7,所述第二壳体7套装在第一壳体6的外侧,所述第一壳体6与第二壳体7之间形成第一通道8,所述第一通道8用于液体流通;所述离心式循环泵包括前盖板9,所述前盖板9内设置有固定部件10,所述固定部件10连接定轴2远离固定槽的一端,所述固定部件10使定轴2稳定在泵体1内;所述前盖板9与泵体1之间设置有导流环11,所述前盖板9还设置有叶轮12,所述叶轮12位于前盖板9与导流环11形成的工作腔内,所述工作腔通过导流环11与第一通道8连通;
所述叶轮12与转子传动连接,所述叶轮12设置在动力机构的旋转轴线上。
叶轮12受动力机构的作用转动工作,叶轮12的工作转速大会产生离心力,当叶轮12、动力机构、固定槽、固定机构处于同一轴线时,可以有效控制叶轮12因离心力产生的偏移,保证了叶轮12的稳定性,实现高效降震降噪,并且提高装置的安装精度。
所述离心式循环泵还包括后盖板15,所述泵体1还包括第三壳体16,所述第三壳体16一端连接前盖板9,所述第三壳体16的另一端连接后盖板15;且第三壳体16与前盖板9之间以及第三壳体16与后盖板15之间均设有密封件17密封;
所述第三壳体16套装在第二壳体7的外侧。
第三壳体16设置后,只需要密封两个位置即可将整个外壳的内腔密封,不但可降低整体的密封难度,降低生产成本,还可减少泄漏的风险,进而提高整体的使用稳定性,使用寿命较长。
所述前盖板9设置有进水通道18,所述后盖板15设置有出水通道19,所述出水通道19连接第一通道8,所述进水通道18与出水通道19处于同一轴线,且所述进水通道18与出水通道19的轴线与动力机构的旋转轴线重合。
上述进水通道18与出水通道19的设置方式使得循环水泵为直线式,直线式循环泵的体积小且适合安装的环境多,大大提高了水泵的使用便利性。水流在泵体1内流动轨迹与动力机构的同心度高,此时水流流动稳定,且对动力机构的振动有缓冲作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减小泵体振动。
所述进水通道18与出水通道19的管径一致,所述进水通道18和出水通道19的管径远大于导流通道13与第一通道8的管径,所述第一通道8入水口的直径小于第一通道8出水口的直径。
上述设置使得液体进入水泵的流速与排出水泵的流速一致,减小液体流速对水泵的影响,提高泵体的稳定性。
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离心式循环泵接通电源后,转子轭3受电流及定子2作用在定轴4上转动,叶轮12受转子轭3带动开始工作,水流经进水通道18后被叶轮12甩出,甩出的水流流经导流环11,水流受导流环11内导流片14的缓冲进入第一通道8,最后经出水通道19输出,进水通道18与出水通道19平行或处于同一轴线上,使得进水通道18的水流与出水通道19的水流为同一方向,构成离心式直线泵。
以上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公开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公开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循环泵包括泵体和前盖板;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包括定轴和转子轭;
所述前盖板与泵体之间设置有导流环;
所述导流环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所述导流通道内设有多个导流片,多个导流片沿周向均布;
且所述导流片的内侧与内环连接,所述导流片的外侧与外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转子轭和定轴,所述转子轭通过连接件在定轴上实现转动;
所述连接件为滑动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第一壳体内;
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连接定轴的一端用于固定定轴,所述固定槽和定轴处于动力机构的旋转轴线上;
所述前盖板内设置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连接定轴远离固定槽的一端,所述固定部件使定轴稳定在泵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套装在第一壳体外,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液体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还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前盖板与导流环形成的工作腔内,所述工作腔通过导流环与第一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近叶轮的一端与导流环近叶轮的一端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导流片近泵体的一端与导流环近泵体的一端端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导流片在泵体上的同一横截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进水处直径大于叶轮出水处直径;
所述叶轮与转子传动连接,所述叶轮设置在动力机构的旋转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循环泵包括后盖板,所述泵体还包括第三壳体;
所述第三壳体一端连接前盖板,所述第三壳体的另一端连接后盖板;且第三壳体与前盖板之间以及第三壳体与后盖板之间均设有密封件密封;
所述第三壳体套装在第二壳体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离心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设置有进水通道,所述后盖板设置有出水通道;
所述出水通道连接第一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处于同一轴线;
且所述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的轴线与动力机构的旋转轴线重合;
所述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的管径一致,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管径远大于导流通道与第一通道的管径,所述第一通道入水口的直径小于第一通道出水口的直径。
CN202121151146.8U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离心式循环泵 Active CN217632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1146.8U CN217632946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离心式循环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1146.8U CN217632946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离心式循环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2946U true CN217632946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1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1146.8U Active CN217632946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离心式循环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2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46642U (zh) 一种带有双冷却通道的电机
AU2020348637A1 (en) High-efficiency and low-noise automobile electronic water pump
CN110486217A (zh) 一种对旋式双向轴流水泵水轮机
CN113357159B (zh) 基于直流永磁电机的自吸式复合屏蔽泵
CN213574637U (zh) 一种永磁电机驱动的轴流水泵
CN217632946U (zh) 一种离心式循环泵
CN206054312U (zh) 高效节能离心泵
CN112678138A (zh) 一种串列式电机泵喷推进器
WO2012117365A1 (en) Fluid machine
JP3576068B2 (ja) 高速ゲートポンプ
CN208534775U (zh) 外转子双吸泵
CN217270843U (zh) 一种直筒式循环水泵
CN208474137U (zh) 叶轮内置轴承式一体高速永磁单级离心泵
CN208474135U (zh) 叶轮内置轴承式一体高速永磁离心泵
CN112360677A (zh) 一种液压离心力驱动装置
CN217270844U (zh) 一种循环水泵
CN217539033U (zh) 无轴电驱动轴流泵
CN219513865U (zh) 一种自驱动循环散热电机
CN110875671A (zh) 一种带有双冷却通道的电机
JP2000227086A (ja) 自吸式ポンプ
CN111350668A (zh) 无轴驱动静音增压泵及实现方法
CN114893445B (zh) 一种高速离心泵中静置导叶机构
JP4158269B2 (ja) 外部駆動形ラインポンプ
CN218030664U (zh) 一种永磁同步轴流式电磁泵
CN113339274B (zh) 低振动屏蔽式循环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