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9803U - 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及勘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及勘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29803U
CN217629803U CN202221770515.6U CN202221770515U CN217629803U CN 217629803 U CN217629803 U CN 217629803U CN 202221770515 U CN202221770515 U CN 202221770515U CN 217629803 U CN217629803 U CN 217629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inlet hole
water inlet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705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宙子
高伟
梁秋花
覃志毅
熊清林
王硕
付素蓉
李仲轩
徐鹏贵
苏永强
彭华
唐冬
范菁
伍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705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29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29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29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及勘测装置,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包括采集管、第一隔离圈和第一抽吸管。采集管具有第一进水孔,第一进水孔可供外部的地下水流至采集管内部。第一隔离圈套接采集管的外壁,第一隔离圈能够充气膨胀而隔离出目标采水区域。第一抽吸管连通采集管,第一抽吸管用于连接抽水装置,以抽吸采集管内部的地下水。上述止水结构能够将采集管下放至打孔完毕的地下层,对第一隔离圈充气,将第一隔离圈以上的水隔离。第一隔离圈以下的水经过第一进水孔流入至第一管体内部,操作人员可以使用抽水装置对第一抽吸管抽吸,先将第一管体内的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抽出,采样方便。

Description

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及勘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及勘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文地质勘探是指对目标地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目的在于掌握地下水的分层及水文地质特征,包括水位、水温、水质、化学成分组成、包含矿物等,掌握上述特征,为地下工程建设如建筑基坑、隧道工程、桩基础、地下室抗浮等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当前地下水的分层止水方式,通常有粘土球止水,水泥浆液止水、桐油石灰止水、牛皮止水、麻袋止水、海带止水等,原理是在钻孔内的套管外侧,投入或包裹上述遇水膨胀材料,通过材料的膨胀封堵空隙,达到止水目的。粘土球止水、水泥止水、桐油石灰止水等方式,止水材料从套管外地面投放,投放深度位置随意性大,很难精准控制下沉位置,止水效果和成功率较低。牛皮止水、麻袋止水、海带止水等方式,一旦材料遇水膨胀后无法复原缩小,造成套管等管材无法拔出,该类方法一般用于长期止水的封堵材料,且海带等经长期浸泡腐烂易释放杂质,粘土球、水泥、桐油石灰等均易释放其它矿物质,对水质有有较大污染影响,无法采取到未受污染的水样,导致水质评价的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止水装置无法定向封堵指定深度的地层,采取目标深度的水样,导致观测水位、采取水样进行水质评价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及勘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包括:
采集管,具有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可供外部的地下水流至所述采集管内部;
第一隔离圈,套接于所述采集管的外壁,所述第一隔离圈能够充气膨胀,以隔离出目标采水区域;
第一抽吸管,连通所述采集管,所述第一抽吸管用于连接抽水装置,以抽吸所述采集管内部的地下水。
上述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能够下放至打孔完毕的地下层,止水结构包括的第一气管能够接入充气设备,对第一隔离圈充气,以使第一隔离圈膨胀,将第一隔离圈以上的水隔离。第一隔离圈以下的水经过第一进水孔流入至第一管体内部,第一管体伸出于地面以上,操作人员可以使用抽水装置对第一抽吸管抽吸,先将第一管体内的混合水抽出,待抽至一段时间后,第一隔离圈以下的地下水即可被抽出,以供操作人员采取水样进行水质检测。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管体下放地底的深度和隔离圈的深度位置,自定义测量指定层位地下水的水位,采集对应深度层位的水样。以实现一次性抽取一个目标区域的地下水,进行水位观测和采集相应层位地下水样的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离圈和第二抽吸管,所述第一隔板设于所述采集管内部,以将所述采集管内部隔离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采集管具有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进水孔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外部,所述第一进水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外部,且所述第二进水孔位于所述第一隔离圈和所述第二隔离圈之间,所述第一进水孔位于所述第一隔离圈背向所述第二隔离圈的一侧,所述第二抽吸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抽吸管穿设所述第一隔板并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以实现一次性抽取两个目标区域的地下水,进行水位观测和采集相应层位地下水样的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第二隔板、第三隔离圈和第三抽吸管,所述第二隔板设于所述第二腔室,以将所述第二腔室隔离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之间,所述采集管具有第三进水孔,所述第三进水孔连通所述第四腔室和外部,所述第二进水孔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外部,所述第三进水孔位于所述第二隔离圈和所述第三隔离圈之间,所述第一抽吸管顺次穿设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并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抽吸管穿设所述第二隔板并连通于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三抽吸管连通于所述第四腔室。以实现一次性抽取三个目标区域的地下水,进行水位观测和采集相应层位地下水样的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管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覆盖所述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二进水孔和所述第三进水孔中的至少一者,以限制外部杂质进入所述采集管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所述第一管体开设有所述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二管体开设有所述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所述第一隔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二进水孔和所述第三进水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具有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抽吸管螺纹穿设于所述螺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延伸管体,所述延伸管体的远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采集管的近端,所述延伸管体的近端能够可拆卸连接另一所述延伸管体的远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第四隔离圈,所述第四隔离圈套接于所述采集管,且所述第四隔离圈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孔背向所述第一隔离圈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勘测装置,包括拍摄设备、抽水泵以及上述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所述抽水泵用于将所述采集管内的地下水和泥浆抽出,并用清水冲洗,使得管内的水变得清澈透明,所述拍摄设备能够伸入所述采集管内部,采集管内部没有浑浊水质或泥浆会对拍摄设备的探测造成影响,明显提高水下可视性,拍摄设备便于清晰探测所述采集管远端的岩土层,以供勘察操作人员探测、了解地下岩土裂隙、风化情况等性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的一实施例在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延伸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和拍摄设备配套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1、采集管;111、第一管体;1111、第一进水孔;112、第二管体;1121、第二螺柱;1122、第二进水孔;113、第一连接件;1131、第一隔板;1132、螺孔;114、第一抽吸管;115、第二抽吸管;116、第三管体;117、第二连接件;118、第三抽吸管;12、隔离件;121、第一隔离圈;122、第一气管;123、第二隔离圈;124、第二气管;125、第三隔离圈;126、第四隔离圈;127、第三气管;13、抽吸件;14、延伸管体;141、延伸内螺纹;142、延伸螺柱;15、密封盖;16、充气管;
2、抽水泵;
3、充气设备;
4、地下水;
5、拍摄设备;51、摄像头;52、数据线;53、驱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定义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有结构靠近地面的一端为近端,远离地面且靠近地下深层的一端为远端。需要说明的是,该定义仅仅是为了便于叙述和理解,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勘测装置,该勘测装置可以对目标深度的地下水4隔绝而进行水位观测及采集水样,以对水质进行分析,操作人员分层取水方便,有利于简化工作。
在取样之前,先使用钻机对地面钻井,井的深度至少超过目标深度,并了解地层及含水层结构。将勘测装置下放至井内,边下放边测量勘测装置下放的深度,直至勘测装置到达目标深度,再使用勘测装置加气压封堵隔水地层,对地下水分层隔绝,对目标深度的地下水4进行取水或观测工作。
勘测装置包括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拍摄设备、抽水泵2和充气设备3,其中,抽水泵2连接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抽水泵2和充气设备3皆放置在地面上工作。当钻井工作结束后,先将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下放至井内至目标深度,再将抽水泵2打开,对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抽吸,以将目标深度的地下水4抽吸上来取样。
参考图1,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包括采集管11、隔离件12和抽吸件13,隔离件12套接于采集管11的外壁,抽吸件13的一端伸入采集管11内部,抽吸件13的另一端连接抽水泵2。
采集管11的直径小于井口的直径,采集管11的一端用于伸入至井内,采集管11的另一端可以伸出地面。采集管1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孔15,井内的地下水能够从采集管11外部经过进水孔15进入采集管11内部。在抽水泵2的带动下,抽吸件13能够将采集管11内部的地下水抽吸至地面,以供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进水孔15的上下两侧皆设置有隔离件12,两侧的隔离件12将井内的地下水隔离成三个区域,图1所示实施例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能够采集上下两侧隔离件12之间的地下水。用户可以上下移动采集管11的高度或者调节上下两侧隔离件12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采集地下水的区域。
进水孔15的任意一侧皆具有多个隔离件12,多个隔离件12相对于一个隔离件12,具有更好的隔水效果,能够更有效地防止不同区域的地下水混合。当然,参考图2,在其它实施例中,进水孔15在任意一侧的隔离件1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图1所示实施例的多个隔离件12使用一根充气管16串联,充气管16连接地面上的充气设备3,充气设备3能够一次性为多个隔离件12充气,多个隔离件12同时膨胀,对地下水隔离。
采集管11的远端为封闭状,以防止其它区域的地下水由采集管11的远端进入采集管11内部,与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混合影响水质的检测。
参考图2,采集管11的远端可以螺纹连接一个密封盖15,当使用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采水时,可以将密封盖15连接采集管11的远端,封闭采集管11。当需要将拍摄设备伸入采集管11探测采集管11远端的岩土层时(参看图8),可以将密封盖15拆卸,使用方便。
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的实施例有许多种,有的实施例可以一次性抽取一个目标区域的地下水4,有的实施例可以一次性抽取多个目标区域的地下水4。
参考图2和图3,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一次性能够抽取一个目标区域的地下水4。该实施例的采集管包括的管体数量为一个,即第一管体111。
图2所示实施例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还包括第一隔离圈121、第四隔离圈126和第一抽吸管114,第一隔离圈121、第四隔离圈126皆套接于第一管体111的外壁,第一抽吸管114的远端伸入第一管体111内部。
第一管体11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第一管体11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进水孔1111,第一进水孔1111可供地下水4进入至第一管体111内部。第一抽吸管114的近端连通抽水泵2,以通过第一抽吸管114将第一管体111内的地下水4抽吸上来采样。
第一管体111设置有滤网(图中未示出),滤网覆盖第一进水孔1111,以限制地下水4中的杂质经过第一进水孔1111进入第一管体111内部。第一管体111内部的地下水4杂质少,水质检测更准确。
第一管体111的材质可以是常用的PVC硬质塑胶管,也可以是防腐蚀的金属材料,在此不作限定。
第一隔离圈121和第四隔离圈126设于第一管体111的上下两侧,第一隔离圈121和第四隔离圈126通过第一气管122串联,第一气管122的近端连接充气设备3,充气设备3能够通过第一气管122同时对第一隔离圈121和第四隔离圈126充气,使第一隔离圈121和第四隔离圈126膨胀,直至第一隔离圈121和第四隔离圈126与井壁全方位贴合,将井内的地下水隔离。充气设备3可以是充气泵或高压气瓶,高压气瓶无需额外连接外部驱动源,可以直接连接第一气管122,为第一隔离圈121充气。
在采水完毕后,第一隔离圈121和第四隔离圈126可以通过第一气管122放气缩紧,以便于快速从井内取出第一管体111。
第一隔离圈121和第四隔离圈126皆可以通过热压合的方式与第一管体111融为一体,以保证第一隔离圈121、第四隔离圈126与第一管体11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渗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隔离圈121、第四隔离圈126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连接在第一管体111上,在此不作限定。
第一隔离圈121和第四隔离圈126将地下水4隔离之后,第一隔离圈121和第四隔离圈126之间的地下水能够经过第一进水孔1111流入第一管体111内部,再经过第一抽吸管114抽吸至地面。
参考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可以仅设置第一隔离圈121,第一隔离圈121套接于第一管体111的外壁,且第一隔离圈121位于第一进水孔1111和第一管体111的近端之间。本实施例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比,采集地下水的区域更大,一般适用于井内最底层的地下水的采集。
需要说明的是,刚开始钻井完毕时,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地下水4会混合在一起。此时将第一管体111下方至井下,直至第一隔离圈121位于的目标区域,再对第一隔离圈121充气,将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隔离。目标区域的混合水由第一管体111的第一进水孔1111进入至第一管体111内部。将第一管体111的近端连接抽水泵2,对第一管体111内部的地下水4抽出,刚开始抽出来的水是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混合地下水4,待混合地下水4抽吸完毕后,目标区域对应土层的地下水4会逐渐渗透至目标区域,抽水泵2后面抽出的水即为目标区域对应土层的地下水4。
为了准确锁定抽水泵抽出的水为目标区域对应土层的地下水4,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计量:
定义井的深度为H,半径为R。第一隔离圈121在井内下方的深度为h,则第一隔离圈121以下的目标区域地下混合水的容量V=2πR(H-h)。
抽水泵2抽出的水可以使用具有容积刻度的容器盛装,当容器盛装的水的容量超过V时,抽水泵2再抽出的水即为目标区域对应土层的地下水4。
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还包括延伸管体14,延伸管体14用于延长第一管体111的长度,以使第一管体111能够下放至井内更深的位置。
延伸管体14能够与第一管体111螺纹连接,以使延伸管体14与第一管体111连接的密封性好、连接稳定且拆装快速方便。当然,延伸管体14与第一管体111还可以使用其它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此不作过多限定。
第一管体111的近端设置有第一螺柱1113,第一螺柱1113用于与延伸管体14螺纹连接,以延长第一管体111的长度。
参考图4,延伸管体14的一端部具有延伸内螺纹141,相对的另一端部具有延伸螺柱142。延伸内螺纹141用于与第一管体111的第一螺柱1113螺纹连接,延伸螺柱用于与另一延伸管体14的延伸内螺纹配合螺纹连接,以无限延伸第一管体111的长度。操作人员可以在下放第一管体111的过程中,将多节延伸管体14逐个拼接,直至第一隔离圈121下放至目标区域对应土层深度。
参考图5,图5所示实施例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一次性能够抽取两个目标区域的地下水4。该实施例的采集管包括的管体数量为两个,为第一管体111和第二管体112。本实施例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包括第一连接件113、第一抽吸管114和第二抽吸管115,第一连接件11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管体111和第二管体112,第一抽吸管114穿设第一连接件113并伸入第一管体111内部,第二抽吸管115伸入至第二管体112内部。
第二管体11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且第二管体112的近端和远端皆具有第二螺柱1121,第二管体112远端的第二螺柱1121与第一连接件113螺纹连接,第二管体112近端的第二螺柱112能够与延伸管体14或者另一个第一连接件113螺纹连接。
参考图6,第一连接件113的近端和远端皆具有螺纹口1133,其远端的螺纹口1133与第一管体111螺纹连接,其近端的螺纹口1133与第二管体112螺纹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3与第一管体111、第二管体112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其它方式,例如扣接或卡接等,在此不作限定。
第二管体11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进水孔1122,第二进水孔1122可供井内的地下水4进入至第二管体112内部。
第二管体112设置有滤网(图中未示出),滤网覆盖第二进水孔1122,以限制地下水4中的杂质经过第二进水孔1122进入第二管体112内部。第二管体112内部的地下水4杂质少,水质检测更准确。
第一连接件113内还具有第一隔板1131,第一隔板1131开设有螺孔1132,螺孔1132与第一抽吸管114螺纹连接,以使第一抽吸管114螺纹穿设第一隔板1131,第一抽吸管114的远端伸入至第一管体111内部。第一抽吸管114的近端伸出至地面上,用于连接抽水泵2,以将第一管体111内部的水抽出来采样。
第二抽吸管115的远端伸入至第二管体112内部,第二抽吸管115的近端可以伸出地面连接于抽水泵2,以通过第二抽吸管115对第二管体112内部的地下水4取样。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131与第一抽吸管114还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图5所示实施例包括四个隔离圈,即两个第一隔离圈121和两个第二隔离圈123。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的数量还可以为其它数量,例如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在此不作限定。
第一隔离圈121设于第一管体111的外壁,第二隔离圈123设于第二管体112的外壁。第二隔离圈123可以通过热压合的方式与第二管体112融为一体,以保证第二隔离圈123与第二管体112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渗水。
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可以全部通过第二气管124串联连通,将第二气管124的近端连接充气设备3,充气设备3通过第二气管124同时对两个第一隔离圈121和两个第二隔离圈123充气。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在充气的过程中逐渐膨胀,直至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与井壁全方位贴合,从而将目标区域与非目标区域的地下水4隔离。
第一管体111开设的第一进水孔1111设于第一隔离圈121背向第二隔离圈123的一侧,第二进水孔1122设于第一隔离圈121与第二隔离圈123之间。第一个目标区域位于第一隔离圈121面向第一管体111远端的区域,第二个目标区域位于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之间。可以调节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的位置,以调节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位置,进而调节采水的区域。
该实施例在采水时,先将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的相对位置调整好。由于延伸管体14的两端可以和第一管体111或第二管体112螺纹连接,所以可以在第一管体111和第二管体112之间增加或减少延伸管体14的拼接数量,以调节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各个采水区域的范围。
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在入井之前,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都是处于放气状态,便于快速下放至井内。待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均到达目标位置后,再使用充气设备3对第二气管124充气,使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膨胀,抵紧井壁,将待采水的两个目标区域隔离出来。最后,依次使用抽水泵2对第一抽吸管114和第二抽吸管115抽水,抽水计量方式在上述已叙述,直至两个目标区域的地下水4均被抽吸采集。采水完毕后,再通过第二气管124对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放气,取出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即可。
参考图7,图7所示实施例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一次性能够抽取三个目标区域的地下水4。本实施例的采集管包括的管体数量为三个,即第一管体111、第二管体112和第三管体116。抽吸管的数量为三个,即第一抽吸管114、第二抽吸管115和第三抽吸管118。隔离圈的数量及气管的数量皆为六个,即两个第一隔离圈121、两个第二隔离圈123和两个第三隔离圈125,以及第三气管127。连接件数量为两个,即第一连接件113和第二连接件17。
可以理解为,图7所示实施例是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管体116、第二连接件117、第三隔离圈125和第三抽吸管118。
其中,第二连接件17的结构与第一连接件113的结构一致,第二连接件17的远端螺纹连接第二管体112的近端,第二连接件17的近端螺纹连接第三管体116。可以理解,第二连接件17与第二管体112、第三管体116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其它方式,例如扣接或卡接等,在此不作限定。
第二连接件17具有第二隔板171,第二隔板171开设有两个螺孔,第一抽吸管114的远端螺纹穿设其中一个螺孔并伸入至第一管体111内部,用于抽吸第一管体111内部的地下水4。第二抽吸管115的远端螺纹穿设另一个螺孔并伸入至第二管体112内部,用于抽吸第二管体112内部的地下水4。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隔板171上的两个螺孔可以使用其中的一个,另一个螺孔如果不使用,可以使用密封塞螺纹连接,以密封螺孔,避免第二管体112内部的地下水4和第三管体16内部的地下水4相互流通而影响检测。
第二隔板171用于将第二管体112内部和第三管体116内部隔离,以避免第二管体112内部的地下水4和第三管体116内部的地下水4混合。
第三管体116开设有第三进水孔1161,第三进水孔1161可供地下水4流入至第三管体116内部。第三抽吸管118的远端伸入至第三管体116内部,第三抽吸管118的近端伸出地面并连接抽水泵2,以对第三管体116内部的地下水4取样。
第三进水孔1161位于第二隔离圈123和第三隔离圈125之间,用于供第二隔离圈123和第三隔离圈125之间的地下水4进入第三管体116内部,以被第三抽吸管118抽吸取样。
第三管体116设置有滤网,滤网覆盖第三进水孔1161,以限制地下水4中的杂质经过第三进水孔1161进入第三管体116内部。第三管体116内部的地下水4杂质少,水质检测更准确。
经过本实施例上述的叙述可知,本实施例采水的三个区域分别为第一隔离圈121背向第二隔离圈123的区域,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之间的区域,第二隔离圈123和第三隔离圈125之间的区域。
该实施例在采样时,先将第一隔离圈121、第二隔离圈123和第三隔离圈125的相对位置调整好。由于延伸管体14的两端可以和任一管体螺纹连接,所以可以在相邻的两个管体之间增加或减少延伸管体14的拼接数量,以调节相邻的两个隔离圈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各个采水区域的范围。
三个隔离圈在入井之前,都是处于放气状态,便于下放至井内。待三个隔离圈均到达目标位置后,再使用充气设备3分别对三个隔离圈连接的气管充气,使第一隔离圈121、第二隔离圈123和第三隔离圈125全部膨胀,抵紧井壁,将待采水的三个目标区域隔离出来。最后,依次使用抽水泵2对第一抽吸管114、第二抽吸管115和第三抽吸管118抽水,抽水计量方式在上述已叙述,直至三个目标区域的地下水4均被抽吸采集。
以上仅以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一次性采集一个目标区域、两个目标区域和三个目标区域的地下水4为实施例作了进一步叙述,其并非穷举。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还能够一次性采集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目标区域的地下水4,只需要持续增加隔离圈、管体、连接件和抽吸管的数量即可,在此不一一列举。
参考图8,勘测装置除了用于上述的隔水作用一下,还能够为拍摄设备提供良好的探测环境。
拍摄设备5包括摄像头51、数据线52和驱动管53,驱动管53的一端连接摄像头51,另一端伸出地面。数据线52位于驱动管53内部,且数据线52的一端连接摄像头51,另一端连接主机(图中未示出)。摄像头51在井里拍摄的画面能够通过数据线52传输至主机上供操作人员参考。
先将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1伸入井内,对第一隔离圈121充气,将地下水隔离。然后使用抽水泵2将第一管体111内部的浑浊水质及泥浆抽吸上来,直至第一管体111内部的水为地下水,再向第一管体111内部灌入自来水,使第一管体111内的水变为清澈。操作人员手持驱动管53,将摄像头51伸入第一管体111内部,摄像头51在移动的过程,操作人员可以边移动边观察摄像头51拍摄的画面,直至摄像头51靠近目标位置,然后操作主机控制摄像头51对目标位置进行拍摄或摄像,便于清晰探测采集管远端的岩土层,以供勘察操作人员探测、了解地下岩土裂隙、风化情况等性状。
在一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图5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管体111、第二管体112和第一连接件113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即替换为一个内部具有第一隔板1131的水管,第一隔板1131将水管内部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进水孔1111连通第一腔室和外部,第二进水孔1122连通第二腔室和外部,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皆设于该水管外壁,第一抽吸管114穿设第一隔板1131伸入至第一腔室,第二抽吸管115伸入至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可以采集第一隔离圈121面向水管远端区域的地下水4,第二腔室可以采集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之间的地下水4。随着抽水泵通过两个抽吸管的抽吸,能够将对应两个目标采水区域的地下水4抽出采样,能够实现与图5所示实施例一样的效果。
同理,图7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管体111、第二管体112、第三管体116、第一连接件113和第二连接件17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即替换为一个内部具有第一隔板1131和第二隔板17的水管,两个隔板将该水管内部隔成第一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一进水孔1111连通第一腔室和外部,第二进水孔1122连通第三腔室和外部,第三进水孔1161连通第四腔室和外部。第一隔离圈121、第二隔离圈123和第三隔离圈125皆设于该水管的外壁。第一抽吸管114依次穿设第二隔板171和第一隔板1131伸入至第一腔室,第二抽吸管115穿设第二隔板171伸入至第三腔室,第三抽吸管伸入至第四腔室。第一腔室可以采集第一隔离圈121面向水管远端区域的地下水4,第三腔室可以采集第一隔离圈121和第二隔离圈123之间的地下水4,第四腔室可以采集第二隔离圈123和第三隔离圈125之间的地下水4。随着抽水泵通过三个抽吸管的抽吸,能够将对应三个目标采水区域的地下水4抽出采样,能够实现与图7所示实施例一样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替换及改进,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管,具有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可供外部的地下水流至所述采集管内部;
第一隔离圈,套接于所述采集管的外壁,所述第一隔离圈能够充气膨胀,以隔离出目标采水区域;
第一抽吸管,连通所述采集管,所述第一抽吸管用于连接抽水装置,以抽吸所述采集管内部的地下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离圈和第二抽吸管,所述第一隔板设于所述采集管内部,以将所述采集管内部隔离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采集管具有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进水孔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外部,所述第一进水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外部,且所述第二进水孔位于所述第一隔离圈和所述第二隔离圈之间,所述第一进水孔位于所述第一隔离圈背向所述第二隔离圈的一侧,所述第二抽吸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抽吸管由所述第二腔室穿设所述第一隔板并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第二隔板、第三隔离圈和第三抽吸管,所述第二隔板设于所述第二腔室,以将所述第二腔室隔离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之间,所述采集管具有第三进水孔,所述第三进水孔连通所述第四腔室和外部,所述第二进水孔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外部,所述第三进水孔位于所述第二隔离圈和所述第三隔离圈之间,所述第一抽吸管顺次穿设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并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抽吸管穿设所述第二隔板并连通于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三抽吸管连通于所述第四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覆盖所述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二进水孔和所述第三进水孔中的至少一者,以限制外部杂质进入所述采集管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所述第一管体开设有所述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管体内部为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管体开设有所述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管体内部为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连接件内设有所述第一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二进水孔和所述第三进水孔,所述第一管体内部为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管体内部为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三管体内部为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内设有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抽吸管螺纹穿设于所述螺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延伸管体,所述延伸管体的远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采集管的近端,所述延伸管体的近端能够可拆卸连接另一所述延伸管体的远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第四隔离圈,所述第四隔离圈套接于所述采集管,且所述第四隔离圈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孔背向所述第一隔离圈的一侧。
10.一种勘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拍摄设备、抽水泵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所述抽水泵用于将所述采集管内的地下水抽出,所述拍摄设备能够伸入所述采集管内部,探测所述采集管远端的土岩层。
CN202221770515.6U 2022-07-08 2022-07-08 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及勘测装置 Active CN217629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70515.6U CN217629803U (zh) 2022-07-08 2022-07-08 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及勘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70515.6U CN217629803U (zh) 2022-07-08 2022-07-08 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及勘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29803U true CN217629803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32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70515.6U Active CN217629803U (zh) 2022-07-08 2022-07-08 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及勘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298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22692A (zh) * 2023-05-10 2023-06-06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多层地下水水位测量及水样采取的控制系统、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22692A (zh) * 2023-05-10 2023-06-06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多层地下水水位测量及水样采取的控制系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9847A (zh) 一种双封隔器分层抽水装置及方法
CN107290188A (zh) 一种土壤气分层采集装置及监测方法
CN217629803U (zh) 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及勘测装置
CN108088976B (zh) 地下水监测系统
BRPI0717044B1 (pt) Ferramenta de formaçõa, e, método para testar uma formação
CN206990285U (zh) 一种土壤气分层采集装置
CN105804738B (zh) 一种泥页岩井壁稳定及完整性可视化评价装置
CN115305894A (zh) 地下水分层止水结构、勘测装置及止水方法
CN106836254A (zh) 一种无砂降水井及其施工方法
CN107420100B (zh) 一种分层抽水装置及分层抽水系统
CN111426512A (zh) 定深土壤气和地下水采样集成装置
US20080093123A1 (en) Procedure for Installing Horizontal Drains for Uptake of Sea Water
Keller Improved Spatial Resolution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Holes for Measurement of Bioremediation Parameters and Histories
CN104878771A (zh) 真空管井降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10108517A (zh) 一种基于浅层地下水的原位采集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ilson Methods for sampling fluids in the vadose zone
JP2916521B2 (ja) 多層地下帯水層の採水調査法及びその採水調査装置
CN216082180U (zh) 一种厚砂质含水层中的定深采样监测井
CN110793819A (zh) 适用于地下水埋深较浅区域的主动式土壤气取样装置
CN110107351A (zh) 一种矿井水转移存储的方法
CN207161076U (zh) 一种分层抽水装置及分层抽水系统
CN101345000B (zh) 潜水井流演示仪
CN114136558A (zh) 一种临地铁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的声纳渗流检测方法
CN206174905U (zh) 泥浆过滤收纳池
CN212614690U (zh) 一种水文地质钻孔采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