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1753U - 一种医疗附件包及急救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附件包及急救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11753U
CN217611753U CN202220872281.XU CN202220872281U CN217611753U CN 217611753 U CN217611753 U CN 217611753U CN 202220872281 U CN202220872281 U CN 202220872281U CN 217611753 U CN217611753 U CN 217611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cavity
bag body
shell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722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海川
王临湘
安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nkpo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nkpo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nkpo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nkpo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722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11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11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11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附件包及急救包,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附件中的物品不方便取放的问题。本医疗附件包及急救包的包体设置在主体的外壳上,所述包体为具有端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端口边缘与所述外壳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腔体的端口朝向所述外壳,所述腔体相对所述外壳的滑动使得所述腔体的端口相对所述外壳打开或关闭。通过滑动打开包体不但打开快速,而且使得整个包体的腔体都漏出到外面,有利于快速的取放物品,闭合时腔体端口扣合在其他设备的壳体上,可实现较好的密封,从而有利于包体内物品的长期存放。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附件包及急救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医疗附件包及急救包。
背景技术
附件包是在急救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一系列工具的集合包,包括了剪刀、手套、CPR呼吸膜、刮毛刀等产品,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快速打开和使用,不能影响患者的抢救时间。
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0924724.9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PAD设备的长效智能化附件包,将储物包(实质即为附件包)设于保护套底部,储物包包含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端口,端口处设有拉链,该附件包固定在保护套上,与保护套为一体结构,所以不利于物品的取放,且拉链的封闭性较差,不利于包内物品的长久保存。
因此,一种方便取放物品的医疗附件包成为了业界的急需。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医疗附件包,本医疗附件包利于物品的快速取放;同时还提供一种具有该附件包的急救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疗附件包,包括包体,包体设置在主体的外壳上,所述包体为具有端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端口边缘与所述外壳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腔体的端口朝向所述外壳,所述腔体相对所述外壳的滑动使得所述腔体的端口相对所述外壳打开或关闭。通过滑动打开包体不但打开快速,而且使得整个包体的腔体都漏出到外面,有利于快速的取放物品,闭合时腔体端口扣合在其他设备的壳体上,可实现较好的密封,从而有利于包体内物品的长期存放。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包体上设置有拉手。以方便抽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两个相对的导槽及所述腔体端口边缘向外延出形成的导边,所述导边滑动的配合在所述导槽内,所述导槽与所述导边通过卡头卡槽定位结构在滑动方向固定,所述包体闭合时,卡头卡入卡槽内,使得所述包体相对外壳固定。卡头卡槽的固定结构使得包体不会自由移动,当需要打开包体时,使用较小的力即可使得卡头从卡槽脱离,从而不影响包体的快速打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为一端宽另一端窄的楔形腔体。较小的物品放在较小的腔体处,较大的物品放在较大腔体处,充分的利于空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包体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附件包中物品的托板,所述托板一边与所述腔体通过轴铰链转动连接,与所述轴铰链相对的托板的另一边设置有滑槽,滑槽方向与包体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滑槽内滑动的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连杆长度大于所述外壳到所述托板的垂直距离,与滑块连接的所述连杆端部朝向包体打开的方向倾斜设置。打开包体时,在连杆的限制下,使得滑槽所在的托板边侧被向端口处拉起,从而使得里面的物品向外移动,方便对物品的取放。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包体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附件包中物品的托板,所述托板相对的两边均设置滑槽,滑槽方向与包体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滑槽内滑动的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连杆长度大于所述外壳到所述托板的垂直距离,与滑块连接的所述连杆端部朝向包体打开的方向倾斜设置。两边均设置滑槽,使得托板整体被向端口处拉起,从而使得里面的物品向外移动,方便对物品的取放。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为一端宽另一端窄的楔形腔体,所述包体的腔体底部设置有托板,用于承载附件包中的物品,所述托板与所述腔体较窄的部分通过轴铰链转动连接,与所述轴铰链相对的托板的另一边设置有滑槽,滑槽方向与包体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滑槽内滑动的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连杆长度大于所述外壳到所述托板的垂直距离,与滑块连接的所述连杆端部朝向包体打开的方向倾斜设置。位于较宽处的托板向端口移动,从而使得较宽处的物品向外移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滑槽上至少配合两个滑块,滑块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连杆彼此平行。多个滑块连杆机构便于对托板的稳定支撑。
一种急救包,具有所述的医疗附件包,所述主体为一些急救包。方便急救时使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包体设置在急救包背面。不影响急救包的正常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医疗附件包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打开包体不但打开快速,而且使得整个包体的腔体都漏出到外面,有利于快速的取放物品,闭合时腔体端口扣合在其他设备的壳体上,可实现较好的密封,从而有利于包体内物品的长期存放。卡头卡槽的固定结构使得包体不会自由移动,当需要打开包体时,使用较小的力即可使得卡头从卡槽脱离,从而不影响包体的快速打开。通过设置托板结构,使得在打开附件包时,里面的物品向外移动,方便对物品的取放。由于导槽与导边可以完全脱离,所以附件包可完全从外壳上取下,方便物品的取放。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是附件包安装在急救包背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拉出附件包后的急救包背部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C-C向剖视示意图;
图5是附件包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向剖视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D-D向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8的托板被连杆向端口侧拉起的示意图;
图10是图6的包体拉出时托板被连杆向端口侧拉起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中,包体1,导边101,卡头1011,拉手孔102,外壳2,导槽201,卡槽2011,端口202,托板3,滑槽301,截止端3011,第一铰轴链4,滑块5,连杆6,第二轴铰链7,第三轴铰链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实用新型。此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未必是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所有的定向参考(例如,上方、下方、向上、上、向下、下、顶部、底部、左、右、垂直、水平等)描述性地用于附图以有助于读者理解,且不表示(例如,对位置、方位或用途等)对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一种医疗附件包的实施例,该附件包的包体1设置在主体的外壳2上,所述主体为一些急救包,例如PAD急救包等,主体的外壳2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例如可以为塑料或金属的材质的外壳2。
如图2、3、4、5、6所示,附件包的包体1为一体成型的矩形腔体,腔体一侧具有端口202,端口202位于腔体较大侧面上,腔体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槽形体,所述腔体的端口202朝向所述外壳2,即外壳2相当于腔体卡口的盖子。所述腔体为一端宽另一端窄的楔形腔体,即腔体具有倾斜的底部,较小的物品放在较小的腔体处,较大的物品放在较大腔体处,有利于充分的利于空间。
如图2所示,所述腔体的端口202边缘与所述外壳2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腔体相对所述外壳2的滑动使得所述腔体的端口202相对所述外壳2打开或关闭。本实施例采用的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2上的两个平行的导槽201及腔体端口202边缘向外延出形成的外延边,该外延边为与导槽配合的导边101,两个所述导边101分别滑动的配合在两个所述导槽201内,从而使得两者可相对移动,导边101移入导槽201,使得外壳2将腔体端口202遮挡,即实现了附件包的封闭,从而有利于包体1内物品的长期存放,导边101移出卡槽2011即可将腔体端口202打开,此时整个附件包的腔体完全露在外,方便物品的取放。
如图3、5所示由于该实施例的导槽201与导边101可以完全脱离,所以附件包可完全从外壳2上取下,方便物品的取放。
如图4、5所示,为了防止附件包无外力时自由滑动,导槽201与导边101之间还设置有固定装置,即在所述导边101上设置有凸起的卡头1011,在所述导槽201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头1011对应的卡槽2011,由于卡头1011与卡槽2011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性能,使得所述包体1闭合时,卡头1011可以卡入卡槽2011内卡止固定,使得所述包体1相对外壳2临时固定,只有在一定的拉力作用下才能使得卡头1011从卡槽2011中脱离,从而避免包体1自由的滑动。所述包体1上还设置有环形的拉手孔102,以便于手指的拉拽。
实施例二
如图7、8、9、10、11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包体1的腔体底部设置有与端口202对应的托板3,用于承载附件包中的物品,即放入包中的物品实际上是放在托板3上的。
所述托板3一边与所述腔体较窄的部分通过第一铰轴链4转动连接,与所述轴铰链相对的托板3的另一边设置有滑槽301,滑槽301方向与包体1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滑槽301内滑动的配合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与连杆6一端通过第二轴铰链7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另一端与所述外壳2通过第三轴铰链8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长度大于所述外壳2到所述托板3的垂直距离,即连杆6相对于滑槽301处于倾斜状态,与滑块5连接的所述连杆6端部朝向包体1打开的方向倾斜设置。滑槽301具有截止端3011,即滑槽301不是沿托板3边缘贯通的,而是有一个起始位置,限制滑块5的移动范围,向外移动包体1时,滑块5在所述滑槽301内滑动,当滑块5滑动到滑槽301的截止端3011时,滑块5不能相对滑槽301继续移动,此时继续向外移动包体1,连杆6会使得托板3向卡口移动,即托板3绕第一轴铰链转动,从而使得托板3上的物品向端口202处移动,方便人取用。
实施例三
如图12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滑槽301上同时配合两个滑块5,当然也可以为三个或更多,滑块5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杆6与所述外壳2连接,所述连杆6彼此平行,这些滑块5连杆6的作用原理相同,多个滑块5连杆6机构同时作用与一个滑槽301,便于对托板3的稳定支撑,即一种并列的加强结构。
实施例四
如图13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所述包体1的腔体的截面不是楔形,而是矩形,即腔体内不具有大小不同的变化,底部不是倾斜的而是平的,该结构仍然可以设置如实施例所述的托板3结构,即所述托板3一边与所述腔体通过轴铰链转动连接,与所述轴铰链相对的托板3的另一边设置有滑槽301,滑槽301方向与包体1的滑动方向一致,其他结构原理与实施例二相同。
所述托板3不在通过第一轴铰链与包体1连接,而是所述托板3相对的两边均设置与上述实施例一样的滑槽301连接结构,两个滑槽301连杆6的作用原理相同,同步的控制托板3的升降,使得托板3整体被向端口202处拉起,从而使得上各部分的物品同时向卡口处移动,方便对物品的取放。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一些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说明书及附图中所示的装置及方法中的动作、步骤等执行顺序,只要没有特别明示顺序的限定,只要前面处理的输出并不用在后面的处理中,则可以任意顺序实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医疗附件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包体设置在主体的外壳上,所述包体为具有端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端口边缘与所述外壳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腔体的端口朝向所述外壳,所述腔体相对所述外壳的滑动使得所述腔体的端口相对所述外壳打开或关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两个相对的导槽及所述腔体端口边缘向外延出形成的导边,所述导边滑动的配合在所述导槽内,所述导槽与所述导边通过卡头卡槽定位结构在滑动方向固定,所述包体闭合时,卡头卡入卡槽内,使得所述包体相对外壳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附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上设置有拉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附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一端宽另一端窄的楔形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附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附件包中物品的托板,所述托板一边与所述腔体通过轴铰链转动连接,与所述轴铰链相对的托板的另一边设置有滑槽,滑槽方向与包体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滑槽内滑动的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连杆长度大于所述外壳到所述托板的垂直距离,与滑块连接的所述连杆端部朝向包体打开的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附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附件包中物品的托板,所述托板相对的两边均设置滑槽,滑槽方向与包体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滑槽内滑动的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连杆长度大于所述外壳到所述托板的垂直距离,与滑块连接的所述连杆端部朝向包体打开的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附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一端宽另一端窄的楔形腔体,所述包体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附件包中物品的托板,所述托板与所述腔体较窄的部分通过轴铰链转动连接,与所述轴铰链相对的托板的另一边设置有滑槽,滑槽方向与包体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滑槽内滑动的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连杆长度大于所述外壳到所述托板的垂直距离,与滑块连接的所述连杆端部朝向包体打开的方向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医疗附件包,其特征在于,滑槽上至少配合两个滑块,滑块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连杆彼此平行。
8.一种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医疗附件包,所述主体为一些急救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设置在急救包背面。
CN202220872281.XU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医疗附件包及急救包 Active CN217611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2281.XU CN217611753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医疗附件包及急救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2281.XU CN217611753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医疗附件包及急救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11753U true CN217611753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7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72281.XU Active CN217611753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医疗附件包及急救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11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61893A3 (en) Carrying case for office equipment
CN217611753U (zh) 一种医疗附件包及急救包
CN210990750U (zh) 一种医疗工具收纳用多层式的医疗器械盒
CN206866842U (zh) 一种设置自动雨伞装置的多功能智能背包
CN201198695Y (zh) 箱门铰链
CN215913556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手提皮包
CN213788246U (zh) 一种急诊护理医疗箱
CN209253148U (zh) 一种畜牧兽医用便携式器械收纳箱
CN110436025B (zh) 一种智能运动设备手提式收纳箱以及使用方法
CN215652311U (zh) 一种便携式护理工具箱
CN218684962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的急诊箱
CN208323329U (zh) 一种便捷式电工工具收纳箱
CN220344505U (zh)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医疗器械箱
CN211968969U (zh) 一种档案管理用的档案箱
CN215044807U (zh) 一种精密仪器物流运输用防护型包装箱
CN214673489U (zh) 一种电力调度指挥辅助装置
CN216556152U (zh) 一种人力信息资源用数据统计装置
CN211067489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伸缩式急诊抢救包
CN212280268U (zh) 一种便于拆卸脚轮的箱包
CN214525129U (zh) 一种微生物检测箱
CN215347404U (zh) 一种多功能皮包
CN218164485U (zh) 一种手提包用的旋扭锁扣
CN213552387U (zh) 一种医疗护理便携式护理箱
CN216876611U (zh) 一种移动式医疗急救设备带
CN216538513U (zh) 智能仪器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