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7102U - 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7102U
CN217607102U CN202221675137.3U CN202221675137U CN217607102U CN 217607102 U CN217607102 U CN 217607102U CN 202221675137 U CN202221675137 U CN 202221675137U CN 217607102 U CN217607102 U CN 217607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connecting block
copper bar
fix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51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有胜
张春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Siemens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Siemens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Siemens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Siemens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51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7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7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7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均设置有一排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上套设有夹紧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可以方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接线时将导线对齐,且可以通过连接组件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连接,安装比较牢靠,保证导线经过卡紧口处,再将紧固螺丝进行旋紧时可以将导线卡紧在固定套中,随着紧固螺丝的旋紧可以将压紧板也卡紧,避免在卡紧口中的导线松动的情况,使得导线连接比较牢靠。

Description

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排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铜排一般指铜母线,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优良的抗腐蚀性、电镀性、钎焊性,美观漂亮的金属光泽及良好的成形加工性能等,因此用它制作的各种输变电、电器装备等在电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铜排会和接线柱或者接线孔相配合使用,从而使得设备的导线通过铜排可以与电器的铜排进行连接。
但是现有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铜排在固定在电器上时,需要保证成组使用的接线柱之间相对齐,对不齐或者错开后影响接线后的整洁性,使得各个固定板之间的线比较乱,还有铜排与接线孔相连接,但是导线位置接线孔中会使得接线不牢靠,容易从接线柱中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均设置有一排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上套设有夹紧结构;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板两端,且第二连接块分别设置于第二固定板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且两个伸缩杆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螺钉,所述夹紧结构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位于紧固螺丝上,且固定套的两侧均开设有预留口,且所述固定套的内部均设置有压紧板,且压紧板的表面开设有卡紧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相对面开设有预留槽,两个所述伸缩杆均位于预留槽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两个所述伸缩杆之间通过连接螺钉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夹紧结构还包括配合孔和卡紧销,所述配合孔开设于压紧板的底端,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且位于压紧板位置处均设置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卡紧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压紧板通过配合孔和卡紧销与第一固定板相卡接,所述固定套的中间通过紧固螺丝与第一固定板相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连接组件,通过伸缩杆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进行连接,可以将两个固定板位置对齐,可以方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接线时将导线对齐,且可以通过连接组件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连接,安装比较牢靠;
设置有夹紧结构,可以将导线套在固定套的内部,并保证导线经过卡紧口处,再将紧固螺丝进行旋紧时可以将导线卡紧在固定套中,随着紧固螺丝的旋紧可以将压紧板也卡紧,避免在卡紧口中的导线松动的情况,使得导线连接比较牢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的连接组件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的连接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的夹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图4的A处放大图。
图中: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紧固螺丝;4、连接孔;5、连接组件;6、夹紧结构;501、第一连接块;502、伸缩杆;503、第二连接块;504、连接螺钉;505、预留槽;601、固定套;602、预留口;603、压紧板;604、配合孔;605、卡紧口;606、卡紧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5相连接,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孔4,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的表面均设置有一排紧固螺丝3,紧固螺丝3上套设有夹紧结构6;
连接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块501和第二连接块503,第一连接块501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两端,且第二连接块503分别设置于第二固定板2的两端,第一连接块501和第二连接块503之间设置有伸缩杆502,且两个伸缩杆502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螺钉504,夹紧结构6包括固定套601,固定套601位于紧固螺丝3上,且固定套601的两侧均开设有预留口602,且固定套601的内部均设置有压紧板603,且压紧板603的表面开设有卡紧口605。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501和第二连接块503的相对面开设有预留槽505,两个伸缩杆502均位于预留槽505的内部;两个伸缩杆502之间通过连接螺钉504转动连接,通过伸缩杆502将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进行连接,可以将两个固定板位置对齐,可以方便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在接线时将导线对齐,且可以通过连接组件5将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相互连接,安装比较牢靠。
本实施例中,夹紧结构6还包括配合孔604和卡紧销606,配合孔604开设于压紧板603的底端,第一固定板1的内部且位于压紧板603位置处均设置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卡紧销606;压紧板603通过配合孔604和卡紧销606与第一固定板1相卡接,固定套601的中间通过紧固螺丝3与第一固定板1相固定,可以将导线套在固定套601的内部,并保证导线经过卡紧口605处,再将紧固螺丝3进行旋紧时可以将导线卡紧在固定套601中,避免随着紧固螺丝3的旋紧可以将压紧板603也卡紧,避免在卡紧口605中的导线松动的情况,导线连接比较牢靠。
此外,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安装在设备接线处,第一固定板1与电器相连接,且铜排与电器的接线处分别相连接,第二固定板2固定在箱体上,此时可以将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通过固定螺栓将其固定,并且在固定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时根据需要调整距离和位置,具体为,通过将第一连接块501和第二连接块503进行拉动,使得第一连接块501和第二连接块503之间的伸缩杆502进行收缩,并通过伸缩杆502调整之间的角度,可以将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可以将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安装在同一个平面上,也可以将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安装相邻的平面上,可以方便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在接线时将导线对齐,且可以通过连接组件5将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相互连接,安装比较牢靠,需要接线时,将导线先绕在固定套601内部的卡紧口605中,然后将固定套601放置在连接孔4处,并通过紧固螺丝3旋紧并将固定套601进行压紧,压紧固定套601的同时,使得固定套601内部的压紧板603贯穿预留口602,从而压紧板603的配合孔604与卡紧销606相卡紧,同时将卡紧口605中的导线也被压紧,避免在卡紧口605中的导线松动的情况,导线连接比较牢靠,根据需要在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上安装夹紧结构6,从而使得设备中的导线与紧固螺丝3连接牢靠,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5)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的表面均设置有一排紧固螺丝(3),所述紧固螺丝(3)上套设有夹紧结构(6);
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块(501)和第二连接块(503),所述第一连接块(501)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两端,且第二连接块(503)分别设置于第二固定板(2)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块(501)和第二连接块(503)之间设置有伸缩杆(502),且两个伸缩杆(502)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螺钉(504),所述夹紧结构(6)包括固定套(601),所述固定套(601)位于紧固螺丝(3)上,且固定套(601)的两侧均开设有预留口(602),且所述固定套(601)的内部均设置有压紧板(603),且压紧板(603)的表面开设有卡紧口(6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501)和第二连接块(503)的相对面开设有预留槽(505),两个所述伸缩杆(502)均位于预留槽(50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伸缩杆(502)之间通过连接螺钉(50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结构(6)还包括配合孔(604)和卡紧销(606),所述配合孔(604)开设于压紧板(603)的底端,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内部且位于压紧板(603)位置处均设置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卡紧销(6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603)通过配合孔(604)和卡紧销(606)与第一固定板(1)相卡接,所述固定套(601)的中间通过紧固螺丝(3)与第一固定板(1)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CN202221675137.3U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607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5137.3U CN217607102U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5137.3U CN217607102U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7102U true CN217607102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91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5137.3U Active CN217607102U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7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07102U (zh) 一种铜排设计连接结构
CN211700606U (zh) 一种开关柜接线端子
CN108206340B (zh) 一种可用来验电的高压电接地装置
CN207338658U (zh) 安全型大功率、大电流、耐高压复合电气连接器
CN210640663U (zh) 一种具有插接转换功能的母线槽
CN109586055A (zh) 一种接头结构
CN110994220A (zh) 10kv架空线路下户线引流的连接线夹
CN112838557B (zh) 一种高压电缆线路一体式接地箱
CN210016234U (zh) 一种应用于母线的接地线铜排连接结构
CN215933905U (zh) 一种矩形连接器侧出口出线盒组件
CN213692381U (zh) 一种导线连接通用型力矩接触装置
CN210640665U (zh) 一种具有接线处散热功能的母线槽
CN214068930U (zh) 一种水冷母线终端接头连接装置
CN111180947A (zh) 一种航空连接器
CN218770174U (zh) 一种大电流输出铜排的防摆动组件
CN2927288Y (zh) 异形接线板
CN213817155U (zh) 一种母线t接金具发热临时短接装置
CN2237891Y (zh) 母线硬连接装置
CN216794028U (zh) 一种端子的电连接器
CN214336941U (zh) 一种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
CN217934229U (zh) 一种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CN215580263U (zh) 一种防松压缩型耐张线夹
CN216597464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母线转接器
CN220209294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铜排结构
CN215343035U (zh) 一种组合式改良型sl设备线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