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3637U - 便携式呼吸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呼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3637U
CN217593637U CN202221032917.6U CN202221032917U CN217593637U CN 217593637 U CN217593637 U CN 217593637U CN 202221032917 U CN202221032917 U CN 202221032917U CN 217593637 U CN217593637 U CN 217593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nozzle
bag
respirator
gas cylinde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29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绍兵
王建军
王乙光
朱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eading Marin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eading Marin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eading Marin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eading Marin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29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3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3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3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包括:呈透明状且内部中空的罩袋,设有与内部空间连通的调节口以供套设于使用者的头部;安装于调节口处的收放件,通过收放件以实现调节口的收缩和张开;安装于罩袋上的吸嘴,内部形成有贯穿吸嘴的导气通道,吸嘴的一端位于罩袋内,另一端伸出罩袋外;安装连接于吸嘴的另一端且内部中空的微型气瓶,内部存储有压缩气体;安装连接于微型气瓶的瓶口处的调节阀,供控制微型气瓶内气体的释放。罩袋呈袋状便于折叠收纳,微型气瓶体积较小重量轻,使得呼吸器整体体积和重量都较小,方便携带,使用时减轻对头部的荷载负担。

Description

便携式呼吸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便携式呼吸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参与的海上活动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海洋安全事故,当船舶发生火灾或危险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如何快速逃生、怎样逃生,变得越来越重要。
空气呼吸器在消防、潜水、煤矿工业等行业是必需安全设备,现有技术中空气呼吸器通常包括面罩以及安装连接于面罩上的气瓶,通常面罩是由硬质的塑料材质制成,以供罩设于面部,面罩体积较大,导致空气呼吸器的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呼吸器,以解决现有的呼吸器的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包括:
呈透明状且内部中空的罩袋,设有与内部空间连通的调节口以供套设并收紧于使用者的头部;
安装于所述调节口处的收放件,通过所述收放件以实现所述调节口的收缩和张开;
安装于所述罩袋上的吸嘴,内部形成有贯穿所述吸嘴的导气通道,所述吸嘴的一端位于所述罩袋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罩袋外;
安装连接于所述吸嘴的另一端且内部中空的微型气瓶,内部存储有压缩气体;以及
安装连接于所述微型气瓶的瓶口处的调节阀,供控制所述微型气瓶内气体的释放。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罩袋以套设于使用者的头部,收缩收放件的调节口,使得使用者的头部与外部环境隔绝,控制调节阀释放气体,使用者通过吸嘴能够呼吸气体,呈透明状的罩袋能够确保使用者仍具有清晰的视野,不影响行走,罩袋呈袋状便于折叠,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收纳携带,微型气瓶能够存储足够量的压缩气体且体积较小,方便携带,由于便携式呼吸器整体重量较轻,使用者套在头部使用时大大减轻对头部的荷载负担。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呼吸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连接于所述微型气瓶的瓶口与所述吸嘴的另一端之间的缓冲袋,所述缓冲袋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微型气瓶和所述导气通道连通的密闭空间。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呼吸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连接于所述缓冲袋和所述吸嘴的另一端之间的输气筒,与所述密闭空间和所述导气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呼吸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连接于所述输气筒上的供气阀。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呼吸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缓冲袋上的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呼吸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罩袋上沿所述调节口的边缘处形成有穿绳通道;
所述收放件为穿设于所述穿绳通道内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自所述穿绳通道的两端伸出。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呼吸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微型气瓶的瓶口处的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呼吸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连接于所述微型气瓶的瓶口与所述吸嘴的另一端之间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微型气瓶和所述吸嘴连通;
所述调节阀安装于所述气体通道上。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呼吸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内部中空的上盖体和下盖体;
所述上盖体上形成有上连接端,所述上连接端设有与所述上盖体内部空间连通的上开口;
所述下盖体上形成有下连接端,所述下连接端设有与所述下盖体内部空间连通的下开口;
通过所述上连接端和所述下连接端的对接连接,使所述上开口和所述下开口连通且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安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呼吸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盖体上设有第一卡接件;
所述下盖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卡接件设有第二卡接件;
通过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卡接连接,以使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卡接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呼吸器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罩袋10,调节口11,拉绳12,安装孔13,吸嘴20,导气通道21,微型气瓶30,气体通道31,调节阀40,压力表50,缓冲袋60,安全阀61,输气筒70,上盖体80,上连接端81,上开口82,下盖体90,下连接端9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包括罩袋、收放件、微型气瓶、调节阀、缓冲袋,罩袋呈袋状便于折叠收纳,微型气瓶体积较小重量轻,使得呼吸器整体体积和重量都较小,方便携带,使用时减轻对头部的荷载负担,增强了使用的舒适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呼吸器进行说明。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包括:呈透明状且内部中空的罩袋10,罩袋10设有与内部空间连通的调节口11以供套设并收紧于使用者的头部;安装于调节口11处的收放件,通过收放件以实现调节口11的收缩和张开;安装于罩袋10上的吸嘴20,吸嘴20内部形成有贯穿吸嘴20的导气通道21,吸嘴20的一端位于罩袋10内,吸嘴20的另一端伸出罩袋10外;安装连接于吸嘴20的另一端且内部中空的微型气瓶30,微型气瓶30内部存储有压缩气体;安装连接于微型气瓶30的瓶口处的调节阀40,调节阀40供控制微型气瓶30内气体的释放。
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呼吸器可以配置在船舶上,在紧急情况下可用于隔绝外部环境的气体,供遇险人员快速逃离危险或有毒、有害的气体环境,从而达到逃生的目的。呼吸器采用呈透明状的罩袋10一方面积较小重量轻,便于折叠收纳,另一方面罩袋10采用透明的材质,套设于使用者的头部时不影响使用者的视野,便于人员逃生,设置收放件以收紧调节口11,从而隔绝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调节阀40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流出气体的流量大小,实现按需供给,以节省气体使用量,延长呼吸器使用时间。微型气瓶30体积也具有较小重量轻的特点,由于呼吸器整体体积和重量都较小,套设在使用者头部时,对头部的压力大大减小,更为轻松,减少了佩戴者的负重感。
参见图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呼吸器还包括安装连接于微型气瓶30的瓶口与吸嘴20的另一端之间的缓冲袋60,缓冲袋60内部形成有与微型气瓶30和导气通道21连通的密闭空间。微型气瓶30内部的压缩气体被释放进入缓冲袋60中,避免压缩气体快速释放产生过大的压力而影响使用者的呼吸,经过缓冲带的缓冲作用,再流入吸嘴20的导气通道21内,能够有效地缓冲气体压力,确保使用者顺畅的呼吸气体,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参见图1,进一步的,呼吸器还包括安装连接于缓冲袋60和吸嘴20的另一端之间的输气筒70,输气筒70与密闭空间和导气通道21连通。
参见图1,更进一步的,呼吸器还包括安装于输气筒70上的供气阀,当使用者通过吸嘴20进行吸气时,供气阀打开,使得气体能够通过供气阀进入吸嘴20的导气通道21,当使用者停止吸气时,供气阀关闭,停止供气。
参见图1,更进一步的,呼吸器还包括安装于缓冲袋60上的安全阀61,为了避免吸入气体压力过大造成对使用者的伤害,在缓冲袋60上设置有安全阀61,当流入缓冲袋60的气体压力过高时,安全阀61启动,气体从该安全阀61流出,多余的气体从安全阀61排出,以保证呼吸人员呼吸时不受伤害。
参见图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罩袋10上沿调节口11的边缘处形成有穿绳通道;收放件为穿设于穿绳通道内的拉绳12,拉绳12的两端分别自穿绳通道的两端伸出。通过拉紧拉绳12以收缩该调节口11,操作方便快捷。
在另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收放件为沿罩袋10上调节口11的边缘设置的松紧带。
参见图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呼吸器还包括安装连接于微型气瓶30的瓶口处的压力表50,通过压力表50可以时时观察到微型气瓶30内的气体压力,以便确定呼吸器是否处于可用状态。
参见图1,进一步的,呼吸器还包括安装连接于微型气瓶30的瓶口与吸嘴20的另一端之间的气体通道31,气体通道31与微型气瓶30和导气通道21连通。
较佳的,气体通道31安装连接于微型气瓶30的瓶口与缓冲袋60之间,气体通道31上形成有连接端部,连接端部安装连接于缓冲袋60上且部分伸入到缓冲袋60的内部。
参见图1,更进一步的,呼吸器还包括内部中空的上盖体80和下盖体90;上盖体80上形成有上连接端81,上连接端81设有与上盖体80内部空间连通的上开口82;下盖体90上形成有下连接端91,下连接端91设有与下盖体90内部空间连通的下开口;通过上连接端81和下连接端91的对接连接,使上开口82和下开口连通且上盖体80和下盖体90安装连接以容置罩袋10、吸嘴20、微型气瓶30以及调节阀40等呼吸器的部件,方便携带呼吸器。
参见图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上盖体80上设有第一卡接件;下盖体90上对应第一卡接件设有第二卡接件;通过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卡接连接,以使上盖体80和下盖体90卡接连接。
较佳的,第一卡接件为卡槽,第二卡接件为凸块。
在另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上连接端81和下连接端91螺纹连接。
参见图1,较佳的,罩袋10上设有供安装吸嘴20的安装孔13。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呼吸器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
当遇到火灾或危险气体、化学气体泄漏时,逃生人员迅速取下呼吸器的上盖体80,将罩袋10、吸嘴20、微型气瓶30等从下盖体90内取出,通过调节口11将罩袋10套设于使用者的头部,拉紧拉绳12以收缩该调节口11,确保使用者的嘴部和鼻孔与外界环境隔离,使用者的嘴部对准吸嘴20进行呼吸,调节该调节阀40释放微型气瓶30内的气体,气体被释放进入缓冲袋60中然后再流入吸嘴20的导气通道21内供使用者呼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呼吸器体积和重量都较小,方便携带,使用时减轻对头部的荷载负担,在船舶遇险或出现火灾、气体泄漏情况下的人员能够便捷的使用,实现快速撤离,避免了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呼吸道造成伤害,为紧急逃生赢取宝贵的撤离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透明状且内部中空的罩袋,设有与内部空间连通的调节口以供套设并收紧于使用者的头部;
安装于所述调节口处的收放件,通过所述收放件以实现所述调节口的收缩和张开;
安装于所述罩袋上的吸嘴,内部形成有贯穿所述吸嘴的导气通道,所述吸嘴的一端位于所述罩袋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罩袋外;
安装连接于所述吸嘴的另一端且内部中空的微型气瓶,内部存储有压缩气体;以及
安装连接于所述微型气瓶的瓶口处的调节阀,供控制所述微型气瓶内气体的释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连接于所述微型气瓶的瓶口与所述吸嘴的另一端之间的缓冲袋,所述缓冲袋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微型气瓶和所述导气通道连通的密闭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连接于所述缓冲袋和所述吸嘴的另一端之间的输气筒,与所述密闭空间和所述导气通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连接于所述输气筒上的供气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缓冲袋上的安全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袋上沿所述调节口的边缘处形成有穿绳通道;
所述收放件为穿设于所述穿绳通道内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自所述穿绳通道的两端伸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微型气瓶的瓶口处的压力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连接于所述微型气瓶的瓶口与所述吸嘴的另一端之间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连接所述微型气瓶和所述吸嘴;
所述调节阀安装于所述气体通道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中空的上盖体和下盖体;
所述上盖体上形成有上连接端,所述上连接端设有与所述上盖体内部空间连通的上开口;
所述下盖体上形成有下连接端,所述下连接端设有与所述下盖体内部空间连通的下开口;
通过所述上连接端和所述下连接端的对接连接,使所述上开口和所述下开口连通且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安装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上设有第一卡接件;
所述下盖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卡接件设有第二卡接件;
通过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卡接连接,以使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卡接连接。
CN202221032917.6U 2022-04-29 2022-04-29 便携式呼吸器 Active CN217593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2917.6U CN217593637U (zh) 2022-04-29 2022-04-29 便携式呼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2917.6U CN217593637U (zh) 2022-04-29 2022-04-29 便携式呼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3637U true CN217593637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7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2917.6U Active CN217593637U (zh) 2022-04-29 2022-04-29 便携式呼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3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16237A (en) Emergency breathing apparatus
US4440163A (en) Emergency escape breathing apparatus
AU2008214362B2 (en) Inflatable harness crew mask
US20140261406A1 (en) Safety vest floatation system with oxygen supply
CN105311769B (zh) 全面罩呼吸器
JPS58500393A (ja) 救命系及び新鮮な空気を閉止域に供給する方法
CN106943685B (zh) 一种可穿戴氧气自救呼吸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7593637U (zh) 便携式呼吸器
CN209060397U (zh)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AU2015201443B2 (en) Mine escape self-rescuer system and method
KR101293793B1 (ko) 휴대용 산소호흡기
CA2893287C (en) Improved protective breathing apparatus inhalation duct
WO1990002078A1 (en) Simplified respirator
KR20050092997A (ko) 비상용 산소공급장치
GB2209123A (en) Breathing apparatus
CN218739919U (zh) 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消防头盔以及救援设备
JPH10248947A (ja) 避難マスク
GB2454491A (en) Emergency breathing apparatus
KR200366083Y1 (ko) 간이 공기재호흡기
CN213941799U (zh) 一种急诊临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
JP7361319B2 (ja) 車載レスキューセット
EP3653265A1 (en) Device for supplying breathing gas to a user
KR102603056B1 (ko) 수중용 호흡장치
CN218420697U (zh) 一种森林灭火救援逃生用的应急呼吸器
CN217347689U (zh) 车载急救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