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3608U - 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3608U
CN217593608U CN202220288581.3U CN202220288581U CN217593608U CN 217593608 U CN217593608 U CN 217593608U CN 202220288581 U CN202220288581 U CN 202220288581U CN 217593608 U CN217593608 U CN 217593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mulator
microneedle
state
needle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885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玮
宫宇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olicyto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olicyto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olicyto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olicyto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885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3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3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3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包括微针贴片、刺激器和发射装置,通过发射装置精准控制微针贴片的刺入皮肤状态,并设计了发射装置的结构,实现了可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用户可自行操作,使用便捷;同时改进了微针材质结构,显著提高微针诊疗效果,并通过软件远程控制,可选取用于电针灸、检测人体阻抗谱、皮下给药或美容护肤等多种使用模式,电针灸时还能输出不同波形的低频电流,同时达到“针”和“灸”的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应用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微针理疗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
背景技术
微针一般指的是直径在50-200微米,高度在200微米-3毫米的微型针状物。微针电极的整体结构好比于细小的针具,其尺寸一般为微米级。在实际使用中,微针电极穿刺入人体皮肤角质层,进入表皮层与真皮层交界处而基本不影响真皮层的神经组织,因此,人体几乎不会产生疼痛感,创伤也比较微小,不易感染且容易愈合。另外,微针电极在表皮层内将生理物物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控制器依据电流信号生成EIT层析成像,医生可对EIT层析成像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诊断人体健康状态的目的。
多个微针组成的微针阵列可以用于电针灸、检测人体阻抗谱、皮下给药、美容护肤、干式心电电极,经修饰的微针还可以用于葡萄糖、乳酸、尿酸等生理参数的监测。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利用针灸针为治疗工具,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并辅以一定的操作手法来调理或治疗身体不适。在针灸的实际应用上,已从传统的手捻针发展到现在的电针,即在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电流脉冲,通过针和电两种刺激来达到治疗目的,优点是取代人工可以较长时间的持续运针,并且能定量刺激。低频脉冲电流通过刺激腧穴,具有改善或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镇痛、促进血液循环、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针刺刺激“足三里”穴位能促进胃肠运动(迷走神经介导为主),而针刺刺激腹部“天枢”穴位能抑制胃肠运动(交感神经介导为主)。采用电针灸方法,刺激患有炎症因子风暴的小鼠的“足三里”穴位,有效缓解了炎症反应。
低频治疗仪、神经刺激器和针疗仪等都是一类模拟中医针灸理论和针刺手法的设备,可以输出密波、疏波、疏密波、断续波、锯齿波等数种波形,临床可以据病情选择适当波形。以传统针灸理论和按摩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电极/电针施加不同的电压,对施加部位电阻产生作用,从而在治疗部位产生人体脉冲电流。
这类设备分为有线设备和无线设备。有线设备通常包含多个通道的主机,每个通道包含一对导线用于与凝胶电极或电针相连,可用于多个位置的理疗;而且有线设备导线容易打结、多组导线容易互相纠缠不美观、导线长度限制主机与使用者的距离且使用者不可自由移动、难以自己操作。无线设备通常包含主机以及无线连接的刺激器,主机上一般设有按钮/旋钮以及屏幕,可以配有多组刺激器;但是目前无线设备都仍需要单独的主机,使用不方便。而且现有的有线设备和无线设备都需要通过主机上的按钮组合调整刺激器的工作模式,并不能智能多功能地进行理疗,对于非专业人士具有一定难度且不安全。而且设备功能单一,仅有电刺激。
现有专利号US7,344,499B1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硅微针的工艺,首先,提供其上覆盖有图案化的第一光刻胶层的硅晶圆。接着,利用等向性蚀刻方式进行蚀刻,形成一穿孔。接着,在硅晶圆表面涂布一铬层,之后涂布图案化的第二光刻胶层,以至于覆盖在穿孔上,及形成一圆形屏蔽供后续蚀刻。接着,进行蚀刻以形成微针的外锥壁。然而,硅微针的材料主要为硅,硅微针为细长件并且质地非常脆弱。在实际使用中,若硅微针在受力发生较小的变形时,硅微针就极有可能发生断裂。导致微针电极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断裂的硅微针容易残留在人体的皮下组织内而引起伤口发炎等未知的疾病隐患。传统电针的针柄表面往往因氧化而导电不良,甚至有的针柄是用铝丝绕制而成,只是经氧化处理成金黄色。电针经多次使用后,针体容易产生缺损,甚至断针。电针需专业医师操作才能准确扎入相应穴位。为此,亟需有志之士开发一款硬度高、韧性好的微针电极。
另外,现有的微针很少通过发射器控制精准注射,容易因刺入人体深度不够、力道不均等问题间接影响诊疗效果。
因此,急需找到一款更加耐用、使用更方便、功能多样可选,并能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和保证更好的使用效果的微针理疗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包括微针贴片、刺激器和发射装置,通过发射装置精准控制微针贴片的植入状态,并设计了发射装置的结构,实现了可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同时改进了微针材质结构,显著提高微针诊疗效果,并通过软件远程控制,可选取用于电针灸、检测人体阻抗谱、皮下给药或美容护肤等多种使用模式,电针灸时还能输出不同波形的低频电流,同时达到“针”和“灸”的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应用前景广阔。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针贴片、刺激器和发射装置,使用时,微针贴片通过刺激器可拆卸地安装在发射装置中,并可在发射装置控制下刺入皮肤;所述发射装置可通过回复机构回复初始锁定状态,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与微针贴片配套使用的发射装置和刺激器,使用户可自行佩戴微针贴片,通过发射装置使微针在恒定的力下刺入皮肤,精准控制微针阵列撞击皮肤时的速度和质量,既能控制刺入深度,而且在微针刺入过程中还能消除用户的不适感和担忧情绪,减少微针对皮肤的损坏,进而保证更好的诊疗效果,还能提高人体皮肤的恢复效率。
出于安全考虑,发射装置在未使用时必须处于锁定状态,只有当使用时才能解锁进入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针贴片的发射装置,还通过设置回复机构使其在使用后能恢复到初始锁定状态,从而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减轻用户的经济支出。
进一步地,所述微针贴片包括至少一组微针阵列和壳体;所述刺激器上设有与微针贴片的壳体外形配套的凹槽;使用前,微针贴片与刺激器可以分开包装;当使用时,微针贴片可通过按压,使壳体嵌入刺激器的凹槽内,并通过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刺激器内置电路板,电路板上包含无线通信模块、电路和可充电电池;刺激器的外围设有胶贴,当微针刺入皮肤后,胶贴可帮助刺激器固定在皮肤上,此时壳体位于刺激器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微针贴片和刺激器组合后植入人体,其中微针部分刺入皮肤,刺激器与壳体组合部分固定在皮肤外部。留在皮肤外部的刺激器体积小,不需主机,可通过手机或其他装置对刺激器进行操作,从而控制微针的诊疗模式。
在一些情况下,刺激器内还可设有加热模块,用于使对应位置的微针升温至设定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微针为多层结构,最里层为不锈钢或塑料,中间设有绝缘层,最外层为贵金属层;每根针通过注塑或点胶的方式固定在壳体上;当微针贴片与刺激器组合后,每根针尾端与刺激器的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针长度为1~5mm,直径为50~250μm;所述绝缘层为派瑞林或聚酰亚胺,贵金属层为金、银、铂或钛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微针阵列共至少两组,每组包含至少1根微针,不同组的微针上可分别设置正电极或负电极;所述壳体还包含防水构件。
在一些方式中,微针阵列组件包含壳体和2组阵列,每个阵列包含9根微针。
在一些方式中,壳体外包覆防水构件,防水构件可以是硅胶环或橡胶塑料一体注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装置包括发射器和底座,按动发射器,可为发射微针贴片和刺激器提供恒定的力;所述刺激器上设有与发射器连接的卡扣;所述底座用于在使用前预先摆放微针贴片,底座和微针贴片可整体进行预先消毒包装。
在一些方式中,所述发射器提供的恒定的力为5~8N,通过这一恒定的力,能使微针准确地刺入皮肤约5mm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器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初始锁定状态,此时发射器中的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发射器的触发组件处于锁定位;第二状态为工作状态,此时发射器的触发组件离开了锁定位,弹性元件依然处于压缩状态;第三状态为工作完成状态,此时弹性元件处于最长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回复机构包括第一回复机构和第二回复机构,所述第一回复机构能使发射器中的弹性元件由最长状态回复至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回复机构能使触发组件回复至锁定位;所述第一回复机构和第二回复机构的启动钮可分别从发射器的外壳不同开口处伸出;所述第一回复机构的启动钮位于发射器外壳顶端开口处,第二回复机构的启动钮位于发射器外壳侧边的长条形开口处,第二回复机构的启动钮可沿长条形开口处滑行。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组件位于发射器内部,触发组件上设有触发片,向第二回复机构的受力点施加力后,触发片下行至被限位机构挡住,使触发组件不能位移;所述底座上设有环形套筒,当发射器对准底座向下按动时,环形套筒能将触发片推离限位机构,同时微针贴片嵌入发射器中的刺激器的凹槽内,发射器解锁至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软件,控制软件位于远程控制设备中,通过控制软件来选取电针灸、检测人体阻抗谱、皮下给药或美容护肤的功能,并可将检测记录发送至接收装置;当选取电针灸时,还可通过控制软件输出不同波形的低频电流;所述刺激器还设有加热模块,用于对微针阵列加热,与电刺激协同工作。
通过设计与微针贴片完全匹配的发射装置和刺激器,然后将发射装置、刺激器与一次性使用的微针阵列组件组装在一起,通过按压发射装置即可将携带有微针阵列的刺激器“植入”到皮肤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多功能无线微针阵列理疗设备通过控制软件(App)来选取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电针灸、检测人体阻抗谱、皮下给药、美容护肤等功能,并可将检测记录发送至接收装置。各种功能模式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往刺激器与微针阵列组合后植入人体,体积小,不需主机,可通过手机或其他装置对刺激器进行操作;
2、通过发射器植入,操作简单,用户可自行操作;
3、发射器可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4、改进了微针材质结构,更不易折断,并能适用于多种功能模式;
5、微针贴片为一次性植入可抛弃产品,可以使用多天;
6、刺激器内嵌多种功能,用户无需复杂操作即可选择相应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各种功能模式的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发射器的爆炸图;
图6为实施例1提供的微针贴片和刺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提供的微针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提供的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能够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如图2-9所示,其中图2为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的爆炸图,图4为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发射器的爆炸图,图6为微针贴片和刺激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微针贴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微针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包括微针贴片1、以及与微针贴片1配套使用的刺激器2和发射装置3,通过设计与微针贴片1完全匹配的发射装置3和刺激器2,然后将发射装置3、刺激器2与一次性使用的微针阵列11组件组装在一起,通过按压发射装置3即可将携带有微针阵列11的刺激器2“植入”到皮肤上,使用户可自行佩戴微针贴片1。通过发射装置3使微针7在恒定的力下刺入皮肤,精准控制微针阵列8撞击皮肤时的速度和质量,既能控制刺入深度,而且在微针7刺入过程中还能消除用户的不适感和担忧情绪,减少微针对皮肤的损坏,进而保证更好的诊疗效果,还能提高人体皮肤的恢复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发射装置3又包括发射器4和底座5,发射器4设有三种状态,分别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第一状态为初始锁定状态,此时发射器4中的弹性元件9处于压缩状态,发射器4的触发组件10处于锁定位;第二状态为工作状态,此时发射器4的触发组件10离开了锁定位,弹性元件9依然处于压缩状态;第三状态为工作完成状态,此时弹性元件9处于最长状态。
出于安全考虑,发射装置3在未使用时必须处于锁定状态(第一状态),只有当使用时才能解锁进入工作状态。当进入工作状态(第二状态)开始使用时,微针贴片1通过刺激器2可拆卸地安装在发射装置3的发射器4中,并可在发射器4的控制下刺入皮肤。本实施例提供的微针贴片1的发射装置3,还通过设置回复机构6使其在使用后能恢复到初始锁定状态,从而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减轻用户的经济支出。
如图6和图7所示,微针贴片1包括至少一组微针阵列11和壳体22;刺激器2上设有与微针贴片1的壳体22外形配套的凹槽21;使用前,微针贴片1与刺激器2可以分开包装;当使用时,微针贴片1可通过按压,使壳体22嵌入刺激器2的凹槽21内,并通过卡扣连接。
优选的,刺激器2内置电路板,电路板上包含无线通信模块、电路和可充电电池;刺激器2的外围设有胶贴20,当微针7刺入皮肤后,胶贴20可帮助刺激器2固定在皮肤上,此时壳体22位于刺激器2的凹槽21内。在微针贴片1和刺激器2组合后植入人体,其中微针7部分刺入皮肤,刺激器5与壳体22组合部分固定在皮肤外部。留在皮肤外部的刺激器2体积小,不需主机,可通过手机或其他装置对刺激器2进行操作,从而控制微针7的诊疗模式。刺激器2内还可设有加热模块,用于使对应位置的微针升温至设定的温度。
如图8所示,微针7为多层结构,最里层23为不锈钢或塑料,中间层24设有绝缘层,最外层25为贵金属层;每根针通过注塑或点胶的方式固定在壳体22上;当微针贴片1与刺激器2组合后,每根针尾端与刺激器2的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的,微针7长度为1~5mm,直径为50~250μm;绝缘层为派瑞林或聚酰亚胺,贵金属层为金、银、铂或钛中的任意一种;微针阵列11共两组,每组包含9根以上微针,不同组的微针1上可分别设置正电极或负电极;壳体22外包覆防水构件,防水构件可以是硅胶环或橡胶塑料一体注塑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微针阵列8组件包含壳体22和两组阵列,每个阵列包含9根微针7,微针7长度为5mm。
优选的,按动发射器4,可为发射微针贴片1和刺激器2提供恒定的力;刺激器2上设有与发射器4连接的卡扣;底座5用于在使用前预先摆放微针贴片1,底座5和微针贴片1可整体进行预先消毒包装。按动发射器4,可以提供恒定的力为5~8N,通过这一恒定的力,能使微针7准确地刺入皮肤约5mm的深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回复机构6包括第一回复机构和第二回复机构,第一回复机构能使发射器4中的弹性元件9由最长状态回复至压缩状态;第二回复机构能使触发组件10回复至锁定位;第一回复机构和第二回复机构的启动钮可分别从发射器的外壳不同开口处伸出;第一回复机构12的启动钮14位于发射器4外壳顶端开口16处,第二回复机构13的启动钮15位于发射器外壳侧边的长条形开口17处,第二回复机构14的启动钮15可沿长条形开口处17滑行。
优选的,触发组件10位于发射器4内部,触发组件10上设有触发片17,向第二回复机构13的启动钮15施加力后,触发片17下行至被限位机构18挡住,使触发组件10不能位移;如图9所示,底座5上设有环形套筒19,当发射器4对准底座5向下按动时,环形套筒19能将触发片17推离限位机构18,同时微针贴片1嵌入发射器4中的刺激器2的凹槽21内,发射器4解锁至工作状态。
优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还包括控制软件,控制软件位于远程控制设备中,通过控制软件来选取电针灸、检测人体阻抗谱、皮下给药或美容护肤的功能,并可将检测记录发送至接收装置;当选取电针灸时,还可通过控制软件输出不同波形的低频电流;所述刺激器还设有加热模块,用于对微针阵列加热,与电刺激协同工作。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多功能无线微针阵列理疗设备通过控制软件(App)来选取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电针灸、检测人体阻抗谱、皮下给药、美容护肤等功能,并可将检测记录发送至接收装置。各种功能模式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
实施例2电针灸治疗效果比较
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多功能无线微针阵列理疗设备,已将中医针灸传统针刺手法存储至芯片中,可以根据穴位的不同输出多种不同针刺手法群组信息编码电针脉冲波形,也可以自定义组合。刺激器可通过控制软件输出密波、疏波、疏密波、断续波、锯齿波等数种波形,低频电流通过脊髓和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对痛觉的调制以及神经-体液对痛觉的调节作用,从而产生镇痛效应。还可以对微针阵列进行加热,与电刺激协同工作,同时达到“针”和“灸”的效果。
将120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智能多功能无线微针阵列理疗设备治疗;第一组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多功能无线微针阵列理疗设备进行微针给药;第二组采用手动按压微针贴片进行微针给药;第三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VR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对所有病例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两组背痛患者治疗前后VRS比较(cm,)
治疗方式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第一组:智能多功能无线微针阵列理疗设备 40 6.96±1.87 3.71±1.32
第二组:手动按压微针贴片 40 6.91±1.93 4.26±1.18
第三组:口服西药 40 6.85±1.79 5.46±1.48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结果显著;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果显著。
表2两组背痛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方式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第一组:智能多功能无线微针阵列理疗设备 0 15 19 6 85%
第二组:手动按压微针贴片 0 10 18 12 70%
第三组:口服西药 0 7 15 18 5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果显著;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果显著。
在试验过程中,智能多功能无线微针阵列理疗设备治疗组(第一组)有1例轻微瘙痒,手动按压微针贴片组(第二组)有4例轻微瘙痒,其他人无任何身体不适等任何不良反应。西药治疗组有18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的刺激症状,如恶心、反酸、胃胀等。
实施例3人体阻抗谱治疗效果比较
人体经络穴位具有低阻抗、高电位的特点。已经证明双侧经络同名穴阻抗平衡度与脏腑机能状态存在相互关联的电特性。即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经络左右同名穴的阻抗基本相同,当腑脏发生病理改变时,往往引起相关经络左右同名穴的阻抗的不平衡。
本实施例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多功能无线微针阵列理疗设备,在微针阵列中,其中一根微针在单根针的基础上还溅射有一层铂层作为对电极,还有一根或多根微针在单根针的基础上溅射有一层银层并将其在FeCl3溶液中氯化得到Ag/AgCl作为参比电极。任选一个金微针作为工作电极,由此形成三电极即可进行人体阻抗谱的检测或Na+、K+离子及其他电解质或化学物质的检测。
左右同名穴处各佩戴一个刺激器,即可对左右同名穴处的阻抗进行测量。
工作电极微针上的导电层为金,金具有阻抗率小、接触阻抗小、稳定、耐腐蚀等特点。各个微针与被测组织表面直接电气相连,组织可以作为一种电解质材料以等效阻抗抗、而不只是电容的形式连到测量电路里面。将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压施加到电极上,将测得的电流与电压进行比较,就得出皮肤的阻抗。设定输出信号电压为2V,频率范围为20Hz~1MHz,对左右同名穴进行测量。通过适当的接线,两个刺激器可以通过导线串联起来,还可以实现任意串联连接的两段经络(比如手的前臂和后臂上的经络等)的阻抗谱的同步测量。
由此,如果相关经络左右同名穴的阻抗不平衡,数据即回传给控制软件(App),提醒用户有潜在的身体异常,进而智能多功能调整电针灸的电针脉冲波形、强度等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此。如根据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范围均可做扩展。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针贴片、刺激器和发射装置,使用时,微针贴片通过刺激器可拆卸地安装在发射装置中,并可在发射装置控制下刺入皮肤;所述发射装置可通过回复机构回复初始锁定状态,可重复使用;所述微针贴片包括微针阵列和壳体;所述刺激器上设有与微针贴片的壳体外形配套的凹槽;使用时,微针贴片可通过按压,使壳体嵌入刺激器的凹槽内;所述发射装置包括发射器和底座,按动发射器,可为发射微针贴片和刺激器提供恒定的力;所述刺激器上设有与发射器连接的卡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贴片包括至少一组微针阵列和壳体;使用前,微针贴片与刺激器可以分开包装;当使用时,微针贴片可通过按压,使壳体嵌入刺激器的凹槽内,并通过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器内置电路板,电路板上包含无线通信模块、电路和可充电电池;刺激器的外围设有胶贴,当微针刺入皮肤后,胶贴可帮助刺激器固定在皮肤上,此时壳体位于刺激器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为多层结构,最里层为不锈钢或塑料,中间设有绝缘层,最外层为贵金属层;每根针通过注塑或点胶的方式固定在壳体上;当微针贴片与刺激器组合后,每根针尾端与刺激器的电路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长度为1~5mm,直径为50~250μm;所述绝缘层为派瑞林或聚酰亚胺,贵金属层为金、银、铂或钛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微针阵列共至少两组,每组包含至少1根微针,不同组的微针上可分别设置正电极或负电极;所述壳体还包含防水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用于在使用前预先摆放微针贴片,底座和微针贴片可整体进行预先消毒包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初始锁定状态,此时发射器中的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发射器的触发组件处于锁定位;第二状态为工作状态,此时发射器的触发组件离开了锁定位,弹性元件依然处于压缩状态;第三状态为工作完成状态,此时弹性元件处于最长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机构包括第一回复机构和第二回复机构,所述第一回复机构能使发射器中的弹性元件由最长状态回复至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回复机构能使触发组件回复至锁定位;所述第一回复机构和第二回复机构的启动钮可分别从发射器的外壳不同开口处伸出;所述第一回复机构的启动钮位于发射器外壳顶端开口处,第二回复机构的启动钮位于发射器外壳侧边的长条形开口处,第二回复机构的启动钮可沿长条形开口处滑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位于发射器内部,触发组件上设有触发片,向第二回复机构的受力点施加力后,触发片下行至被限位机构挡住,使触发组件不能位移;所述底座上设有环形套筒,当发射器对准底座向下按动时,环形套筒能将触发片推离限位机构,同时微针贴片嵌入发射器中的刺激器的凹槽内,发射器解锁至工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软件,控制软件位于远程控制设备中,通过控制软件来选取电针灸、检测人体阻抗谱、皮下给药或美容护肤的功能,并可将检测记录发送至接收装置;当选取电针灸时,还可通过控制软件输出不同波形的低频电流;所述刺激器还设有加热模块,用于对微针阵列加热,与电刺激协同工作。
CN202220288581.3U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 Active CN217593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8581.3U CN217593608U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8581.3U CN217593608U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3608U true CN217593608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3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88581.3U Active CN217593608U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3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99482B2 (ja) 局所神経性刺激
US20130204169A1 (en) Pain Management Device and System
CN107427680B (zh) 静脉电刺激装置及其方法与应用
KR20110002210A (ko) 기능성 침체
CN217593608U (zh) 一种智能无线微针理疗设备
CN105611964B (zh) 静脉电刺激装置和方法
CN204951945U (zh) 人体电疗器
KR20100080647A (ko) 전기자극기
US11458314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 electroanalgesia and electrotherapy apparatus
RU103733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и лечения пациента
CN219782576U (zh) 一种基于多导脑电监测经皮柔性电刺激装置及系统
RU44054U1 (ru) Электронейроадаптивный стимулятор (варианты) и электр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5814280A (zh) 磁共振生物电对激活细胞及气血循环的智能康养理疗仪
CN206950459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电频脉冲治疗仪
CN114983803A (zh) 一种穿戴式膝关节电针治疗设备
CN110801575A (zh) 一种便携式中频治疗仪
RU2262957C1 (ru) Электронейроадаптивный стимулятор (варианты) и электр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